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amhere (灯火阑珊·鬼塚先生),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技术讲座: CDMA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16日21:34:42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第一讲  导论 
   

1.1.CDMA的发展背景


CDMA技术早已在军用抗干扰通信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1989年.11月, Qualcomm在
美国的现场试验证明CDMA用于蜂窝移动通信的容量大,并经理论推导其为AMPS容量
 的20倍。这一振奋人心的结果很快使CDMA成为全球的热门课题。95年香港和美国
的CDMA公用网开始投入商用。96年韩国用自己的CDMA系统开展大规模商用,头12个
月发展了150万用户。1998年全球CDMA用户已达500多万,CDMA的研究和商业进入高
潮,有人说1997年是CDMA年。美国已拍卖的2958个PCS经营许可证中, 选择CDMA占
51% , D-AMPS占20%, GSM占28%。1999年CDMA在日本和美国形成增长的高峰期,全
球的增长率高达250%,用户已达2000万。 

中国CDMA的发展并不迟,也有长期军用研究的技术积累,93年国家863计划已开展
CDMA蜂窝技术研究。94年Qualcomm首先在天津建技术试验网。1998年具有14万容量
的长城CDMA商用试验网在北京、广州、上海、西安建成,并开始小部份商用。联通
也计划在广东、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建CDMA商用试验网。 

        韩国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在政府的强有力的组织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CDMA网络运营仅一年多便发展到400万用户,其用户密度远高于我国用户密度最
大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韩国CDMA网络运行正常,笔者曾在韩国多次用CDMA的蜂窝和
PCS手机、WLL电话打回国内,呼通率高,语音清晰,末发生过掉话断线(包括高速
公路上)。韩国CDMA的运营情况,充分证明了CDMA技术是成熟的,其系统容量和话
音质量较目前其它蜂窝系统(GSM、TDMA、PDC、TACS、AMPS)是最优的。

        据预测,未来的几年CDMA将以超过100%的增长速度发展,远快于GSM 40%
的发展速度。韩国CDMA运营仅一年,即超过模拟网AMPS的200万用户;日本CDMA将
会在2000年超过PDC;美国CDMA将会在2002年达到4200万,超过AMPS的3600万、
D-AMPS的2200万和GSM的1100万,成为全美的最大蜂窝系统。到2002年全世界的
CDMA将由目前仅占蜂窝系统2%的比例提高到18%,成为第二大蜂窝系统;占第一位
的是GSM,其份额将由目前的32%升至45%,而模拟系统将由目前的48%下降至15%。
 

     无线通信在未来的通信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DMA将成为下一世纪主要的
无线接入技术。W-CDMA较W-TDMA有更多优越性,W-CDMA将成为目前各种第二代移动
通信系统(GSM、IS-95、PDC等)的交汇点,发展成第三代系统,但未来的统一将
要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目前欧美都在进行GSM与CDMA的兼容试验,用GSM的网络以
CDMA的空中接口,其网络试验在英国进行,Qualcomm已研制出GSM/CDMA双模手机样
机。未来的第三代多模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将以ATM为平台,它不仅兼容第三代的
W-CDMA、UMTS和cdmaOne,而且还兼容目前第二代的GSM和IS-95。 

         韩国SKT和日本NTT DoCoMo正紧密合作发展采用W-CDMA的IMT-2000,并计
划于2000年在韩国和日本开展试验网,其目标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提供智能化的、
宽带的多媒体移动通信服务。

  

1.2.IS-95 CDMA技术的发展趋势 


       IS-95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Qualcomm 将致力继续发展IS-95,以
便使IS-95保持竞争优势,并过渡到第三代系统。将推出以下新标准。

1) IS-99

      IS-99为IS-95提供无线数据链接协议。将把PPP、IP、TCP、AT等协议写入
IS-99,速率14.4kbps,为IS-95提供数据业务标准。IS-99于1998年第三季度完成


2)IS-657

      IS-657专门为IS-95提供直接接入Internet标准协议。支持所有的
TCP/IP/PPP协议。IS-657于1999年第一季度完成。

3)IS-95B

    IS-95B是为IS-95成为宽带系统而写。允许8个业务信道组合在一起,其数传速
率将取决于使用的信道数。支持高级的数据接入协议,如TCP和ADSL等,为
Internet的接入提供高速、灵活、方便的服务。IS-95B的硬件网络将是全透明的。


