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afer (快乐的化身),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纳米技术将毁灭整个世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4 20:23:03 2003), 站内信件
纳米技术将毁灭整个世界?
南方周末 2003-09-25
□柯南
仍然处于婴儿时期的纳米技术一方面被华而不实的言辞所包围,另一方面又
受到了严重的误解甚至诋毁。科学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既要保证某些纳米技术
不会危及环境和人类自身,又要考虑如何不让它像转基因技术那样被妖魔化。
对于从事纳米研究的科学家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比“灰色粘质”(greygoo)
更不现实了。创造出这个古怪概念的是美国未来学家德雷克斯勒(Erich
Drexler)。他认为,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纳米尺度机器人会把所接触到
的一切物质都变成自己的同类———这当然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作为一种并
不存在的怪物,令人毛骨悚然的“灰色粘质”充其量只是科幻作家的素材,但是
最近情况却有所变化。
今年1月底,一个总部设在加拿大的激进环保组织ETC发表了一份长达80多页
的报告。这份名为The Big Down的报告把纳米技术描述成一种可能毁灭世界的知识,
因为它会导致“灰色粘质”的出现。ETC通过这份报告号召在全世界范围内暂停
所有纳米技术的研究。假如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当然,非常不现实———那
么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就会失业。
从GM到纳米
尽管ETC的这份报告在关键问题上缺少坚实的科学证据,他们还是成功地吸
引了全世界的注意。ETC是反转基因食品(GM)的老手,在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把GM的安全性问题复杂化上经验颇多。
在想象力方面,ETC也没有输给德雷克斯勒。他们自己仿造出了“绿色粘质”
(greengoo)的概念来恐吓公众。在ETC的概念里,“绿色粘质”是生物技术和
纳米技术的结合,用于制造新的生物物种。他们认为,这种“绿色粘质”的失控
会导致环境、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ETC正在试图劝说其他激进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加入全面
禁止纳米研究的大合唱,目前还没有结果。但是ETC并不孤独。今年4月,英国查
尔斯王子在读了ETC的报告之后,也表示对“灰色粘质”的关注(查尔斯王子以
经常发表一些批评当代科学技术的言论而闻名)。尽管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还
是有些相似之处:在发现“灰色粘质”之前,查尔斯王子的反对目标也是GM。
“人们一般知道,他在任何科学问题上远远不是一个专家。”剑桥大学材料
科学和冶金系从事薄膜材料研究的巴伯(ZoeBarber)博士在一封电子邮件里指
出。但是查尔斯王子毕竟是名人。英国下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主席吉布森
(Ian Gibson)对BBC抱怨说,“当王子———未来的国王———讲话的时候,人
们就会听。”名人做广告是ETC求之不得的事情。查尔斯王子的“担忧”很快就
出现在了ETC的宣传材料上。
对于从事纳米技术的科学家而言,这样或者那样的“粘质”毫无意义。“我
认为‘灰色粘质’完全是科幻小说,”麻省理工学院(MIT)纳米结构实验室的
史密斯(H.I.Smith)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灰色粘质的)想
法没有任何基础。当然没有理由终止纳米技术的研究。”
确有安全问题
抛开绿色或灰色粘质这样荒诞不经的概念不谈,实际上,有些纳米技术的确
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不过对纳米技术的安全问题评价稍微有些复杂。部分原因在
于,“纳米技术”是一个含意相当广泛的词。碳纳米管、最尖端的集成电路制造
技术甚至超灵敏的温度计,都会涉及到纳米尺度的问题。有些纳米技术看上去并
无危险,它们甚至不是什么新事物。一些科学家辩解说,纳米颗粒并不是今天才
被人们制造出来的,环境中早就存在这样的物质。“11世纪的炼金术士使用金的
‘纳米颗粒’制造教堂窗户的红色镶嵌玻璃”,史密斯教授解释道。巴伯的薄膜
研究更安全,因为芯片上的薄膜结构不会进入环境中,从而对人体构成潜在的伤
害。
但是其他一些纳米材料就不同了。今年3月,有几组科学家在美国化学会年
会上报告了纳米颗粒对生物可能的危害。例如,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
让实验大鼠暴露在含有直径20纳米的“特氟龙”塑料(聚四氟乙烯)颗粒的空气
中15分钟,它们大多数在4小时内死亡了。而暴露在直径120纳米颗粒中的对照组
则安然无恙。
另外一种前景广阔的纳米材料———单层碳纳米管———也有可能造成健康
问题。杜邦公司和NASA约翰逊宇航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单层碳纳米管可能导致实
验动物肺部产生肉芽肿———研究者认为那是中毒的标志。尽管现在单层碳纳米
管仅局限于实验室研究,有科学家预测,一旦大规模生产,单层碳纳米管的产量
可达数吨之多,这就大大增加了人们接触到它的可能性。
