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香山会议142次讨论会综述-21世纪催化材料的前沿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Jun  4 16:14:39 2004)

21世纪催化材料的前沿


    催化技术在石油炼制、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 塑料化纤橡胶合成、化肥、医药、农

药以及日用化学品制造和环境保护等产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展望21世纪,催化

技术还将在开发环境友好化工技术、利用天然气与可再生资源制造化学品等方面发挥关键

作用,并且正向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领域渗透。催化技术中的灵魂是催化剂,

而催化材料又是制造催化剂的的主要成分。可以说,谁首先掌握最先进的催化材料,谁就

将在催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居于领先地位。

    香山科学会议第142次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6月11~1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会议主

题是“21世纪催化材料的前沿”。闵恩泽、魏可镁、邓景发和金涌四位院士担任会议的执

行主席,有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围绕分子筛和茂金属、生物催化和其它工业应用催化材料、新兴催化材料、

催化材料与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的交叉四个中心议题,总结了国内外的进展,分析了我们存

在的问题与差距,交流了各自的看法,探讨了21世纪我国催化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闵恩泽院士作了题为“21世纪催化材料的前沿与对策”的主题评

述报告。严东生、舒兴田、沈寅初、邓景发、魏可镁、关兴亚和金涌院士,肖丰收、董晋

湘、赵东元、李贤均、宗保宁、徐柏庆、沈师孔和寇元教授,李树本、刘会洲、孙予罕、

李灿和杨维慎研究员,陈伟高级工程师和张永强博士等,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21世纪中国催化材料的研究开发应从源头上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

创新,在国外专利大面积覆盖的情况下,如何结合我国实际,选择主攻课题,无疑是需要

冷静思考的战略问题。对今后我国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专家们提出了建议,主要有:

分子筛催化的新反应、多功能性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应用、8-12元环的新型稳定的分子筛

合成与应用是分子筛类催化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生物催化材料选择的应用领域如油品生

物脱硫、纤维素、木质素转化等,研究的重点是加强酶与基因工程学的交叉,用基因工程

改进酶,开发新基因酶,提高效率和适用范围,采用生物催化、反应工程、微生物等技术

的集成来突破工艺。新兴催化材料包括的内容多,应重点开展的工作是:研究开发具有清

洁、成本低的纳米催化材料的生产技术,探索纳米催化剂对反应的适用性及催化活性的本

质;离子液体、金属氮化物、手性分子筛催化剂及介孔分子筛等首先要积累其制备、表征

以及催化性能的新科学知识。新兴催化材料领域存在较多的创新机遇,要加强这些材料的

导向性基础研究,积累科学知识,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很多专家强调,一种新催化材

料往往需要新的反应工程配套,才能充分发挥新材料的特性。化工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化工

过程强化(Process intensification),包括强化设备和过程强化方法。过程强化设备包

括新型反应器和新型单元操作设备,过程强化方法则包括多功能反应器、组合分离、新能

源及其它方法。化工过程强化将大幅度减少设备体积,简化流程,对催化材料会提出更多

更新的要求,将促进催化材料向更高水平发展。
更新的要求,将促进催化材料向更高水平发展。

    大家一致认为,21世纪我国催化材料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存在许多源头创新和重大创

新的机会。但重大创新必须以知识创新为先导,而知识创新是在基础研究中不断积累形成

的,必须十分重视催化材料方面的基础研究;同时还要重视催化材料和化学反应工程这两

个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单位甚至一个部

门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全国高校、研究院所及产业部门联合起来才能完成。



    香山科学会议 郑红乔供稿







    参会人员名单:

    闵恩泽 院士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邓景发 院士 复旦大学
    邓景发 院士 复旦大学

    金 涌 院士 清华大学

    魏可镁 院士 福州大学

    严东生 院士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沈寅初 院士 中科院上海农药研究所

    徐端夫 院士 中科院化学所

    关兴亚 院士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毛炳权 院士 北京化工研究院

    舒兴田 院士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林励吾 院士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

    孙予罕 研究员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所

    陈 懿 教授 南京大学
    陈 懿 教授 南京大学

    刘会洲 研究员 中科院化工冶金所

    肖丰收 教授 吉林大学

    寇 元 教授 北京大学

    徐柏庆 教授 清华大学

    宗保宁 高工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吴 巍 高工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沈师孔 教授 昌平石油大学化工学院

    陈 伟 高工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李成岳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

    李贤均 教授 四川大学

    李树本 研究员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李树本 研究员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张志焜 教授 青岛化工学院

    董晋湘 教授 太原理工大学

    杨维慎 研究员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朱泽华 高工 鹰山石油化工厂

    张永强 博士后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张文华 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李 灿 研究员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

    赵东元 教授 复旦大学

    郭大军 高工 中科院基础局

    黄 勇 研究员 中科院基础局

    景振华 高工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景振华 高工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段 雪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李永丹 教授 天津大学

    熊国祥 中科院基础局

    肖 弛 高工 中科院高技术局

    金 铎 研究员 中科院基础局

    王元晶 副研 中国工程院

    郑晓玲 博士 福州大学

    侯祥麟 院士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温朗友 博士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杜泽学 博士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师昌绪 院士 中国工程院


    梁文平 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孟宪平 副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孙宏伟 副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杨炳忻 教授 香山科学会议

    郑红乔 高工 香山科学会议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