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afer (习惯决定命运),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化学家]王葆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r 28 09:36:25 2006), 转信

王葆仁——中国高分子化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907—1986) 
刘惠 王有槐 

--------------------------------------------------------------------------------
 
  王葆仁,有机化学家、高分子化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和高分子化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爱党、爱国、爱科学 
之心终生不渝,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王葆仁,字爱予。1907年1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父亲王锡山以教书为生,对他薰陶很深。王葆仁自幼体弱多病,但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当他就读扬州中学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庭经济十分困难。1922年,他考入东南大学化学系,除依靠半工半读维持学习外,还赡养母亲、接济姐弟;在十分艰辛的条件下,他完成了大学学业,1926年毕业时,还不满20岁,被留校任助教。1930年,王葆仁与吴萱女士结婚,夫妇感情甚笃,吴萱对王葆仁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 

  1933年王葆仁以名列榜首的成绩,被录取首届中英庚款官费留学,前往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当他将在国内已完成的5篇论文送交导师索罗普(J.F.Thorpe)时,颇受赞赏,遂免去一切考试和预修课程,直接做博士论文。王葆仁用两年时间完成并通过了论文答辩,是化学方面获得英国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1935年秋,他应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费歇尔(H.Fischer)的邀请,赴该校任客籍研究员。 

  1936年王葆仁回国任同济大学化学教授,并筹建理学院,兼任理学院院长与化学系主任,成为当时同济大学首次担任高级职务的中国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葆仁全家随同济大学内迁,辗转绕道越南,始至云南昆明,后又迁往四川宜宾。1941年,王葆仁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聘请,前往贵州湄潭浙江大学任教授兼化学系主任。抗战胜利后,随浙江大学迁回杭州,1947年兼任该校教务长。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王葆仁被聘为专门委员,并应该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庄长恭所长邀请于1951年调至上海,任有机化学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全国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由曾昭抡和王葆仁担任正、副主任,负责规划、协调全国高分子的科研与生产工作。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建立化学研究所,王葆仁率领有机化学所高分子组全体人员迁到北京,任化学所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职,一直负责高分子方面的领导与组织工作。 

  1956年国务院制订《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王葆仁负责“高分子与重有机合成”重点项目及高分子科学的学科规划。1956年开始任国家科委化学组组员、化工组组员和高分子分组组长。1957年他作为国家科技代表团顾问赴莫斯科参加中苏科技协作项目中高分子方面的谈判。1962年他再次参加全国科技发展十年规划的制定工作。 

  1957年王葆仁创办《高分子通讯》,1983年又创办该刊的英文版,后将《高分子通讯》改名为《高分子学报》、将英文版改名为《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科学》)。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王葆仁负责创办该校高分子化学系,兼任首届系主任,为国家培养出大批高分子专业人才。 

  1963年王葆仁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82年至1986年,他又再次当选为该会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并长期兼任该会高分子委员会主任委员,积极支持中国化学会的工作。他还担任过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为纪念中国化学会成立50周年,王葆仁担任了《中国化学五十年》一书的编委,具体主编了高分子化学一章.1980年,他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分支的主编。 

  王葆仁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与科研工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1964年他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代表;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985年中国化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祝贺王葆仁先生从事化学工作六十周年大会”,首都科技界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高分子工作者500余人,济济一堂,盛况空前,表彰了他一生中的杰出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和科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学术组织工作的社会活动家! 

