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reshwind (浮云流水|生命何物),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发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0日18:46:50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发展
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Digital Trunk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Market

石爱莲 杜晖

  [摘要]: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于今年一季度组织了对数字集群移动
通信系统市场需求的调研。本文以这次调研了解到的市场需求为依据,对发展我国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必要性作了陈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市场 数字集群 移动通信
  
  集群移动通信的市场到底有多大?要不要建专用集群移动通信调度网?对此一直
存有争议,致使某些政府管理部门一提移动通信就是GSM、CDMA,就是“大哥大”
,好象有了公众蜂窝移动通信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正如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所说
的那样,从“二哥大”代替“大哥大”的误区又步入了“大哥大”可以代替一切的
误区。市场的需要就是产业发展的方向。根据吴基传部长在开发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有关问题的汇报作的“主要要研究市场需求”的重要批示,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
品管理司于今年一季度组织了对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市场的调研。这次我们到了
公安部、国家安全部、铁道部、水利部、交通部、建设部、司法部、农业部、海关
总署、卫生部、民航总局、国家煤炭局、国家电力总公司、北方石油集团、北京华
讯集团等十五个部门做了调研,尚未到武警、军队和其它省市等部门做更全面深入
的调研,但已可对市场的需求作一初步预测。本文将从市场调研中了解到的使用部
门的需求,对上述两个问题作一回答,并提出我们对发展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
统的建议。
1 专用移动通信设备的现状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为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各部委十分重视
信息网的建设和改善,基本上都建有自己的专用通信网,以卫星通信为主,微波与
光纤通信为辅,主要用于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传递。但用于工作与生产一线的专用移
动通信设备比较落后。在国外,专用移动通信设备50年代~60年代主要应用常规对
讲机,70年代~80年代应用无线拨号系统,80年代~90年代主要应用模拟集群移动
通信系统,进入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而从调查中了解,在
我国,用于工作、生产一线的无线调度和应急移动通信设备仍以点对点的短波、超
短波电台和常规对讲机为主,甚至不少信息靠人工采集传递,相当落后,远远不能
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我国模拟集群通信系统起步不晚,但使用不当,发展缓慢。80年代末90年代初
开始使用模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进口国外的产品:日本Uniden公司
FASTNET系统(约4000个信道);美国Motorola公司的Smartnet、Smartzone系统(约
3000个信道);美国E.F johnson公司的Clearchannel系统(约100个信道);新西兰
TAIT公司(约1200个信道)、芬兰Nokia公司(约400个信道)和中侨公司(200个信道)
的MPT1327系统;台湾东讯公司的系统(510个信道);瑞典ERICSSON-GE公司的
EDACS系统(约500个信道)。共约1万个信道,20万部手机。
  由于各部门初建集群系统时,主要供领导和管理干部使用,是以电话互联为主
的双工通信,很少用于一线的生产调度。特别是在1992年~1994年公众蜂窝移动通
信发展初期,价格昂贵,扩容不足,不少单位就用集群通信向社会提供服务,与蜂
窝通信竞争,号称“二哥大”,步入误区。虽然短期内集群通信得以迅速发展,但
随着蜂窝通信网的扩容和降价,很快就被淘汰,使用定位的不当造成了一些“二哥
大”网逐渐处于瘫痪的状态,也严重地阻碍了专用集群网的发展速度。如煤炭部机
关、电力部、铁道部建的某些网就是如此。但为指挥调度而建的模拟集群网近年来
不断完善和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公安部自1980年以来,全国县以上公安机
关都组建了无线通信网,到1998年无线电台近35万部,制定模拟集群部标,在100
多个大城市组建了MPT1327信令的模拟集群系统,占地市以上单位的29.4%,集群移
动台4万~5万部,总投资4亿~5亿元。民航总局1994年~1997年间在21个大型机场
建了800MHz模拟集群网,全部用于机场一线工作人员(如售票、登机、地勤……)的
指挥调度,90%是单工工作,10%是双工工作,首都机场两个基站,15对频点,
1500部手机,仍不能满足使用需要。江苏省电力系统建的模拟集群网13个基站,
70个信道,用于生产服务及大修、抢修的指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北京华讯集团
1990年为亚运会建的模拟集群网,是经营型、共用型专用网,1992年~1993年作为
“二哥大”用户发展迅速,出现高峰,达5000多用户,随着“大哥大”的发展,
1995年失去竞争力,进入低谷,1997年~1998年又开始发展,不仅是老用户扩容,
新用户增长50%,这种经营性的共用集群网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现增长缓慢的原因
一是目前的模拟网满足不了要求,干扰大,盲区多;二是用户要买数字手机。
2 关于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网与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网之间的关系
  这是本次调研的课题之一。从调研情况看,除农业部外,其他14个部门均建有
自己的专用卫星(或卫星+微波或卫星+光纤)通信网,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除公
安部已在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网联网,初具规模外,大部分单位仅是局部使用。但
在被调查的15个业务部门中有11个部门认为公众移动通信网与专用移动通信网虽在
技术性能上有所渗透,在使用上可相互补充,但不能相互代替。原因如下:
  (1)两网在通信方式、业务范围等方面均有区别(详见表1)。
 

