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hiba (chiba),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Wallace H. Carothers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un Dec 12 18:37:04 2004)

卡罗瑟斯1896年4月27出生于美国洛瓦的伯灵顿。他开始受教育的是在得梅因公立学校,1
914年从北方中学毕业。卡罗瑟斯的父亲在得梅因商学院任教,后来担任过该院的副院长。
受他父亲的影响卡罗瑟斯18岁时进入该院学习会计,他对这一专业并不感兴趣,倒是很喜
欢化学等自然科学,因此,一年以后转入一所规模较小的学院学习化学。1920年获理学学
士学位。192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在南达柯他大学任教,讲授分析化学
和物理化学。1923年又回到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在导师罗杰·亚
当斯(Roger Adams,1889-1971)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铂黑催化氢化的论文,初步显
露了他的才华,获得博士学位后随即留校工作。1926年到哈佛大学教授有机化学。 

    1928年杜邦公司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总部所在地成立了基础化学研究所,年仅32岁
的卡罗瑟斯(Wallace  H. Carothers,1896-1937)博士受聘担任该所有机化学部的负责人
。卡罗瑟斯来到杜邦公司的时候,正值国际上对德国有机化学家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
inger,1881-1965) 提出的高分子理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卡罗瑟斯赞扬并支持施陶丁格
的观点,决心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他把对高分子的探索作为有机化学
部的主要研究方向。一开始卡罗瑟斯选择了二元醇与二元羧酸的反应,想通过这一被人熟
知的反应来了解有机分子的结构及其性质间的关系。在进行缩聚反应的实验中,得到了分
子量约为5000的聚酯分子。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度,卡罗瑟斯改进了高真空蒸馏器并严格
控制反应的配比,使反应进行得很完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使聚合物的分子量达到1000
0-20000。 

    1930年卡罗瑟斯用乙二醇和癸二酸缩合制取聚酯,在实验中卡罗瑟斯的同事希尔在从
反应器中取出熔融的聚酯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这种熔融的聚合物能像棉花糖那样抽
出丝来,而且这种纤维状的细丝即使冷却后还能继续拉伸,拉伸长度可以达到原来的几倍
,经过冷拉伸后纤维的强度和弹性大大增加。这种从未有过的现象使他们预感到这种特性
可能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有可能用熔融的聚合物来纺制纤维。他们随后又对一系列的聚
酯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当时所研究的聚酯都是脂肪酸和脂肪醇的聚合物,具有
易水解、熔点低(<100℃)、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等缺点,卡罗瑟斯因此得出了聚酯不具
备制取合成纤维的错误结论,最终放弃了对聚酯的研究。顺便指出,就在卡罗瑟斯放弃了
这一研究以后,英国的温费尔德(T.R.Whinfield,1901-1966)在汲取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改用芳香族羧酸(对苯二甲酸)与二元醇进行缩聚反应,1940年合成了聚酯纤维——涤纶
,这对卡罗瑟斯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为了合成出高熔点和高性能的聚合物,卡罗瑟斯和他的同事们将注意力转到二元胺与
二元羧酸的缩聚反应上,几年的时间里卡罗瑟斯和他的同事们从二元胺和二元酸的不同聚
合反应中制备出了多种聚酰胺,然而这此物质的性能并不太理想。1935年初卡罗瑟斯决定
用戊二胺和癸二酸合成聚酰胺(即聚酰胺510),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酰胺拉制的纤维其
强度和弹性超过了蚕丝,而且不易吸水,很难溶,不足之处是熔点较低,所用原料价格很
高,还不适宜于商品生产。紧接着卡罗瑟斯又选择了己二胺和己二酸进行缩聚反应,终于
在1935年2月28日合成出聚酰胺66。这种聚合物不溶于普通溶剂,具有263℃的高熔点,由
于在结构和性质上更接近天然丝,拉制的纤维具有丝的外观和光泽,其耐磨性和强度超过
当时任何一种纤维,而且原料价格也比较便宜,杜邦公司决定进行商品生产开发。 

    要将实验室的成果变成商品、一是要解决原料的工业来源;二是要进行熔体丝纺过程
中的输送、计量、卷绕等生产技术及设备的开发。生产聚酰胺66所需的原料——己二酸和
己二胺当时仅供实验室作试剂用,必须开发生产大批量、价格适宜的己二酸和己二胺,杜
邦公司选择丰富的苯酚进行开发实验,到1936年在西弗吉尼亚的一家所属化工厂采用新催
化技术,用廉价的苯酚大量生产出己二酸,随后又发明了用己二酸生产己二胺的新工艺.
杜邦公司首创了熔体丝纺新技术,将聚酰胺66加热融化,经过滤后再吸入泵中,通过关键
部件(喷丝头)喷成细丝,喷出的丝丝经空气冷却后牵伸、定型。1938年7月完成中试,首
次生产出聚酰胺纤维.同月用聚酰胺66作牙刷毛的牙刷开始投放市场。1938年10月27日杜
邦公司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正式诞生了,并将聚酰胺66这种合成纤维命名为尼
龙(nylon),这个词后来在英语中变成了聚酰胺类合成纤维的通用商品名称。杜邦公司从
高聚物的基础研究开始历时11年,耗投2200万美元,有230名专家参加了有关的工作,终于
在1939年底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遗憾的是尼尤的发明人卡罗瑟斯没能看到尼龙的实际应用
。由于卡罗瑟斯一向精神抑郁,有一个念头使他无法摆脱,总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家自己是
一个失败者,加之1936年他喜爱的孪生姐姐去世,使他的心情更加沉重,这位在聚合物化学领域
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化学家,于1937年4月29日在美国费城一家饭店的房间里饮用了掺有氰化
钾的柠檬汁而自杀身亡。为了纪念卡罗瑟斯的功绩,1946年杜邦公司将乌米尔特工厂的尼
龙研究室改名为卡罗瑟斯研究室.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172.16.9.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