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kale (空水澄鲜),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WIMAX与3G的楚汉之争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Wed Dec 14 14:22:46 2005)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14:45 赛迪网--中国电脑教育报
作者:蔡 伟
【赛迪网讯】时至年底,WiMAX之风再度刮起。由于WiMAX标准的领军者是IT产业巨头
英特尔,加之一些技术上的优势,因此有关WiMAX将与3G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的论调大
行其道,一场“楚河汉界上的争斗”似乎在所难免......
WiMAX是“卒”还是“炮”?
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意即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是
基于IEEE802.16标准的无线城域网技术,WiMAX也被称为IEEE Wireless MAN(Metropolita
n Area Network),其基本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城域网一点对多点的多厂商环境下,可有效地
互操作的宽带无线接入手段。
作为一种诞生不久的新技术,WiMAX拥有一些取悦人心的优势。WiMAX的无线信号传输
距离最远可达50公里,是无线局域网所不能比拟的,其网络覆盖面积是3G(3rd Generatio
n,第三代移动通信)基站的10倍,只要建设少数基站就能实现全城覆盖,这样就使得无线
网络应用的范围大大扩展。它所能提供的最高接入速度是70M,这个速度是3G所能提供的宽
带速度的30倍。对无线网络来说,WiMAX的确是一个惊人的进步。它采用与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标准802.11a和11g相同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每个频道的带宽为20MHz。这也和11a和11g几乎
相同。不过因为可通过室外固定天线稳定地收发无线电波,所以无线电波可承载的比特数
高于11a和11g。因此,可实现74.81M的最大传输速度。作为一种无线城域网技术,它可以
将Wi-Fi热点连接到互联网,也可作为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等有线
接入方式的无线扩展,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WiMAX可为50公里线性区域内的用户提
供服务,用户无需线缆即可与基站建立宽带连接。由于WiMAX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从而能够实现电信级的多媒体通信服务。高带宽可以将IP网的缺点大大降低,大幅度提
高VoIP的QoS(服务质量)。 从技术层面讲,WiMAX更适合用于城域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无线
接入部分,尤其是对于新兴的运营商更为合适。
从技术角度来说,WiMAX确实可以提供比3G网络快得多的速度和更广阔的单基站覆盖区
域。如果运营商和设备商运用VoIP技术,把蜂窝电话标准能提供的优质语音通话服务完全
转移到互联网上,那么对于3G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从这个方面讲,WiMAX似乎应
该是卒子后面的那尊炮,对3G来说更具有威慑力。
英特尔帅印下 拥兵自重
为了能迅速扩大WiMAX的影响力,使WiMAX得到有效推广,精明的WiMAX技术倡导者英特
尔首先想到的是建立起一个群策群力的WiMAX联盟。这个联盟就是现在的WiMAX论坛。WiMA
X论坛是一个由业界领先的运营商、通信部件和设备公司共同成立的组织。它的宗旨是促进
和认证符合IEEE802.16和ETSIHiperMAN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由
于标准本身不足以推动某种技术的大规模使用,而WiMAX论坛的建立则可以帮助消除大规模
使用宽带无线接入(BWA)技术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在这些方面,论坛与服务供应商和管理部
门紧密合作,确保获得WiMAX论坛认证的系统能够符合客户和政府的要求。而实际上,早在
2001年,WiMAX论坛就已经成立,相关研究则开展得更早。因而,WiMAX技术的研发、推广
是一个早有预期的计划。
WiMAX论坛分工很细,它组织了很多工作组,包括技术工作组、认证工作组、市场营销
工作组、服务供应商工作组和频谱管理工作组,建立这些工作组的目的是将WiMAX论坛认证
的产品推广到市场所需重点关注的多个关键领域。在分工职责上,技术工作组负责根据全
球认可的实践制订一致性测试规范和确定认证服务的内容,实现全球范围内宽带无线接入
(BWA)系统的互操作性。认证工作组负责处理执行WiMAX论坛认证计划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
。市场营销工作组负责推广WiMAX论坛及其旗下的各个品牌以及构成BWA系统全球互操作性
基础的各个标准。服务供应商工作组负责为服务供应商提供一个使其能够对宽带接入(BWA
)产品及相关频谱要求提出意见的平台,确保每个服务供应商的市场要求能够得到满足。而