4)IS-95C

    IS-95C将于1999年开展制订,完全兼容IS-95A、B。IS-95C主要改进声码器、
扇区设计、寻呼信道和省电时隙,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容量、增加正向传输速率和降
低反向信道的EMI,使传输速率达到+64kbps。另外,在IS-95C的基础上发展
IS-95HDR(High Data Rate)高数据速率系统。

5)cdmaOne

    CdmaOne就是指基于IS-95标准的数字蜂窝网络。目前的标准是IS-95A,下一步
将推出允许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IS-95B。数据速率最高可达到116Kbps。

    基于IS-95的cdmaOne技术自1995年10月商用实践以来,迅速覆盖韩国、日本、
美国、欧洲和南美洲的一些主要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并成为业界公认的
过渡到未来3G的技术平台。目前各国上报给国际电联审批的所有3G提案中,绝大多
数方案都是基于与IS-95CDMA相近的CDMA技术。 

表 cdmaOne的演进之路

标准
 容量(GSM相比)
 数据速率
 包
 回路
 可用性
 
IS-95A
 ×3
 14.4kb/s
 √
 √
 目前
 
IS-95B
 ×3
 115kb/s
 √
 √
 目前
 
HDR
 N/A
 2.4kb/s
 √
 √
 2000年
 
IS-95C
 ×6
 144kb/s
 √
 √
 2001年
 
3G(cdma2000)
 ×6
 2Mb/s
 √
 √
 2003年
 

 

Qualcomm计划CDMA手机技术的发展进程如下:

1998年 - SMS和寻呼业务,有限的数据接入;手机:<120g, <120cc, 2-4小时通话
,40-100小时守候。 

1999年 - 大屏幕,全SMS、寻呼、Email、Internet和分组数据业务。

2000年 - 全综合数据业务,Email、Internet和Intranet功能;手机:<100g, 
<100cc, 2-4小时通话,100小时守候。

2002年 - 智能手机:话音识别,多模式、多频段、多网络,卫星通信,内含GPS。


2005年 - 数据业务,视频、音频和数据文件接入,网络计算机功能;手机的大小
只取决于应用对象, 4-8小时通话,大于100小时守候。

 

1.3.CDMA国际标准的发展历程 

 

目前,国际通用的CDMA标准主要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I  TIA开发颁布的。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作为美国国家标准制订单位,负
责授权其它美国标准制订实体,其中包括电信工业解决方案联盟ATIS、电子工业委
员会EIA以及电信工业委员会TIA。TIA主要开发IS(Interim Standards,暂定标准
)系列标准,如CDMA系列标准IS95、IS634、IS41等。IS系列标准之所以被列为暂
定标准是因为它的时限性,最初定义的标准有效期限是5年,现在是3年。除了IS系
列标准之外,TIA还颁布其它类型的规范,如电信系统公告TSB(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Bulletin)文件。TSB不是标准,但可以提供与现存
标准相关的信息或对工业界非常重要的其它事宜。TIA开发出的标准在经ANSI所有
成员同意之后即可成为ANSI的正式标准。TIA目前由9个TR委员会组成,即TR8、
TR14、TR29、TR30、TR32、TR34、TR41、TR45、TR46,其中与CDMA标准关系最为密
切的是TR45(移动和个人通信公用标准),它的下面包括7个子委员会,分别负责
不同接口标准的制订,如TR45.2负责网络部分,TR45.4负责A接口部分,TR45.5负
责空中接口等。 

  除了ANSI TIA之外,其他一些标准化组织和生产厂商对CDMA标准的制订也起
到积极作用。如CDG(CDMA发展小组)和3GPP2(负责第三代CDMA移动通信标准的制
订),先后推出了有关A接口的IOS系列标准,涉及的内容包括从窄带的CDMA到第三
代移动通信――宽带CDMA。一批知名的通信公司如MOTOROLA、LUCENT、NORTEL、
QUALCOMM等首先提出了有关CDMA标准的方案和建议,经过多次协商讨论,最终修改
成为目前被普遍接受的通用标准。 