序号 类别 数字集群通信网 GSM蜂窝通信网 
1 应用 专用网 公众网 
2 服务对象 专业人员、一线工作人员 私人 
3 通信方式 双工、单工、直接模式 全双工 
4 业务范围 电话、数据传输、静止图象、电子邮件、GPS、车辆自动定位、车辆自
动控制、多媒体业务 电话、FAX、少数有短数据业务 
5 接通速度 快速接入,高速列车要求0.4秒接通 接入速度慢,一般约需10秒 
6 功能 群呼、组呼、优先、强拆、强插、广域调度 无调度功能、无组呼和群呼功
能 
7 接续方式 70%移动用户间通信、30%移动与有线用户 20%移动用户间通信、80%移
动用户与有线通信 
8 移动用户类别 50%为车载台 90%为手机 
9 网络结构 多种形式网络结构(单区网、链状网、大容量网等),可与PSTN互连或
不连 一种网络结构(大容量、多区网),必与PSTN互连 
10 加密 加密等级高 一般安全通信 


  (2)集群通信系统的功能更能满足指挥调度工作的需要
  调研中的11个部门一致认为,随着公众网不断扩容、完善,满足领导层日常工
作联络是可以的,但其功能不能完全满足一线指挥调度需要。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系
统除具有选呼、群呼、等级优先、强拆强插等调度功能外,还具有单工、脱网直通
和较强的加密功能,这是公众网所不能满足和保证的。在指挥调度中接续时间的快
慢往往是事情成败、经济损失大小以及能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集群系
统的接续时间小于300ms~500ms,而在热点地区、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时,公众网
常出现信号阻塞,无法保证通信及时,往往贻误战机,造成损失。
  (3)两网服务对象各异,单独建网为宜
  通信网的建设和使用都是采用多种通信手段、多种系统,以确保通信在任何时
间、任何环境和地点都能畅通无阻,这对于信息化社会更为重要。移动通信网中公
众网是面向社会面向个人的,而专用网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用于一线工作的指挥调
度,尤其是用于应急事件和抢险救灾,因此必须单独建网,这并不是重复建设,而
是通信手段的相互补充。
  (4)两网分设有利于各自利用分配的频率资源
  频率资源不能再生和制造,只能想法充分利用。在我国公众移动通信和专用移
动通信都已分配有频率使用范围,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频率资源更为紧张,将
专用调度与公众网共用,从频率利用上是不合理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5)两网运营方式不同,分开建网便于按需选用
  公众网是经营型网,专用网多是非经营型的。各业务部门认为公众网即使具备
全部调度功能,但收费高,一线的指挥调度工作使用的次数多及时间长,所需费用
也是各部门无法承受的。
  上述11个部门都计划单独建或与有关部门联合建集群调度网,都希望信息产业
部给予高度重视,尽快制定数字集群技术体制,尽快生产出国产数字集群通信设备

