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氧的发现简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15 15:16:52 2003)

氧气的发现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历史。18世纪初,德国化学家施塔尔(Stahl G E,
1660—1734)等人提出“燃素理论”,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由灰和“燃素”组成,物

质燃烧后剩下来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间去了。这样一来,燃烧

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人们发现, 短比忌展 铁块的质量不是减轻,而是增加

了,锡、汞等燃烧后,也都比原先重。为什么燃素跑掉后,物质反而会增加呢?随着欧

洲工业革命的发展,金属的冶炼和煅烧在生产实践中给化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冲击着

燃素理论。
1771—1772年间,瑞典化学家舍勒(Scheele K W,1742—1786)在加热红色的氧化汞、黑

色的氧化锰、硝石等时制得了氧气,把燃着的蜡烛放在这个气体中,火烧得更加明亮,

他把这个气体称为“火空气”。他还将磷、硫化钾等放置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的水面上燃

烧,经过一段时间后,钟罩内的水面上升了1/5
高度,接着,舍勒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进剩余的“用过了的”空气里去,不一会儿,蜡

烛熄灭了。他把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的空气称为“无效的空气”。他认为空气是由这两种

彼此不同的成分组成的。
1774年8月,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 Priestley J,1773—1804 )在用一个直径达一英

尺的聚光透镜加热密闭在玻璃罩内的氧化汞时得到了氧气,他发现物质在这种气体里燃

烧比在空气中更强烈,他称这种气体为“脱去燃素的空气”。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虽然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他们墨守陈旧的燃素学说,使他

们不知道自己找到了什么。
1774年,法国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Lavoisier A L,1743—1794)正在研究磷、硫以及一

些金属燃烧后质量会增加而空气减少的问题,大量的实验事实使他对燃素理论发生了极

大怀疑,正在这时,10月份普利斯特里来到巴黎,把他的实验情况告诉了拉瓦锡,拉瓦

锡立刻意识到他的英国同事的实验的重要性。他马上重复了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果真得

到了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他确定这种气体是一种新的元素。1775年4月拉瓦锡向法国巴

黎科学院提出报告──金属在煅烧时与之相化合并增加其重量的物质的性质──公布了

氧的发现,他说这种气体几乎是同时被普利斯特里、舍勒和他自己发现的。
氧的发现不是一个人所做的。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提到:“普利斯特里和

舍勒已经找出了氧气,但不知道他们找到的是什么。他们不免为现有燃素范畴所束缚。

这种本来可以推翻全部燃素观点并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元素,没有在他们手中结下果实。

不过普利斯特里不久就把他的发现告诉了巴黎的拉瓦锡;拉瓦锡依据这个新的事实研究

了整个燃素化学,方才发现这种新的气体是一种新的化学元素。燃烧的时候,并不是什

么神秘的燃素从燃烧体分离,而是这种新的元素和这种物体化合。因此,在燃素形式上

倒立着的整个化学才正立起来。照拉瓦锡后来主张,他和其他两位学者是同时并且相互

独立地发现氧气。虽然事实不是如此,但同其他两位比较起来,他仍不失为氧气的真正

发现者,因为其他两位不过找出了氧气,但一点儿也不知道他们自己找出了什么。”
正是拉瓦锡的实验和结论,使当时的化学研究者们正确地认识了空气的组成成分和氧气

对物质燃烧所起的作用,才击破了燃素学说,发现了氧。拉瓦锡一生虽然没有发明过什

么新化合物和新化学反应,但他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他杰出的天才表现在他

能看到旧理论的主要弱点,并能把有用的事实和更正确、更全面的新理论结合起来。
1777年,拉瓦锡命名此种气体为Oxygen(氧),是由希腊文oxus-(酸)和geinomai(
源)组成,即“成酸的元素”的意思。它的化学符号为O。我国清末学者徐寿把这种气体

称为“羊气”,后来为了统一,取了其中的“羊”字,因是气体,又加了部首“气”头

,成为今天我们使用的“氧”字。
1998年6月19日《中国科学报》刊载了由顾关元同志撰写的“漫话氧的发现”一文。文章

指出:“在我国,对于氧的提炼和研究,早在唐朝就开始了。”作者进一步指出:“鉴

于我国南北朝的时候,炼丹术已经很流行,当时的人就知道用火硝加热等方法,所以我

国对氧气的最早发现,时间可能更早,会是在6世纪。”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