 

1.3.1  Um接口标准的发展  

  CDMA在蜂窝系统中的应用几乎是和GSM同时被提出来的,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CDMA的蜂窝系统必须具有高速、精确的功率控制要求,否则整
个系统难以理想地工作甚至出现系统崩溃。功率控制技术在当时的条件下还难以攻
破,直到QUALCOMM公司解决了这一难题后这一状况才有所变化。该解决方案主要是
通过测量移动台和基站的接收功率,利用开环和闭环相结合的功率控制方式,命令
移动台调整发射功率,使移动台输出的功率电平在维持适当性能的情况下达到最小
。一方面减轻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同时有助于克服衰落,使得CDMA码分多址技术
应用于蜂窝移动通信成为可能,并由此拉开了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蓬勃发展
的序幕。 

  QUALCOMM公司于1990年7月公布了最早的CDMA标准,经过许多移动通信运营商
和制造厂家的协商讨论,于1990年9月发布了建议标准的修订版本,并于1990年10
月公布了暂行规定,成为此后一段时间内被广泛认可的主要规范。1993年7月,美
国ANSI TIA再次征集各方面的建议,经会议讨论后正式将其确认为IS95标准,即
“双模式宽带扩频蜂窝系统的移动台-基站兼容标准”。IS95标准由此成为CDMA移
动通信的核心标准,世界上许多国家以此为蓝本生产和建设码分多址数字移动通信
系统。 

  经过多年的开发修订,以IS95为代表的窄带CDMA系列标准已经日趋完善。
IS95系列标准的发展先后经历了IS95、IS95A、TSB74、IS95B(ANSI95)、IS2000
、IS2000A等多种标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TSB74是与IS95A有关的TSB文件,是在
IS95A的基础上增加了14.4kb/s速率组、指配或切换到PCS频段、MIN/IMSI共存等内
容。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的IS2000及IS2000A完全兼容IS95标准,也就是
说现有的IS95系统可以平滑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 

 

1.3.2  A接口标准的发展 

 

  作为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之间的接口,A接口标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至关
重要,它决定着CDMA设备制造厂家能否独立地开发基站设备或网络设备。对于
CDMA系统的运营商来说,他们同样要求开放的系统结构,开放的A接口为CDMA系统
提供了竞争环境。CDMA A接口标准的形成过程与其它标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
是在各厂家已经开发出商用产品之后,通过谈判协商而形成的,经历了一个相当复
杂的过程。各标准制订组织和生产厂家为A接口标准的制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现在支持开放的CDMA A接口的标准有两个,即IS634系列和IOS系列。 

  1991年,Motorola公司提出了一个A+接口,并提交给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
ANSI审议,该接口为支持CDMA和其它空中接口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当时的
A+接口只是GSM系统A接口的一个简单翻版,错误甚多,几乎没有什么可操作性。
而且由于当时没有其它公司愿意开放该接口,因此A+接口一直被放置在美国国家
标准委员会中。直至1995年7月,由于一批大的运营商强烈要求开放A接口,美国标
准委员会通过了基于Motorola A+建议的IS634 RevO。虽然该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
,但毕竟是在许多厂家共同协商后才达成的,从此当时的几个主要的CDMA设备生产
厂家走向共同开发A接口的道路。由于IS-634 Rev.0存在许多逻辑错误和缺陷,
1995年12月对其修正后成为TSB-80。该接口支持基站中的多种语音编码器并以电路
中继模式和SS7消息传送MSC和BSS间的语音和信令。IS634A版本于1998年6月完成并
出版,1998年10月ANSI投票并最终于1999年3月以ANSI/EIA-634B的名义出版。
IS634A具有A、B两种结构,其中A结构中引入了A3和A7接口,用于支持不同BSC之间
的软切换。 

