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cience (自由&自律),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五十年代初院系调整对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影响(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7月14日17:10:0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aduate 讨论区 】
【 原文由 hitqiqi 所发表 】
发信人: zhaoyiqing (小鱼儿), 信区: CollegeForum 
标  题: 五十年代初院系调整对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影响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Mon Jul 14 13:01:48 2003), 本站(ytht.net) 


五十年代初院系调整对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影响 
表格请见:http://www.ihns.ac.cn/members/zhangli/50s.htm 
  

张藜 

  

解放初期,在举国上下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坚决肃清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影响的高潮之中,
高等教育部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总方针指导下,1952年下半年,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刚刚
结束之后,开始了对全国各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p.71)当时任高教部
部长的马叙伦先生曾撰文总结:“这次院系调整时依据苏联高等学校制度,从庞杂纷乱的
旧大学中取消院的一级,调整出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系科独立建院或与原有
同类学院合并集中,并根据培养国家建设各类专门人才的需要,结合各校师资设备等调教
,普遍设置各种专业,根本改变了旧的高等学校设置混乱,系科重叠,教学脱离实际的状
况,而使学校系科专业设置成为新型而能有效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2],p.19) 

  此次院系调整的涉及面之宽、程度之彻底,都可称得上使我国现代教育史之最,对我国
近四十年来的高等教育影响颇为重大。本文试图从高等化学教育方面对这一重要事实的内
容和结果作一个历史的考察,以求较为客观、真实地进行评价。 

  

院系调整概况 

    1949年以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公立和私立的大专院校。而在私立
学校中,又以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大学所占比例最重,具有重大影响(1947年,教会大学
有学生12000人;在几年内教会学校培养了中国大学生的15~20%)。([3],p.469)解放以后
,中央人民政府接管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旧大学,接收了教会学校,并在文化教育战线
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展开了思想改造运动,为后面的全面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打下了思想基
础。 

  1952年下半年的院系调整,以华北、东北、华东区为重点,至年底,全国已经有四分之
三的高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的工作,新设了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12个工业
专科学院;([1],p.70)1953年,除农林、医药的系科专业设置尚需继续调整外,一般高校
的院系调整工作基本完成。([1],p.90)这时,全国共有高校181所,其中综合大学 14所,
工业院校38所,师范元宵3所。([4],p.51) 

    私立大学全部改为公立,撤消所有教会学校,也是院系调整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次调
整的饿范围很大,以华东区为例,1953年调整方案所牵涉到的单位,达该区全部高校的90%
。([5],p.14)经调整以后,综合大学从55所减为22所,后又减为14所,全国大多数省份
都有了一所综合大学和农、工、医、师等专门学院。以1962和1949相比,高等学校学生数
增加了69%。([6],p.12) 

  

院系调整计划在化学教育方面的 具体落实情况 

1919年北京大学化学门改为化学系,这是中国第一个化学系,标志着我国正规高等化学教
育的开始,据1931年统计,全国大学和独立学院化学系共有在校学生1239人,占全国在校
大学生总数3.7%,并有部分大学开始了化学的研究生教育;([7],p1226)高等化工教育始于
本世纪20年代,1920年在浙江工业专科学校设应用化学科,1927年浙江工业专科学校与有
关院校合并改组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后改名浙江大学),建立了化学工程系。到1949年
,全国各综合大学和工科院校中设置化工系的规模都较小,一般每年只招一个班,每届毕
业生仅10~20人,规模最大的浙江大学化工系每届毕业生最多不过50~60人。([8],p.237) 

    到1948年,在我国的148所大学及独立学院、80所专科学校中,共有化学系58个、化工
系18个、化工科(含应化科)7个;166个各类研究所中,化学及与化学有关的研究所18个
。([9],pp.A158~A159)这些统计数字基本反映出了1949年以前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概况。 

    院系调整之后,综合大学中的化工系一律撤消,只设化学系;由原综合性大学改为工
科学校的只留化工系,取消化学系;大多数师范学院设立了化学系;同时还新建了一批专
门的化工学院,大大改变了原有的高等化学教育结构。下面,分综合大学、工科院校、化
工学院三个部分来详细论述院系调整方案的具体落实情况。 

