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afer (快乐的化身),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l 12 17:53:28 2003)

发信人: whglc (卧室小新之我爱有机光),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Oct 30 18:46:05 2002)

                             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


                                      杨频


  摘要 叙述了生物无机在我国的发展。着重从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

用、药物中的金属及抗癌活性配合物的作用机理、稀土元素生物无机化学、金属离子与细

胞的作用、金属蛋白与金属酶、生物矿化、环境生物无机化学等七个方面综述了我国已取

得的进展和成绩。

  关键词 生物无机 生物大分子 细胞 金属离子 金属蛋白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biochemistry in 

China.The Progresses and achievements made already include seven respects,they

 are the interaction of metal ions and its complexes with biological macromole

cules,the metals in medicines 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plexes w

ith anticancer activity,rare earth element bioinorganic chemistry,the interact

ion between metal ions and cells,metal protein and metal proteinase,biological

 mineralization,environmental bioinorganic chemistry.

  Key words Bioinorganic chemistry,Biological macromolecule,Cell,Metal ion,

Metal proteinase


  生物无机化学的蕴生和发展差不多经历了半个世纪,而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建立,却

是近30年的事情,通常人们把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的创立(1971

年)作为标志。众所周知,这个学科是在无机化学和生物学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发展起来的

一门边沿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从现象学上以及从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金属与生物配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这种相互作用的阐明有赖于无机化学和生物学两门学科水平的高度

发展。由于应用理论化学方法和近代物理实验方法研究物质(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构象

和分子能级的飞速进展,使得揭示生命过程中的生物无机化学行为成为可能,生物无机化

学正是在这个时候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运而生。

  生物无机化学在我国较早就有一些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在如生物矿化等方面开展工作;

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似应以全国第一次生物无机化学会议(1984年,武汉)的召开

为标志。总之,从80年代初,我国从事不同学科的化学家顺应国际上这一新学科的发展,

不少人纷纷转到生物无机这块园地进行耕耘。近20年来,这些耕耘者,的确作出了不少有

意义的成果,以下分几个方面作概括介绍。


1 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在宏量金属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方面,王学荆等发现了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

urin)[1],它由大亚基A和小亚基B组成,复合分子量为80KD。A亚基是该酶的催化、调节

中心,包含有催化位点、对B亚基、钙调蛋白以及一些金属离子的结合位点,并指出该酶是

一多底物磷蛋白磷酸酶,它的活性还受Mn2+、Ni2+等多种离子的调节。在微量金属与生物

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方面,孙册指出[2],伴刀豆球蛋A能特异性地与某些糖结合,是研究

细胞和组织的化学试剂,可用于细胞分型、评估免疫状态、分析染色体等。杨频等的研究

指出[3],金属离子Mn2+、Ca2+与蛋白质间的特异结合是该蛋白生物功能的基础,它对红

细胞的凝聚作用及与糖的结合都要求有Mn2+、Ca2+的存在,只有Mn2+占据蛋白质金属离子

结合部位S1后才形成Ca2+结合部位S2,只有Mn2+、Ca2+分别占据S1和S2后,才能形成糖结

合部位。

  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结合后,常常会发生明显的生物化学效应。计亮年等观察到一

些金属(碱和碱土金属)氯化物和葡萄糖酸盐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的活性有激活和抑制作用

[4]。陈荣三等在针刺镇痛[5]和硅肺病[6]研究中发现10种镧系离子对小鼠均有明显

的镇痛效应。周永洽等发现[7],锌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能诱导其发生交联自缔合,

而在同样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不发生缔合。他们还发现[8,9],镍与人血清白蛋白或牛

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显示一系列新奇的效应,如滞后效应[8]、别构效应[9]和减色效

应[8]等。

  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金属离子可被不同类型的螯合剂夺取。李荣昌等研究了牛血清白蛋

白镉(II)的这类反应[10],提出用竞争参数F来表征螯合剂从生物大分子金属配合物中夺

取金属的能力,求得了多种螯合剂相应的F值和稳定常数[10,11]。李荣昌等还研究了这

类反应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一套判断这类竞争反应的数学模型。[12]

  分子识别是近年来国际上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计亮年等[13]合成了一系列钌

的平面配体配合物,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杨频等[14~16]选用铁(

II)、镍(II)为中心离子,以phen、bipy、dppz等为配体,合成并分离出了手性金属配合物

,研究了它们与B-DNA的作用。

  双链及三链核酸结构是核酸生物学功能——复制、转录等的基础。内源或外源金属离

子对双链及三链结构的影响,会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杨频研究组[17~19]应用CD等谱

学方法发现,Cu2+可以引起双链Poly(I:C)不可复性的解旋,而Cd2+则使Poly(I:C)的结构

发生紧缩。与Cd2+相似的有Ni2+、Co2+、Mn2+。另一个双链Poly(G:C),Cu2+可使其结构不

稳定,但此影响可由0.1 mol/L NaCl部分消除。Fe3+与Poly(G:C)形成了一种低旋光的配合

物。而Cd2+、Mn2+、Zn2+、Co2+和Ni2+则不同,它们对Poly(G:C)起到了稳定作用,而Cu2

+可使三链Poly(A:2I)的结构发生解旋、先变成双链Poly(A:I)和单链Poly(I),然后再转变

为单链Poly(A)和Poly(I),最后形成一种低旋光的配合物,这种转变也是不可逆的。还发

现Cd2+、Ni2+、Mn2+、Zn2+和Co2+都能稳定三链Poly(A:2I)的结构。上述实验结果证实:

