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kale (空水澄鲜),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SCDMA开花难结果 我国自主电信技术陷困境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Jan  6 16:35:12 2006)

  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柯勇、冯晓芳、刘谨) SCDMA,很多人看着眼熟,
比人们熟悉的联通手机CDMA只多一个字母。但这一个字母之差却意义非常:它是中国第一
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核心技术。

  运用SCDMA,人们不仅可以接打手机,还能享受手机看电视、上网等宽带业务。由于注
重带宽,SCDMA在实现这些宽带业务时,画面质量和流速比GSM、CDMA等“洋技术”更有优
势。

  然而,这项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却正在陷入只“开花”难“结果”的处境。 

  前景各方看好 推广举步维艰

  2001年,由海外归国学者陈卫主持研发的SCDMA无线接入系统,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科技
进步一等奖。当时颁奖专家指出:这项电信技术完全绕开西方公司专利壁垒,“每一个比
特”的知识产权都属于中国人,“至少领先国际同类技术两到三年”。 

  这项成果理所当然被寄予了厚望。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长期
以来,只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块大蛋糕不断被国外公司分割。人家赚走了高额利润,
我们只能制造低附加值产品,处于世界电信产业链的下层。而SCDMA创造性地采用了软件无
线电前沿技术,与时下通行的国外技术相比,基站覆盖范围更广,频谱利用效率更高。它
一个基站覆盖半径达50公里,是来自欧洲的GSM的8至16倍,是来自日本的“小灵通”的上
百倍。 

  SCDMA的这一优势,使它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当前,如何解决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
地区电信服务,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西部农村地广人稀而地形复杂,无线电信号极易
受到阻隔,如果使用有线设备或者覆盖范围小的基站,成本必将十分巨大。而SCDMA恰好克
服了这一困难。此外,它从一开始设计就考虑到中国农村供电不足、电压不稳的特点,其
充电、蓄电功能也有很强的适应性。 

  由于所需固定设备少,自主研发和维护,又不用向国外缴纳高昂的专利费用,SCDMA成
本低廉。它的终端一线成本只有800元,是其他接入技术的三分之一。记者在SCDMA的测试
地点四川采访时看到,消费者对这一点尤其欢迎。 

  更重要的是,长期依赖国外标准和技术,我国通信网乃至国家安全面临着巨大隐患。
底层芯片、核心算法和应用系统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系统,显然具有战略意义。


  其市场前景也被广泛看好,它既能低成本地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电信难题,又能满足城
市语音和宽带数据服务需要。短短几年间,已在斯里兰卡、蒙古、南非等20个国家获得商
用。在去年印度洋海啸中,其效能受到斯里兰卡总理的赞扬。 

  然而,这项在国际市场屡获成功的新技术,在本土市场上却“叫好不叫座”。到目前
为止,SCDMA系统在国内城市的无线市话用户仅有300万,在农村只有几万户。这个数字不
仅难望GSM、CDMA数亿用户的项背,甚至无法与“小灵通”的8000万用户同日而语。 

  国家已经给了SCDMA一定的政策支持,信息产业部将它确定为农村电信服务中无线接入
的“首选制式”,但是它的推广仍然举步维艰。 

  这样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在农村电信市场上,堪与SCDMA形成竞争的一项技术是CDMA4
50,其核心技术却来自北美,频率又可能与一些在用设备发生干扰,成本也在SCDMA的一倍
以上,因此信息产业部几次发文,要求各地不再使用CDMA450。但是这个禁令在一些地方成
了一纸空文,不少运营商仍在村通工程中悄悄上马CDMA450,就是不用SCDMA…… 

  运营商:犹豫和观望

  像人们已经熟知的GSM、CDMA一样,SCDMA是电信产业链中的一项上游技术,它不与普
通消费者直接见面,必须被电信运营商采用,才能得到推广。但是它遇到的第一个障碍,
就是运营商的不信任。 

  SCDMA的研发者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卫说:“GSM、CDMA以及‘小灵
通’占据了大部分国内无线通信市场,这些来自国外的技术尽管成本高,甚至并不先进,
但已相当成熟,而且国际企业有雄厚的品牌、实力、产业链和传统市场作支撑,运营商使
用起来觉得比较保险。而本土的新技术毕竟发展历程短,延伸前景难以看清,不管理论上
怎样证明,运营商还是对我们技术的稳定性不放心。” 

