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化学年史--公元1916-公元193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Feb 13 20:23:26 2004), 站内信件

1916年
  发明粉末法照得X射线干涉图来测定晶体结构,后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荷兰 德拜

、谢勒)。
  提出经典价键理论的电子学说,以惰性元素外壳电子“八数群”或“八偶律”为基

础,指出两原子化合时等或不等地共享电子对,以满足2、8的惰性电子壳层,开始以电

子论统一了共价键与离子键(德国 柯塞尔,美国 吉·路易斯)。
  提出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理论(美国 兰米尔)。
  通过对带极性基团烷基同系物表面能的测量,提出表面膜的分子定向说(美国 兰米

尔)。
  发现加钴的钨钢具有强磁性,开始了新型磁合金的研究,后即制得具有强磁性、耐

蚀、耐震、耐温度变化、价廉的铅镍钴磁钢(日本 本多光太郎)。
  1917年
  发现化学元素镤(德国 哈恩、迈特纳,英国 索迪等)。
  1918年
  1918—1923年,提出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英国 沃·路易斯)。
  1919年
  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和碳化物碳化学公司从石油裂化气制造异丙醇,是石油化学利用

的开端。
  提出链反应理论,认为在链式反应中每个反应的活性中心,可以连续地引起许多分

子(如一万到百万)的反应,用以解释光化、爆炸,以及后来的加成聚合等许多反应(丹麦

 约·克里斯琴森,德国 能斯脱)。
  将共用电子的观念推广到配位化合物(即络合物),指出配位键的两个电子可以来自

同一个原子(英国 西奇维克)。
  引入电子等排物的观念,认为有同数目电子的分子可有基本相同的电子结构,这是

分子轨道概念的雏形(美国 兰米尔)。
  1920年
  提出高分子长链的概念,认为淀粉和纤维由葡萄糖失水,蛋白质由氨基酸失水缩聚

而成,打破长期以来把高分子看成由许多小分子缔合成胶束的观点,促进高分子化学的

建立(德国 斯托丁格)。
  提出范德华力是诱导偶极间引力(荷兰 德拜)。
  发现乙烯能自行结合成四碳、六碳的化合物,并进而形成具有一定橡胶性质的巨大

分子,对支持斯托丁格高分子理论及发展合成橡胶起了重要作用(美籍比利时人 诺威兰

德)。
  1918—1920年,发明极谱分析法,它可以对多种可氧化,还原物质同时进行灵敏的

定性定量测定,可应用于水液、非水极性溶剂及熔盐。于1926年,与志方益三发明自动

极谱仪(捷克 海洛夫斯基,日本 志方益三)。
  发现重要香料麝香和香猫酮为16及17元的大环化合物,大环形化合物的环可以不在

一个平面上,打破半个世纪前拜耳(1883年)提出的有机物只能形成平面小环的假说(瑞士

籍南斯拉夫人 拉齐卡)。
  二十年代左右,发现非液晶分子溶于液晶物质时,溶质分子会和溶剂分子一样,处

于排列成行的状态(德国 沙普)。
  提出氢键的概念,认为氢键是一种较弱的“键”,用以解释水等物质的性质(美国
莱悌默)。
  1921年
  1921—1923年,从研究酸和碱的催化作用,提出共轭酸碱的理论(丹麦 勃朗斯台特

)。
  提出电解质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计算法(美国 吉·路易斯)。
  发现四乙基铅为良好的汽油燃烧抗爆剂,开始了抗爆机制的研究(美国 米吉莱)。
  1922年
  提出所有催化过程形成临界络合物,由络合物的形成和分解决定反应的速度,并推

得反应方程式(丹麦 勃朗斯台特)。
  将液晶分为三大类:向列相液晶、胆甾相液晶、近晶相液晶(德国 基·费莱德尔)。


  1923年
  提出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互吸理论,认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每个离子被

带异性电荷的离子氛包围,从而影响了离子的运动及其他性质,由此推出离子的活度系

数是离子强度的函数(荷兰 德拜,德国 休克尔)。
  首次确定辅酶的结构,认识到维生素及铜、钴、镁、钼等人体所需的微量金属都是

辅酶的部分(瑞典籍德国人 欧拉·钱儿宾,英国 哈顿)。
  用X光分析法,发现化学元素铪(丹麦籍匈牙利人 赫维赛,德国 考斯特儿)。
  开始用放射性铅来跟踪它在植物组织体中的吸附和分布,确立了研究有生命过程的

放化分析原则,但因铅有毒未被应用(丹麦籍匈牙利人 赫维赛)。
  1924年
  提出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即波尔—梅因史密司—斯通纳构造原则,使周

