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jn (山东季风),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透视中国3G技术发展》连载:对B3G的思考与建议(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14 20:57:12 2006), 转信

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员会委员李进良专著——《创新的忧思——透视中国3G技术发展》第一章第十三篇:对B3G的思考与建议

2004年10月《中兴通讯技术》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前3代移动通信网建设的历史教训,提出中国要想建成电信强国必须大力开展B3G研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更重要的是制定自己的标准。文章在简要介绍当代信息通信发展的4项定律、4个发展方向和移动通信网的发展趋势后,提出了中国B3G的发展目标,指出应在B3G涉及的技术领域:有效频谱技术、有效覆盖技术和纯IP体系结构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关键词:信息通信;移动IP网;穆尔定律;超3代移动通信

1 中国研究B3G的必要性

1.1 以往发展移动通信的教训

中国在发展移动通信过程中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迟后了第三代,三代以后怎么办?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吸取: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没有列入移动通信,使得中国在这一领域几乎没有自己的技术积累;1987年,模拟移动通信在中国开始商用的时候,所有的产品都是国外的,中国完全丢失了第一代;近几年中国的通信制造业继在程控交换领域取得完全突破之后在移动通信领域也出现了群体突破,但是晚了5年,错过了第二代的黄金时期;ITU公用陆地移动电信系统(FPLMTS)已经研究了13年,中国才在1998年截稿最后一天提出TD-SCDMA方案;TD-SCDMA产业化比WCDMA、CDMA2000也晚了3年,幸亏第一阶段3G标准不适合未来发展方向,技术及应用尚不成熟,才给了中国一个追赶的机会,但未来究竟结果如何,变数甚多,很难预料。

在2G和2.5G移动通信技术中,中国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一直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从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角度来看,中国包括设备提供商和运营商的下游产业发展相当强劲,但包括知识产权提供商和芯片提供商的上游产业却被牢牢地掌握在美国、欧盟手里。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标准组织和大公司制定了很多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并利用它们对标准和知识产权的控制获取巨额经济利益。这些标准组织和大公司将他们的标准和技术授权给芯片制造商,芯片制造商提供芯片给设备制造商,因此芯片制造商也能获得丰厚的利益,而中国的设备制造商由于没有核心知识产权,大多靠廉价的劳动力挣取微薄的组装费和加工费。

韩国在CDMA上投入了很大力量,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使得韩国的CDMA发展到今天的高水平,并有力地促进了其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他们也由于没有核心知识产权,一半以上的利润都奉献给了美国QUALCOMM公司。由此可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必然会受制于人。国外行业巨头垄断了核心技术,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上端,而中国则落入“专利陷阱”,需要将其生产销售所得利润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用来支付专利费。中国PC机生产成本中向微软和英特尔交纳的注册费占了很大比例,生产一台DVD交出的专利费每台高达150元,在GSM方面欧洲的大公司已经提出交专利费的要求。更可怕的是,国外厂商利用其技术标准,划定了游戏圈子和规则,中国厂商只能亦步亦趋,很难有胜出的机会。

1.2 建立电信强国的需要

当前,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规模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核心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大而不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信息通信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是一个战略目标,做大不易,做强更难,只有积极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与新产品开发才能实现电信业的持续发展。这是建立电信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全球经济中,标准对于决定参与各方在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多少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中,对技术标准的竞争已经超越了技术革新竞争。目前,谁控制了市场上的事实标准并保护了知识产权,谁就是技术上的优胜者。我们必须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有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才能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只有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制定自己的标准;只有有了国家标准,才能发展自己的产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时才能不受制于人,成为电信强国。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提出了其新世纪政策的4条基本纲要:

?研发开支

?人力资源

?知识产权

?标准

《技术标准是什么?》一文指出,“在关税壁垒逐渐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垄断和控制国际市场、保护和发展本国市场的最有效手段”。《技术与国家利益》的调研报告也指出,对中国而言,实施标准战略是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在知识产权和标准制定领域中国必须开展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建立技术联盟,逐步形成企业主导的行业协会和形成协会标准。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和国际事实标准制定工作,与发达国家企业展开技术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全美亚洲研究所特别报告《中国入世后的技术政策:标准、软件及技术民族主义实质之变化》[1]提出:“当今世界分技术民族主义与技术全球主义,而技术民族主义又分旧技术民族主义与新技术民族主义。新技术民族主义就是利用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追求有利于国家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技术发展,在国际竞争中为国家利益服务。中国的标准战略与旧技术民族主义不同,它必然要求中国关注现有的国际准则,寻求与外国机构的合作,并且需要以新的方式来协调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关系。”

美国一再提出警示称,中国所表现出的新技术民族主义倾向将对美国的国际地位造成很大的威胁,美国政府应当采取相关政策,遏制这种趋势的蔓延。中国与美国在无线局域网认证和保密基础设施(WAPI)问题上的较量,完全是国家利益之间的博弈。遗憾的是,我们失败了。

往者已矣,下一代移动通信未雨绸缪,当在今日。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早日进行B3G的研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出自己的草案。

为了推动B3G的研究,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当代信息通信的特点,其次我们还必须理解当代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2 移动网的发展趋势

2.1 无线移动网的发展趋势

在整个信息通信领域中作为接入网的无线移动网的发展趋势是:

??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从传统的话音领域向数据领域和宽带多媒体领域转变;

??当前信息通信领域的两大热点——移动网与因特网必然要走向融合;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将是高速、宽带,可支持多媒体业务,适用于所有移动环境的移动IP网。 

2.2 移动IP网的前景

移动IP网的前景为:

??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普及率将超过全球人口70%;

??人与机器之间通信——使用率将超过全球人口100%;

??机器与机器之间通信——使用率甚至会超过全球人口300%。

2.3 未来网络的架构

在当代微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新一代统一的信息网将演变为:

??核心网是一个运行IP的光纤网;

??接入网是一个运行IP的无线移动网。

通信体制的革命,宽带IP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4 未来网络展望

三网融合后的世界将是:

??无论在家、办公室都无线接入;

??娱乐、商务转移到网上;

? 互联网与电视网形成竞争;

??电话与电视融合后的可视电话普及;

??分布全球的研发机构昼夜接续的“日不落设计”。

信息通信技术未来趋势将是:

??未来电脑头上套;

??电子图书任你读;

??人脑成了遥控器;

??身在网络无处藏。

未来手机的应用将成为:

? 生活工具。具有联网家电(摄像机、冰箱、电饭煲),人体健康(血压血糖监测、诊断) 监测功能;

? 工作工具。手机可以当作银行卡刷卡付账,当作乘车卡坐车,当作电子地图定位导航,参加会议;

? 学习工具。可以用来查字典、计算、上网。

--
    当初我降临人世的时候,上帝许诺说要把他最美丽的女儿嫁给我。我左右顾
盼,上下求索,等了25年了,还没见到仙女的影子。我很郁闷,于是跑去问上帝。上
帝说:“你急什么?我都还没女朋友呢!”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14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5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