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ormouse (出征 V 号带飘扬),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移动通信史上十大里程碑(七)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3日09:39:32 星期六), 站内信件

移动通信史上十大里程碑(七)

实现个人通话的梦想——蜂窝式移动电话的诞生

 

    自从电话发明之后,这一通信工具使人类充分享受到了现代信息社会的方便,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且普及范围也并不广,随着无线电报和无线广播的发明,
人们更希望能有一种能够随身携带,不用电话线路的电话。

    肩负着人类的希望,通信领域的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由于两次大战的需
要,早期的移动通信的雏形已开发了出来,如步话机、对讲机等等,其中,步话机
在1941年美陆军就开始装备了,当时的使用频段是短波波段,设备是电子管的。从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始使用150MHZ,后来发展为400MHZ,紧接着60年代晶体管的
出现,专用无线电话系统大量出现,在公安、消防、出租汽车等行业中应用。但这
些仅能在少数特殊人群中使用且携带不便,能不能有更小更方便适合大众使用的个
人移动电话?

     随着对电磁波研究的深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摆在科学家面前的障碍
已被—一扫清,移动电话首先被制造出来,它是主要由送受话器、控制组件、天线
以及电源四部分组成。在送受话器上,除了装有话筒和耳机外,还有数字、字母显
示器,控制键和拨号键等。控制组件具有调制、解调等许多重要功能。由于手持式
移动电话机是在流动中使用,所需电力全靠自备的电池来供给,当时是使用镍锡电
池,可反复充电。
    移动电话制造出来了,如何规划网络?科学家首先想到蜂巢的结构,在建筑学
上,蜂巢是经济高效的结构方式,移动网络是否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然后在相邻
的小区使用不同的频率,在相距较远的小区就采用相同的频率。这样既有效地避免
了频率冲突,又可让同一频率多次使用,节省了频率资源。这一理论巧妙地解决了
有限高频频率与众多高密度用户需求量的矛盾和跨越服务覆盖区信道自动转换的问
题。
    70年代初,贝尔实验室提出蜂窝系统的覆盖小区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后,立即
得到迅速的发展,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在窝式的网络中,每一个地理范围(通常
是一座大中城市及其郊区)都有多个基站,并受一个移动电话交换机的控制。在这
个区域内任何地点的移动台车载、便携电话都可经由无线信道和交换机联通公用电
话网,真正做到随时随地都可以同世界上任何地方进行通信,同时,在两个或多个
移动交换局之间,只要制式相同,还可以进行自动和半自动转接,从而扩大移动台
的活动范围。因此,从理论上讲,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可容纳无限多的用户。第一代
蜂窝移动电话系统是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主要特征是用模拟方式传输模拟信号
,美国、英国和日本都开发了各自的系统。

    在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开放了移动电话市场,确定了陆地移
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作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其实世界上第一个移动电话通
信系统是1978年在美国芝加哥开通的,但蜂窝式移动电话后来居上,在1979年,
AMPS制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试验后,终于在1983年12月在美国投
入商用。

    我国开始在1987年开始使用模拟式蜂窝电话通信,1987年11月,第一个移动电
话局在广州开通,有用户700个。至今,我国大部分城市仍在使用蜂窝式模拟电话
,但模拟电话向GSM过渡是必然的,GSM手机取代模拟式蜂窝电话只是时间早晚的问
题。


Ω


编辑:华宁


--
  

    I am dormouse.    我是睡鼠
    too lazy.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ormous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