Cu2+能与双链或三链中的碱基发生作用,而Cd2+、Zn2+等离子只与核酸外部的磷酸根发生

静电作用。

  核酸的断裂与基因重组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其中对DNA、RNA的

断裂又是该技术的关键。杨频研究组选用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为DNA结合基,通过

phen的5位与蛋白的34位巯基相连,获得以蛋白质为识别结合系统的化学核酸酶,在Cu(II

)存在下实现了对-DNA和pBR322 DNA的断裂;此外,他们还用Mg(II)离子与配体Dien的一个

非常简单的体系,实现了对DNA的水解断裂其磷酸二脂键[20]。倪嘉缵等[21,22]研究

了铈对cAMP、cGMP和dcAMP的快速断裂作用,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卜显和等[23]研究了

邻菲咯啉等配体的RuNi双核配合物对DNA的识别,发现它们具有诸如嵌插、变构、断裂等作

用。杨频研究组[24,25]报导了二氯二茂钛、二茂铁离子三氯乙酸盐等有机金属化合物

对质粒pBR322 DNA的断裂作用,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差别。

  应用金属及其配合物对肽键的化学切割,是作为金属水解肽酶的模拟物来加以研究的

。朱龙根等[26]发现,简单的Pd(II)水配合物能选择性的与含蛋氨酸和甲硫半胱氨酸残

基小肽中的硫原子配位,进而快速地切割它们的羧基端的肽键。他们还发现[27]氨基酸

和二肽的配合物也能有效地水解肽键,活性配合物为双核配合物。蛋白质的水解机理是利

用金属配合物促进特定肽键的水解,以达到选择性断裂肽键的目的。朱龙根和Kostic[28

]在1994年首次发表了配合物选择性水解蛋白质的文章。

  离子探针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无适当光、磁信号金属离子的结合状态的有效手段。杨

频研究组应用顺磁离子探针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Gd(III)的作用[29]。在荧光探针方面

,杨频等对Scatchard方程进行了探讨、并应用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发色团为探针,研究了多

种药物与其相互作用,推导出了荧光加强效应用于给体-受体作用的新的理论公式[30],

进而研究了在人生理条件下,曙红、罗丹明和亮绿与人血清和牛血清白蛋白和γ-球蛋白间

的相互作用[31],得出了它们之间的生成常数、结合位置数和作用距离。杨频等还从荧

光淬灭的角度研究了药物与蛋白的作用,并从一个新的角度,推导了含有n个键合部位的生

物大分子与淬灭剂缔合的公式[32],用以研究并得出了它们的解离常数、给体-受体间距

离,讨论了作用机理。宋心琦等[33]应用上述公式研究了四磺酸基锌酞青与牛血清白蛋

白的作用;童沈阳等[34]应用上述公式研究了白蛋白与荧光黄的作用。离子探针法还可

用来研究溶液体系的多体相互作用[35,36]。

  随着配位化学研究领域的扩展,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离子探针,已发展成

为金属络离子探针。杨频等应用双氢锇胺探针[trans-en2Os(η2-H2)]2+、以一种竞争模

式来研究一系列抗肿瘤金属化合物在接近生理条件的溶液中是如何同单核苷酸dGMP及其二

聚体作用的[37~40]。由于探针与核苷酸的碱基或磷酸基结合后的双氢信号峰,位于远

离其它信号的负区(δ=0—-20ppm)这个特殊的窗口,从而,对竞争金属离子的结合位点可

以作出准确的判断。杨频等用此方法首次查明了Cp2TiCl2、Cp2ZrCl2、Me2SnCl2、Et2SnC

l2、Et2Sn(phen2)Cl2、cis-DDP和cis-RuIICl2(DMSO)4与AMP、dGMP及其二聚体的结合位点

、弄清了三元溶液中各组分的量、即多组分溶液化学,确定了金属抗癌剂与AMP、dGMP及其

二聚体的结合状态。结果表明,Ti既可与dGMP的磷酸氧、又可与碱基氮配位;而这三种Sn

则主要是同磷酸氧配位,进而阐明了他们的抗癌活性规律。这一实验结果为两极互补原理

[34]中的“作用方式的两极互补”提供了证据。


2 药物中的金属及抗癌活性配合物的作用机理


2.1 顺铂的作用机理

  60年代末期,顺铂(cis-platin)抗癌作用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开辟了金属配合物抗

癌药物研究的新领域。顺伯抗癌作用的化学基础,如顺铂的靶分子、顺铂的跨膜机制等,

至今仍是人们致力研究的课题。王夔曾提出金属-细胞相互作用的多靶模型[41],为后来

更多的实验事实所支持。他用实验证实了细胞膜是细胞外金属配合物进攻的前沿,金属离

子与膜分子的结合是首先发生的事件[42]。王夔等还用1H NMR研究了水铂在氘代氯仿溶

液与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37],结果表明水铂(顺DAP)与DPPC结合引起构象改变。卢景

芬等的自旋标记ESR结果表明,铂配合物的结合引起磷脂相变温度升高。苏雅娴等通过荧光

漂白的方法,发现艾氏腹水肝癌细胞用顺铂类似物二氯二甲基多巴胺合铂处理后,膜磷脂

的侧向扩散增强和恢复率降低,表明铂结合后磷脂分子扩散难度增加[42]。微丝微管是

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王夔等[43]对微丝与铂化合物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铂化合

物对微丝肌动蛋白构象及自缔合过程的影响及一系列后续变化,导致膜通透性增加和流动

性下降,进而可能造成细胞损伤。

2.2 抗癌活性金属茂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二氯二茂钛等是另一类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化合物,已进入二期临床研究。杨频研究

组[44~46]开展了以下工作:(1)应用电子光谱、园二色谱、荧光谱、透析检测法等,研

究了二氯二茂钛(TDC)作用于DNA的机制,发现TDC可与DNA发生不可逆共价结合,在低的TD

C/DNA浓度比时,TDC与DNA磷酸基团结合而导致DNA收缩;在高的TDC/DNA浓度比时,TDC与

DNA碱基作用而导致DNA二级结构改变,双螺旋解开甚至变性;(2)利用NMR(直接)方法,研

究了二氯二茂钛与5′-AMP、5′-CMP、5′-TMP、5′-GMP的成键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