3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市场需求
  (1)所调查部门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市场需求
  公安系统
  网络结构:公安无线通信网主要以覆盖本辖区的本地网为主,采用大区覆盖。
大中城市网结构分为三级四层。移动台可以跨地区跨省异地入网使用。
  主要应用业务:应用于公安指挥调度,应付各类突发事件。以话音通信为主,
移动数据传输、GPS定位等业务为辅。手机要能脱网直通。
  公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市场预测:公安系统要统一规划及要求,将自建数
字集群网,不租用公网,不用作经营。公安系统是数字集群潜在的最大用户。消防
、警卫、边防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均划分到公安系统。目前,全国有120万公安
干警,目标配置为平均每3人一部无线电台,则需40万部移动台。
  国家安全系统
  安全部认为公网不能代替专网,模拟集群不能代替数字集群。
  建网特点及需求:希望以大区覆盖为主。移动台要求体积小、可靠性高,可实
现即讲即通。目前的管理体制下,以自建系统为主。条件具备,可相关部门联合建
网,各自配备移动台。
  由于目前使用的模拟集群系统有10年左右的寿命,因此在今后的5年~10年中
如果经费许可,以数字系统逐步代替模拟系统。
  水利系统
  公众网(GSM)不能满足水利指挥、调度的要求。但在汛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水利系统要单独建设自己的专网。平时可以与其它部门共用,汛期必须专用。
  水利系统在采购无线通信设备过程中,将优先使用国产系统。如果国内开发数
字集群设备,水利系统可以等一到二年,再上国产设备。水利系统无线通信设备的
使用有季节性特点,主要在汛期抗洪救灾。
  从总的发展上,水利专用通信骨干网中以卫星、微波为主,集群为辅。集群通
信建于重要堤防,作为应急网,用于汛期的调度及平时的维护。全国重要堤防要全
部覆盖。
  水利系统最高目标是实现汛情的图象传输。目前重点是解决话音通信。
  交通系统
  公路专用通信是公路现代化动态管理实现指挥调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公路
专用移动通信网主要用于公路工程、路政管理、养路费嵇征及公路运输等。
  公路专用移动通信网有以下特点: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②是链状通信网;
③所需基站多;④用户量不大,每个基站大约30个~50个用户等。⑤要求接续时间
小于500毫秒,具有漫游功能、越区切换和脱网功能。
  运输管理方面是专用移动通信的一个较大的潜在市场,在交通汇集点全国建有
54个枢纽港,各港口以信息服务为主,用户量大。运输管理公司将是共用专业调度
网较大的用户。
  城建系统
  一个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电力、煤气、自来水的生产与供应,交通运输、仓储
的调度和指挥、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福利、商贸、餐饮的运营、工商、税务
、市容等的综合治理都急需集群设备。城建系统应用集群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工程
监测;二是抢险。水、电、气都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大事,一旦出现险情就造成较
大损失。为了保证城市建设的需要,保证安全,建设部十年前就做出规定,要求在
建设的同时要考虑自动化,以实现安全运行。城建系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如
在各种管道关键部位流量、压力等参数的提取对防灾、抢险十分重要,这方面的使
用需求必由经营性的集群调度网解决,如北京华讯集团和上海国脉的共用网。国外
共用专业网有很多公共事业部门的用户。
  司法系统
  移动通信在通信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大。从发展上看150MHz设备已落后,将逐步
淘汰,更新为集群系统。下一步重点是发展模拟集群(MPT-1327),争取跟上数字
集群的发展。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通信与电厂同时建设。一般通信项目的投资都挂在基建项目上。由于
投资规模大,模拟集群上的时间不长,预计电力系统最近对数字专用移动通信不会
有太大的需求。
  从长远来看,电力调度自动化方面的需求较大。主要在各变电站电力供应情况
、电力线路运行参数的集中汇总供电局调度所,据此进行控制操作。数字集群在解
决数传及指挥调度方面,市场相当可观。
  民航系统
  总局规划,对于小规模机场,采用常规对讲设备;对于中规模机场,准备采用
准集群系统(即单基站系统),对于大规模机场采用800MHz集群系统。
  铁路系统
  铁路本身的特点决定现有GSM不能满足铁路的要求。随着列车的提速,“安全
正点”对指挥调度网的要求就越发迫切,集群通信系统适合铁路的要求。现铁道部
内上下已统一认识,领导日常工作可用GSM手机,一线的指挥调度靠集群调度网加
已有的列调网。考虑铁路安全的急迫要求,当前要建自己的MPT1327模拟集群网,
不租用商用集群网。
  海关系统
  公网与专网各有特点,互不包容。海关的固定通信依靠公网,移动通信离不开
专网。海关建网优先考虑的是性能价格比。海关有能力自己建网,对设备进行统一
管理。
  由于海关总人数的限制,数字集群总的需求不会太大。暂不要求全国联网,但
要求局部区域联网。
  共用专业网
  华讯公司对北京地区的共用集群市场做了一次市场调查,结果认为在1年~2年
内将用户数目发展到2万~3万户,5年之内发展用户到5万户,6年以后发展到8万~
10万用户,上述数字是公司最为保守的预测。
  综合华讯及其他集群运营部门的情况,结合从建设部了解的情况,我们作出以
下预测数据:在2年内,全国共用集群有8万移动用户;在3年~5年内,全国共用集
群新增80万移动用户;在6年~10年内,全国共用集群新增320万移动用户。
  (2)我国数字集群市场需求
  在被调查的15个部门中,有11个部门认为建立专用集群调度系统是必要的。根
据各部门的需求情况,以及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建网特点,我们作了如
下保守预测:
  数字集群的潜在市场需求:800万~900万部移动台,14万~15万个信道,500
亿元的市场价值。其中2005年前,需要135万部移动台,23500个信道,约80亿元;
2005年~2010年需380万部移动台,54000个信道,250亿元。
  其中最有市场潜力是共用的经营性的(或称为商用的)集群调度通信网(国际电
联称为PAMR),这也是国际集群通信系统发展的趋势。
4 建 议
  (1)明确发展集群移动通信产业的战略地位,对其发展给予高度重视
