Biolog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meran (竹晨), 信区: Biology
标 题: 第七章 社会过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8月14日19:50:34 星期二), 站内信件
第七章 社会过程
一 集群活动的社会效应
存在于某社会体制当中的集群化活动,一般都会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这是社会群落与
自发群落之间的基本区别。
一般来看,虽然社会体制是可以任意建构的,然而所有社会体制之下的社会活动及其所
产生的效应等等,则只符合社会过程动力学原理。
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化的社会协同、社会控制以及其它文化现象,在开始出现时
,人们常常并不是因为了解它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性意义而刻意构造的,而只是其群落
自发活动的结果。例如:社会控制体制,是人的私欲逐渐膨涨的产物。大群落的协同关
系,是多个小群落之间争斗的结果,等等。
存在于社会当中的自发活动,在不同的社会体制当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不同。如果
,社会体制对人们活动的限制比较严格,则其间的冲突就有可能使此控制体制的社会价
值成为负值。
大家知道,社会体制是用于进行社会控制的。这种控制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们在社会
活动方面的控制,在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当中,人们的社会活动占所有活动的比例很大
。其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都需通过社会活动,向社会索取。此方面的控制一般都具有诱
导人们进行活动的正向的意义。
社会控制的另一方面,就是对人们本能活动的控制。这里的本能活动,主要指直接与自
身利益(诸如衣食住行等等)有关的行为活动。早期的人类群落,在刚开始形成社会时,
人们针对社会的行为活动一般很少,大多都是本能活动,因而其控制体制主要是针对人
的本能活动的。
例如,原始的部落首领,对其部落的成员几乎什么事都要管,因为如果不管这些事,他
也就没事可管了。此时的人类群体,对社会文化和社会协同的依赖性很弱,人们即使脱
离开社会群体,也无关紧要。若要在此类群体内形成社会控制体制,只能针对个体的本
能活动施以控制。
针对人们本能活动的控制。一般都将引起相应的社会冲突,从而降低控制体制的社会价
值,这是原始让会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控制体制的社会价值,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条件下,是由其内针对
社会活动控制所占的比例所决定的,一般人们都希望只对群落的社会活动予以控制。而
尽量避免对群落的本能活动的控制。当然,对社会活动的控制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群
落中的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足够的强。
二 社会动向
1.社会环境与社会动向
构造社会环境的方面有很多,但大体上可将其划分为显环境和隐环境两个方面。
显环境,是指社会上某一期间内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建立此体制所使用的方法、法规,
以及各方面社会活动。在此当中,体制的建立,是通过社会活动来进行的,而社会活动
又是依已有的体制所给定的模式为基础进行的。
一般认为,社会体制是很难通过直接策划、设计,就能建立的。因为,建立某一社会体
制所进行的社会活动,所产生的效应只符合社会过程动力学原理,而不会依社会策划人
的意愿去发展,并得到策划人希望的结果。历史上很多大哲学家,都曾依自己的理想方
案规划过各种样式的社会体制。这些人当中较著名的有:柏拉图(P1aton)、亚里士多德
(Aristoteles)、孔于、韩非、乔万尼·保太罗(Ciovanni Botero)、威廉·配第(Willi
am Petty)、罗伯特· 欧文(Robert Owen)、亚当·斯密(Adam Smith)、托马斯·马耳
萨斯(Thomas Malthus)、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然而,这种努力通常都只是一
种幻想。在大多数情形下,期望能建立某一体制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其结果并不会事遂
人愿。即使我们假定此体制能建立,也不会产生策划者所期望的效应。
社会环境的另一方面,就是隐环境,它实际上也就是指社会群体中所有个体的世界观的
宏观样态。在这里,我们称其为群体观念。
群体观念是一种多方位、多层面和针对性的观念集合。