  IS634A版本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不仅支持CDMA,而且支持AMPS、NAMPS
和TDMA。因此该标准不可避免的包含了许多不适合CDMA运作的多种选项、消息和参
数。事实上只有CDMA运营者才关心并有计划地实施IS634A。但另一方面,就CDMA应
用而言,IS634A有点过于“松散”而难以实施。为了定义一个仅为CDMA应用,更实
际并更具有可操作性的A接口规范,1997年由美国Sprint PCS牵头,联合CDMA工业
界的LUCENT、Motorola、NORTEL及QUALCOMM等公司,在吸收TSB80的基础上,制订
了Sprint PCS IOS V2.0a。这一IOS互操作规范属于内部文件,Sprint PCS于1998
年10月将其提交给CDMA发展组CDG作为公开的行业规范。

 IOS系列标准得到了众多厂家的认可,也使得该系列标准得到迅速发展,趋于完
善,目前已经发展到IOS2.X、IOS3.X、IOS4.O、IOS5.O等多个版本。CDG IOS2.X
包括V2.O、V2.1、V2.2,均基于Sprint PCS IOS V2.0a,并支持如下功能:8kb/s 
EVRC声码器;在呼叫建立过程中支持完整的业务选择谈判;电路型数据(9.6/14.
4kb/s)和传真;短消息业务;话音加密;BSC间硬切换(同一厂家的BSC间的软切
换可用其内部协议支持)。 

  CDG IOS V3.X的最新版本V3.1于1999年4月出版。V3.X均基于IS634A,与
V2.2相比增加了如下主要功能:引入了采用分组模式的A3、A7接口;支持不同厂家
BSC间的软切换;更多的OMC功能。 

  3GPP2负责制订支持第三代CDMA移动通信CDMA-2000的IOS标准。3G-IOS V4.0
已于1999年10月完成,它支持CDMA-2000的1X RTT。3G-IOS V4.0在CDG IOS 
V3.1的基础上增加了支持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和支持Mobile  IP业务等功能。
3G-IOS  V5.0由3GPP2于1999年12月完成并支持CDMA2000 3X RTT。

 

1.3.3   网络接口标准的发展 

 网络接口是网络子系统各功能实体之间以及与其他通信网络之间的接口的总称。
相对于A接口来说,网络接口标准的制订过程比较简单。目前通用和网络接口标准
主要为IS-41系列,这套标准是由ANSI  TIA授权LUCENT公司贝尔实验室制订的。
IS-41系列标准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产生了IS-41A、IS-41B、IS-41C、ANSI-41、
IS-41D等几个版本。与IS41B有关的TSB文件有TSB41、TSB51、TSB56、TSB64、
TSB65等,其中除TSB56之外,均已经在1996年修订并加入到IS-41C版本,使
IS-41C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版本。不久之后,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接收其为正式的
网络接口标准,成为ANSI-41标准。 

IS-41C由六部分组成:功能概述;切换消息流程;自动漫游消息流程;操作、管理
和维护消息流程;信令实现程序。 

除了上述的协议标准之外,还有一些标准主要用于完善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功
能,如数据业务、计费、无线智能网WIN等方面的标准,共同构成了庞大的网络接
口标准体系。 

数据业务类包括:IS-99,有关传真和异步数据业务的标准;IS-657,用于描述分
组数据业务; 

IS-707,包括无线链路协议RLP、传真、异步数据及分组数据等各种业务;IS-658
,描述网络互通功能IWF。 

计费类标准主要是IS-124。 

无线智能网WIN的标准主要有:IS-771,无线智能网第一阶段的标准;PN4287,描
述了基于无线智能网的预付费标准;PN4289,用于无线智能网第二阶段的标准。 


。 

 

1.3.4    我国CDMA标准的发展  

我国目前采用的CDMA标准主要是向美国标准靠拢,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如空
中接口在美国的标准中注重CDMA与AMPS双模兼容,而在我国则没有这种需求,因此
其频率、基本频道的设置及IMSI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修改;在A接口上,美国的标准
兼容了多种制式,而在我国只需要其中的CDMA一种;同样网络接口IS-41系列标准
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 

我国在1999年4月成立了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我国的
标准制订工作。CWTS下面分了五个工作组WG,其中WG1为IMT-2000工作组,WG2为
GSM工作组,WG3为寻呼工作组,WG4为CDMA工作组,此外还有一个知识产权组。
CDMA工作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制订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CDMA标准、反映网络运营者的
要求、鼓励生产厂商参与标准化工作,加强中国对国际标准制订的影响力。到目前
为止,WG4已拥有26个成员单位,成功地组织了多次标准化会议。 

