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lectrochem (电化学),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欢迎有志于从事化学电源研究的同学报考!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Oct  7 13:19:01 2004)

本研究组属于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希望有志于从事化学电源研究的同学报考! 
比起高校和京区其它科学院所,这里实验室的待遇还算不错!
不过竞争比较激烈,录取、报考比例1:4~6!

陈立泉简介 
简 历: 男, 1940年3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北京星恒电
 
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博士生导师。1964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主要研究方向: 1.纳米离子学;2. 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   
过去的主要工作 
及获得的成果: 1976年去德国马普协会固体所进修,合作研究固体锂电池电解质。1978年
 
回国后继续从事固体离子学及其在能源中的应用研究工作。1986年开始,曾主持物理所高
 
温超导材料研究。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发表论
 
文20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10余项。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和产业化以及对液氮温区高温超导材
 
料的发现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从固体离子学到纳米离子学的转变:纳米材料中(纳米颗粒, 纳米
 
线, 纳米薄膜)离子和电子输运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近年来,开展了纳米储锂合金的研
 
究,在纳米储能材料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为锂离子电池的新发展,提供了丰硕的技术储备
 
。  
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
 
性能及其应用。承担了国家“863” 和军工课题,没计和合成锂离子电池相关材料,为改
 
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为研究和开发电动车用动力电池,提供材料保证。已着手开展燃料
 
电池材料的原创性研究,旨在研究和开发新型燃料电池。   
培养研究生情况: 博士生14(包括与国外联合培养2人),硕士生6人(包括代培3人)博
 
士后1人,在读博士生6人。   
联系电话: 010-82649046   
E-mail: lqchen@aphy.iphy.ac.cn   
其他联系方式: Lq_chen@263.net   

黄学杰简介 
简 历: 男,1966年7月生,1993年毕业于荷兰Delft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1995年在
 
德国Kiel大学做博士后,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纳米物理于器
 
件实验室副主任,固态离子学课题组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 纳米离子学研究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离子电子空间分布可控材料
 
及新型固体燃料电池研究。   
过去的主要工作 
及获得的成果: 在纳米储能材料的研究方面已处于国际前沿地位,有关纳米氧化锡伯储锂
 
机理的研究论文,被ISI评选为经典论文,美国跨部门纳米科技工作小组(IWGN)1999年度
 
报告--“纳米科技未来研究方向”中,也引用了相关研究结果。在氧化锆的电子/空穴电导
 
控制方面,总结出一般规则,研究离子、电子空间分布可控材料并验证了单层燃料电池概
 
念。主持物理所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获中科院科技进步
 
二等奖,求是杰出青年奖。近年来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
 
专利14项,其中两项已获得授权。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有:承担国家“973”《致密能源的的
 
基础研究》项目,是该项目的专家,主要从事纳米合金/碳复合材料的研究;承担“863”
 
新材料领域“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项目和“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车用动力型锂离子
 
电池”项目,研究纳米孔储锂机制;新型材料设计、离子电子空间分布可控材料及新型固
 
体燃料电池研究工作,可望取得原创性成果。   
培养研究生情况: 已协助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5名、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6名。  
 

联系电话: 010-82649048   
E-mail: xjhuang@aphy.iphy.ac.cn   
其他联系方式: 13801019971   
物理所硕士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学科、专业(代码):凝聚态物理(070205)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课(理) (化学系专业课与导师商量)
②201英语 
③313普通物理(A) 
④434量子力学 
⑤437固体物理 
④⑤任选一门  



物理所硕士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品德优良,遵纪守法. 
2、考生须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在职人员须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 




同等学历报考硕士研究生须提供如下材料:  
1、工作两年以上,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提供大专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已取得
 
报考专业六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原件、公开发表的相当于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
 
文章复印件,审查合格后方可报考。 
2、同等学历的考生,初试合格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将在复试
 
通知书中说明 
  

二、其他注意事项 
1、考生在当地研究生招生部门报名,由当地负责组织考试。初试合格者到我所参加复试(
 
时间以复试通知为准)。 
2、考生如有问题可直接向我所询问。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八号研究生部 



联系信息: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八号  
邮政编码:100080  
联系电话: 010-82649461,82649129 
E-mail:libh@aphy.iphy.ac.cn  

  
  