一、综合大学 

    综合大学的特定任务主要是培养在理论或基础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从事
研究工作或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地说,就是培养科学研究工作者和高等学校和中等
学校的师资。([1],p.86)因此,本着这一精神,调整后保留了14所综合大学,它们是:中
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
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其中,除了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旨在培养国家建设干部的多科性文科大学外,其余13所学校中均设立
了化学系。 

    院系调整对这13所大学化学系的影响各有程度上的不同,但它们都普遍在原有的基础
上得到了加强。新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是合并了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的化
学系而成,黄子卿、傅鹰、张青莲、严仁荫、张锦、冯新德、张滂、唐有祺、徐光宪、高
小霞、天日灵等著名学者相继转入该校执教,陆续建立起比较齐全德分支学科,在师资力
量、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实;([10],pp.35~36)东北人民大学(即现吉林
大学)前身为东北行政学院,院系调整时在原有的文科基础上,增设了理科系,由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抽调一批教授来校组建化学系,其中有蔡馏生、陶慰孙、关
实之等位,并于195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1],pp.59~61)次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2],
pp.13~19)从此,化学系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同样,复旦大学化学系也时合并了同济大学
、浙江大学二校理学院的化学系,而成为后来闻名全国的重点校系之一;([13],p/228.[/3
16]而四川大学化学系则时先后合并了成都理学院的化学系,华西协和大学化学系、重庆大
学化学系等,([14],p.62)中山大学合并了岭南大学等校化学系。([15],p.59)方形成了今
天各自化学系的基础。由于有了这样的调整,使各综合大学的化学系日益成为胚芽感化学
研究和教育人才的摇篮,成为发展我国高水平化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基地。 

    院系调整不仅改变了各校系的结构,同时也确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置和课
程安排。用“专业设置”来代替首先考虑院系的旧传统,也就是说,要培养一种什么样的
专门建设人才,就得设置一个什么样得专业,这是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主要结果之一,是
要彻底改变旧中国 所采用的“美国式的无计划性的通才教育。”1952年秋季,在进行院系
调整的同时,新北大筹委会的若干研究小组,在教育部领导下,钻研了苏联化学方面各专
业的教学计划和一些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拟订了化学的四个专业即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专业的教学计划。1953年7、8月间,高教部在青岛召集了全国各综
合大学理科方面的负责教师,又修订了这些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增订了胶体化学专业的教
学计划。([17],pp.139~198)([18],pp.173~213) 

表1 


二、工科大学 

    院系调整后,按苏联体制设置学校,本科大学分三类:文理科性质的综合大学和师范
院校、多科性院校、单科性院校。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由教育部门管理,单科性和多科性
院校一般由中央业务部门管理,少数由教育部门管理。([19],p.157)具体到化学教育上,
就是分成了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化学系、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化学系、以及专门的化工学
院。 

    《一九五三年暑期高等学校招生升学指导》指出:“我们国家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
建设已经开始了。经济建设的本质就是国家工业化,为了国家工业化就必须工业建设干部
。……因此。我国高等工业教育面临的巨大任务就是源源不断地供给国家工业建设特别是
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建设所需要的技术干部。”([17],o.7)本着这种精神,第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工矿交通等与经济建设有直接而显著关系的专业人才为重点,
相应地压缩或精简了其他一些似乎不太重要的专业(主要是社会科学的多数学科、专业)
。1949年以前,许多著名的大学中都同时设有化学和化工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
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院系调整时模仿苏联体制,实行理工科分割,因而在一些工科大学
中,化学系被分散到了其他一些高校,本校只留下一个化学教研组,负责全校各专业的几
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化学系就属这一类。([20],p.5
4;[21],p.61;[22],p.59)(但若干年后这些学校都相继重建了化学系)同时,各学校中原有
的化工系也被加以调整合并,从而形成了以下院系调整后最初的化工系或专门学院; 