培育了千余名科技人才 

  王葆仁自1926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经历了60个春秋。他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实验技巧。他的才干深受同行与学生钦佩。他的许多精辟见解给人以深刻印象,他一贯倡导理论和应用并重,主张教育要独立自主。 

  王葆仁一生育人逾千,弟子遍布海内外,其中有成就、有名望者不少,可谓教导有方、功绩显著。他的教育方法是很有讲究,很有特点的。 

  首先,他十分重视基本概念,他曾多年讲授普通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及反应机理、有机天然产物等课程。他认为基础课比选修课更重要,必须使学生弄懂基本概念,打好基础。因而他授课时,总是紧紧围绕基本概念来讲解。他不但讲实验结果,还从分子结构上阐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反应,物质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性。在讲化合物的性质时,往往用电子理论予以解释;在讲化合物的结构时,又善于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在讲授有机天然产物课时,他着重介绍用化学反应判断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方法。他以简炼的语言、秀丽的板书、条理清晰的讲述,把学生引入了千变万化、奥妙无穷的有机化学世界。学生们反映:听王先生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不但引人入胜,且容易领会实质。 


  王葆仁讲课时十分注意国内外有机化学的新发展。他说;“在大学讲课就是讲学,决不能照抄书本,照本宣科。”他坚持阅读文献,不断了解新的科学动向,使自已始终处于当代有机化学的前沿。他的讲课经常增加新的内容,常讲常新。例如:他采用卡勒(Karrer)的《有机化学》为教本时,其1946年版还没有鲍林(L.Pauling,195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但王葆仁却于1947年就将鲍林的共振论向学生做了介绍,使学生了解到最新动态与成就,因此倍受欢迎。 

  王葆仁十分重视科学实验。他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如果学生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巧的双手,是难于成才的。他在任教期间,每天都去实验室,而且往往是早到晚走。即使在他兼任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教务长期间,也不例外。在学校一再迁徒的战争环境中,王葆仁依然设法筹建实验室,亲自动手从事科研工作。他对实验操作要求十分严格,一套合成仪器安装好以后,无论从正面还是从侧面观察,都不能歪斜,甚至实验台上、仪器柜内的物品摆放都必须井然有序、整齐清洁。倘若违反操作规程,立即停止实验。凡在王葆仁手下做过化学实验的人,无不对他的操作精细、技术高超、准备充分、秩序井然表示敬佩,因而他培养出大批训练有素、作风严谨的化学人才。 

  王葆仁授课时重视启发教育、重视平时训练。他每讲完一堂课,都出几道非常有趣的习题。有的题目是训练合成思路的;有的题目是着重考虑内外因素的;有的题目是用不同性能来区别、分离各类化合物及混合物的;有的题目是从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以及用特征反应等来推测未知物的结构的……。练习题做完后,接着就上实验课,引导学生共同讨论甚了解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这种教学方法收效很好至今有些习题,他的学生还能依稀记得。每学期他还举行三次不预先通知的测验,三次测验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者,就能得到免予大考的殊荣。 

  总之,凡经王葆仁授业的学生,包括后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至今都深感严师教学的薰陶,得益匪浅,终生难忘。王葆仁从不无故训斥学生,但是当他出现在黑板前,教室立即鸦雀无声,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跟着他的思路奔驰。他培养的多名学生,都是任重攻坚的栋梁之材,还有几位美籍华裔已是国际上知名的有机化学家与生物化学家。1985年王葆仁80寿辰时,旅居美国的浙江大学校友郑家骏、程克信寄来一首祝贺诗,赞颂王葆仁为培育科技人才做出的卓越贡献: 

湄江昔日沐春风,多少酯醇相和融, 

万里回首故国远,先生桃李弥寰中。 

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王葆仁自1926年开始科研生涯,当时国内从事有机化学研究工作的人寥寥无几,他曾得到文化基金会研究补助金,于1929年用英文发表了第一篇研究论文,从此,他长年未离开过实验室,数十年如一日。早期,王葆仁从事硝基甲烷的合成、格氏试剂化学反应、环β-酮酸衍生物与偶氮盐偶合、环己烷螺旋丁内酯等的合成研究,这些都是当时有机合成的前沿课题。 