按照WG4的工作计划,我国CDMA标准的制订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起我国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主要以引进国际标准为
主,如IS-95、IS634、IOS2.X、IS41等系列标准,并根据我国网络的具体情况进行
相应的修改。主要包括:接口标准,空中接口、A接口、移动应用部分即网络接口
;设备标准,基站、移动台和交换机;其他,ISUP等。 

目前第一阶段的工作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第一阶段工作成果的基
础上,充分发挥已建立的基本框架功能,提供更多的功能和业务,可能包含的内容
有:UIM、无线智能网、低速数据(14.4kb/s)、短消息及其他一些必要的业务。
目前所处阶段即为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是从2000年年底到2001年,面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积极开展预研,参考国
际上已有的标准,如IS-95B、IS-2000、IS-2000A等,加强对分组数据网、无线智
能网标准的研究,并积极介入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 

在吸收和引进国外各项标准的同时,我国也正在积极开发满足我国电信网络的
CDMA标准,并且已经向国际电信联盟递交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范TD-CDMA标准
,该标准在1999年11月结束的有关世界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订会上被最终确定为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范的系列标准之一。这是中国提出的电信技术标准第一次被
国际电信联盟所采用,同时也证明了我国的通信技术水平已逐渐与世界同步,我们
的民族产业也日益引起世界的瞩目。  


1.4 CDMA系统提供的电信业务

从业务角度来看,CDMA系统从服务的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且应
用灵活方便的业务。

按照CDMA的规范,交换子系统应能向用户提供用户终端业务、承载业务、补充业务
三类业务。


1.4.1   用户终端业务 

用户终端业务是在用户终端协议互通基础上提供终端间信息传递能力的业务,该类
业务包括电话业务、紧急呼叫业务、短消息业务和语音邮箱业务等。

1   电话业务

  电话业务是CDMA规范定义的用户终端业务的一种,它是CDMA移动通信系统应用
最广泛的业务。电话业务为PLMN移动用户提供了与PSTN、ISDN或另一PLMN移动用户
进行语音通信能力。

2   紧急呼叫业务

紧急呼叫业务是指移动用户发起呼叫到就近紧急呼叫中心(如急救中心)。紧急呼
叫业务是用户终端业务中的一种,它类似于电话业务但建立呼叫相对来说简捷快速
。PLMN运营商可以根据本国和本地区实际情况来设置紧急呼叫号码。

3   短消息业务

    短消息业务(这里指点到点短消息业务),是目前CDMA系统中唯一只利用信令
信道即可完成的用户终端业务,它可同时与话音等业务并行。该业务给CDMA移动用
户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功能丰富的文字信息交互平台。就这一平台最基本的业务
功能而言,短消息业务实现了移动台用户之间的双向寻呼功能,所以,短消息业务
在目前CDMA网络通话接通率偏低的情况下,无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性通信手段
,提高了移动用户之间信息交互的能力,增加了移动用户接收信息的渠道。因此,
短消息业务给PLMN运营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增值业务平台。

4   语音邮箱业务

   语音邮箱业务为用户提供语音信息存储、转发功能。当用户忙时,它允许用户
将其来话转接到预先设置的语音邮箱。


1.4.2  承载业务 

承载业务提供了在两个网络终端接口间的信息传递能力。移动终端MT控制无线信道
使信息流成为终端设备TE能接受的信息。移动终端MT作为PLMN一部分通过无线接口
与PLMN内的其他实体互通。CDMA能陆续向用户提供1200~14400bit/s异步数据、
1200~14400bit/s分组数据及交替语音乐会与1200~14400bit/s数据等承载业务。

 

1.4.3   补充业务  

CDMA规范定义了支持提供给各承载业务和用户终端业务的补充业务。补充业务向用
户提供包括补充业务授权、补充业务操作和补充业务应用等功能。补充业务授权包
括业务授权和业务去授权;补充业务操作支持CDMA系统中所定义的七种业务操作即
授权、去授权、登记、删除、激活、去活及请求、临时激活及临时去激活操作。在
上述操作中授权和去授权一般由网络运营商进行,其余操作可由用户在移动台上操
作。补充业务应用有网络自动调用和用户主动发起两种方式,它改变并加强了用户
终端业务和承载业务的服务。