频谱管理工作组负责对世界各地负责制订相关管理规定的机构施加影响,推动以对WiMAX友
好的全球协调方式分配相关的频谱资源。
现在,以英特尔为首的WiMAX联盟正在大力推广这一新的无线网络接入技术。目前,W
iMAX联盟成员包括英特尔、SIMENTS、英国电信以及中国的中兴、华为等。根据WiMAX组织
的主要成员英特尔制定的计划,其将在2005年年底前实现WiMAX标准模块的室内安装,200
6年将WiMAX芯片植入笔记本电脑,实现便携性。而且,一旦手机芯片也内置WiMAX技术的话
,将能实现高速的移动通信服务,比如语音、视频、宽带电话。
根据WiMAX联盟的预测,如果到2007年在笔记本电脑上WiMAX技术的采用率能够达到20
%,就可达到分析家当初有关802.16客户机数量的最乐观预测的两倍。WiMAX联盟还希望,
在802.16市场方面,到2006年,亚太地区能成为最大的市场,其次为欧洲、中东、非洲和
北美地区。届时,用户的主要构成大致是家庭、SOHO(小型办公和家庭办公)及中小型企业
,而移动市场也将会开始迅速兴起。
从WiMAX技术标准制定的时间节点可以看出,现阶段,WiMAX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后一
公里接入”这块市场,而是进一步向着更具诱惑力的移动通信市场迈进。这也体现了WiMA
X联盟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一个目标:最终由WiMAX技术来满足用户在穿梭漫游时的连续服
务要求,而这个目标的矛头就是3G。虽然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这是当下WiMAX发展
的主旋律。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英特尔近期大张旗鼓投入WiMAX布局,企图借此能在无线通讯
领域取得更好的战略地位,其首款WiMAX芯片Rosedale已在日前推出,预计导入WiMAX的终
端产品可以如WiMAX联盟所愿,在2006年问世。
现在看来,英特尔的努力似乎取得一些成果。英特尔不久前宣布,全球范围内目前已
经有13家运营商开始部署基于WiMAX网络技术的首批商业及居民用户WiMAX网络。另外,在
年底的时候还将有11家运营商加入。英特尔还表示,这一技术能够使无线宽带网络的范围
延伸到先前没有到达的场所。由于WiMAX技术设置了“最后一公里”的热点,使Wi-Fi网络
进一步得以延伸。与目前通过DSL或有线调制解调器连接相比,它能够使消费者在更快速度
的无线网络上进行互联网冲浪。因此,WiMAX在全球获得了不少呼声。
无线通信专业人士指出,WiMAX标准的逐渐成熟,英特尔帅印下众多实力公司的支持,
将有利于实现WiMAX技术的规模化和低成本。看来WiMAX似乎很快就能成为推动无线宽带市
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了。
纸上谈兵
其实除去标准的建立和技术推广外,WiMAX还面临很多问题。在WiMAX之前,也有众多
无线标准曾经试图进军无线接入市场,然而皆因各种原因功亏一篑,WiMAX能迈过3G这道坎
吗?
由于定位的不同,WiMAX第二阶段推出的IEEE802.16e技术和3G技术存在着很大差异。
从标准化程度上看,802.16e仅定义了空中接口的物理层和MAC层。在MAC层之上采用的协议
以及核心网部分不在802.16e所包含的范围之内。802.16e的空中接口标准化工作预计近期
完成。3G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空中接口规范、核心网系列规范以及业务规范等都已
经完成了标准化工作,涉及无线传输、移动性管理、业务应用、用户号码管理等内容。
在业务能力上,802.16e提供的主要是具有一定移动特性的宽带数据业务,面向的用户
主要是笔记本终端和802.16e终端持有者。802.16e接入IP核心网,也可以提供VoIP业务。
3G从设计最初就是为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共同设计的,对于话音业务,核心网络仍采用电
路交换方式实现,QoS有较高的保障。802.16e牺牲了移动性换取了数据传输能力的提高,
它的数据带宽优于3G系统。但是3G的数据能力也在不断提高,3G增强型如HSDPA,已经可以
实现10Mbit/s的接入速率。
尽管WiMAX传输速率可达到3G的10倍甚至更高,其覆盖范围用低阶调制时可与3G匹敌甚
至更远,但这不是3G标准的以无线广域网WWAN为基本模式、以公众语音及多媒体数据为内
容、在全球范围内漫游的个人手机终端的基本市场定位,本质上WiMAX是作为3G及3G演进的
一种无线城域网、多点基站互联的重要支持手段而已,两者潜在的市场尺寸也有巨大差异
,从而还谈不上WiMAX会成为3G的取代。
另一方面,WiMAX为了获得较高的数据接入带宽,必然要牺牲覆盖和移动性,因此WiM
AX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主要解决热点覆盖,网络可以提供部分的移动性,主要应用会集中
在游牧或低速移动状态下的数据接入。3G则是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是连续的,用户可以
实现不间断的通信。
再者,3G拥有全球统一的频谱资源,而802.16e则正在试图寻找2~6GHz之间的频率资
源,各个国家目前可用的频率都不一致。因此,802.16e最终获得足够的全球统一频率存在
一定难度。
以上都表明WiMAX取代3G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WiMAX联盟在英特尔帅印下,
成员虽然由67家激增至300余家,但是,在国内,大部分成员到目前为止仍然持观望态度,