5′-TMP只有磷酸根参与成键外,5′-CMP、5′-AMP、5′-GMP均既有磷酸根参与成键,又

有碱基上的N原子参与成键。当以二氯二茂钛与等当量的5′-AMP及5′-TMP的混合物作用时

,发现参与形成氢键的5′-AMP上的N(6)H质子峰消失,从而首次发现二氯二茂钛对碱基对

之间的氢键有破坏作用。这与以前报道的二氯二茂钼、二氯二茂钒对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无

损伤是不同的。也表明二氯二茂钛有着完全不同的抗肿瘤机理;(3)根据文献合成了苷氨酸

和丙氨酸的两种二氯二茂钛氨基酸衍生物,进行体外活性试验时,首次发现二茂钛苷氨酸

衍生物及丙氨酸衍生物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以光谱法研究它们与DNA的作用时,发现它

们与DNA均有很强的成键作用;(4)应用电子光谱、园二色谱、荧光探针技术、酶切及电泳

手段,对二茂铁钅 翁离子三氯乙酸盐(FcT)与DNA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cT首

先作用于DNA磷酸基团,使DNA收缩,进一步导致DNA结构破坏,单键断裂,形成3′-羟基缺

刻,其作用程度明显依赖于FcT与核苷酸的摩尔比。FcT与DNA的作用不存在插入方式。首次

提出了FcT的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模型。

2.3 有机锡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及其与DNA作用的分子机理

  自80年代初,Crowe等人发现有机锡配合物有抗癌活性以来,已进行了大量合成和筛选

工作。国内胡盛志等[47~49]发现,由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和Et2SnCl2Phen反应

制得的Et2SnCl(Phen)(5-Fu),大大增强了原产品的抗癌活性。潘华德等[50,51]合成了

一系列有机锡甾醇化合物及碳环醇化合物,都具有很好的活性。杨频研究组[52~56]进

行了多类、大量新化合物的合成和活性筛选工作,经北京医科大学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

家重点实验室和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筛选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单位共同进行的抗癌活性筛选

,首次发现[R2Sn(L)]2O型(R=乙基、正丁基和苯基;HL=芳香异羟肟酸)化合物不仅对P3

88淋巴白血病的抗癌活性明显优于国内外已合成的活性最高的化合物,而且这些新化合物

对HL-60白血病、K562红白血病、HCT-8结肠癌、BGC胃癌、KB鼻咽癌、BeL-7402肝癌、A54

9肺癌、艾氏腹水癌等人癌有显效,显示了高效、广谱抗癌活性,极有希望开发为一类抗癌

新药。在机理方面:(1)研究了四配位有机锡R2SnCl2和六配位有机锡二大类配合物在近生

理条件下与单核苷酸的作用,探讨了与DNA键合的模式。对于四配位R2SnCl2:首先在水相p

H=5~7.0条件下合成得到了[R2Sn(Nu)H2O]n和[R2Sn(Nu)(OH)]n固体产品(R=乙基、丁

基和苯基;Nu=AMP、CMP、GMP)。通过元素分析、熔点、差热分析、FT-IR和1H NMR、31P 

NMR超导核磁手段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2)研究了四配位二氯二乙基锡(Et2SnCl2)和

六配位Et2 SnCl2(phen)与DNA的作用机理。对于Et2 SnCl2(phen),结果表明,药物首先与

DNA的磷酸根结合,导致其局部构象改变,然后平面配体phen插入到DNA中,可能通过锡的

氧化还原反应使DNA断裂,凝胶电泳支持这一结论。对于Et2SnCl2,结果表明,药物只能与

DNA的磷酸根作用,不能与碱基结合,并且也只能使DNA构象变化,电泳实验表明,Et2SnC

l2不能切断DNA。


3 稀土元素生物无机化学


  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稀土生物化学和稀土毒理学进行了研究。早期

主要是进行了大量的环境调查[57]及农用稀土毒理研究[58]。80年代开始从分子水平

及细胞水平上开展稀土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并已出版了专著[59]。

  钟淑琳等[59]从茶叶中分离出含稀土的成分,认为是一种类脂与多糖结合的大分子

化合物。赵贵文等从福建稀土矿区采集到的铁芒萁植物中测得含有较高的稀土,认为该植

物对稀土具有富集作用。郭繁清等[60]从江西赣县大田地区的铁芒萁中分离出二种含稀

土的糖结合蛋白。钟广涛等[59]研究了牙体中的稀土含量,指出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牙

中稀土量逐渐积累;卢国埕等[69]指出矿区居民的头发中稀土含量明显增高。卢国埕等

[69]还报道了三氯化钇对大鼠精子的毒性,可使精子运动速度明显降低。牛春吉等[61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接近体液条件下的稀土-氨基酸二元、三元及多元配合物溶液中

的稳定性,并用数学模型方法计算了当有稀土等金属离子存在下,其物种的分布。

  关于稀土的跨膜行为及其对细胞的作用,孙洪业等[62]研究了Ce3+及Yb3+的柠檬酸

配合物对人体红细胞的摄入动力学过程,认为稀土配阴离子是通过人体红细胞的阴离子通

道而进入细胞,并服从零级动力学方程。杨晓达等[63]用较低浓度的Eu3+及其配合物研

究了稀土跨红细胞膜的输运行为,指出非阴离子的稀土可与红细胞作用而在膜上形成特殊

的空洞结构,稀土可通过这种空洞进入细胞内部。杨频等[63,64]用荧光法测定Myelom

a(Sp2/0)细胞在Ce3+、La3+及Y3+及其它小分子量的阴离子存在时的跨膜行为,指出当稀土

浓度低于1mmol/L时,并不能通过细胞膜,而稀土浓度增大,会使细胞膜受到损坏。李荣昌

等[65]测定了Y3+等18种金属离子对人体红细胞的临界溶血浓度。李新民[59]等完成了

多种磷脂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等与稀土的作用,用NMR位移、驰豫及2D谱等确定了其结合

