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ormouse (出征 V 号带飘扬),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以太网发展历史(五)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3日10:24:40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以太网发展历史(五)
StarLAN
(1984--1987)
细缆以太网在大多数方面都比常规以太网优异,细缆以太网用廉价的柔软性强的细
同 轴电缆取代了昂贵的黄色粗同轴电缆。另外,大多数细缆以太网的网络接口卡(
NIC)都有 内含的收发器,使得它容易安装和降低费用。
但是细缆以太网仍有一些主要的缺点,例如同轴电缆因偶然性事故或用户的某种粗
心 而断裂(这种事往往时有发生),就会使整个网络瘫痪。另外,要求在网络两端
进行正确的 端接,而且网络重构是一个问题--如果用户进行实体方面的移动,则
网络电缆必须相应地 重新布线,这往往是既不方便,而又容易出事。
1983年底,从英特尔公司来的 Bob Galin开始与 AT&T和 NCR协作,研究在无屏蔽
双 绞线(UTP)电话电缆上运行以太网。 NCR建议采用类似细缆以太网的总线额扑结
构,而 AT&T电话公司热衷于类似现行电话布线结构的屋形结构。 UTP星形配置的
优点是多方 面的:便于安装、配置、管理和查找故障,而且成本较低;这种星形
星置是一个突破,因为它允 许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它用单独一根线将每个节点
连接到中央集线器,这对于安装、故障寻找和重新配置显然是一个明显的优点,可
以大大降低整个网络的成本。
1984年初又有14个公司参加到 UTP以太网的研究活动中来,有过很多次讨论,主要
都是围绕如何使快速以太网能运行在 UTP线上。他们证实低速以太网( l-2Mbps)
可以在 Category3线上运行,并能满足电磁干扰规定和串扰方面的限制。但某些经
销商强烈反对 将速度降到常规以太网速度的10%,很快使不少人失去兴趣,其中
也包括以太网的两位领 头人3Com和DEC在内,而其它一些参与者认为1Mbps对配置
IBM PC和 XT机的 PC网 已够快的了。在经过--番激烈的技术讨论后,该集团表决
通过将以太网退回到1Mbps。
10家公司决定执行 lMbps以太网,并与 IEEE进行商讨。 IEEE802小组委托以
Galin 为首的 StarLAN任务组进行标准化工作。1956年中,作为 IEEE802.3新标准
的1BASE5被 批准实施(StarIAN 可支持从集线器到节点间长达250米的距离,在
1BASE5中的5表示 节点到节点的距离为500米)。
StarLAN走向消亡
1984年,以 HP和 AT&T为首的经销商将 StarLAN 集线器网络接口卡推向市场。在
80年代 StarIAN完成了数百万个连接,但包括3Com和 DBC在内的许多经销商早已
认定 1Mbps太慢--在计算机工业上已形成每两年将性能翻一番的传统,一些客户和
经销商把 lMbFs以太网看作是一种后退行为。(在1984年 IBM已宣布基于
Intel80286微处理器 的PC AT,两年后,即在 StarLAN 1BASE5标准被批准的那年
,Intel公司推出了80386微 处理器,这个32位的 CPU比它的上一代80286强劲许多
倍。)因此, StarLAN再也不可能获工业界和市场上的支持使之重新起飞。终于在
1987年走向衰亡,当时 SynOPtics公司推 出 LATTISNET和提交在常规电话线上实
现全速10Mbps以太网性能的产品。不久,LAT TISNET由 IEEE按照双绞线以太网进
行标准化,同时定名为10BASE-T,这样 StarLAN 和 Galin的死期已是屈指可数的
了,不过作为无屏蔽双钮线和星形线以太网的开拓者,其功绩 是不可磨灭的。Ω
--
I am dormouse. 我是睡鼠
too lazy.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ormouse.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4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