并没有在资金方面予以太多的投入。据中国网通内部人士透露,虽然中国网通相比其他运
营商更加关注WiMAX的发展,但实际上投入也很少,其开展的试验也是一种常识性的了解。
该人士还表示,据他了解,国内的运营商们并没有打算大规模建设WiMAX网络。
在WiMAX全球峰会上,电信研究院专家公开指出,WiMAX单独组网的代价和风险都非常
高,WiMAX技术在初级阶段业务还主要以数据为主、话音为辅,必须借由电脑,才能和手机
结合,这一特点将非常不利于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WiMAX将受制于
其频谱的束缚,从而限制其大规模商用。而WiMAX全球峰会主要负责人也承认,目前与欧盟
关于2.5G频率的谈判正在进行,但仍然没有获得大的进展。尤其是3G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
进展,运营商、设备制造商都进行了大量投入,不可能期望已经在3G进行大量投资的运营
商会放弃3G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会有太多的运营商和设备商敢于冒此风险。至少
现在来看,在国内,WiMAX取代3G成为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好像还是纸上谈兵。
一山难容二虎?
既然现在看来,WiMAX取代3G还不够现实,那么WiMAX就会黯然失色了吗?WiMAX和3G之
间真的已到了一山难容二虎之地了吗?WiMAX与3G技术的确存在诸多重叠的功能,具有一定
的竞争关系,但它们分别是着眼于城域网(MAN)与广域网(WAN)两个层次分明的领域内的技
术,具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可以在总体网络框架中优势互补。
诚然,WiMAX由于具有接入速率高、架构使用方便、可支持移动计算、系统费用低廉及
可扩展性较好等优点,在热点地区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近年来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的一
个亮点。但从覆盖域、速率能力、基本业务类别、可移动速率、向前扩展演进走向等多方
面综合考虑,WiMAX更可能是3G的补充。
开发3G和WiMAX,都是源于人们对移动性日益高涨的需求。因为移动性是人类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下一个需求浪潮,人们希望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上网通信、办公娱乐、获取信息
。
正如前面所讲,WiMAX与3G的着眼点是不同的。3G是着眼于手机的,在话音和手机应用
上可以做得非常出色。WiMAX是着眼于PC的,特别是笔记本电脑,它提供的数据速率比较高
,当然也可以提供话音业务,但话音业务不会喧宾夺主。因此有人形象地说:“3G是面向
站着的人,WiMAX是面向坐着的人。”
由于无线通信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未来应用的多样性,不可能有一统天下的无线网络
,没有哪种技术能够在各种应用场合都保持优势。WiMAX跟3G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HSDPA
和WiMAX之争。两者可谓殊途同归,都朝着宽带、无线、移动方向前进。但它们各有自己的
优势,难分伯仲。HSDPA,可以在WCDMA网络基础上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网络的建设相对
容易些,因而HSDPA的上马速度会快一些。WIMAX要在下面建立新的基础设施,这就需要较
大的前期成本和比较长的时间,但是它有它的优势,它的优势就是速率比较高,而且它还
可以使用不需要许可的频谱。
其实,WiMAX的发展需要3G,3G也需要WiMAX的补充。在3G大规模铺设后,WiMAX可以在
其基础上平行使用,作为3G的补充。它可以提供视频点播、网络游戏、生产自动化、网络
安全等补充功能。据WiMAX论坛市场副总裁Mo Shakouri介绍,WiMAX由于具备核心技术独特
、开放网络模式、基于IP的无线宽带、可以支持不确定应用的网络等特点,可以对DSL上网
、3G进行补充。3G也可以利用WiMAX能提供较高数据速率的特点来弥补其缺陷,二者能够优
势互补。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整合所有的无线接入技术,包括Wi-Fi、WiMAX、3G等等
各种各样的技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向用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因为用户需要的是质
量优、价格合适、性价比高的服务,而不会在乎使用哪种技术。通过技术融合,推广不同
技术、设备的厂商就可以实现和谐共处,达到共赢。
编后语
我们有理由相信,WiMAX将成为未来一项具有革命性应用的技术,它的发展将推动无线
互联世界的进步。但仅仅是进步,而不是改变未来的互联世界。
--
http://www.topicphoto.com/RP2/J1/011/med/113658.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5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5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