位点及与稀土作用前后的构象。稀土对动物体内各种酶的作用极为复杂,聂毓秀等[59]

报道了不同稀土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胞内琥珀酸脱氧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酸性磷酸

酶的影响。唐任寰等[66]研究了Yb3+对四膜虫细胞内酶活性的影响。李丹等[67]研究

了稀土离子对鸡组织中同工酶谱的影响。关于稀土对动植物体内激素体系的影响,聂毓秀

等[59]系统研究了不同稀土离子及不同给药方式对大鼠体内各种激素的影响,指出低剂

量的稀土离子非常显著地促进生长激素(GH)的分泌,同时对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

腺原氨酸(T3)和皮质醇素等亦有促进作用,得出:影响内分泌的原因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

及下丘脑-腺垂体轴系统对许多体内的激素产生调节作用[68]。稀土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影

响,曾福礼等用不同浓度氯化稀土处理大豆、玉米、黄瓜的种子,观察了稀土对植物生长

的刺激作用[69]。稀土化合物作为药物早在本世纪初已有报导。蒋德和等指出一些抗炎

、抗凝血药物如与稀土配位后能增强其疗效[70]。聂毓秀[71]研究了低剂量稀土氯化

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一些病症的治疗作用。


4 金属离子与细胞的作用


  本节着重叙述细胞与重金属配合物的作用。同一般物质跨膜传递的特征一样,它们传

递的方式可分为三类:主动运送,被动扩散和细胞的吞吐作用。主动运送是膜上载体蛋白

将物质逆电化学梯度从低浓度侧经过膜运送到高浓度侧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能量的供给

才能实现,其能量来源于ATP的水解。被动扩散是顺物质浓度梯度由较浓一侧向较稀一侧的

运送。这是不需要能量供给的自发过程。某些亲水性物质,特别是金属离子或它们的配合

物常常在载体或膜内通道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此类过程由于需要特异性

的载体,因此有选择性和饱和性。人们早已知道,缬氨霉素可作为K+离子跨膜传递的活动

载体。近年发现Hg2+和Cu+离子也像某些有机金属化合物,如三烷基锡(R3Sn+)那样,可作

为介导细胞膜及脂质体膜中Cl-/OH-交换的离子载体,它们与Cl-或OH-离子可形成一定脂溶

性、电中性化合物,如HgCl2、CuCl等,在膜内来回穿梭以介导Cl-/OH-的交换扩散。

  在细胞膜内的带3蛋白(band 3 protein)是许多阴离子跨膜传递的离子通道。而金属离

子可以和阴离子形成负一价的离子对,利用此阴离子通道过膜,从而加速了金属阳离子的

被动扩散过膜。一些重金属离子可以与Cl-、OH-、CO32-等配体形成阴离子,利用阴离子通

道进入红细胞。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阴离子通道蛋白传递的阴离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似性

规律。许多大分子及物质颗粒不能通过膜的孔道或载体介导进入细胞,而是由质膜运动产

生的内吞作用(endocytosis)使之进入胞内。细胞对物质的内吞和外吐都需要能量的供给,

属主动输运过程。虽然重金属配合物跨膜传递将呈现如上所述的物质跨膜传递的一般特征

,但它与某些有机物及O2、H2O、CO2这类小分子的跨膜传递有所不同。不论是主动运送或

被动扩散,由于重金属配合物一般具有高的反应活性,在它们进入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

不与沿途遇到的膜分子如膜磷脂、膜蛋白发生作用。这些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不仅取决于配

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还与膜分子结构和性质有关。

  细胞对顺铂类配合物摄入的动力学和机理已进行不少研究。抗肿瘤配合物顺铂和它的

类似物的细胞摄入不仅与这类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密切相关,而且与其细胞毒性、抗药性有

关,对其摄入的机理仍存在争论:一方面顺铂的细胞积累与接触细胞的顺铂浓度成正比、

且具有不饱和性、也不被其类似物所抑制,这些事实符合被动扩散机制;而另一些实验表

明,顺铂的摄入不仅受许多药物试剂、如两性霉素B、蛋白酶A及C的激活剂、钙调蛋白的拮

抗剂等的调节,而且还受胞外pH、渗透压、Na+及K+浓度的影响。因此,顺铂的传递似乎通

过某种特定的通道。张万明等[72]研究了血浆等渗缓冲液中七种铂(II)配合物的跨红细

胞膜传递的动力学。李荣昌等的研究指出,红细胞阴离子通道特异性抑制剂DIDS可以抑制

95%以上PtCl42-进入红细胞,可以推断,PtCl42-是利用阴离子通道带3蛋白进入红细胞内

。邹娟、杨晓改等[73]研究了具有不同手性配体的12个铂(II)配合物跨红细胞膜传递的

动力学,测得一级动力学常数,显示了明显的手性选择性。

  细胞膜的通透性与细胞对物质的摄取有密切关系。卢景芬[74]的研究表明,顺铂对

人体红细胞膜的结合导致维生素C向内扩散及TEMPO向外扩散的增加;她们还利用自旋标记

的顺铂等,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从细胞流出的动力学[75],结果表明在初始阶段药物进入

人体红细胞的速率是最快的,但3h后胞内铂浓度下降,这意味着流出的速率超过了进入的

速率。

  稀土元素显示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但它们是在胞内还是在胞外发生作用的问题是人们

关注、并常常引起争议的问题。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的胃肠道吸收极少,这主要由于在肠

道中它们形成了极难溶的磷酸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为了弄清稀土元素是否能进入细胞

及其摄入机理,国内学者作了许多研究。邹仲之等[76]运用电镜及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

