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afer (习惯决定命运),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美国《化学评论》发表昆明植物所“植物环肽”评述文章 from LQQM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Mar 16 00:00:06 2006)

美国《化学评论》发表昆明植物所“植物环肽”评述文章 

昆明植物研究所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谭宁华和周俊院士共同撰写的“植物环肽”于3月8日在美
国《化学评论》在线发表。该文共56页,引用347篇文献,系统全面地总结了近120年,特
别是近50年来植物环肽研究的整个发展历史和取得的重要进展,内容涉及植物环肽的概念
、历史、综述评论、结构分类、分布、化学分类、理化性质、化学识别、提取分离、结构
研究、合成、生物合成、生物活性、生物功能和展望等,特别是提出了新的植物环肽概念
、结构分类和生物合成观点,系统全面地总结了目前已发现的450多个植物环肽的来源、结
构、理化常数、波谱数据、生物活性等。该刊副主编John A Gladysz教授认为,该文是一
篇相当优秀的文章,其中一位审稿人认为该文是植物环肽研究领域最全面的一篇综述,对
该领域研究将具有最重要的价值。据悉,这篇文章从资料收集、约稿、整理成文到正式发
表花费了近两年时间。 
由谭宁华研究员和周俊院士领导的研究团组1991年从中药太子参中发现太子参环肽A和B,
率先在国内开展植物环肽新领域研究,并持续开展植物环肽研究15年,有力地推动了这一
领域在国内的发展,其主要研究成绩包括:从研究初期便注重方法学和资料收集,建立了
从植物提取物中识别植物环肽的新方法以及一套植物环肽结构鉴定的方法,并得以推广应
用至今;建立了一套环肽系统化学研究方法,包括检测、提取、分离、纯化、平面结构、
绝对构型、溶液构象、晶体结构研究等。在结构研究中充分应用各种二维核磁共振谱新技
术,包括COSY、TOCSY、DQF-COSY、1H-13C COSY、HMQC、RELAY COSY、COLOC、HMBC、NOE
SY、ROESY等,是国内较早应用这些新技术研究天然小分子的小组之一;自1991年以来在国
内外较早较系统研究石竹科和番荔枝科植物环肽成分,现已扩展到其它科如茜草科、五味
子科、五加科、商陆科、芸香科、毒伞科(高等真菌)等植物环肽研究,从8科20属28种植物
中共分离鉴定了112个环肽类化合物,包括环二肽、环五肽、环六肽、环七肽、环八肽、环
九肽、环十肽和环十一肽,其中包括79个新环肽。(3)植物环肽的结构分类与相关植物类群
的化学分类研究:提出了植物环肽结构骨架的系统新分类方法;提出了以环肽为特征成分
的石竹科植物化学分类学新观点;初步探讨了太子参环肽B的酶环化反应;提出了植物环蛋白为
原生代谢产物,而其它植物环肽属非基因产物,可能通过多酶途径合成,为次生代谢产物
的新观点;植物环肽的应用研究:制定了以太子参环肽A和B作为中药太子参药材质量控制
成分的技术方法。 
环肽是一类重要的植物代谢产物,自1959年第一个环肽的结构确定和1964年德国学者提出
环肽生物碱概念以来,植物环肽研究已走过近半个世纪历程,已发现的450多个环肽分布在
26科65属120种植物中,分属两大类八个类型。从上一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植物环肽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肽生物碱,随后的十五年即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植物环肽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茜草科类型环肽,近十年植物环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竹科类型环肽,近五年
环蛋白的研究更引人注目。植物环肽目前已报道的活性有抗肿瘤、安眠、免疫调节、子宫
收缩等活性,特别是RAs类环肽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已在日本和美国进入临床试验,有望研制
成为新的抗肿瘤药。在植物体中环肽类化合物可能与其防御反应和金属离子的利用有关。
[ 2006年3月13日 ] 
--
    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
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 
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 
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 
要随便分手。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133.87.1.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