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afer (习惯决定命运),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中科院夯实自主创新大厦基础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Mar 23 16:50:19 2006)
中科院夯实自主创新大厦基础
(2006-03-22 10:41:29)
本报记者 王静
中科院作为国家基础研究队伍的主力军,只有在中国做出其他国家科学家没有做出的
事情,方可屹立于国际科技竞争的大舞台,方可引领中国科技向前大步迈进,实施知识创
新工程以来,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在为此不懈努力。如今,当知识创新工程走过一期、二期
阶段,踏上新的征程,人们不妨瞥一眼近一两年里,中科院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学家有何
发现或发明,并从中了解他们的创造力。
从太空到微细 处处闪耀中华儿女智慧
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和认识,已从无穷大到无穷小,在这两个“极端”处,有没有中
科院科学家的贡献?
2006年1月6日,美国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刊登了论文《银河系英仙臂的距离》
,公布了四位中外科学家在天文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性成果——专家们借助射电
望远镜精确地测定出银河系离太阳最近的一个叫英仙臂的地方距离地球约为6370光年。科
学家们表示,由此起步,人类将可以直接测量银河系的大小,从而逐步揭开银河系的种种
“不解之谜”。
这篇标题出现在《科学》杂志封面上的论文,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徐烨博士为第一作
者,这也是以中国天文学家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出现在该杂志的封面上。
从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的一年间,徐烨和郑兴武等四位中外科学家利用世界上分辨
率最高的射电望远镜阵,五次观测银河系英仙臂大质量分子云核中的甲醇分子宇宙微波激
射。他们采用以太阳和地球的距离为基线的三角视差方法,在解决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
观测技术难题后,精确地得出了该处的距离,测量精度为2%,这是有史以来天文学中精度
最高的距离测量。
据初略统计,在宇宙空间探索中,仅2005年,中科院系统天文台站就还有另外四项意
义十分重大的研究发现。
如果把目光从宇宙空间转移到自然界的极细微之处,人们会发现在纳米尺度上开展的
各种研究中,中科院科学家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在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万立骏研究员和白春礼院士领导的课
题组,在石墨和Au(111)晶体表面成功构筑并详细研究了铂金属配位的长方形配合物分子纳
米结构及其构象关系。结果表明可以利用有序表面分子的稳定结构做分子器件的构造基元
,为表面自组装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验证据。文章发表在2005年《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他们制备了具有高活性的ZnS光催化剂,所得到的ZnS材料组分为粒径60纳米的均一颗
粒,每个颗粒由直径仅为三至五纳米的更小单元堆积组装而成,使得每一颗粒具有纳米级
的孔道。这些多孔的纳米颗粒一方面使得ZnS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同时较大的粒径也
很好地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材料自身的聚集,保证了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从而为高
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开辟了新思路和方法。他们的文章发表在2005年德国《应用化学
》上。
在微观尺度上实现棒状结构在球形表面的组装与调控,一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这个课题组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特殊结构的空心的微米球,微球为一些V2O5的纳米棒围
绕而成。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能够调节纳米棒在表面的排列方式,使得空心微球具有不同
的形貌,而且所得到的复杂结构的V2O5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他们研究的特殊结构的V2O5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阴极组装的电池,表现出很好的充放
电特性,相关论文也发表在2005年的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该杂志选为当月的热点文
章(Hot paper)。
重要的是,在中科院像这样的研究小组以及这样出现在国际刊物醒目位置上的成果,
不胜枚举。
从追赶到创造 常常获得意外惊喜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中国科学家的口号是“赶超世界一流”,这里的潜台词是:我们
已经落后了,要不停追赶,缩小距离。如今,中科院的科学家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希望自
己能够不断跨越,走在世界前列。
2005年,世界首台超高分辨率光电子能谱仪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诞生。该仪器由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陈创天院士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许祖彦院士领导的中方研究组和日
本科学家共同完成。利用它,科学家们首次直接观察到了化合物的超导电子态。
这台仪器的关键技术是获得真空紫外光谱区准连续波的激光。中国科学家提供了一种
新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氟代硼铍酸钾和棱镜耦合技术,日方研究组提供了产生深紫