,对小鼠在注射了稀土化合物后这些元素在肝脏中的分布与沉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

现镨、铈、铕、钆、铽都可进入肝细胞与Kupfer细胞,镧可进入Kupfer细胞,这些元素在

Kupfer细胞或肝细胞中形成凝集体。为了确定稀土元素进入细胞的机制,他们对小鼠注射

镨的氯化物后,对镨在肝细胞与Kupfer细胞中的运转进行了追踪观察,发现其后5min至2h

内,两种均以胞吞方式摄取肝血窦中含镨微粒,在胞质中形成了吞噬体;但他们认为不能

排除镨以其他方式进入肝细胞的可能性。

  孙洪业等[77]的研究表明,铈、钇的柠檬酸配合物分别在血浆等渗缓冲液中与人红

细胞温育,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胞浆中铈及钇的浓度发现,这两种配合物均能进入红

细胞内、并在1.5h内其跨膜传递服从零级动力学方程。杨晓达[78]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人

红细胞摄入的“孔洞”机制,即稀土离子与人红细胞作用时在膜上形成孔洞、并经孔洞进

入胞内;血红蛋白也可经孔洞漏出。

  杨频等[79]运用AR-CM-MIC型阳离子测定系统研究了稀土离子跨淋巴细胞跨膜行为。

初步结果是:(1)La3+、Y3+、Ce3+在不同浓度下均不能过膜;柠檬酸、HCO-、脯氨酸、色

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羟脯氨酸及抗癌药物阿霉素、米托蒽醌等配体,均不能促进稀土

离子过膜;(2)La3+-丙氨酸配合物有一定程度地过膜,但随浓度的变化不明显;(3)稀土离

子在Ca2+离子载体离子霉素(Ionomycin)的作用下能迅速过膜,并且在过量EDTA存在下,又

能将稀土从胞内运到胞外。他们还研究了小鼠骨髓细胞对La3+、Y3+、Ce4+等游离稀土离子

的摄入及某些配体如HCO3-、Cit3-、酪氨酸、色氨酸、羟脯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

稀土离子无论是否有上述配体存在,均不能跨膜进入骨髓细胞;而离子霉素能促进稀土离

子进入细胞内。他们[80]应用磷光寿命探针法研究了Tb(Cit)2和Tb(EDTA)在小鼠腹水瘤

细胞中的跨膜行为,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Tb(Cit)2先使磷光寿命增大,然后又使其减小

,而Tb(EDTA)随着时间变化磷光寿命不变化。因此,柠檬酸是Tb3+跨小鼠腹水瘤细胞膜传

递促进剂。

  金属离子与细胞骨架蛋白的作用可引起其构象的变化。王夔等[81]研究了软硬度不

同的金属离子与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得出:随金属/肌动蛋白(G-AC)的比值R增加,首先

结合在初始构象中强亲合位点,引起构象变化,这时如能暴露新的结合位点,即有新的结

合出现。比值越高,构象变化越大,金属离子结合越多,以致蛋白质丧失其功能。关于金

属离子对骨架蛋白缔合的影响,王夔等[82]得出,对于已经正常缔合形成的F-AC,外来

金属离子主要产生两个结果:解缔合和聚集。


5 金属蛋白与金属酶


  细胞色素(Cyt)是一类含血红素的电子传递蛋白,在生物氧化、固氮和光合作用、以及

能量转换及储存中有重要功能。

  关于细胞色素c的开沟取代反应及其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我国学者曾开展了工作:

唐雯霞等[69]用1D、2D NMR等方法研究了一些小配体与Cyt c的反应速率和热力学常数以

及轴向配体改变对Cyt c的电位影响,确定了Im取代引起的Cyt c二级、三级结构变化;发

现了弱配位Py存在下引发的Lys72、Lys79及Met80和Fe的竞争配位,阐明了60—80肽段的构

象及分子内有关氢键网对稳定Met80配位的重要影响。为了阐明轴向配体对Cyt c电子传递

功能的影响,刘高华等[83]用光谱电化学方法测定外源配体取代的Cyt c在pH=7、T=298

K时的氧化还原电位,结果表明,轴向配体由Met变为Im或MeIm,EtIm时,电位由262mV下降

到负值,说明轴向配体对电子传递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邵伟平,刘高华等[69]用2D N

MR技术研究了外源配体引起蛋白的结构变化,阐明了Cyt c中的血红素和Met80间的Fe-S配

位键不仅对维持蛋白三级结构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其中某些二级结构的形成也起关键作用



  关于细胞色素间的电子传递反应,黄仲贤等[69]提出了一个“半内轨型”反应机制

(semiinner sphere mechanism)。在这里把整个蛋白肽链考虑作为配体,蛋白肽链以及它

的辅因子(在这里是血红素c)同时与Cyt c中的铁离子(电子受体)以及金属配合离子中的金

属离子(电子供体)相结合,蛋白肽链上的残基和配合离子之间有较大的相互渗透,这种稳

定结合的中间体可以解释此种动力学行为。他们[84]还进行了牛肝Cyt b5表面荷电残基

的定点突变研究,成功地进行了定点突变,突变体蛋白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变化,但只对野

生型蛋白的结构产生很小的扰动[69]。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低分子、富含半胱氨酸酶的金属结合蛋白,对它的研究和利用

都必须进行分离提取。黄仲贤等[85]用金属诱导从鼠肝中获得了较高纯度的Cd5Zn2-MT(

其A250/A280>18),产率为文献报道的2.5倍。用类似方法他们还分离得到了兔、鼠、刺猬

、熊猫等哺乳动物的金属硫蛋白、鱼类和蚯蚓的金属硫蛋白以及若干植物,如凤眼莲微生

物的金属硫蛋白[69]。王文清等研究了金属硫蛋白对汞化合物引起的红细胞溶血的抑制

作用[86];黄仲贤等[69]研究了Cu-MT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然而,体内清除自由基

的机制很复杂,金属硫蛋白在生理过程中,是否起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尚需更直接的证据



