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amhere (灯火阑珊),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arclight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15日22:25:0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发信人: arclight (不行了,要戒网了!), 信区: CRC
标 题: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Jul 21 15:30:48 1999), 转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之所以称为IMT-2000,是因为该系统运行的无线频段
在2000MHz,且该系统预计将在2000年左右出台。大家都知道,第一代移动通信
系统采用模拟技术,有多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主要有欧洲的GSM和北美的CDMA技术等,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是GSM系统,CDMA已
在我国5个主要城市建网并在逐步发展中。第二代移动通信替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系
统完成了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而同样采用数字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
统与第二代的不同之处又在何处呢?
IMT-2000的目标
与现有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IMT-2000的关键特性和目标如下:提供全
球无缝覆盖,并实现全球漫游业务。
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不同的制式,用户仅能够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
内进行漫游,不同制式之间的漫游则需要通过协议平台进行转换,用户且需要更换
手机(或使用多模手机),在业务上不透明,无法达到真正的自动全球漫游。而第
三代系统,则希望能够实现用户手持一机走遍全球,且无论用户漫游到哪里,都能
够得到相同的服务业务,使用户毫无察觉。
一个好的无线系统,应在所有无线和移动通信可能存在的环境中支持高的频谱
效率、覆盖效率和服务质量。IMT-2000的适用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比如室内、室外
市区、室外郊区等等;也包括不同的移动性环境,比如静止、步行、汽车、高速等
等;同时还包括不同的用户密度环境,包括多层楼的室内覆盖。其无线接入部分需
要适应所有的传播环境(地面和卫星)和所有的交通环境以及由这些相互混合的环
境。同时,IMT-2000不仅应支持蜂窝网络的应用还应支持固定无线接入和专网应用
等多种环境。
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演进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以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和全球无缝漫游等网络功能为特
征,这就决定了第三代系统在无线接口和核心网络技术的选用上与第二代系统有很
大的差异。可以想象,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演变不可能在一天内完成,第三代系统必
然要在一段时间内与第二代系统共存。于是,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演变与过渡问题就
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无线和网络的兼容过渡上。
由于目前第二代网络很多,包括欧洲的GSM、北美的IS-95CDMA、日本的PDC等,
而第三代系统无线技术尚未确定,所以最终的双模或多模手机到底是采用几种以及
何种技术仍未确定。但至少各个地区将会采用现有第二代技术以及首推的第三代技
术,例如欧洲至少会采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由于IMT-2000的无线技术与第二代有很大的差异(采用宽带CDMA技术),因此
其无线基站部分会重新建设。在开始建网时,IMT-2000的基站部分会岛式覆盖,主
要集中在一些业务量较大的地区。
IMT-2000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
日本由于现有的无线频率已无法支持移动用户迅猛的增长,因此在世界范围推动
第三代移动通信进程的愿望强烈。从产业化角度来说,日本希望其第三代移动通信产
品能够走出国门,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为此,日本正在与欧洲、美国以及韩国等国
的标准化组织密切合作,希望尽早推出国际化的IMT-2000标准。
欧洲、美国双方原本对于IMT-2000的推进没有像日本那样主动。欧洲在容量等方
面并未出现很大的危机,GSM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仍高居榜首,而美国原来对于IMT-
2000标准不十分热心,并且第三代频率已被第二代大量占用。但第三代制式的选定对
于目前第二代系统的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他们都是在致力于进一步发展第二代
系统的同时,积极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加速制定IMT-2000的标准,以便满足一些国家(如日本)2001年左右能够
将产品上市的目标,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了两个区域性标准化组织:以欧洲为主的3GPP
(第三代伙伴计划)和以北美为主的3GPP2。这两个组织正在紧锣密鼓地积极推进IMT
-2000标准的制定工作。
国际电联为了实现全球漫游的目标,也在进行无线技术的融合以及相应规范的制
定,主要的标准都将在2000年出台。
我国的科研、生产部门也在积极参与IMT-2000的标准化工作,我国提交的S-CDMA
技术也被列入IMT-2000无线候选技术之一。从我国的移动通信发展状况的业务和市场
来看,第二代网络仍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预计在2003年前)满足用户的需要,但从发
展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角度来说,应尽早积极参与并影响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利于我国
移动通信的运营和生产。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ys03.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