外谐波光所需要的激光系统,由此得到了满足观察化合物超导电子态所需的激光光源。在
此基础上,他们合作建成了分辨率达0.36毫电子伏特的超高分辨率光电子能谱仪,其分辨
率为目前世界最高。
超高分辨率光电子能谱仪的研制成功,使科学家有可能提出新的超导理论,从而推动
高温超导材料的发展。这一重大成果发表在2005年的《物理学评论快报》第94卷上。
通过研制科研仪器开展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活动的,还有中科院物理所等所的一批科
学家。在物理所,顾长志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与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吕文刚、白雪
冬合作,采用自建的双探针扫描电镜原位测量系统,在W衬底上制备了分立的多壁碳纳米管
,使测量电极与单根多壁碳纳米管的每层管壁均实现完美接触,极大地提高了多壁碳纳米
管的电流承载能力,测得的外径为100纳米的多壁碳纳米管在室温下的饱和电流达到7.27毫
安,且与管长无关。
研究首次在多壁碳纳米管中实现多通道弹道输运,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也符合得很好
。该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美国的《物理学评论快报》上。专家们认为,他们的研究成
果是人类首次实现多壁碳纳米管的所有管壁共同参与导电,使碳纳米管在未来纳电子电路
中的实用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数量到质量 在科学史上刻下印记
如果说中科院的科学家在某一时期专注于发表论文,那么,他们今天已经改变了追求
目标。现在,他们更加注重文章的影响力以及应用价值,更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推动科学
自身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进步。
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所长办公室,欧阳钟灿院士给记者翻开了《生物膜》这部专著。
他介绍说,如今关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人们知道基因组、蛋白组、酶组等许多信息,生物
学家被包围在海量信息之中,而这些信息之间缺乏理论的组织和串联。基于这种考虑,他
的学生涂展春把经典Helfrich流体膜理论进行了“推广”,提出了掺杂高分子的脂双层膜
弹性理论,使原来应用于物理或化学领域的理论成功应用于生命科学,被同行科学家称为
一大进展。他们的文章发表在2005年《美国物理评论》(E)上。由此,在2005年第七届几
何、可积性及量子化国际会议和尖端智能材料国际研讨会上,他们作了大会特邀报告;他
们还应邀为美国Nova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专著《纳米管的新研究》及《软凝聚态物质新
研究》写了两篇综述。目前,他们的理论被用于原子力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实时监测的三个
基本方程之一。
不久前,中科院物理所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汪卫华研究组,研制出了一种集聚合
物塑料和金属的特点于一身的新型铈基具有非晶结构的材料——“金属塑料”。这类材料
可进行纳米、微米加工和复写,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也为人类深入认识
金属玻璃的形成规律以及过冷液体的性质提供了理想的模型材料。其论文发表在《物理学
评论快报》上。
在一部分科学家正在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史上寻找自己应有位置的同时,中科院的另一
部分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国家亟须解决的问题上。比如,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周
子康、周宏等,根据我国国情,在国债风险评价与监控方面提出了国债风险评价指数的概
念,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国债风险综合评价与监控体系,研制出一套国债风险模型
。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被编入首部《中国政府债务管理报告》。
在中国对外石油战略研究方面,他们以中国政府能源外交为视点,综合分析了世界及
7大区域的石油生产和消费趋势,测算了世界石油产量峰年。对未来5~10年世界及7大区域
的石油生产、消费和净提供量进行了评估。研究成果已于2005年8月9日上报有关部门和领
导。
中科院基础局局长张杰院士说,中科院在基础研究方面,将强化战略研究职能,充分
发挥本局力量以及院内战略专家、院文献情报专家等方面的力量,针对所遇到的重大问题
,开展深入的调研工作。同时,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充分利用到研究所的机会进行
调查研究。加强与国家其他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比如,在涉及空间科学、中俄航天领域合
作项目、时间频率等方面,加强与国防科工委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在“973”方面,加强与
国家科技部、基金委及教育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在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与立项方面,加强
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王静)
--
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
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
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
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
要随便分手。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133.87.1.15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3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