1  遇忙呼叫前转CFB

   遇忙呼叫前转业务指当用户忙时,允许用户将其来话转接到预先设置的电话或
语音信箱。移动用户忙分为网络决定的忙和用户决定的忙。网络决定的忙是指由网
络记录的用户状态为忙,如用户正在通话等;而用户决定的忙是指用户收到呼叫振
铃通知、直接拒绝应答。

2  无条件呼叫前转CFU

   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允许用户将它的所有来话转接到预先设置的电话或语音信
箱。当执行这项业务后,在转送来话时,用户手机上将收到提示音。

3  无应答呼叫前转CFNA

   这项业务允许用户在下列情况下将其来话转接到预先设置的电话或语音信箱。


(1).系统寻呼MS失败或长时间振铃后用户没有应答;

(2).用户处于去活状态;

(3).系统不知道用户的当前位置;

(4).用户当前不可接入(如去活了呼叫转接业务或激活了免打扰业务)。

4   隐含呼叫前转CFD

   这项业务允许用户在下列情况下将其来话转接到预先设置的电话或语音信箱:


(1).用户忙;

(2).系统寻呼MS失败或长时间振铃后用户没有应答;

(3).用户处于去活状态;

(4)系统不知道用户的当前位置;

(5)用户当前不可接入(如激活了免打扰业务)。

    从功能上看,这项业务相当于无应答呼叫前转和遇忙呼叫前转的功能之和。

5  主叫号码识别显示CNIP

   主叫号码识别显示属于被叫移动用户补充业务,当移动用户接收呼叫时,网络
向用户提示主叫用户号码。

6   主叫号码别限制CNIR

    主叫号码识别限制属于主叫移动用户补充业务,当移动用户作主叫时,不允许
网络向被叫用户显示主叫号码。另外还有主叫号码识别限业务CNIROver,如果已向
移动用户B提供CLIR业务,则当移动用户B呼叫用户C时,如果C有激活的CNIROver业
务,则用户C能够显示移动用户B的MDN号码。 

7   呼叫等待CW 

    呼叫等待业务是指当用户忙时,通知用户有新的来话,用户可以选择接受或拒
绝来话。如果用户应答了新的来话,还可以在两个来话之间进行反复切换。呼叫等
待业务必须在呼叫保持激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8   呼叫转移CT 

    在两个用户通话过程中,其中一方用户可以将电话转移至第三方用户,同时该
用户挂机,使另一方用户与第三方用户继续通话。 

9   会议电话CC 

    会议电话业务指允许多个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申请了这项业务的用户可以随时
作为主控用户召开电话会议。主控用户可以通过逐个输入电话号码来增加参加会议
的人员。 

10  免打扰DND 

  激活这项业务后用户拒绝接入任何来话。同时,系统也不再向用户发送呼叫前转
的通知音和消息等待通知音。 

11  消息等待通知MWN 

  消息等待通知业务指使用特定的提示音通知用户有语音信箱消息或短消息等待接
收。 

12  三方通话3WC 

   三方通话业务指允许三个成员之间进行通信。 

13  密码呼叫接受PCA 

    这项业务可使用户有选择地接入一些呼叫而拒绝另一些呼叫。激活这项业务后
,系统在接续过程中将向主叫用户要求输入密码,系统在接收到正确的密码后才继
续进行接续,否则将拒绝呼叫或将呼叫接续至语音信箱或设定的前转电话。 

14  选择呼叫接受SCA 

允许用户有选择地接入一些呼叫而拒绝其它呼叫。用户在激活这项业务的时候将允
许接入的一组主叫号码输入系统。系统收到来话后,与预先设定的号码比较,如果
不相同则拒绝接受或将呼叫前转到语音信箱设定的电话。 

