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1983--200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14 17:03:28 2003)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
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
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
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
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
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
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 (美国人)
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
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
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
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
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
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
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
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 (奥地利)J.波普(英国)
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
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
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
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美)、Koichi Tanaka(日)和库尔特.伍斯里奇(瑞士)
其中约翰.B.芬和Koichi Tanaka将各自获得本届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1/4,
其余的1/2将由库尔特.伍斯里奇一人获得。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赞约翰.B.芬和Koichi Tanaka的研究工作“发展了生物宏观形态

的鉴别和结构分析方法”。

  瑞典皇家科学院对库尔特.伍斯里奇的褒奖辞中则称“他在测定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

的三维结构中,引入了核磁共振光谱学”。

  约翰.B.芬来自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Koichi Tanaka来自日本东京Shimadzu公司,

而库尔特。伍斯里奇则是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美国斯里普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