  原大连大学、东北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化工系调整为大连工学院化工系([8],p.23
7); 

  原南开大学、北洋大学、河北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燕京大学
的化工系调整组成天津大学化工系(同上); 

  原交通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江南大学和山东工学院化工系调整组成
华东工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化工学院(同上); 

  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化工系调整组成南京工学院化工系(同上); 

  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原化工系)为基础组成北京石油学院(同上); 

  原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的化工系调整组成成都工学院化工系(同上); 

  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化工系调整组成华南工学院化工系(同上); 

  原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农学院、西南工艺专科学校,川南工艺专科学校,乐山技
艺专科学校、西昌技艺专科学校等校的有关化工系、科合并而成四川化工学院。([13],p.5
43) 

  除了这些新建的化工学院、系外,浙江大学等少数老学校的化工系在院系调整中得以保
留,据文献记载,1953年招收“无机物矽酸盐(为硅酸盐的酒称)及有机化合物工学类”
专业的学校有:天津大学、太原工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大连工学院、浙江大学、华东化
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四川化工学院、([17],p.104);而1954年招收“化
学工艺学类”专业的则有:西北工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浙江大
学、华东化工学院、太原工学院、四川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18],p.219


    院系调整后,在高等化工教育中按工艺、设备、产品设置专业,突出专业要求,因而
专业划分很细,专业训练非常具体,甚至基础课也要为专业课服务。表2列出了1954年各化
工学院、系的有关专业方向及主要课程安排情况([18],pp.54~62): 

三、  化工学院 

    在前一部分已略有叙述。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华东化工学院与四川化工学院时在院系
调整之后我国最早创办的化工类单科性工科院校。 

    1952年华东化工学院由当时华东区五所大学的化工(化学)科、系或专业合并组成,1
953年又调入了山东工学院化工系,后再调入华南工学院的无机物工学专业。为适应需要,
学校设有无机工业、有机工业和化工机械三个系,设置了硅酸盐工学、无机物工学、有机
合成工学、燃料化学工学和化工机器和设备工学等5个专业,另外还办了硅酸盐、硫酸、食
盐电解、皮革和工业分析等5个专  修科。学校汇集了我国化学、化工界知名的专家学者,
第一年在校学生为723人。([23],pp.1~2) 

    四川化工学院建于1952年,设有无机物工学、塑料工学、皮革毛皮及鞣皮剂工学、植
物纤维及造纸工学、糖品物工学、化学生产机器及设备等6个专业。1955年该院于成都工学
院个并后便不复存在。今天的四川化工学院时1979年在原上海化工学院(即华东化工学院
)四川分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3],p.543) 

    在建校初期,这两所工学院虽教学风格有别、教育质量不一,但在培养大批专门的化
工人才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时我国早期化学工程师的摇篮。 

表2 

四、师范院校化学科系 

    院系调整之后,全国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均普遍设置了化学系或科
,旨在培养中等学校化学教师。据统计,1953年共有28所师范院校的化学系科招收学生([1
7],p.113),而1954年增加到了32所。([18],p.227) 

    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化学系主修米丘林生物学概论、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及生理学、达尔文学说、化学教学法
、生物教学法等科目;化学科则主修解析几何、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
学、工业化学、化学教学法等科目。([17],p.54) 

    师范教育也是我国高等化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鉴于该类教育所具有
的化学普及性等特点及现有资料的缺乏,在此本文拟不做进一步探讨。 

五、          化学教材 

    1952年底,教育部发出指示,要求首先翻译苏联高校一、二年级的教材及某些必要并
有条件解决的专业课教材,然后再逐步翻译其他各种课的教材。从1952年至1956年,我国
翻译出版了苏联高等学校的教材1393种。([1],p.64)这些苏联教材对我国五十年代初的高
等化学教育影响很大,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所有学生的主要教科书,如综合大学的无机化学
专业所使用的涅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学教程》([16],p.478)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
专业所用的是基列耶夫的《物理化学》和波波夫的《结晶学》。([24],p.7)旧学校所用的
欧美教材连同欧美式教育体系一齐被完全否定,取而代之的是从一年级起就开始使用的苏
联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其为蓝本,再进而求其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 