  王葆仁认为在有机化学的发展中,炼焦工业的发展和染料工业的需求,使有机化学中芳香族化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导致染料化学的出现;而对杂环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又发展了药物化学。因此,40年代王葆仁的研究领域转到合成染料与药物研究方面,兼顾理论研究。在湄潭浙江大学,他曾指导学生制备海昌蓝、DDT、味精、研究中药鸦旦子和合成磺胺新衍生物的药物等,以期找到疗效更高而副作用又少的磺胺类药物。在当时风行磺胺药,但又尚未发现磺胺衍生物的新药情况下,王葆仁的构思说明他是有远见卓识的。遗憾的是当时限于试剂与药理等条件,没有取得应用结果。 

   王葆仁还认为电石工业的需要促进了炔烃化学的合成。进入50年代以后,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烯烃化学,使石油化工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天之骄子,化学给人们衣食住行都增添了异彩。他说:“有机化学由芳烃至快烃又至烯烃的历程,促使我想到烷烃的问题。”同时,他认为我国石油中蜡的含量很高,对于烷烃进行有控制的选择性反应,显然是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自1978年起,王葆仁指导开展了烷烃化学的研究,分别从氯、亚硝基、磺酸基等自由基对烷烃进行取代反应及从卡宾等活性中间体对烷烃化合物进行插入反应。通过系统研究,总结出几类取代基的指向规律,找到了制备两种氯代烷烃的方法,提出了简单烷烃自由基能够发生1,2重排的观点。有关简单烷烃的1-位自由基转位为2-位自由基,国外学者一直认为可能性非常小,王葆仁的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烷烃的光氯化是没有取代位置选择性的,通过在强酸介质中进行直链烷烃光氯化,最后都得到了头-尾氯化的产物。王葆仁认为这是由于各位置氯化异构物在强酸中的稳定性不同,导致最后产物中1-氯代烷占优势,对盛行的阳离子自由基的选择性氯化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王葆仁学识渊博是众所周知的。当他听过别人的学术报告,对报告的理解程度有时超过报告人。他一直十分注意资料的搜集工作,认为国际上关于有机合成专著,有两部最受重视,一部是《有机合成》、另一部是《有机反应》,为了将他几十年在有机化学理论与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知识与经验记载下来,他决定兼取上述两部书的长处,撰写出一部自已的专著,书名为《有机合成反应》。他以综述性论文的写法,介绍各个重要有机合成反应。特别着重阐述了50年代以来的新合成方法与典型反应的新进展,不仅能供有机化学教学使用,还可提供科研工作者应用这些新反应。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共1364页、202万字。分别于1981年和1985年出版。这是一部十分珍贵与有价值的专著,深受化学工作者欢迎,198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这是王葆仁对有机化学所做的最后贡献,也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为高分子事业鞠躬尽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高分子科学在我国完全是空白。1953年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王葆仁从他原来从事的有机化学毅然转入高分子,在我国开拓了高分子化学研究工作,并为之奋斗了30余年。 

  王葆仁致力于高分子化学,首先以接受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有机玻璃)和聚己内酰胺(即:锦纶)的任务为研究对象,带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组全体同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创业,边工作、边学习,迅速完成了上述两项军工任务,率先在我国试制出第一块有机玻璃和第一根尼龙6合成纤维,以后分别转至沈阳化工研究院和锦西化工厂扩大生产,这是我国最早的高分子工业。 