  关于金属酶的化学模拟,1990年罗勤慧[87]得到了第一个咪唑桥联的Cu(II)、Zn(I

I)异双核配合物单晶结构,继后唐雯霞等[88]合成了结构类似的模拟物。计亮年等[89

]研究了以苯基卟啉或酞菁为母体的铁配合物的吸氧动力学,轴向配体对催化作用的影响

和羟化反应机理等。罗勤慧等合成出一些不对称的氧桥和羧桥的多核铁配合物,探讨了其

催化反应机理。徐辉碧等[90]合成了一类具有高活性、新的硒酶模型,还具有好的水溶

性和低毒性。罗贵民等[91]制备出一种硒代半胱甘肽,其活性比有机小分子模拟物高。


  关于酶的修饰及固定化,李春华等[92]将α-淀粉酶、糖化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共固定

化,用于淀粉转化为果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徐俊等[93]将醇脱氧酶、乳酸脱氢酶和

辅酶I共固定化,研究了固定化条件及辅酶的再生能力,发现固定化三元酶系统的辅酶再生

能力是相应游离酶的4~5倍。罗贵民[69]用化学修饰单抗法,制备出具有较高谷胱甘肽

过氧化物酶(GPX)活力的抗体酶。刘卫华等[94]用化学修饰法将GPX的催化基团硒代半胱

氨酸引入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子中,使SOD在基本保留原来活力的基础上,又具有显

著的GPX活力,从而制成了双功能酶。李增吉等[95]利用自由基沉淀聚合反应,合成了甲

基丙烯酸-丙烯酰胺-顺丁烯二酸酐三元聚合物,利用共聚物上的酸酐基团,直接进行了木

瓜蛋白酶的固定化。卓仁禧等[96]利用N-异丙基烯酰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N-羟基琥珀

酰亚胺丙烯酸酯、在少量交联剂存在下共聚,然后水解得到了良好性能的大孔凝胶。

  硒蛋白和硒多糖是人体重要的功能蛋白,硒对人的健康有重要影响[97],国外研究

已取得重要进展。我国也开展了不少研究。杨铭等[98]从恩施富硒大蒜中分离出一种硒

多糖。唐家俊等[99]对角叉菜胶进行了硒化、获得了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硒多糖——硒

化角叉菜胶,已制成了保健品和药物。陈春英等[69]从恩施的箬叶中分离出了多糖,并

进行了硒化修饰,研究了其生物效应。黄开勋等[100]采用75Se示踪技术、就含硒蛋白在

大鼠脑组织中的亚细胞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脑组织中至少存在有12种含硒蛋白

或蛋白亚单位。

  关于金属辅酶,陈慧兰研究组[101]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近30个不同烷基、反应

碱基及平面配体的烷基钴西夫碱类模型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Co—C键离解能,取得了新的

结果。他们[102]还合成了两个等系列、12个辅酶B12类似物,研究了它们的热力学和成

键特性。陈慧兰等[103]在研究B12模型化合物和钴胺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将辅酶B12模型

化合物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与环糊精组装形成超分子体系,使之作为辅因子的模型化合

物(部分或全部)处在人工酶(环糊精)的疏水环境中。该体系比单纯的辅酶B[12]模型更接

近真实体系,对于阐明催化反应机理更有价值。


6 生物矿化


  自然界生物利用矿物至少已有35亿年历史。从细菌、微生物到动物、植物的体内均可

形成矿物。生物矿化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近些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

已有专著问世[104,105]。崔福斋等[106]采用X-射线分析等方法,对象牙从钠米到厘

米的分级结构做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象牙与人类的牙齿的牙本质相似,是由羟基磷灰

石晶体和胶原纤维所组成。然而,由于羟基磷灰石中的钙部分地被镁所取代,从而导致象

牙中钙的化学环境要比羟基磷灰石晶体中的更加复杂。他们还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

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在硬脂酸单分子膜下磷酸钙的控制结晶作用[107],发现当无膜

存在时,磷酸八钙(OCP)晶体以20nm~50nm的微小晶簇混乱地从溶液中析出,且不具有择优

取向。邰子厚等[108]近年来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两亲配体,它们既具有通常两亲分子的

结构特征,又具有配体的化学性质,只要改变配位基团中杂原子的数目与种类,原则上就

可能在气、液界面上形成不同结构类型的单分子膜,用它不仅可以诱导难溶性的矿物,而

且也为诱导水溶性的无机矿物开辟了途径。温树林等[109]对生物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做

了深入的研究后指出,生物陶瓷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物功能,最终取决于它的结构特征,

如原子的键长、键角、空间结构以及晶体结构的缺陷、如位错及晶界等。

  随着生物矿化研究工作的开展,在充分比较生物矿物与纯矿物的形成过程及晶体结构

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有机基质及有机-无机界面的分子识别,在晶体的成核、生长以

及微结构的有序组装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邰子厚建议[69]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

究:(1)诱导分子膜作为分子膜板的定向成核;(2)利用超分子组装体系合成纳米材料;(3

)微结构的构筑等。生物矿化的研究使人们有希望获得既有确定大小、晶形和取向,又具有

光、电、磁、声等功能的特殊晶体,为进一步合成优良的生物活性陶瓷、功程生物材料开

辟一个新的研究天地。


7 环境生物无机化学


  环境生物无机化学从环境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出发,研究无机元素在环境中的存在形

态、转化及其效应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国内研究工作集中在:(1)与地方病和心血管病有关

的碘、氟、铅、铬等;(2)结合动物和人体健康进行的汞、镉、铅、铜、锌、砷、铝和硒的

研究;(3)结合作物生长开展的硼、锰、锌和钼的研究;(4)结合微量元素应用的潜在危害

作用研究,如农用稀土研究等。已有多部专著问世[109~111]。我国学者彭安、徐辉碧

等对硒的化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10,112]。研究侧重中国低硒带与健康的关系及