院系调整所产生的影响 

    一九五二年秋季,在教师思想改造运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全国规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
的高等教育为模式,确定了我国解放以后数十年间的高等教育体制,并且影响至今。 

    院系调整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特殊条件下,它对于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布
局,缓解工业建设人才缺乏的局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解放初期,由于旧中国所留下
来的专门人才太少,一时不能满足大搞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因而对某些学校、专业进行相
应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1946年工科学生数仅为18.9%,而1952年升高至35.4%,为各科学
生数的第一位,([5],p.15)1953年工科新生数占招生总数的42.86%;([6],p.13)至1955年
全国高等学校共设置专业249种,其中工科专业137种,([4],p.53)占全部专业的55.2%,这
些数字充分体现了当时“教育建设位经济建设服务,首先要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指导思
想。 

    院系调整后,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有了一所综合大学和工、农、医、师等专门学院,似
的我国高的高等教育的布局更趋合理,为教育的普及打下了一个基础。另外,旧大学中只
有院系之分而无专业之别(到学生作毕业论文时也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
析化学的区别),院系调整使学校所设专业基本上都与国民经济的业务部门对口,使学生
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这无疑是教学方法上的一大进步。虽然伴随着这个进步而来的还有
种种曲折与弊端,但我们仍不能完全否定专业设置的积极作用,它使人才的培养游乐较为
明确的目标。 

    教育工作是一项百年大计,有着其特殊的继承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尽可能地保护
这种继承性,不使教育质量受到损害。当然,这并不是说就得墨守成规,而是指要随着科
学得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不能操之过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国家急
需大量人才的时候,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措施,并非不可,问题在于是否同时给基础
理论教育以一定的重视,掌握相应的度,和是否在适当的时机加以转变。院系调整就属于
这类情况,它没有适可而止,而是其作用被夸大,它所造成的教育质量低、盲目躁进的状
况在各高校中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陷入了只顾眼前利益、难见将来发展的境地。1952年
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将基础课程减弱了不少,却保留了一个相当大的专门化课程,并且
总学时订得高达4000左右。1953年青岛修改教学计划会议使得这种情况有所缓解,重新强
调了基础课得重要性,因此才相应增加了基础课,减少了专门化课程。([25],p.9)然而,
综合大学中只重教育不重研究、工科院校中又只注重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得某些专业的局
面仍未得到彻底纠正,因而使我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很不平衡,与工农
业生产直接相关的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基础理论工作却无人问津,无形之间越发拉大了与
国际先进水平间的距离。 

    如上所述,专业设置使院系调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电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过窄
,而且理工科分家、理科专业向工靠。这些做法使学生们所学到的专业分配对口,还能较
快适应眼前的工作,但缺乏后劲和学科迁移能力;而一旦分配稍不对口,就会感到无用武
之地,水泥专业的学生不能从事玻璃方面的工作,专业教育被局限欲获取某种专业技能,
而不是培养一个有多种兴趣并善于应付各种环境的专门人才。一些五、六十年代培养出来
的工科大学生,现在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技术骨干,他们都深感过去在校学习的基础课最
有用,反而十专业课有的用不上,有的早已过时,甚至脱离实际。([28],p.40~52)事实证
明,坚实的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正是形成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起点。 