  王葆仁对高分子化学的学术思想是挑选课题必须从有利于国计民生出发,同时不应忽视基础理论研究。他主张高分子科研工作必须与我国石油化工大品种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必须为生产服务,但也应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以指导生产。他坚持开展聚丙烯定向聚合的研究方向,曾亲自从事聚酰胺、离子交换树脂、有机硅高分子和金属有机高分子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开展高分子大品种的合成方法,尤其是以成纤材料为主,也涉及有关的塑料树脂,并同时开展反应机理的研究,开拓了不少高分子科学的研究领域。他是我国高分子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研究有机硅化学及聚合物的创始人之一。几十年来他领导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合成研究室出色地完成多项任务;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高分子队伍。王葆仁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提出自已的学术见解,以改进生产,并促进学科发展。例如:在他接受研制尼龙9的任务后,提出不沿用国外使用的合成方法而改用以氯和氢氧化钠进行癸二酸单酰胺的重排直接得到9-氨基壬酸的方法,从而建立了以蓖麻油为原料,经由癸二酸、癸二酸单酰胺重排制备尼龙9的简捷合成路线,投入中间生产。因尼龙9的结构中的碳氢链与酰胺链的比例比较合适,因而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在熔融态时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王葆仁在聚酰胺化缩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中,利用恒沸介质进行ω-氨基壬酸和氨基己酸的缩聚,发现当反应程度达到99%以后,由于体系粘度变稠,末端基浓度降低,缩聚反应由前期的二级反应转变为三级反应。这个实验结果澄清了国际上多年来对此问题的不同论点,解决了缩聚反应级数的问题。又如:王葆仁认为我国的硅资源丰富,应加以利用,他自1954年开始,领导开展用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通过醇解分离纯甲基单体,最后试制成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工作,还完成了难度很高的耐高温硅胶的军工任务。他同时提出了利用有机硅单体既作为格氏反应的溶剂,也作为原料用以制备纯双官能单体的简便方法。为我国早期发展有机硅工业打下了基础。他还从事氯烷基硅烷的合成与反应等研究工作,探索有机硅化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他曾提出以-硅碳-硅-氧为主链的高分子材料有可能改善耐化学性的见解,因硅-碳键比硅-氧键极性小的缘故。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主张研制硅-硅双键化合物,而在国际上直到70年代末期才在美国合成了硅-硅双键化合物。这是一个吸引世界有机化学家注目的课题,由此可见王葆仁的灼见。王葆仁一生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有些曾被美国化学文摘所摘录。 

  为了交流高分子科研工作经验和尽快将科研成果公诸于世,王葆仁创办了中国第一种高分子学术期刊《高分子通讯》,由他历任主编直至谢世。每期定稿都召开编委会,而且往往利用星期日进行。由于他严格认真,使这份刊物达到了高水平,在1966年以前所载论文已跻入国际先进行列,遗憾的是因“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曾一度被迫停刊。但1978年复刊后又逐渐兴盛起来,尤其当创办英文版后,更加发挥国际学术交流的作用,编辑部经常收到国外索取刊出论文的函件,刊物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赢得了高度学术评价,1987年在中国科技编辑学会成立大会上受到了中国科协领导的表扬。 

  自1954年由王葆仁倡导组织的系列性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延续至今已举行了10多次,每次会议均由他主持、领导,大致每两年召开一次。他事必躬亲,精心辟划,树立了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术气氛。对推动我国高分子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他坚持这门年轻的学科应保持整体性,在化学学科中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一视同仁,列为二级学科。他的意见得到化学界的支持,在中国化学会内设立了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一直由他担任主任委员。在他的领导下,这个委员会一直是一个学术气氛浓厚、团结协作的大集体,开展了各方面的学术组织工作。他还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1956年曾作为中国高分子代表团团长应邀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全苏第九次高分子论文报告会,宣读了2篇论文,会后参观访问了苏联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1957年作为国家科技代表团顾问,赴莫斯科谈判132项中苏科技协作项目中有关高分子方面的具体内容;这一年他还任中国高分子代表团团长赴布拉格参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高分子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并参观访问了捷克各化学研究机构与大学;60年代及70年代,曾多次接待日本高分子访华代表团,与日本高分子界的著名学者井本稔、樱田一郎、中岛章夫、竹本喜一、神原周等均有学术交往;1979年筹办和主持了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双边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论文报告会”,做了题为“近年来中国高分子研究进展”的综述性论文报告,颇受与会代表的重视;1981年率团赴东京参加“中日双边高分子科学技术论文报告会”,曾致开幕词、闭幕词并宣读论文;1982年赴美国阿默斯特(Amherst)再次参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高分子学术会议。他宣传了我国高分子的成就,了解到最新国际动态并建立了广泛的友好联系。他的杰出贡献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崇敬。1986年9月王葆仁病逝后,当年年底日本井本稔教授访华时,曾专程到王葆仁家吊唁、慰问,表达了国际友人对他的悼念。 