低硒生态环境改良途径。另一个与环境生态有关的重大问题是稀土微肥和稀土饲料的广泛

应用,会不会给人带来长期毒害,对此国家已经组织了重大基金项目进行研究(参看本文第

3节)。汞是我国生态环境中突出的污染元素。国际上存在的金矿开采和燃煤带来的污染在

我国也同样存在,已引起国内外的充分重视和研究新热点。国际公认在全球最具潜在危害

性的金属有镉、汞、铅、锡、锑、银、锌等。这些金属的形态和转化仍是我们需要切实解

决的研究课题。非金属元素碘、氟、砷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要从必需和毒害两个方面加

以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与地方病和区域健康有关的微量元素环境生物无机化学

研究仍将是本学科研究的重点[69]。环境生物无机化学是一个与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密

切相关的分支学科,需要给以更多的关注。


8 小结


  从上述不难看出,我国生物无机化学是一个顺应国际学术潮流、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学

科,在短短的近20年期间,从不同学科转来的学者们,走进这片处女地、一面辛勤耕耘,

一面培养新秀,不仅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培养了一批愿意在这里献身的年轻人才

。今后我国的生物无机化学学科发展,应该进入生物大分子更深层次的研究,作出更多国

际水平的成果。


作者简介:杨频 男,1933年11月生,河北高阳人,教授,从事结构无机和生物无机化学

研究。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 太原 030006


参考文献


[1] Wang J H et al. J.Biol.Chem.,1977,252:4175.

[2] 孙册.生命的化学,1991,11(3):34.

[3] Yang Pin,Ma Gu Bin,Yang Bin Sheng.Acta Chem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1

989,(5):443.

[4] Lu Tongbu,Peng Xinyu,Yang Huiying et al.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1996

,339~342.

[5] Zhang Zuxuan,Zhang Yuanzhen,Ren Zhenzhang et al.Kexue Tongbao,1986,31(3

):205~210.

[6] Mao Yan,Chen Rongsan,Dai Anbang et al.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89,34(

19):1668~1669.

[7] Zhou Yongqia,Wang Yuwen,Hu Xuying et al.Biophys.Chemistry,1994,51:81~8

7.

[8] Zhou Yongqia,Hu Xuying et al.Biochem.J.,1994,304:23~26.

[9] 胡绪英,宋仲容,苏宪东等.中国科学(B辑),1997,27(1):75~79.

[10] 李荣昌,陈宝卫,王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7(7):571~575.

[11] 李荣昌,高京敏.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4):345~350.

[12] Gao Liming,Li Rongchang,Wang Kui.J.Inorg.Biochem.,1989,36:83~92.

[13] Ye Baohui,Chen Xiaoming et al.Inorg.Chim.Acta.,1995,240(1/2):5.

[14] 杨频,靳兰,杨斌盛.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12:1742~1745.

[15] Jin Lan,Yang Pin.J.Inorg.Biochem.,1997,68:79~83.

[16] Jin Lan,Yang Pin.Microchemical Journal,1998,58:144~150.

[17] Hua Erbing,Yang Pin.Polyhedron,1996,15(12):2067~2070.

[18] Yang Pin,Hua Erbing.Macromol.Chem.Phys.,1997,198:1411~1415.

[19] Hua Erbing,Yang Pin.Chinese J.Chemistry,1996,14(4):297~302.

[20] Ren Rui,Yang Pin,Song Aixin.J.Inorg.Biochem.,1999,70:1~10.

[21] Li X,Zhu B,Zhao D et al.Indian J.Chem.,1996:1144.

[22] Zhu B,Li X,Wu Y et al.Polyhedron,1997:1~5.

[23] 卜显和,朱树梅,杨铭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7):1064.

[24] 郭茂林,杨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7):1014.

[25] 郭茂林,杨频,杨斌盛,张志刚.中国科学(B辑),1995,25(2):517~524.

[26] Zhu L,Kostic N M.J.Am.Chem.Soc.,1993,115:4566.

[27] Chen X,Zhu L,You H et al.J.Chem.Soc.,Dalton trans.,1996:2653.

[28] Zhu L,Qin L,Parac T N,Kostic N M et al.J.Am.Chem.Soc.,1994,116:5218.



[29] 杨频等.生物无机化学导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30] Yang Pin,Yang Manman,Yang Binsheng.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1996,1

4(2):109~113.

[31] Yang Manman,Yang Pin,Xi Xiaoli.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4,39(9):734

~739.

[32] 杨曼曼,杨频,张立伟.科学通报,1994,39(1):31~35.

[33] 宋心琦等.科学通报,1996,41(11):1001~1004.

[34] 童沈阳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17(4):539~542.

[35] Yang Pin,Ma Guibin,Yang Binsheng.Acta Chimica Sinica(Eng.Edi.),1989,5:

443.

[36] 杨频,马贵斌.科学通报,1989,24:1871.

[37] YangPin,Guo Maolin.Metal Based Drugs,1998,5(1):41~58.

[38] YangPin,Guo Maolin.Coord.Chem.Rev.,1999,185~186:189~211.

[39] 杨频,郭茂林,李青山,田燕妮.中国科学,1996,26(4):304~310.

[40] Tian Yan Ni,Yang Pin et al.Polyhedron,1997,16(12):1993~1998.

[41] Wang Kui.Pure Appl.Chem.,1988,60(8):1279~1284.

[42] 王夔,陈宝卫,李荣昌等.自然科学进展,1991,(6):481~485.

[43] Zhu J,An F,Liu G et al.Metal-Based Drugs,1995,2(4):233~240.

[44] 郭茂林,杨频,杨斌盛,张志刚.中国科学(B辑),1995,25(2):517~524.

[45] Zhang Zhigang,Yang Pin.Journal Inorg.Biochem.,1996,63:183~190.

[46] Zhang Zhigang,Yang Pin, Guo Maolin.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1996,21:

322~326.

[47] Hu S Z.Inorg.Chim.Acta.,1990,173:3.