物理所博士生招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物理
 
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
 
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物理研究所。  
    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物理所现已发展成为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
 
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原子
 
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理论物理等。拥有磁学、超导、表面物理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和光物理、电镜、真空物理、极端条件物理等4个院开放实验室以及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
 
论与材料计算、纳米物理与器件、微加工等4个所级实验室,由微加工实验室、工厂、图书
 
馆、网络中心构成了全所的技术支撑系统。  
    物理所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以“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及研究”、“低纯度
 
钕铁硼永磁材料” 、“碳纳米管” 和“全同纳米团簇阵列的制备与研究”为代表的一批
 
原创性重要研究成果,获国际、国内奖共300多项,其中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3项,国家
 
自然科学奖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1项,国家发明奖7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物
 
理所获国家科技奖励4项,中科院科技奖励9项。截止2001年,物理所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和
 
论文被引用数已连续12年在国内科研单位中名列首位。  
    1993年物理所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基础性研究所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经中国科学院批准
 
,于1996年6月在物理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中心,1998年物理所成为首批创新工
 
程试点单位之一。2003年经科技部批准筹建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物理所承担着一
 
批国家“973”、“863”、“攀登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的重
 
大科研项目等。具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在物理学某些分支领域能参与国际竞争
 
的科研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研究员102人,博士生导师93人,硕士生导师150
 
余人。 
    1978年至今物理所共招收硕士研究生697名,博士研究生809名,是物理学一级学科授
 
予点。我所系全国首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先后在站工作过的博士后230余名。
 

    物理所热忱欢迎有志于物理学研究的优秀青年报考我所博士研究生。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
 
才。 
  
二、 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 
2、 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 身体健康情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 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同等学历报考博士研究生必须提供如下材料: 
同等学历(本科毕业工作6年以上) 
(1)英语须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2)已完成硕士学位课程并有授课单位出具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原 件); 
(3)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 篇以上,或取得省部级以上的科技
 
或学术成果奖且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省部级奖名列前3名,全国奖名列前5名); 
(4)同等学历考生须加试硕士专业基础课两门和政治理论课。 
注:报考英语以外语种的考生需加试英语 

三、 报名日期 
2005年博士生招生为一次: 
报名日期:2004年11月1日日至2005年2月10日 

四、 报名地点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八号,邮政编码: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49126 
网址:http://www.iphy.ac.cn 
E-mail:jihh@aphy.iphy.ac.cn 
五、 报名手续 
1、 考生持所在学校(单位)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到我所报名,交报名费150元,领取报名表
 
,外地考生可函报。报名后不参加考试者,报名费不予退还。 
2、 参加报名的考生请于2005年2月15日前将填好的报名表交(寄)回研究生部 ,交表时
 
应选择导师及写明考试科目,经审查合格后,寄发准考证。 
3.报名材料如下: 
(1) 报名登记表 
(2) 专家推荐信 
(3)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 
(4) 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往届生),应届毕业硕士生在入学时验收学位证
 
书及毕业证书原件或答辩通过待授学位证明信。 

 

博士专业属于凝聚态物理  

考试科目:  

①英语  

②固体物理(固体化学)  

③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④硕士论文报告(请准备Powerpoint) 

①至③为笔试,英语(有听力)  

   
   

 

   

招生导师:黄学杰 招生人数: 3人  

拟带博士生的研究内容:  

1、凝聚态材料中的离子和电子输运研究;  
2、纳米离子学研究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侧重于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及其界
 
面问题研究;  
3、离子电子空间分布可控材料及新型固体燃料电池研究。  
联系电话: 010-82648073 其他联系方式:13801019971 

E-mail:xjhuang@aphy.iphy.ac.cn  

   

   

招生导师:陈立泉 招生人数: 3人(含2名硕博连读生)  

拟带博士生的研究内容:  

1.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中离子和电子输运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2.锂离子电池、纳晶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
 
合成、表征、以及在能源器件中的应用。  

联系电话: 010-82649046  

E-mail:lqchen@aphy.iphy.ac.cn  
备注:陈立泉目前只招硕博连读的,所以想考他的学生,必须在本科时联系保送或者考研
时候考过去!不外招博士!


※ 修改:·Electrochem 於 Oct  7 13:19:25 2004 修改本文·[FROM: 159.226.37.11]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159.226.37.1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