多方位,是指人们在风俗习惯、经济体制、社会控制等各方面观念的集合。基本上,这
些观念是相映相承的,因为某一社会的经济体制常常是以人们的风俗习惯为基础,而社
会控制和国家机构则又是服务于经济体制的。
多层面,是指同一社会里不同阶层的人们,其观念的宏观态势。一般来说,不同社会阶
层之间的群体观念,其间是相互抗衡、相互补充的。
针对性,是指人们对显环境的态度方面的观念集合。它一般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的满意程
度。可以说此方面观念是专门针对社会体制的。
社会的进行动向,主要是由针对政治、经济体制的群体观念给定的。当然,这还要看它
与传统的习惯观念的冲突性有多大。
各方面的群体观念在表露出来之后,都可形成某种社会势力,而这种势力的宏观表现,
就是社会动向,此项参量的社会意义如下所述。
在社会群体中个体的观念及对社会进程的要求等等,与
→
其具有的社会动量的积,即称此为个体的社会势力F0:
→
C即社会观念,社会观念是一种矢量,其值的大小表示此观念的强弱,而其方向则显示出
观念的倾向性。
这样,对于具有n个体的社会群落来说,其宏观的社
→
会动向Te,则可表示为:
社会动向的测定,一般都需设定一项动意,个体的观念
将以此动意为基点,向外倾斜。
举例说明:计划将一居民小区的花园改建为喷水池,居
民对此动意的态度调查如下。
完全同意:85人
基本同意:32人
无所谓:8人
不太同意:26人
反对:14人
坚决反对:42人
如果不摊派改建费,则同意:36人
如果占用了停车场,则反:25人
要求在喷水池中加建艺术 塑,否则还不如不建:3人
可以将完全同意定为+10,坚决反对定为 -10,则基本
同意可定为+6,无所谓定为 0,不太同意定为 -4,反对定为 -8,不摊费则同意定为与
同意倾向有45°夹角的+10,占停车场则反对定为与反对倾向有30°夹角的 -10,要求加
雕塑可定为与反对倾向有60°夹角的 -6。
每个人的社会动量可先定为1,然后,挑选出社会动量明
→
显较大的一些人,将他们的C 与M相乘,然后相加,即可得
→
出此项动意的Te值。
喷水池建好后,只要将上述矢量换一个方向,即可算出
建好后的社会动向。
2.社会动向的宏观对抗度
在大多数情形下,一项社会动意的付诸实现,都不能完
全抵销掉宏观动向的对抗状态,在上一节修建喷水池的例子当中, 不论喷水池是否修建
,都会有反对意见。在这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动向的宏观对抗度。
→
我们可以针对某一社会动向Te 的民意调查分析,设定出多项动意,并估计其间的夹角
关系,即可将其宏观样态表示在直角座标系上。
→
例如:一社会群体在某期间内,针对Te 有A、B、C、E、F六项动意,其中:A、B之间夹角
为180°,B、C之间的夹
角为60°,C、D夹角为180°,D、E夹角为45°,E、F夹角为175°,这样,我们就可以
得出如图21所示的动意对抗结构图。
可以看出,在上图所示的座标系上,如果所有动意的
→ →
指向都是针对OX 方向的,则:其中与OX之间夹角小于±90°时,动意为正,大于±
90°时,动意为负。在上图中,A的动意为(0°),B则可以是(180°),C的动意( -120°
),D的动意为(+60°)……等等。可以看出,上述分析模式,
→
需要人为设定一个动意主流,一般是以 OX 方向为主
→ →
流,其它动意则可依OX为基础展开,并且,与 OX方
→
向的夹角越接近土90°,则它对Te的影响也就越无所
谓。所有的动意都有两个参量,一个是倾向度,它通过
→ →
与Te 点之间的距离来表示;一个是方向,它通过与OX
之间的夹角来表示,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动意对抗分布样
→
态图。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对Te的调整,使
的值改变。在实际的社会控制工程中,一般都希望将此值调整得越小越好。
当然,如果
→
的方向与OX不平行,则表明我们原来设定的动意主流有偏差,需适当调整。
须注意的是,图21中各动意的取点,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相互间的夹
角和F0 的值是确定的。
上述对社会动向的综合分析模型,关键在于正确设定各
项动意的取点位置,以及正确估计其间的关系夹角。如果其
取点位置偏颇,则对社会动向的分析就不可能正确。
3.社会动向的混乱度
一项社会动向的宏观样态可能出现的微观状态数,称为
此样态的社会动向的混乱度(Ω)。
显然,在动意指向和个体数量这两方面的情形确定的条
→
件下,Ω的值越小,也就意味着Te的值越大。
对于具有N个体,且其平均社会动量为A的群体,如果
其内有K个体,且其平均社会动量为B的这部分人赞成某项
社会动意,而剩下的其它人则反对,则此时,其相应社会动
向的混乱度就为
其中:n=N·A 、 k=K·B , k、n取整数。
由以上可以看出,大数目的社会群体,可能出现的混乱
度也较高一些,并且当n = 2k时,其Ω的值将达到最大。
→
而此时的Te值等于0。
如果,一项动意除了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还含有其它