期律的解释建立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丹麦 尼·波尔,美国 梅因史密司,英国 斯通纳

)。
  发明超离心法(十万倍于重力),研究胶体粒子和高分子的大小及分布,首次测定了

蛋白质的分子量(瑞典 斯维特伯格)。
  确定罂粟碱、尼古丁等重要生物碱的结构,并开始了从简单分子合成复杂天然有机

物的工作(英国 鲁滨逊)。
  从光谱发现双原子分子中的电子状态相似于原子中的电子状态(德国 索末菲)。
  提出软球分子模型的吸引、排斥近似位垒公式,广泛用于推导物态方程及计算原子

、分子问的作用(英国 林纳·简斯)。
  以醋纤代替硝纤(1889年开始用的)作照象底片,解决了底片易燃的问题(美国 伊斯

特曼)。
  1925年
  确定吗啡的结构式(英国 鲁滨逊)。
  提出分子价电子的能级在所有主要方面与原子价电子的能级基本相同(美国 儿·贝

尔格)。
  发现化学元素铼,属周期系中最后一个稳定元素,以后发现的均为放射性元素(德国

 依·诺台克、瓦·诺台克)。
  1926年
  1910—1926年,确定醣类具有五环糖和六环糖两种基本结构(英国 霍沃斯)。
  提出活化中心的吸附催化假说(美国 兰米尔、塔勒)。
  提出中介论,认为有些分子的真实状态不能用任何一个经典结构式来表示,而是介

于两个或多个“极限结构”之间的中介状态(英国 英果尔德)。
  分别提出磁性盐低温去磁法(美国 吉奥寇,荷兰 德拜)。
  1927年
  提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理论(荷兰 德拜,美国 盎萨格)。
  提出支链反应的理论,用以说明燃烧爆炸过程(苏联 谢苗诺夫,英国 欣谢尔伍德)


  通过X光分析,证实液体的结构是分子近程有序,远程无序,液体分子间存在着利于

分子运动的空穴(荷兰 德拜)。
  用原电池过程来解释金属的多相催化反应,并用极化和去极来说明催化毒物及催化

促进剂的作用(英国 阿姆斯特郎)。
  1928年
  提出范德华力是色散引力的见解(德国 弗·伦顿)。
  提出氢分子结构的量子力学的近似处理法,进而推广到其他分子结构的研究,首次

把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德国 弗·伦顿、海特勒)。
  提出多相催化的电子假说(苏联 罗金斯基)。
  1926—1928年,分别对分子中的电子状态按原子轨道进行分类,并初步得出选择分

子中电子量子数的规律(美国 马利肯,德国 洪德)。
  用原子轨道的线性加和法讨论了氢分子的电子状态,这是分子轨道法的原形,并用

轨道重叠的大小来判断键合的能力(美国 鲍林)。
  提出处理多电子原子体系问题的“自洽场”近似方法(英国 哈特里)。
  1928—1939年,从氮分子、氧分子、氢分子、水分子等近二十种单质及化合物的光

谱数据和量热数据,分别求得熵的结果相符,使热力学的统计理论得到有力的支持(美国

 吉奥寇)。
  发明二烯合成反应,是从链烃合成环烃的重要反应(德国 阿德儿、迪尔斯)。
  人工合成氯丁橡胶,是最早切合广泛实用的橡胶,在战争中开始大量代替天然胶(美

国 卡罗瑟,美籍比利时人 诺威兰德)。
  1929年
  分离得两种维生素K,并确定其结构(美国 多伊赛)。
  提出晶体场理论,认为在离子晶体中,由于周围离子形成的晶体电场,引起中心离

子电子轨道的变化,导致晶体的稳定(美籍德国人 贝蒂)。
  提出多相催化的多位假说(苏联 巴兰金)。
   确定硅酸盐结构可形成一维长链、二维网格和三维网格(美国 鲍林)。
  1921—1929年,逐渐确定正铁血红素的结构是由四个吡咯环所组成的复杂分子(德国

 汉·费歇)。
  1909—1929年,发现核糖(五碳糖)存在于某些核酸中,发现脱氧核糖,它存在于另

一些核酸中,认识到核酸就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这两类(美籍俄国人 勒温)。
  发现天然氧是氧的三种同位素的混合物。从此物理学上改用氧16作为原子量标准,

而化学上仍用三种同位素的平均值作标准,到1961年国际上改用碳12作为统一标准(美国

 吉奥寇)。
  1930年
  通过大量二元酸与二元胺的缩合,合成高分子纤维丝,而证实高分子长链的结构理

论(美国 卡罗瑟)。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