  移动通信从应用方面可分为两大类:公众移动通信网和专用移动通信网,两者
虽在技术性能上有所渗透,但不能相互代替。发达国家的两网均是同步发展的。
  专用移动通信已由70年代的常规对讲机发展到集群通信系统——综合调度通信
网。从本次调研可以预测我国约有500亿元以上的潜在市场需求,其中2005年前市
场需求约80亿元,2006年~2010年市场需求约250亿元以上。虽然该市场的需求量
远不如公众移动通信网那么大,相差一个数量级。但由于该系统是应用于国民经济
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应同样给予高度的重视。
  从调研情况看,我国集群通信网的建设由于90年代初曾步入使用误区(前已叙
述过),使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公众网的发展。近两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的快速发展,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现代化管理转变,因此
,各部门逐步走出误区,进一步认识到调度移动通信网的重要性,要上集群通信网
,这种要求必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发迫切。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产业的发展方
向。现在国家十分重视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品的
开发和产业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议国家利用这一大好契机,在重视公众移动通信
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网战略地位,抓好专用移动通信产
业的发展。
  (2)专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开发和
产业化上。
  90年代中期,国外集群网的发展同公众网一样,已由模拟网向数字网转变。而
我国模拟集群通信系统仅局部使用,数字集群除福州建一试验网外,尚未使用。模
拟集群已显落后,不适于数字传输、不便加密、不易联网、功能不强,数字集群必
将替代模拟集群。各使用部门也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工作需要上集群系统,但都
难以决策,模拟的看不上,上数字的一方面国内技术体制未定,不敢贸然引进,另
一方面国外设备昂贵,经费承受不了,所以多数部门在等待,少数部门急用的就先
上模拟集群以作过渡。数字集群市场潜力大,但大面积推广应用还有几年,在这转
轨之际,我们建议将专业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设备的开
发和产业化上,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就一定能改变技术体制落后于应用,国内
市场总让国外公司占领的被动局面。特别是近两年来,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组织
下,国内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已经成立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联合体,不仅协助国家标
准工作组在国外技术资料的消化分析上、技术体制的优选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在
产品的开发上进行了预研,有了一定基础,如国家加以扶持,一定能尽早为使用部
门提供自己的设备。
  (3)抓紧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的制订工作
  这次调研,各部门都希望抓紧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的制订,拖的时间太长会影响
使用。
  制订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技术体制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国家标准任务,主办
单位是广州通信研究所会同邮电传输所和国家无委办,1997年~1999年完成。在国
家标准工作组和数字集群移动通信联合体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的工作,从国外
七种技术体制中初选出三种:FHMA、iDEN、TETRA供侯选。技术体制的最后确定还
有待于试验网的进展情况。
  我们认为:如选取国外技术体制,不仅要看是否先进,关键要看国外公司技术
转让和技术合作的程度,真正做到以市场换技术,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要做到这
一点,仅靠国家标准工作组是不够的,必须有政府参与,进行协调、干预,加强调
控力度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的制定进度。
  (4)加大国家对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开发、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两年前,国内十几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在一起,其目标就是共同努力,开发出自
己的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两年来的工作取得今天的成效实属不易。我们建议国
家对数字集群的开发给予扶持和帮助: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开发资金上给予支持
。可采用国家出资,通过招标,在企业内建1~2个开发中心,加快开发速度,一、
二年后能拿出产品,占领市场。 
作者简介:石爱莲,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秘书长
作者单位:石爱莲,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杜晖,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 北京 100000
 

--
一、主动去创造环境,否则你无法设计人生。
二、生活和工作要充满激情,否则你无法体会到淋漓尽致的欢乐与痛苦。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2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