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jn (山东季风),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3G新兴技术LTE: LTE——3G技术的未来发展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Mon Oct  9 09:56:00 2006)

摘要 结合LTE的提出、发展以及技术方案,阐述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对LTE的理解和所做
的准备。 

关键词 3G LTE 技术方案 

0、概述 

  3G技术的出现给移动通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它使上网冲浪、联网游戏、远程办公等摆脱了场地和环境的束缚,实现了真正的无所不在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Evolium系统很好地实现和优化了这些应用,成为在系统结构、算法设
计稳定性等方面领先的解决方案。但人们的需求并没有就此停滞,大量的市场调研和专家
研究表明,2Mbit/s的WCDMA R99传输速率、14.4Mbit/s R5 HSDPA的峰值速率已远远不能满
足人们未来的需求。那么是不是一定要等到2010年后的IMT-Advanced(B3G)才能满足这些需
求呢?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在经过认真的讨论后提出了新的挑战,那就是在2007年实现峰值
速率100Mbit/s的数据传输。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必须在两年之内设计出7-50倍
于当前系统传输速率的新技术,并且具有很好的向下兼容性,以保护现有的投资。这一新
的系统被称作E3G或LTE(Long Term Evolution)。 

  阿尔卡特作为3GPP的独立成员,发起并参与了LTE的标准制定和技术研究,并且提交了
候选技术。本文将结合LTE的提出、发展以及技术方案,阐述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对LTE的理
解和所做的准备。 

1、LTE概念的提出 

  LTE的研究项目(study item)是于2004年底在3GPP中提出的,当时的目标和关键特性还
不是很清楚,争论也比较多,但在2005年6月的魁北克会议上最终确立了系统目标(requir
ement),到此LTE的概念正式确立。具体内容包括: 

  a)目标峰值速率:下行链路100Mbit/s,上行链路50Mbit/s; 

  b)适用于不同的带宽:1.25-20MHz; 

  c)支持“paired”和“unpaired”的频谱分配; 

  d)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 

  e)降低无线网络时延:U-plan<10ms,C-plan<100ms: 

  f)频谱效率:下行链路5(bit/s)/Hz(3~4倍于R6 HSDPA);上行链路2.5(bit/s)/Hz(2
~3倍于R6 HSUPA); 

  g)强调后向兼容,同时也考虑与系统性能的折衷; 

  h)提高小区边缘的用户吞吐量。 

  从中可以看出,其目标与3G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其主要特性体现在高数据速率、
分组传送、灵活带宽和向下兼容。 

2、LTE的发展时间表 

  LTE概念的提出意味着目标的确立,为了有一个清晰的技术发展路线,3GPP制定了明确
的时间表,如图1所示。



图1 3GPP LTE总体发展时间表 

  整个标准发展过程分为研究项目(study item)和工作项目(work item)两个阶段。 

  研究项目阶段在2006年年中结束,该阶段将主要完成目标需求的定义,明确LTE的概念
等,然后征集候选技术提案,并对技术提案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符合目标需求。对有可
能融合的提案进行讨论,甚至还可能对某些技术的优越性进行辩论,最终选择出适合未来
LTE的技术方案。实际上这是厂商实力的较量,也不乏政府在其后的影响。针对系统功能的
划分、接口的定义也会在这个阶段涉及。 

  工作项目在2006年年中以前建立,并开始着手标准的建立。该阶段将对未来LTE标准细
节的各个方面展开讨论和起草,并一直持续到2007年年中。整个过程比3G标准的制定过程
节奏明显加快,这也是考虑到市场的需求。随着宽带技术的不断创新,3GPP也将在最短的
时间内推出最新的技术。这给运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更新更快的业务可以在不远的将来
得以实现,甚至完全可以和有线网络相媲美。 

  3GPP针对LTE研究项目阶段制定了更为详细的时间表,如图2所示。



图2 3GPP LTE研究项目发展时间表 

3、LTE主要技术提案介绍 

  从LTE制定的目标需求可以看出,100Mbit/s的传输能力已远不是3G所能比的,那么其
使用的技术也必将有较大的提高。在方案的征集过程中有6个选项,按照双工方式可分为频
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按照无线链路的调制方式或多址方式主要可分为码分
多址(CDMA)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两种。如表1所示。 

表1 3GPP LTE主要技术提案 

种类 
 多址接入方式 
 技术建议 
 

 FDD UL采用SC-FDMA,FDD DL采用0FDMA 
 R1-050679 
 

 FDD UL采用0FDMA,FDD DL采用0FDMA 
 R1-050672 
 

 FDD UL/DL采用MC-WCDMA 
 R1-050674 
 

 TDD UL/DL采用MC-TD-SCDMA 
 R1-050675 
 

 TDD UL/DL采用0FDMA 
 R1-050678 
 

 TDD UL采用SC-FDMA,TDD DL采用0FDMA 
 R1-050678 
 

  现针对其中重点的几种提案作一简要介绍。 

  3.1 FDD SC-FDMA UL、FDD OFDMA DL 

  该提案使用了目前频谱效率很高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下行链路的主要调制
方式,实现高速数据速率传送。上行链路则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FDMA),主要的好处就是
降低了发射终端的峰均功率比,减小了终端的体积和成本。其主要特点包括频谱带宽灵活
分配、子载波序列固定、采用循环前缀对抗多径衰落和可变的传输时间间隔(TTI)等。 

  3.2 FDD UL采用OFDMA,FDD DL采用OFDMA 

  该提案与上一方案非常类似。所不同的主要是上行链路,这里采用的也是OFDM技术,
这就要求终端能够实现比较高的峰均功率比,但数据传输效率更高。 

  3.3 FDD MC-WCDMA UL/DL 

  该提案实际上就是多载波的WCDMA方案,上下行采用与HSDPA/HSUPA相似的技术,例如
自适应调制方式、NodeB调度、层2快速重传和快速小区切换等,然后利用多载波复用的方
式提高数据速率。 

  3.4 TDD UL/DL采用MC-TD-SCDMA 

  该提案主要由大唐公司提出,是TD-SCDMA标准的演进。其主要特点是尽可能继承TD-S
CDMA的系统特点,例如相同的子信道带宽、信道结构,Space、Time、Code多域复用等,在
此基础上通过多载波的方式扩展数据速率,满足LTE的需求。 

  3.5 TDD UL/DL采用OFDMA和TDD UL采用SC-FDMA,TDD DL采用OFDMA 

  这两种提案同前两种是非常类似的,不同的是双工方式。 

  以上这些提案代表了不同的背景和不同集团的利益,在最新结束的马耳他会议上,已
有了最终的结果。FDD和TDD将尽量采用相同的多址技术,并且绝大多数公司支持的第一种
方案将作为以后开展LTE研究的前提条件。同时中国的TD-SCDMA经过多方的不断努力,TD-
SCDMA的帧结构在第一种方案中作为一个选项得以保留,并且可以在多载波的演进方面继续
开展研究。 

  阿尔卡特向3GPP提交了多项有关OFDM、增加小区边界吞吐量等的技术建议,正在积极
准备未来3G的技术标准和系统开发。阿尔卡特在保证技术和系统性能领先的同时,将最大
程度地利用并兼容现有的系统平台,保持系统的平滑演进,以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
    当初我降临人世的时候,上帝许诺说要把他最美丽的女儿嫁给我。我左右顾
盼,上下求索,等了25年了,还没见到仙女的影子。我很郁闷,于是跑去问上帝。上
帝说:“你急什么?我都还没女朋友呢!”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36.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6-5-31_20060321082548659.jpg (36206 字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6-5-31_20060321082525829.jpg (97436 字节)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