的多种意见,则此时的Ω值还会更高一些。例如:当上述群
体当中,有L1个体,且其平均社会动量为B的这部分人持意
见1,有L2个体,且其平均社会动量为C的这部分人持意见
2,有L3个体,且其平均社会动量为D的这部分人持意见3,
则:此时的Ω值将为:
其中:l1 = L1·B 、l2 = L2·C 、l3 =L3·D…… (l1、l2、l3取正整数)。
→
Ω的值越大,为缓解Te 而做出的社会调整的效果也就越差。因此,一般人们都希望社会
动向的混乱度越小越好。
影响Ω的社会因素很多,且很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流
行现象对Ω的影响,并且实际上,Ω就是社会流行现象的宏
观状态参量。
三 社会演变
1.控制体制的维持
就目前已有的所有社会控制体制来看,都或多或少地与
人类集群的自发活动有一定的冲突,因而要保障其功能的正
常发挥,社会控制集团就必须始终持有足够的社会动量。
在理论上,由于
M = F·T
所以,控制体制需要不断向社会施加作用力,才能维持
其架构不致解体。换句话说,一般社会体制都是一种
→
远离平衡状态的体系,其状态可由社会势力F0 来表征:
在实际的社会过程当中,一个社会集团若想得到一定量
→
的F0,除了必须拥有足够的M以外,还需要有起码的社会观
→
念 C ,做为它能被社会承认的伦理基础。
就以往的经验表明,一套社会体制的伦理观念支持,常
→
常是其体制能站得住阵脚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参量 C是
一种与人的心理过程关系密切的参量,所以它通常看上
去很难掌握。
→
尤其是早期的一些政治体制或宗教体制,对参量C己的
→
依赖性通常都很强。这样,就要求此类体制的C参量在任何时候都应足够坚挺、毫不动摇
。否则,其体制就会因失去伦理基础而崩塌。
另外,又由于有关系M/Vi = N,从而使:1.一般小的社会集团较难吃掉或挤垮大的社
会集团,而大的社会集团则较容易吃掉或挤垮小集团。2.M参量很象一个社会包袱,M的
值越大,包袱也就越重。这样,低Vi值的社会,其运作时的社会负担就会较轻,运用起
来也会较为灵活多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维持某一社会控制体制,其
有利的因素为:
(1)较大的M值;
→
(2)坚挺的C 支持;
→
(3)强大的F0,
(4)较低的Vi 值群落。
2.社会变动
在这里,主要是指控制体制的变动。
当然,控制体制在变动时所涉及的社会现象十分复杂,它很难使用一个固定的、万能的
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和预测。目前对这方面的分析预测,大多都只停留在经验的引征,
和主观的臆断这一水平上。
→
一般来讲,当社会当中含有一定量的Te时, 控制体制
→ →
就应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Te的值处在最小状态。如果Te
碰巧又是与控制体制有关的,则我们就称其为体制应力,体制应力越大,维持其稳定所
需的社会作用力(F)也越大,从而使体制的稳定性能亦随之降低,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以往的经验表明,影响体制改动的主要因素,首推其内
→
的参量C。也就是说,其体制在伦理方面的合理解释,在体制改动时,要承受更大的负担
。
→
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最大特征。一般群落的参量C,都
→
有个稳固的心理支撑点,社会上的宏观F0 有所变动时,
→ →
原F0上的参量 C 就会垮台。显然,这对原群落已有的心
理支撑的打击是很大的,它势必要造成社会Ω值的大幅
→
升变,和Te的合理调整困难化,进而使社会的健康水平
下降。
→
影响C参量的因素一般都是不确切的和可塑的,诸如传
统习惯因素、种族屏蔽因素、民族文化因素等,然而最能影
→
响 C参量的,还要数社会的流行现象。
3.社会变动的冲量
机械运动学方面的理论认为:
F·t=m·Δν
→
这与社会Te 的变动过程类似,也是其冲量(Im)与动量
(M)的变化量相等,只是表征冲量的介质,是社会当中一起
行动的个体集合(N):
F·t=N·Δν
→
由于施加在社会上的F只是一种象征,所以Te的变动速
度Δν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度量标准。
社会变动的冲量,主要体现在Δν上。通常,一个
→
社会在进行某方面的Te调整时,其Im与N是成正比的,具体来说也就是:一个更大的社会
集团在进行社会变动时,所具有的Im也更大。
在实际社会体制的改变当中,一般都是所涉及的规模越
→
大,越难于控制,从而使Te在调整到位时,常常会前冲
一段距离。N越大,前冲效应也就越明显。
对照关系:
M/Vi = N
→ →
可以看出,Te变动冲量方面的Δν,实际上也就是Te
的宏观对抗样态方面的Vi ,因为引起Vi 的,也就是社会群
→ →
落内F0的宏观对抗,当Te 的变动造成了某一方社会势力的垮台,此时的Vi 就会迅速表
现在Δν上。
对于一个N值确定的社会集团来说:
→ →