  为了宣传普及高分子知识,1980年王葆仁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编写组的主编。由于他在高分子化学界的威望和他本人的认真负责态度,使高分子化学分支的工作提前于1984年4月完成,比别的分支提前约两年。在撰写过程中,他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和批评不正确的意见。他确定的交稿日期,自己首先按时交稿。他经常说,“一个人要言而有信,要求别人做的事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他经常带病听取汇报、处理工作。他还十分重视高分子名词的制订工作与科普工作。他曾亲自向青少年作科普讲演、为《人民日报》等报刊撰写高分子科普文章和编写通俗读物《高分子化合物》等。 

   王葆仁是中国化学会的永久会员。从中国化学会创建初期,直到王葆仁逝世前夕,他始终热爱化学会的事业,积极支持化学会的工作。1982年9月,当他刚刚访美归来,身体已感不适,但仍抱病奔赴南京,参加了“中国化学会五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他对化学会的深厚感情令人感动。1985年8月24日在中国化学会祝贺他从事化学工作60年的大会上,他将晚年疾病缠身、奋力疾书写出的《有机合成反应》稿酬及平日节余,共计一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中国化学会,经研究,化学会用此款设立了“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金”基金,自1986年开始颁奖。王葆仁谢世后,化学会又陆续收到了海内外有关人士对此奖金基金的捐赠,这是王葆仁对发展祖国高分子事业所作的最后贡献,真可谓鞠躬尽瘁,殚精竭虑,为高分子科学献出了毕生精力。 

爱党爱国,终生不渝 

  王葆仁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而且是一位热爱祖国、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王葆仁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学者,他痛恨国民党的黑暗腐败,向往着祖国的光明前途。解放前夕,他和浙江大学进步师生一起,积极投入保卫学校和迎接解放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焕发了革命青春,更加努力工作和要求进步。1955年向中共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直至他重病后仍然坚持申请,反映了他坚定的信念。抗美援朝时,王葆仁响应党的号召,先后送长子与唯一的女儿去参军,以后又将次子、三子送往部队,在他的5个子女中,有4个受到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培养与教育,这在一般旧知识分子的家庭中是罕见的。王葆仁的一生不是平坦的,他经历过旧社会的曲折、坎坷,也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过创伤。“文化大革命”中更是受尽磨难。但他从未动摇过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的决心。他忍辱负重、辛勤耕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党根据王葆仁爱党、爱国、爱科学之心终生不渝,于1986年9月13日追认他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作者:刘惠 王有槐) 

简历 

  1907年1月20日 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 

  1926年 毕业于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33年 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留学,1935年获博士学位。 

  1935年 赴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任客籍研究员。 

  1936—1940年 任同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 

  1941—1951年 任浙江大学教授兼化学系主任,1947年后兼任该校教务长。 

  1951—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1956—1986年 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56—1986年 任国家科委化学组组员兼高分子分组组长;化工组组员。 

  1957—1986年 创办《高分子通讯》,并历任主编。1983年又创办该刊英文版。 

  1958年 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兼任首届系主任。 

  1963—1986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二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并兼任该会高分子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80—1984年 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学部分主编。 

  198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 

  1986年9月12日 病逝于北京。 

主要论著 

  1 B.L.Wang,C.L.Tseng.An Improved Procedur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Nitromethane by Kolbe's Synthesis.中央大学学报(理科),1929,原文佚,摘要见C.A.1930,25,681. 

  2 B.L.Wang.The Reaction between Phenyl Magnesium Bromide andNitromethane.中国科学社1931年年会论文,原文佚,摘要见C.A.1931,26,5545. 

  3 B.L.Wang.The Mechanism of Reaction between Penyl Magne-sium Bromide and Nitromethane,中国科学社1931年年会论文,原文佚,摘要见C.A.1931,26,5545. 

