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香山会议156次讨论会综述-高分子科学发展趋势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Jun  4 16:12:15 2004)

高分子科学发展趋势


    2001年1月21~22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香山科学会议第156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

题为“高分子科学发展趋势”。黄勇、朱鹏年和韩志超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14

位海外知名华裔高分子科学专家学者、6名科学院院士和26名国内高分子专家学者参加了本

次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涉及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材料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旨在把握

高分子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动向,分析存在的科学问题,研讨在本世纪初我国高分子学科

发展的重点和前沿。

    执行主席、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的首席科学家韩志超教授在他的主题评述报

告中以结构可控大分子的设计与合成及反应动态过程、天然和合成大分子的单链和寡链的

物理与化学、合成和天然大分子凝聚态理论、凝聚过程、平衡及其非平衡态、高分子的物

理加工和可控成型研究、天然大分子和聚合物电解质大分子凝聚结构的调控、高分子材料

的功能化、智能化和高性能化等具体研究领域为例,分析了本世纪高分子科学的前沿情况

,阐明了高分子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执行主席朱鹏年教授在题为“结构的纳米修饰及其应用”的主题评述报告中,着重介

绍了在原子、分子或超分子水平构筑具有特定纳米结构与纳米级尺寸的新型高分子及超分

子体系,研究相关的组装与自组装行为,探索发展新型特定纳米结构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研究天然及合成大分子与无机材料的杂化及其功能化修饰或异质组装,以及大分子的纳米

结构和自组装的潜在应用。关于分子操控制备纳米结构材料,朱鹏年教授介绍了他们的最

新研究进展。

    与会专家学者利用两天时间围绕高分子学科近年来活跃的重要前沿领域和研究现状,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讨论的热点集中在:高分子科学一些基本问题的研

究;大分子的纳米结构和自组装;合成大分子与生物和仿生相关的研究; 以光电磁等为目

的的功能高分子研究;以环保为目的的天然及合成大分子研究。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吴奇教授做了题为“问题驱动的合成化学在高分子物理中的重要

性”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冯景涛副教授做了题为“液晶高分子在剪切流

动下的非稳定性”专题报告。来自加拿大的刘国军教授做了题为“嵌段共聚物的纳米和微

米结构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的专题发言。来自美国的郭鸣明博士在题为“两亲共聚物及

其自组装行为”的专题发言中,以“让我们下水”为主题,强调21世纪的高分子科学研究

应加强和重视高分子与生物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问题。来自加拿大的朱晓夏副教授对“

从天然产物合成高分子及其应用”做了专题发言,他介绍了天然化合物合成高分子的发展

现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来自美国的胡志兵副教授在题为“水凝胶体系的体相转变

及其应用”的专题发言中介绍了NIPAM凝胶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来自加拿大的王植源教授

作了题为“有机及高分子材料在光学通讯领域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来自香港的唐本忠

作了题为“有机及高分子材料在光学通讯领域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来自香港的唐本忠

副教授在题为“线性及枝化共轭高聚物在声、光、电、磁上的应用”的专题报告。来自加

拿大的赵越教授作了题为“液晶分子及其自组装网络结构”的专题报告。来自新加坡的黄

维博士作了题为“高分子发光材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专题报告。来自美国的徐晓林

教授做了题为“用于涂料和黏合剂的环境友好高分子体系”的专题报告,他指出环境保护

对21世纪高分子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王佛松院士指出,环境问题给

了我们机会和挑战,许多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在21世纪需要解决,如塑料的环境污染、塑料

的降解与回收及减少使用有机溶剂等。来自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的余龙博士在题为“环保

:21世纪高分子领域不可回避的挑战”的专题报告中,介绍了澳大利亚在天然大分子的加

工、利用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开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高分子科学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之一,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

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及结合

。会上多位学者和专家还提出研究人员在参加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以及申请专利时必须

重视和保护好我国的知识产权。会议讨论中,多位学者和专家还提出高分子科学与高分子

材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加强两者的有机结合。








    参会人员名单:

    韩志超 教授 美国

    黄 勇 教授 中科院基础局

    朱鹏年 教授 美国

    李 林 研究员 中科院化学所

    何嘉松 研究员 中科院化学所

    陈尔强 教授 北京大学

    习 复 研究员 中科院化学所

    黄 维 教授 新加坡

    程津培 副部长 科技部

    王 琪 教授 四川大学


    钱文藻 中科院

    金祖亮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唐本忠 教授 香港

    朱晓夏 教授 加拿大

    余 龙 教授 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

    冯景涛 教授 纽约城市大学

    郭鸣明 教授 美国

    安立佳 研究员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徐晓林 教授 美国

    王植源 教授 加拿大

    刘国军 教授 加拿大


    赵 越 教授 加拿大

    于 键 教授 清华大学

    杨 柏 教授 吉林大学

    宛新华 教授 北京大学

    吴 奇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

    金 铎 研究员 中科院基础局

    熊国祥 博士 中科院基础局

    郭大军 高工 中科院基础局

    胡志兵 副教授 美国

    白春礼 院士 中科院

    钱人元 院士 中科院化学所


    朱道本 院士 中科院化学所

    黄志镗 院士 中科院化学所

    徐端夫 院士 中科院化学所

    周其凤 院士 北京大学

    胡汉杰 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董建华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王梅祥 研究员 中科院化学所

    徐 坚 研究员 中科院化学所

    何天白 教授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金熹高 教授 中科院化学所

    王佛松 院士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朱丽兰 部长 科技部

    方士壁 教授 中科院化学所

    徐 懋 研究员 中科院化学所

    谢续明 教授 清华大学

    马 劲 副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唐 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梁文平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何鸣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邵立勤 教授 科技部基础司

    杨炳忻 教授 香山科学会议

    郑红乔 高工 香山科学会议


    唐 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梁文平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何鸣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邵立勤 教授 科技部基础司

    杨炳忻 教授 香山科学会议

    郑红乔 高工 香山科学会议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