(1)当Te 的蓄积得以释放 ,Te的值越大,社会变动的
Δν值亦越大,其过程也越难于控制。
(2)因而,N值较小的社会群体,其社会体制的调整也
就会更为灵活。
(3)M值容量较大的社会群落,其变动的Δν亦会很大,
而M值容量又是与其社会的协同度成正比因而,协同松散
的社会群体在变动时,比协同紧密的社会群体在体制变动时
要灵活得多。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在社会的演变过程当中,
M还将成为一个社会演进和发展过程当中的文化包袱。
四 流行现象
1.社会活动的流行效应
可以认为,社会体制的模式的建构和演变,都是由其集群内的一连串流行现象左右着的
。
当然,这里所说的流行现象不单指现代社会的服装或音乐等等的流行,而是指社会当中
所有方面活动的流行现象。
流行现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它可以表述为: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在人们心理上产生出特定的效应,并使社会群体当中与之有关的一部分个体,在一定的
期间内能一起行动的心理强制。其结果是:这一行动所涉及到的所有现象在此期间将成
为其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
用“求同——求异”心理活动模式来解释这一社会现象,虽然比较笼统,但也能说明一
些问题:在满足了自己求同的心理需求之后,人们便开始“求异”。如果此时正好有一
种活动的内容特征极为突出和新异,便立刻会被一些人所接受。
由于进行此活动可以十分有效的满足人心理上的求异需要,因而这一活动被当做了对人
们最有益的(当然,只是在主观感觉上)活动而迅速推广。这样,此活动就成了社会上最
普遍的社会活动。
出现这一现象的结果,显然会导致已有的社会活动被孤立和被异化,因而这一流行现象
的动因在此时也就开始转向“求同”,进而使流行达到高潮,并迅速在群落当中进入饱
和状态。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流行现象都有可能进入饱和状态。由于流行现象在开始的时候,能
有效使之进行下去的动因是人的异化心理需要。然而在流行现象扩散的进程中,流行活
动自身的突出地位也在不断地消失,这样其流行的动因也就随之逐渐失效。而此时其同
化动因可能还没有起作用。所以,在动因的“异化——同化”的转化过程中,有一个动
因断裂带,只有渡过此动因的断裂带,经过了“异化——同化”的转化过程,流行才有
可能达到高潮,并在相应的社会群体里达到饱和。
影响流行动因的“异化——同化”转化过程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流行在其相应的社会群体内,其进行过程是一种具有社会冲量(Im)的过程,如果它
所造成的社会变动A值很大,则此现象就会借着这股冲力迅速漫延,从而冲过动因断裂带
而达到高潮。
(2)群体中的社会状况识别反馈机制的灵敏度是一定的(它与社会群体的协同度有关),反
馈机制灵敏度较高,某一流行活动的社会性地位是否突出,也就越易于被其群体识别,
异化动因也就越容易失效。此时,其动因的转化过程就会比较困难。反之,则流行动因
不易失效,动因转化过程也就比较顺利。
(3)群体的社会性范围的大小,与流行动因的转化容易度是成反比的。即:群体的社会性
范围越小,流行动因的转化就越容易。
(4)流行诱因的心理强制度越大,它对其动因的依赖性也就越小,因而其动因的转化也就
越顺利些。
达到高潮的流行活动在社会上将立即进入饱和状态,直至其它具有突出地位的现象出现
。至此,这一流行活动的过程进行完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流行现象属于一种连锁反应过程,只要这种连锁反应能达列可进
行下去的程度.流行现象即可产生。
2.流行的诱因
活动的流行,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它常常左右着社会的演变,并从宏观上导引着人
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当然,由于流行现象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特征,所以一般此类活
动并不会直接构造出文化,而某一文化的创出也不一定必然会引起相应的流行活动。虽
然,所有的文化制品都能向社会施以更大的社会动量。
流行现象的出现,通常都有一个明显的诱发因素,当此因素顺应于社会群体的某方面需
求,流行便有可能产生。
人们常常说某项事件的发展依赖于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这种顺应因素的三个方面。
在这里,我们称其为:时机顺应、环境顺应和心理顺应等三个方面,其情形如下。
心理顺应
一项客观事件,由于人的心理特征方面的因素,而使之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现象,即
称为心理顺应。
前面曾提到的“求异——求同”心理需要,就属此种情形。当然,由此而引发的流行现
