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reespeaker (自由言论者),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整体动物体内蛋白的荧光标记新技术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ue Dec 14 17:49:02 2004)

整体动物体内蛋白的荧光标记新技术 

------------------------------------------------------------------------------
--
 
[发布时间:20041125]
[来源: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19118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
究所加工整理]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哄骗”快速突变的免疫细胞产生出新的蛋
白质。这种新方法是创造出能用于追踪生活动物中蛋白的标记物的一个重要进展。研究人
员将这些结果公布在近期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edemy of Sciences上。 

    分子生物研究者一直以来都使用荧光蛋白作为追踪细胞内蛋白的标记。但由于这些荧
光标记发出的是可见光,这种光线能被身体组织吸收,因此它们不适合用于追踪完整动物
体内的分子。加州大学的生化学家Roger Tsien和同事希望通过改进这些标记蛋白(让它们
发出能够穿透组织的红外光)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标准的遗传方法太过烦琐和缓慢,为了加速这个过程,Tsien等人转向研究抗体的
生产工厂——B细胞,这种细胞基因突变的频率比其它细胞快1000,000倍。Tsien研究组将
红荧光蛋白(RFP)基因与一个能开启RFP生产的DNA序列(这个序列能响应抗生素强力霉素
)。接着,他们将这种串联物转染到大量的人类B细胞中。当接触到强力霉素时,这些细胞
就能够开始制造RFP。和他们制造抗体一样,这些B细胞能够使RFP基因突变并因此产生大量
变体。 

    接下来,研究人员用绿色光刺激这些细胞并选择出那些从荧光性转移到能发红外光的
细胞。让这些挑选出的细胞自行扩增后,研究人员就用强力霉素再次处理它们并重复进行
新一轮的进化挑选,而每一轮所用的时间只有几天。在经过23轮的挑选“进化”后,这些
蛋白发出光的波长从610纳米变成了650纳米,即介于红光和红外光之间。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这项新技术也将不仅仅只限于荧光蛋白的转化研究。研
究为筛选具有人们期待的活性的细胞提供了一种新的、很有潜力的方法
 

--
曾经,我轻狂孤傲,后来,我学会了谦虚 
曾经,我心胸狭窄,后来,我学会了忍让 
曾经,我痛不欲生,后来,我学会了放弃 
曾经,我随遇而安,后来,我学会了追求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7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