    科学知识的研究、传授本无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帝国主义或社会主义之分,教育同
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然而,随着解放初期教育改革运动的不断扩大,程度的日益加深
,院系调整就成为了新的人民政府要对旧世界的所有一切来一场脱胎换骨的彻底改造的指
导思想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表现,这样就把教育不加分析地同政治等同了起来,把一些纯
属学术方面的问题纳入了政治思想范畴。旧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采用的欧美的教育体
制,但在大批的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之下,国内的一些学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在
化学仪器设备上以不比欧美第二流学校差,在研究精神上更是有过之而不不及,一些重要
的化学研究成果均是在各大学中产生;([27],pp.1525~1526)而在化学教育人才方面,各校
讲授化学、化工的著名教授几乎全是中国人,他们大都曾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地留学,
怀着一腔热血归来,渴望把自己德全部才学贡献给祖国的化学教育和研究事业。但在五十
年代初期,一味地强调我国的化学工作者过去绝大多数是受了严重的帝国主义教育、殖民
地教育的影响,把一些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看作是旧时代的产物,因而大加改
造,要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学者、新型学校,要在学校中确立工人阶级思想的领导地
位。这种无视解放前我国科学教育取得的成就,而片面地以政治的眼光来衡量一切的做法
大大损伤了相当一批老专家、教授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院系调整计划强行合并、调整了所有的著名学府,致使这些学校几十年处心积虑培养
起来的良好风格被完全改变,甚至于学校结构、性质也被强行更改。清华大学就是其中之
一。自成立以来,清华大学化学系和化工系数十年间为我国化学化工界输送了百余名高级
人才、许多人成为我国近现代化学与化工界的学术带头人和著名学者、教授。1981年中国
科学院化学部的67名委员中就有14位毕业于该校,([28],pp.40~52)还有三位曾在化学系和
化工系任教。但在院系调整后,有着二十多年治学传统的化学系、化工系不复存在。清华
的一些教授不同意把清华变成一所专业学校,曾试图修改调整计划使其成为综合大学之一
。同样,院系调整计划在华东区的几所著名学府中也遭到了反对,不如浙江大学,由于无
权掌握知名教授的去留,便转而把许多优秀的教师助教留校不放,籍此为浙大以后的继续
发展保留了一支骨干队伍。今天看来,这种做法实为,明智之举。院系调整的历史教训向
我们证明:把教育同政治完全等同起来,不尊重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是解放数十年来我国
的高等教育事业始终难以高水平发展的根源所在。 

    院系调整,这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进行的重大教育变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毋庸质疑的。本文仅是从化学教育的角度对这一段历史作了如实的
记叙和力求客观的评价,尚不能推而广之到各个学科。至于院系调整对别的学科的影响如
何,希望能引起更多、更深的探讨。 

(本文在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李佩珊先生和父亲张在昆的悉心指教,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 

[2]     马叙伦:“五年来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民教育》,1954年10月号。 

[3]     {美} 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
,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4]     《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     曾昭伦:“三年来高等教育的改进”,《人民教育》,1953年1月号。 

[6]     马叙伦:“高等教育的方针、任务问题”,《人民教育》,1953年4月号。 

[7]     《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 

[8]     《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9]     刘广定:“中国化学教育发展简史”,《化学》,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四十三卷第
四期。 

[10]  阮慎康、王寅生:“北京大学化学系”,《化学通报》,198年第8期。 

[11]  江福康:“吉林大学化学系、理论化学研究所简介”,《化学通报》,1982年第四
期。 

[12]  “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研究生培养计划”,《高等教育通讯》,1954年第三期。 

[13]  《中国高等学校简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14]  吴守玉:“四川大学化学系”, 《化学通报》,1983年第2期。 

[15]  林大?“中山大学化学系”, 《化学通报》,1983年第五期。 

[16]  张青莲:“综合大学无机化学教学情况”, 《化学通报》,1953年第11期。 

[17]  《一九五三年署期高等学校招生升学指导》,,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 

[18]  《一九五四年署期高等学校招生升学指导》,商务印书馆,1954年。 

[19]  蔡克勇:《高等教育简史》,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20]  宋心琪:“清华大学化学系与化学工程系“,《化学通报》,1982年第9期。 

[21]  严敦?:“同济大学化学系”,《化学通报》,1986年第三期。 

[22]  刘维屏:“浙江大学化学系”,《化学通报》1985年第五期。 

[23]  《华东化工学院》,知识出版社,1990年。 

-- 
※ 来源:.一塌糊涂 BBS http://ytht.net [FROM: 159.226.67.136] 

--
http://lanxian.hit.edu.cn/luntan/upload/fyzw_200362421420.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50.202]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1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9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