对于纳米材料安全性的研究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以往,如果说纳米技术
和环境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也是利用纳米材料实现环保的目的。美国环保署
(EPA)今年得到了600万美元的经费用于研究纳米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尽管
与每年花在纳米技术研发上的数以十亿计美元相比,这是一笔微不足道的钱。前
不久,英国政府也要求皇家学会和皇家工程院对纳米技术的安全问题展开评估。
不过计划的负责人、剑桥大学的道林(Ann Dowling)教授表示,这项研究并不是
因为查尔斯王子关于“灰色粘质”的言论,而是因为弄清一项新技术的潜在风险
和好处是非常重要的。
前车之鉴
今年6月,ETC联合其他组织在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举行了一次关于纳米技术
的会议,寻求反纳米技术的政治支持。工党和绿党的议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
后者明确支持停止纳米技术研究的要求。
反GM组织把目标转向了纳米技术,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担忧。7月17日出版的
《自然》杂志发表社论,用了一整页的篇幅讨论纳米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面
对这样新奇的胡说八道,驳斥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反纳米运动是很轻松的———
轻松,但很不明智,”这篇题为《不要相信夸大其词》的社论警告说,“像ETC
这样的组织的主张常显得没有理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在公众中产生共鸣。”
GM食品在英国等欧洲国家被妖魔化,可以看作纳米技术的前车之鉴。1999年,
一项GM土豆损害健康的研究成果被反GM运动者当作了一件有力的武器,后来发现
这项研究很不可靠。更早的时候,美国孟山都公司拒绝给出口到欧洲的GM大豆贴
上标签,这最终导致了数个欧洲国家停止为GM作物发放许可证。
人们在GM问题上付出了代价。根据7月11日英国政府公布的一份GM作物的评
估报告,尽管GM作物对于英国的经济发展和公众健康有巨大的潜在利益,但是目
前公众对于GM作物的不接受态度导致这些利益至今不能显现出来。
《自然》杂志的社论用了“夸大其词”一词,这种“夸大其词”不仅指像
ETC这样关于纳米技术的胡说,也包括纳米技术研究领域本身的华而不实:“来
自纳米尺度科学领域的新成果几乎每天都会在媒体的聚光灯下炫耀地登场,每一
项成果都自称能治疗疾病、清洁环境或者拓展和平与繁荣。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创
造如此的奇迹,人们可能会思考,它同样也可能做坏事。”
新语丝网站的负责人、曾多次撰文驳斥过有关GM的陈词滥调的方舟子博士则
认为,“科学界在展望新技术的前景时,不要过分乐观,设想得过于美好,要让
公众了解到可能的障碍和问题。”
德雷克斯勒本人在接受英国《新科学家》杂志采访时也认为,ETC关于停止
一切纳米技术研究的要求不合逻辑。这种要求实现的可能性事实上也很小。
但对纳米技术而言,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万事大吉。
“我担心这些恐惧会变得高涨起来。人们不了解这些技术,而是(简单地)
认为它们是‘坏东西’。”巴伯博士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不无忧虑地表示。
他认为科学家需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
■相关
天真的预言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的未来学家德雷克斯
勒提出的。德雷克斯勒也是“灰色粘质”(greygoo)这个词的创造者。1986年,
他在一本名叫《造物引擎》(Engines of Creation)的书中描述了能够进行
自我复制的纳米尺度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通过移动单个原子制造出任何人们
想要的东西———土豆、服装或者是计算机芯片,任何人工产品———而不必使
用传统的制造方式。但是德雷克斯勒担心,这样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可能
会失去控制:他们疯狂地复制自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地球变成了一大团完全
由纳米机器人组成的“灰色粘质”。
德雷克斯勒的“纳米技术”的概念,听上去就像英国诗人布莱克在《天真的
预言》里的诗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然而,在从事实际工作的“纳米科
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工程师等人的眼中,德雷克
斯勒的纳米技术概念确实是一种天真的预言。今天我们所说的“纳米技术”,一
般是指研究纳米尺度(1纳米等于10-9米)上材料性质的科学。在如此微小的尺
度上,物质可能出现一些新的特性,例如碳60分子和碳纳米管。这些科学家的研
究目标并不是制造德雷克斯勒式的纳米机器人,他们倾向于认为《造物引擎》所
描述的这些概念更像是科幻小说,而不是科学。
(XYS200309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
---- 归零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61.55.134.16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