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amhere (灯火阑珊·鬼塚先生),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技术讲座:GSM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16日18:17:1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第一讲 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史
1.1 GSM系统历史背景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信运营者和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
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蜂窝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等单位提了出来,
但其复杂的控制系统,尤其是实现移动台的控制直到七十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成
熟,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以及表面贴装工艺的广泛应用,才
为蜂窝移动通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直到1979年美国在芝加哥开通了第一个
AMPS(先进的移动电话业务)模拟蜂窝系统,而北欧也于1981年9月在瑞典开通了
NMT(Nordic 移动电话)系统,接着欧洲先后在英国开通TACS系统,德国开通C-
450系统等。见表1-1。
表1-1 1991年欧洲主要蜂窝系统
国家
系统
频带
建立日期
用户数(千)
英国
TACS
900
1985
1200
瑞典、挪威
芬兰、丹麦
NMT
450
900
1981
1986
1300
法国
Radiocom2000
NMT
450,900
450
1985
1989
300
90
意大利
RTMS
TACS
450
900
1985
1990
60
560
德国
C-450
450
1985
600
瑞士
NMT
900
1987
180
荷兰
NMT
450
900
1985
1989
130
奥地利
NMT
TACS
450
900
1984
1990
60
60
西班牙
NMT
TACS
450
900
1982
1990
60
60
蜂窝移动通信的出现可以说是移动通信的一次革命。其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率利
用率并增大系统容量,网络的智能化实现了越区转接和漫游功能,扩大了客户的服
务范围,但上述模拟系统有四大缺点:
1. 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
2. 很难开展数据承载业务;
3. 频谱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需求;
4. 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窃听,易做“假机”。
尤其是在欧洲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相互之间不能漫游,对客户之间造成很大的不便
。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史源于欧洲。早在1982年,欧洲已有几大模拟蜂窝移动系统
在运营,例如北欧多国的NMT(北欧移动电话)和英国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
,西欧其它各国也提供移动业务。当时这些系统是国内系统,不可能在国外使用。
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1982年北欧国家向
CEPT(欧洲邮电行政大)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
业务规范。在这次大会上就成立了一个在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技术委员会下
的“移动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Mobile)简称“GSM”,来制定有关的标准和
建议书。
1986年在巴黎,该小组对欧洲各国及各公司经大量研究和实验后所提出的8个
建议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
1987年5月GSM成员国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线性
预测RPE一LTP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同年
,欧洲17个国家的运营者和管理者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相互达成履行规范
的协议。与此同时还成立了MoU组织,致力于GSM标准的发展。
1990年完成了GSM900的规范,共产生大约130项的全面建议书,不同建议书经分组
而成为一套12系列。
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同时MoU组织为该系统设计和注册了市场商
标,将GSM更名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1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从此移动通信跨入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同年,移动特
别小组还完成了制定18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的规范,名为DCSI800系统。
该系统与 GSM900具有同样的基本功能特性,因而该规范只占GSM建议的很小一
部分,仅将GSM900和DCSI800之间的差别加以描述,绝大部分二者是通用的,二系
统均可通称为GSM系统。
1992年大多数欧洲GSM运营者开始商用业务。到1994年5月已有50个GSM网在世
界上运营,10月总客户数已超过400万,国际漫游客户每月呼叫次数超过500万,客
户平均增长超过50%。
1993年欧洲第一个DCSI800系统投入运营。到1994年已有6个运营者采用了该系统。
1.2 GSM系统技术规范
GSM系统技术规范中只对功能和接口制定了详细规范,未对硬件做出规定。这样做
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对设计者限制,又使各运营者有可能购买不同厂家的设备。
GSM系统技术规范共分12章:
系列01 概述
02 业务方面
03 网路方面
04 MS-BS接口与协议
05 无线路径上的物理层
06 话音编码规范
07 MS的终端适配器
08 BS-MSC接口
09 网路互通
10 业务互通
11 设备和型号认可规范
12 操作和维护
这些系列规范都是由ETSI组建的不同工作组和专家组编写而成的。1988年春天完成
第一阶段标准的第一个版本,以支撑当时的投标活动。后来修改过几次,1990年以
后除了传真方面的规范外,其它很少作改动,1992年底基本冻结。第二阶段标准到
1993年底也基本完成了主要部分,并与1994年底冻结,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从
1994年6月又开始考虑第2+阶段的有关标准的定义,后并入第二阶段标准,并宣布
还会有第三阶段的标准。实际上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提出,已中止第三阶段
标准。
为了保证GSM网路内现有的和将来的业务开展,在制定标准时必须考虑兼容性的要
求。
--
┈┄─ ─ ▇▆▆ ╰+╮▇▇▇▆
─┬─┐┌┬ ┬┬┬┬┬┬-
┬┐│ │││ ││││││ always?forever...
│││ │││ ││││││
┴╯│ │││ │╯┴╯╰┴─ I'll be here...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232.5.13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6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