[48] Wan J Z.Inorg.Chim.Acta.,1988,152:67.

[49] Ruisi G,Huber F.J.Inorg.Biochem.,1985,25:229.

[50] Pan Huade,Gielen M.Organometallics.,1990,9:2100.

[51] Gielen M,Pan Huade.Inorg.Chim.Acta.,1992,196:115.

[52] Li Qingshan,Yang Pin,Hua Erbing.J.Coord.Chem.,1996,35:1.

[53] Li Qingshan,Yang Pin et al.J.Bioinorg.Chem.,1996,64:181.

[54] Li Qingshan,Yang Pin,Wan Jiazhu,Wu Wenshi.Syn.React.Inorg.Metorg.Chem.

,1996,26(4):561.

[55] 杨频,李青山.结构化学,1996,15:163.

[56] Li Q,Jin L,Yang P,Wan J,Wu W.Syn.Reac.Inorg.Met.Org.Chem.,1997,27:811.


[57] 卢国埕.环境与健康回顾与展望.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68~587.

[58] 中国稀土协会.稀土卫生毒理学专辑.1985.

[59] 倪嘉缵.稀土生物无机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60] 郭繁清等.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6,18(3):133.

[61] 牛春吉等.应用化学,1996,13(3):3.

[62] 孙洪业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4):317.

[63] Yang Pin et al.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6,7(9):820.

[64] Ma Guibin,Yang Pin et al.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6,7(7):675.

[65] 李荣昌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3):239.

[66] Sun Hong et al.J.Inorg.Biochem.

[67] 李丹等.中山大学学报,1996,35:183;1997,(3):36.

[68] 祝世功等.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6,30(3):77.

[69] 王夔,韩万书.中国生物无机化学十年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0] 蒋德和等.无机化学学报,1995,11:15.

[71] 聂毓秀等.中国兽医学学报,1994,14(1):59.

[72] 张万明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10):1351~1353.

[73] Zou Juan,Yang Xiaogai,Li Rongchang et al.Biometals,1997,10:37.

[74] Lu J F,Wang K,Su X Z et al.Metal-based Drugs,1995,2(2):73~80.

[75] 卢景芬,安佩东,马玉良等.生物物理学报,1995,11(2):196~200.

[76] 邹仲之,粟振宝,王晓辉.解剖学报,1990,21:51~55.

[77] 孙洪业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4(4):317.

[78] 杨晓达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25:8~14.

[79] 杨频,魏春英.化学通报,1996,(7):14~17.

[80] Ma Guibin et al.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6,7(7):675~678.

[81] Wang Kui et al.Coord.Chem.Rev.,1996,(156):53.

[82] 王夔,曾慧慧,王剑等.化学学报,1992,(50):685.

[83] Liu Gaohua,Shao Weiping,Tang Wenxia.J.Inorg.Biochem.,1995,60:123~131.


[84] Huang Z X,Feng M et al.J.Electroanal.Chem.,1996,416:31~40.

[85] 黄仲贤,顾伟强,胡红雨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454~457.

[86] 张保林,王文清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3,25:425~431.

[87] Lu Qin,Luo Qinhui et al.J.Chem.Soc.,Chem.Commun.,1990:1429~1430.

[88] Mao Z W,Yu K B,Tang W X et al.Inorg.Chem.,1933,32:3104~3108.

[89] Ji Liangnian,He Hongshan et al.Inorg.Chim.Acta,1990,174:21~25.

[90] Yang Xiangliang,Xu Huibi,Yi Yong.Third Inter.Sym.Appl.Bioinorg.Chem.Ab

stract,1994,Perth.

[91] 朱振齐,罗贵民,丁兰等.生物化学杂志,1995,11:338~341.

[92] 李春华,唐晓松.四川大学学报,1990,27(1):73~76.

[93] 徐俊,楼心,朱正华.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9,15(4):436~440.

[94] 刘卫华,孙启安,罗贵民等.生物化学杂志,1995,11(6):673~678.

[95] 李增吉,沈家骢,马林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5):695~698.

[96] Liu F,Zhuo R X.Appl.Biochem.,1993,18:57~65.

[97] 彭安.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4,9(2):150~153.

[98] Yang Ming,Wang Kui,Gao Lin et al.J.Chinese Pharmac.Sci.,1992,1(1):28~

32.

[99] 唐家骏,芮海凤.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8,20(3):259~267.

[100] 黄开勋,Clausen J,徐辉碧.生物化学杂志,1995,11(3):264~269.

[101] Chen Huilan,Han Deyan et al.Inorg.Chem.,1996,35(6):1502~1508.

[102] Chen Huilan,Yan Hong et al.Synth.React.Inorg.Met.-Org.Chem.,1993,23(3

):347~348.

[103] Luo Laibin,Chen Yu,Chen Huilan et al.Spectroscopy Letters,1996,29(3):

449~464.

[104] 王夔等.生物无机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69~88.

[105] 戴永定等.生物矿物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72~88.

[106] 崔福斋,冯庆玲.生物矿物及生物矿化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74~124

.

[107] Lu H B,Ma C L et al.J.Crystal Growth,1995,155:120.

[108] Tang R K,Tai Z H et al.J.Chem.Soc.Dalton Trans.,1996:4439.

[109] 彭安,王文华.环境生物无机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192.

[110] 徐辉碧,黄开勋.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武汉:华中理工

大学出版社,1994,152~281.

[111] 彭安,王子建.硒的环境生物无机化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

239.

[112] Wang Zijian,Xu Yun,Peng An.Biological Trace Elements,1996,55(1~2):14

7~162.


  



--
做跟纳米碳管/连着地球与月球/满怀憧憬的我/在黑暗中/爬呀爬/有一天/看到一丝光亮/


爸爸发来短信息:那是尽头!/我探出了脑袋/长娥jj 理着云鬓,轻轻说/

Verbal题做了吗?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10.0.0.186@]



--
           ----       归零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0.19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4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