  2003年,中国网通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上马SCDMA,谈判和准备工作一度进入了
相当层次,但最终上马的也只有5个省份。中国网通四川分公司总经理牟俊将主要原因归结
于电信改革形势的不确定性:当时已有传言3G牌照即将发放,这会不会带来电信业的新一
轮重组?3G会不会和SCDMA形成重复建设?在过渡和变动的背景下,一切都不明朗。加上当
时中国网通要上市,这些不确定因素很难向投资者说清楚。这都导致中国网通最终大幅削
减了SCDMA的上马计划。 

  电信运营商们作为国有企业,其求稳心理还有更深层的成因。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目
前国企领导实行任期制,而自主创新往往需要长期努力,还极有可能失败。如果成功,当
前决策的领导可能已经退了,成绩是后任领导的;而一旦失败,却可能把“决策失误”的
责任推到前任头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推动自主创新缺乏动力。这位人士的看法是,
我们的干部管理体制还没有做好适应自主创新的准备。

  制造商:在市场规模之外徘徊

  尽管只上马了5个省份,中国网通已是采用SCDMA最多的运营商。牟俊说,建立SCDMA网
络所需的芯片、基站、终端等设备,目前主要还是信威公司自己在生产,而这家新兴企业
规模小,供货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常常是运营商需要大量上设备的时候,信
威提供不了;等信威生产出来了,市场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信息产业部高技术发展处处长于生多指出,我国的电信企业普遍比较弱小,一两家不
足以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必须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建立产业联盟,依靠群体的力量,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为了帮助SCDMA提高产能,尽快打造强大的产业链,在政府推动下,SCDMA产业联盟已
于2004年8月成立,目前有26家电信制造企业加盟,其中不乏大唐、创维、联想、中兴、上
海贝尔等著名厂商。大家都对这项国产新技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是一年多过去了,绝
大多数厂商仍在观望,没有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陈卫认为,制造商必须切实看到盈利前景,才会在研发和生产上动真格,而现在SCDM
A的用户只有300万,制造商觉得无利可图。怪圈于是形成了:市场规模没有形成,制造商
不愿投入;而没有众多制造商的助推,设备又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规模效应难以形成。 


  于是,SCDMA的发展,拧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疙瘩”。矛盾的任何一方似乎都找不到
解开疙瘩的办法。 

  融资:缺的是体制

  作为一个后来者,信威公司面对的竞争环境是严酷的:一方面,国外技术已经占据了
大部分市场;另一方面,传统大企业以雄厚的实力为后盾,对新兴企业进行打压。SCDMA只
能在技术和资金的双重夹缝中求生存。 

  一家运营商负责人透露,有的地方运营商之所以不顾信息产业部禁令上马CDMA450,而
不用SCDMA,就是因为一些具有国际技术背景的大企业用免费赠送的方式推广CDMA450,而
这种亏本打法是实力弱小的信威公司承受不起的。 

  与此同时,在运营商购买电信设备的过程中,货款往往会拖延一段时间才会支付给设
备制造商,这种“惯例”只有财大气粗的国际电信制造商可以承受,却加剧了信威财务状
况的恶化。陈卫透露,为了保证公司的正常市场销售,公司不得不四处举债。由于负债率
高,国内银行不敢给信威贷款,信威的现金流更加吃紧,这又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人说,中国自主创新最缺的是钱,陈卫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中国的银行里人民币
各项存款余额已将近30万亿元,此外还有各种融资渠道,可是自主创新企业就是拿不到。
这说明,最缺的还是体制。” 

  有专家估计,当前中国的无线接入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而伴随着全球移动通
信3G时代的来临,宽带无线接入市场也将展现巨大商机。鉴于此,英特尔等公司已推出新
产品。尽管信威公司也推出了针锋相对的解决方案,并在商用进程上保持着领先优势,但
是如果SCDMA无法在本土市场获得主流地位,那么在未来的宽带无线接入市场,信威的新方
案也很难摆脱边缘化的命运。


--
http://img.tianyablog.com/Photo/2005/8/11/830722_3526129.jpg




 


※ 修改:·skale 于 Jan  6 16:45:29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0.58]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5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