15         IN码拦截SPINI 

激活这项业务后,只有输入密码后才能进行特定的始呼或业务操作(如长途电话)
。  

 16  用户PIN码接入SPINA 

  用户PIN码接入业务是一种防止手机失窃的方法。激活这项业务以后,手机完全
被锁住,不能进行任何始呼或业务操作。只有去活这项业务后才能继续使用该手机
。 

17   取回语音信息VMR 

  取回语音信息业务指从语音信箱系统中提取留言。在CDMA系统中,这一操作被定
义为一项单独业务。考虑到移动用户经常使用自己的手机提取留言,因此规定了一
种植简便的操作方法实现这个功能。ANS1664规定了两种方法,一是用户拨打自己
的号码,二是用户拨打一个短号码。目前采用第二种方法。 

 18   优选语言PL 

  优选语言业务与网络服务有关。这项业务确定网络播送录音通知或发送短消息时
使用的语言或码表。 

 19  用户群提示FA 

  这项业务类似于固定电话的并机。当系统收到来话时,同时向多个终端(包括
CDMA手机、固定电话或其他制式的手机)振铃,当其中一个终端应答后,停止对其
它终端振铃。这项业务包括单用户型和多用户型两种,它们的区别在于当一个终端
忙时,单用户型即认为用户群忙,不再向其它终端振铃,而多用户型则继续向其它
终端振铃。 

20  移动接入寻线MAH 

  当收到来话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次序依次向多个终端(可以包括CDMA手机、
固定电话或其他制式的手机)振铃,直到用户在某个终端上应答为止。这项业务包
括单用户型和多用户型两种。单用户型与多用户型的区别是:当一个终端忙时,单
用户型即认为用户群忙,不再向其它终端振铃;而多用户型则继续向其它终端振铃
。 

随着CDMA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商用化,它将向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应用更加灵活的业
务。


1.5. CDMA存在的问题   

  (1)CDMA鉴权问题   

     CDMA标准中已经详细规定了 CDMA鉴权的场合和需要的参数,但由于网络现状
,许多系统目前不支持鉴权功能,许多手机既没有鉴权算法也无法输入。另外,在
CDMA鉴权中起重要作用的A-KEY参数的管理也存在问题,即如何输入手机,如何进
行管理。为了防止A-KEY的被盗,必须由尽量少的人处理,使用非常保密的系统,
不能被任何人读取,在手机和鉴权中心(AC)中修改A-KEY必须以保密的方式进行
,TIA已经建议了一种将A-KEY编入手机的程序,但目前还很难操作。A-KEY的输入
与管理应由运营者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与用户无关,应尽快规范。
  (2)CDMA国际漫游问题
  CDMA技术起源于美国,目前北美均使用10位MIN码进行漫游,在这10位 MIN码
中是不含移动国家码的,为了尽快实现CDMA的国际漫游,IFAST(International 
Forum on AMPS Standards Technology)将MIN码的第一位为0和1预留给国际,供
美洲之外的其它CDMA运营者国际漫游时使用。这在IS41不支持IMSI之前(IS95和
IS634是支持15位IMSI号码的),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尤其是对于急切需要国
际漫游的国家而言。但从长远来讲(也许仅是近一二年之内的事情),MIN码预留
给国际的号码很少,再加上这些号码经过按国家的分配、国内各地区的分配,号码
利用率很低,很难满足CDMA的发展需要,况且使用MIN 进行国际漫游会带来许多额
外的工作。因为最终国际漫游是要靠IMSI来实现的,到那时,所有签约漫游国家的
数据就需要修改,各国国内GT翻译数据也需要修改,这就给CDMA的国际漫游带来很
大困难。标准应该为运营做好技术上的准备,不应拖运营的后腿,阻碍技术的发展
。因此所有 CDMA运营者应该统一认识,尽快督促厂家提供基于IMSI的产品,实现
基于IMSI的CDMA国际漫游。 
 
 

--
┈┄─ ─    ▇▆▆      ╰+╮▇▇▇▆                                       
            ─┬─┐┌┬  ┬┬┬┬┬┬-                                      
          ┬┐│  │││  ││││││     always?forever...                
          │││  │││  ││││││                                       
          ┴╯│  │││  │╯┴╯╰┴─          I'll be here...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232.5.13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5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