象,其强制性和盲目性的成份很大。但对于一项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使之迅速流行起来
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借助上述心理需求。
针对社会进行的任何事件,都具有这样的一个特征,就是万事开头难。而驱动社会的大
部分成员去进行某项活动,则更难开头。例如,用文字符号来记录事件或语音,可能必
须把它搞得看上去时髦一些,文字的软件部份才能被建立起来,并迅速泛化。
可以促成某项事件流行起来的心理作用,主要是以人的情绪效应为基础的。一般能引起
人们产生激昂情绪的现象,是最容易流行的,例如:1976年间的唐山大地震,所有人奋
力解救遇难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台儿庄大战,就是人们处于极
易产生激情的事件当中的结果。
当然,人们不是总生活在激情当中的,理智的分析也常常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准则。
它使得盲目的流行现象都将持续不了多久。因此,流行现象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还必须
是(或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有益的,此现象才能持续下去。
环境顺应
当然,这里指的是社会性的环境对某项活动的易接纳的程度。
由于左右社会环境状况的主要是其群体观念的样态。而群体观念又是一种样式繁杂的东
西。所以,由于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而使某项活动流行于社会,常常与其群体观念的态
→
势有关,这就是它的Te 参量的导引倾向。
实际上,与社会群体观念的样态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流行现象。这样,以某一样态的群体
观念为基础而诱发的流行现象,反过来又会使群体观念的样态发生改观。
上述过程将使得群体观念的样态永远不会固定下来,而总是不断地更新着。并且,新的
群体观念样态也总是以原有群体观念的态势为基础建立的。
有关社会性环境的具体分析,请参阅本章第二节第一小段中的有关内容。
时机顺应
这里是指某项活动在相应的期间内才有可能流行的效应,并且它部分地受不断变化着的
社会环境的影响。
显然,这里实际上讨论的是多项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受其它社会活动的影响,一项社
会活动的进行过程通常都具有潜伏期、爆发期、饱和期和消退期等四个阶段。
潜伏期:当群体观念产生出对社会的某方面现状不满意的成份时,其内就会形成对可以
使现状得以改观的活动的亲合性。此时从宏观上来看,社会的群体观念态势就会带有一
→
定程度的倾向, 即:出现Te>>0的现象。
当然,社会群落并不会因上述状况的出现,而立即产生出可以使现状得以改观的社会活
动。这样的话,就使得此群体观念的倾向性有机会积聚。
爆发期:如果带有倾向性的群体观念一矣出现,立即就有某项社会活动与之亲合,而使
之得到满足,则此项社会动意的进行动因就会很小,并且其动因也不足以促成此项活动
的流行。
然而,如果某一带有倾向性的群体观念蓄积已久,才出现与之亲合的社会活动,则此项
活动的进行动因就会很大,从而使其活动的出现具有明显的爆发性特征。
须注意的是,倾向性群体观念的蓄积,与对其具有亲台性的社会活动是两回事,而相应
的社会活动也并不是正好针对倾向性群体观念而策划施行的,大部分情况都是活动只能
某种程度地与观念具有亲合作用。它只能以某个角度,或从
→
某个方面使Te得到一定程度地缓解。所以,我们说某项社会
活动的酝酿,只是其动因的积聚,而不是此项活动的蓄谋策
划。
一项社会活动的流行爆发,一般都会使社会上已有的活动遭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就是
流行现象的侧抑制效应。
饱和期:当然,并不是所有流行的社会活动都能在相应的群体当中达到饱和。一般来说
,能使群体内的所有成员都一起行动的心理效应,只有“求同”心理需要,导致流行现
象产生的其它动因(例如“求异”心理需要)必须能与此心理动因衔接得上,其活动才能
达到饱和。
很明显,流行活动的爆发性越强,其达到饱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消退期:如果没有其它流行活动的侧抑制作用,一项流行活动爆发后,其消退的速度是
十分缓慢的。
一项流行活动的消退速度,主要与其群落的大小有关,一个较大的社会群落,由于其活
动的驰豫时间也较长,其内的各种活动的变化都是比较缓慢的,此类社会群体的流行现
象的消退速度一般都比较缓慢。
反之,小群落内的流行现象,其消退速度也就比较迅速。另外,流行现象的消退速度还
有个经验规则:就是爆发速度越快的流行现象,其消退出就越快。一般认为,这是大爆
发力的流行现象,其心理强制效应也越大所造成的。
--
欲讯秋情众莫知, 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5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