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afer (快乐的化身),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我对发文章的认识(转贴)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14 19:46:36 2003)

我对发文章的认识(转贴)2
发信站: 饮水思源站 (Wed May 30 23:23:01 2001), 转信

发信人: tomydream (居然可以造假,还受保护?深感惶恐!), 信区: FDU_Chemistry
标  题: 我对发表文章的新认识(3) (转载)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Wed May  9 02:11:17 2001) ,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aduate 讨论区 】
【 原文由 ymq 所发表 】
    早在本科进基地班的时候我就写了一篇心得体会文章,阐述对中国人
写英文文章的认识。我早就意识到了用英语撰写文章在国外杂志发表的重
要性。

    近几年来,很多外国化学杂志几乎每一期都有中国人的文章。我也看
了很多发表在外国杂志的催化文章,但是感觉写得和外国文章还是有一定
差距。

    第一,中国文章太短了,都是四五页的文章;而外国文章现在正在往
长写,10-20也不希奇。

    第二,中国文章Introduction部分太短了,虽然把自己为什么做这
个工作勉强交代清楚,但是没有"from a historical ponit of view"
去给自己工作定位,显得背景知识单薄。

    第三,中国文章Results&Discussion经常合并在一起写,结果整篇
文章讨论很少,局限于现象罗列;而外国很多文章Results就是Results,
Discussion就是Discussion,旁征博引。

    第四,中国人的催化文章的结构往往是“焙烧温度的影响”、“负载
量的影响”、“浓度的影响”、“制备方法的影响”、“时间的影响”,
属于“苦功型”文章;而美国人写文章粗线条,探讨反应机理和新方法,
以创新性取胜。

    第五,中国人文章的英语如果在外国杂志上发表的话,应该算英语基
本过关了,但是很多文章的英语表达还是一般,看起来挺僵硬的,真正特
别流利的不多。

    因此,看起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可上可不上的——不上!
可灌可不灌的——不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14.148.1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