  4 R.P.Linstead,Bao-Lang Wang.The Coupling of Diazonium Saltswith Derivatives of Cyclic β-Ketonic Acids.J.Chem.Soc.,1937,807—814. 




  5 R.P.Linstead,Abel Bao-Lang Wang,etc.A Simple Synthesis ofDerivatives of Decalin from Cyclohexnone and Observations onCyclohexane SPiro-Butyrolactone and Allled Compounds.J.Chem.Soc.,1937,1136—1140. 

  6 王葆仁,于同隐,高善娟.磺胺衍生物I:2-磺胺基苯并间硫氮茂-6-磺酸及其衍生物.中国化学会会志,1948,15(3):208—214. 

  7 王葆仁,黄志镗等.关于原矽酸乙酯的制备.化学学报,1954,20(2),148—151. 

  8 王葆仁,王有槐,宝净生.乙内酰胺的聚合I:6-氨基己酸对己内酰胺聚合的催化作用.化学学报,1956,22(1):39—48. 

  9 黄志镗,王葆仁.三甲基矽甲基化合物与亲电试剂的反应并论“矽阳离子”.化学学报,1957,23(4):291—298. 

  10 王葆仁,王有槐.乙内酰胺的聚合Ⅲ:己内酰胺聚合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化学学报,1959,25(2):116—120. 

  11 黄志镗,王葆仁.氯甲基与γ-氯丙基三甲基硅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化学学报,1959,25(5):330—336. 

  12 曹怡,孙树门,王葆仁.甲基和苯基乙氧基硅烷的一步合成.化学学报,1961,27(1):38—40. 

  13 聂绪宗,王葆仁.硅碳硅氧型高分子的合成Ⅱ:聚硅乙硅氧烷低聚体.高分子通讯,1963,5(1):27—33. 

  14 Wang Bao-Lang.Research Work on Polymers in China during Re-cent Years.Proceedings of China-U.S.Bilateral Symposium onPolymer Chemistry and Physics,Beijing:Science Press,1981,P. 70. 

  15 Wang Bao-Lang.Polyamidation of 9-Amino nonanoic AcidPreprint.Japan-China Bilateral Symposium on Polymer Scienceand Techno1ogy,Tokyo,Japan,1981,P. 27. 

  16 王葆仁,胡汉杰,刘淑清.从烷烃直接光氯化制备1-氯代烷—伯烃氯化物的一种新合成方法.科学通报,1982,27(3):191. 

  17 王葆仁,郑国琇,王惠方.乙氧羰基甲烯对烷烃的插入反应.中国科学B辑,1982,(6):493—502. 

  18 王葆仁.我国高分子的回顾与前瞻.化学通报,1982,(8):5—28. 

  19 王葆仁,胡汉杰,刘淑清,倪振德.烷烃的取代反应——几种烷烃在纯硫酸存在下的光氯化.科学通报,1983,28(20):1243—1245. 

  20 王葆仁,郑国琇.光敏剂存在下乙氧羰基甲烯对已烷的插入反应和己烷的光敏氧化.中国科学B辑,1984,(2):112—116. 

  21 王葆仁,白家强,郑国琇,刘淑清.烷烃的取代反应——戊烷、己烷和庚烷的澳化.中国科学,1984,(4):303—305. 

  22 王葆仁,胡汉杰,刘淑清,王惠方.烷烃的取代反应Ⅳ:长链烷烃经光氯化制备伯位取代物.科学通报,1984,29(21):1298—1300. 

  23 王葆仁.有机合成反应(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有机合成反应(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参考文献 

  〔1〕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五十年》编辑委员会.中国化学五十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44—312. 

  〔2〕中国化学会.高风常在遗范永存纪念王葆仁同志逝世一周年.1987. 

  〔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化学会.献上我心中的花环.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
    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
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 
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 
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 
要随便分手。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33.87.245.1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5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