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afer (快乐的化身),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科研随想录(2)——对出文章态度的再认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14 19:26:08 2003)

科研随想录(2)——对出文章态度的再认识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Mon Sep 10 17:30:34 2001), 转信

发信人: ymq (*** 反对异化 ***), 信区: FDU_Chemistry
标  题: 科研随想录(2)——对出文章态度的再认识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Mon Jul  9 21:20:57 2001) , 站内信件


            科研随想录(2)--对出文章态度的再认识

    一个人对钱的观念和文明程度会随着拥有财富的增加而变化。我

从小生活在贫民区,那里的人很穷,越是穷的人越是把一点钱看得比

什么都大,涉及金钱利益的时候非常斤斤计较,看电视不开灯,冲马

桶用掏米洗菜水,热死不乘空调车,在菜场里为了便宜五分钱还要讨

价还价老半天,临走前还趁人不注意从摊贩那里捞上一把。子女为了

房子展开激烈争夺的屡见不鲜!而当一个人有一千万的时候,对钱的

认识和文明程度会有新的变化,人们会为了成就感而工作,为了自己

的兴趣爱好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吃饭而工作。人们会更加慷慨,更加

心胸宽广。至于象李嘉诚那样,就更是一种新境界了。

    同样,我对出文章的态度也随着出文章数的增加而变化。没有文

章的时候很喜欢出文章,觉得文章多很扎台型,现在不是到处搞攀比

吗?为了出文章,据复旦校报上讲,现在很多人不是流行一篇文章拆

成三篇来写吗?不是流行“快报 + 长文章”吗?评奖学金不是要文章

吗?出国不是要文章吗?

    以前有人批评我的文章是短文章,我忿忿不平地说:“短文章也

是文章!有总比没好!”,但是随着文章数的增加,我觉得文章多又

不能当饭吃。如果我要出国,那么两页的中国文章也拿不出去啊。如

果我将来要当教授,那么底下的评委又不是傻瓜,文章档次当然很重

要。看了外面一些学校一些人的博士论文最后一页“文章发表目录”

,发现有的人文章很多,三十几篇,但都是名字也没有听到过的杂志

和会议论文,而且一大半都是第10作者,一篇外国文章也没有。这样

的“文章多”,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更多地接触了Journal of Catalysis上的文

章,更多地了解了我的美国老板——Zaera教授文章和老板的老板——

Somorjai的第一流的文章。Zaera的文章并不多,一年只出10篇,起初

我带着一些嘲笑的眼光看这个数字“10篇”,但是查到原文,发现这

所谓“10篇”,真是一篇抵得上中国人10篇,文章长得不得了,每篇

文章印出来15-20页左右,数据多得难以想象,讨论占文章长度的1/2。

至于内容,更是有意义的。看了这些文章,的确对我出文章的态度产

生很大影响,即:我希望我将来的 Paper List 上都是长文章,都是

高质量的文章,这也是中国老板经常教育我的。


--
可上可不上的——不上!
可灌可不灌的——不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14.148.1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