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Iamhere (灯火阑珊·鬼塚先生),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技术讲座:天线基本知识及应用(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1月16日21:56:1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第一讲 天线的基础知识 
  
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等。

1.1 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天线与馈线的连接,最
佳情形是天线输入阻抗是纯电阻且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这时馈线终端没有功率反
射,馈线上没有驻波,天线的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平缓。天线的匹配工作就
是消除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分量,使电阻分量尽可能地接近馈线的特性阻抗。匹
配的优劣一般用四个参数来衡量即反射系数,行波系数,驻波比和回波损耗,四个
参数之间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使用那一个纯出于习惯。在我们日常维护中,用的较
多的是驻波比和回波损耗。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Ω。

驻波比: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
;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
于1.5,但实际应用中VSWR应小于1.2。过大的驻波比会减小基站的覆盖并造成系统
内干扰加大,影响基站的服务性能。

回波损耗:它是反射系数绝对值的倒数,以分贝值表示。回波损耗的值在0dB的到
无穷大之间,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差,回波损耗越大表示匹配越好。0表示全
反射,无穷大表示完全匹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回波损耗大于14dB。




1.2 天线的极化方式 
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
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
水平极化波。由于电波的特性,决定了水平极化传播的信号在贴近地面时会在大地
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能而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
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化电流,从而避免了能量的大幅衰减,保证了信号的
有效传播。

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垂直极化的传播方式。另外,随着新技术的
发展,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双极化天线。就其设计思路而言,一般分为垂直与水平极
化和±45°极化两种方式,性能上一般后者优于前者,因此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是±
45°极化方式。双极化天线组合了+45°和-45°两副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并
同时工作在收发双工模式下,大大节省了每个小区的天线数量;同时由于±45°为
正交极化,有效保证了分集接收的良好效果。(其极化分集增益约为5dB,比单极
化天线提高约2dB。)

1.3 天线的增益
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它是选择基站天线最重
要的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增益的提高主要依靠减小垂直面向辐射的波瓣宽度,而在水平面上保持
全向的辐射性能。天线增益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质量极为重要,因为它决定蜂窝
边缘的信号电平。增加增益就可以在一确定方向上增大网络的覆盖范围,或者在确
定范围内增大增益余量。任何蜂窝系统都是一个双向过程,增加天线的增益能同时
减少双向系统增益预算余量。另外,表征天线增益的参数有dBd和dBi。DBi是相对
于点源天线的增益,在各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dBd相对于对称阵子天线的增益
dBi=dBd+2.15。相同的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一般地,GSM定
向基站的天线增益为18dBi,全向的为11dBi。

1.4 天线的波瓣宽度
波瓣宽度是定向天线常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是指天线的辐射图中低于峰值
3dB处所成夹角的宽度(天线的辐射图是度量天线各个方向收发信号能力的一个指
标,通常以图形方式表示为功率强度与夹角的关系)。

天线垂直的波瓣宽度一般与该天线所对应方向上的覆盖半径有关。因此,在一定范
围内通过对天线垂直度(俯仰角)的调节,可以达到改善小区覆盖质量的目的,这
也是我们在网络优化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水平波瓣宽度和垂
直平面波瓣宽度。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H-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45
°,60°,90°等)定义了天线水平平面的波束宽度。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
越好,但当提高天线倾角时,也越容易发生波束畸变,形成越区覆盖。角度越小,
在扇区交界处覆盖越差。提高天线倾角可以在移动程度上改善扇区交界处的覆盖,
而且相对而言,不容易产生对其他小区的越区覆盖。在市中心基站由于站距小,天
线倾角大,应当采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小的天线,郊区选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
大的天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V-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48°, 
33°,15°,8°)定义了天线垂直平面的波束宽度。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越小,偏
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快,在越容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准确控制覆盖范围。

1.5 前后比(Front-Back Ratio) 
表明了天线对后瓣抑制的好坏。选用前后比低的天线,天线的后瓣有可能产生越区
覆盖,导致切换关系混乱,产生掉话。一般在25-30dB之间,应优先选用前后比为
30的天线。 

案例 常见天线参数设置 
电性能(Band 1) 
技术参数 性能指标 
增益Gain 16dBi 
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 870 --- 960 MHz 
双极化Polarisation Dual Slant ± 45° 
端口隔离度Isolation between ports 330 dB 
水平平面-3dB 功率角 
Horizontal Plane -3dB Power Beamwidth  65° 
垂直平面-3dB 功率角
Vertical Plane -3dB Power Beamwidth 
 8° 
水平面-10dB Power Beamwidth
Horizontal Plane -10dB Power Beamwidth  125° 
阻抗Impedance 50 Ohm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870-960 MHz 316 dB  
前后比Front to Back Ratio 325 dB  
端口最大输入功率Max Input Power per port 150 W  
Electrical Downtilt 1 to 10° 
Downtilt Setting Accuracy ± 0.5° 
电性能(Band 2) 
增益Gain 16dBi 
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 1710-1880 MHz  
双极化Polarisation Dual Slant ± 45° 
端口隔离度Isolation between ports 330 dB  
水平平面-3dB 功率角 
Horizontal Plane -3dB Power Beamwidth  65° 
垂直平面-3dB 功率角
Vertical Plane -3dB Power Beamwidth 
 8° 
水平面-10dB Power Beamwidth
Horizontal Plane -10dB Power Beamwidth  120° 
阻抗Impedance 50 Ohm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870-960 MHz 314 dB  
前后比Front to Back Ratio 325 dB  
端口最大输入功率Max Input Power per port 125 W  
电调下倾角度Electrical Downtilt 1 to 10° 
电调下倾角度精确度Downtilt Setting Accuracy ± 0.5° 
电性能(一般) 
连接器类型Connectors Type 7/16 DIN, N optional  
机械性能 
高度Height 2258 mm  
宽度Width 400 mm  
深度Depth 139 mm  
额定风速度Rated Wind Speed 200 km/hr  
Thrust at Wind Speed of 160 km/hr kgf 175  
重量(除安装机架)
Weight(excluding mounting brackets)  TBOutline Drawing No MK105
kg  
 
 

--
┈┄─ ─    ▇▆▆      ╰+╮▇▇▇▆                                       
            ─┬─┐┌┬  ┬┬┬┬┬┬-                                      
          ┬┐│  │││  ││││││     always?forever...                
          │││  │││  ││││││                                       
          ┴╯│  │││  │╯┴╯╰┴─          I'll be here...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61.232.5.13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