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afer (习惯决定命运),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合集] 2005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r 11 14:17:00 2006), 站内
────────────────────────────────────────
loafer (习惯决定命运) 于 (Sat Mar 4 15:59:10 2006) 说道:
1、“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登陆土卫六 欧洲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1月15日已收到来自
“惠更斯”号探测器经由“卡西尼”号飞船传回的信号,表明“惠更斯”号已成功登陆土
卫六,创造了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最远距离的新纪录。“惠更斯”号重319公斤,直径
约27米,携带有6台测量仪器,对土卫六的压力、温度、风速、大气成分等进行分析测量。
据悉,土卫六的环境与40亿年前的地球非常相似,具有很高的科学探索价值。
2、“深度撞击”计划获得成功 太平洋时间7月3日22时52分,在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
作之后,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终于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
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撞击的成
功,表明项目中的无人控制航天器技术完全达到了预想目标。这次撞击带来的信息,可能
涉及太阳系的诞生、地球上水的来源,以及地球生命的兴起。
3、美国研究人员发明取代晶体管的新元件 这种新元件名为“交换点阵式插锁”,是
惠普公司量子科研小组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新元件能够提供普通计算机所需的信号恢复和
转换,取代传统的晶体管,并能将计算机的功能提高数千倍。“交换点阵式插锁”为建造
应用纳米元件的计算机提供了一项关键元件。
4、天文学家首次拍到太阳系外行星照片 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该行星质量约相当于
木星质量的5倍。2005年3月份以来,多个研究小组竞相宣布,已成功地对太阳系外行星进
行了直接观测。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首次捕捉到了两颗太阳系外行星发
出的红外光。德国科学家利用“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第一次捕捉到太阳系外行星的
图像。欧洲南方天文台称,他们的新观测结果是迄今第一次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的照片。
5、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差异图” “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于2002年开
始启动,由美国、中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尼日利亚六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科学家们
搜集了269名志愿者的全基因组信息,发现了100多万个常见SNP位点,标定了单体型“模块
”在DNA链上的“边界”,并划分了基因组上包含最常见DNA变异的10个区域。在糖尿病、
早老性痴呆症、癌症等疾病的研究中,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份“差异图”,将患者与健康人
全基因组的SNP进行比较,更高效地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
6、澳大利亚科学家成功将光束“冻住”1秒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物理学家杰文·朗
戴尔及其同事利用新型光陷阱,首次成功地将一个光脉冲“冻住”了足足1秒钟的时间,这
是以前最好成绩的1000倍。将“冻住”光束的时间大大延长,意味着可能据此找到实用方
法,来制造光计算机或量子计算机用的存储设备。
7、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高效率燃料电池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固
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用碳氢化合物——异辛烷作燃料时能源转换效率有望达到50%。这种
新型燃料电池在经过更多试验后,能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甚至众多家庭。在研究人员
开发的一个示范性小型燃料电池上,燃料反应所产生的电能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厘米06瓦。
8、法国和瑞士科学家制造出超大容量纳米级信息存储材料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以及瑞
士综合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在零下143摄氏度的真空状态下,把钴原子凝聚在金晶体材料上
,在这种材料表面的钴原子根据事先安排好的一种结构来排列组合,自动形成一个有序的
结构体系。研究人员由此得到的纳米级材料,其结构可以突破信息存储的不少极限,使硬
盘的信息存储密度进一步加大,1平方厘米新材料的信息存储量达到了4万亿比特。
9、美国科学家制造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美国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利用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制造出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这是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态,
曾广泛存在于宇宙诞生后的百万分之几秒内。美国能源部长塞缪尔·博德曼表示,这项成
果是物理学界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进展。
10、法国科学家首次找到控制单分子行动的方法 法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利用
特种显微镜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科学家使用一个金属探针,刺激联苯分子
的不同部位,还可以使其产生不同的电子反应。其精度则达到了10皮米(一皮米相当于一万
亿分之一米),也就是可以精确到大小仅为单个联苯分子百分之一的范围。这一新的研究成
果使人们从此可以简单控制单分子,并使它变成一个分子“机器”。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