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kale (空水澄鲜), 信区: Communication
标 题: TD-SCDMA决定中国3G的未来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Dec 17 09:01:55 2005)
《中国通信新闻》记者 杨东
中国 TD-SCDMA 演义
“尽管 TD-SCDMA 目前的发展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西门子(中国)通信集团首席技术官李万林在接受《中国通信新闻》采访时说。“几十
年来,世界通信标准都是由西方国家提出的,为什么中国就不能提出国际标准?TD-SCDMA
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提出的并被国际电联确认的全球三个3G国际标准之一,这是中国在
世界电信史上的第一次。”
李万林博士是西门子公司最早从事TD-SCDMA的开发人员之一,并于1998年把它带入中
国同大唐电信展开了全面的合作。他向《中国通信新闻》介绍:“ 1994 年,在位于奥斯
汀的摩托罗拉公司半导体部工作的项目经理陈卫与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助理教授徐广涵
在不断的交谈讨论中,感到如果把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与蓬勃成长的中国市场结合起来会
大有前途,于是这两个搞通信技术的中国留学生开始设计一个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方案。为
了开发这个系统, 1995 年两人自己掏腰包成立了一个高技术创业公司,取名 CWill 。”
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徐广涵告诉《中国通信新闻》:“为了开发新
系统, CWill 还开发出来另一个核心技术――上行同步技术。由这些新技术组成的新系统
被命名为 SCDMA( 同步码分多址 ) 。”
据介绍, 1995 年 5 月,邮电部科技司司长周寰率国内七名通信专家到美国考察无线
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他希望在未来能够研制中国自己的移动通信技术。 1995 年 11 月
,邮科院和 CWill 合资成立了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由李世鹤任董事长,陈卫
任总经理。信威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以智能天线、上行同步等为核心技术的 SCDMA 无线接入
系统。
李万林说:“ 1997 年,国际电联 (ITU) 向各国征求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邮科院的
一些领导开始酝酿能不能在 SCDMA 的技术基础上独立提交一个 3G 标准。李世鹤在推动事
态的进展和说服各方领导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7 年 12 月,中国电信界召开了香山
会议讨论要不要提出 3G 标准。经过争论和讨论,主张提出中国 3G 标准的意见逐渐占了
上风。”
“比拍大片还要惊险。”回想 TD-SCDMA 的成长过程,“中国 3G 之父”、大唐移动
首席科学家李世鹤在接受《中国通信新闻》采访时仍心有余悸。
李世鹤说:“ 1998 年 6 月 30 日 ,以大唐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代表中国向
国际电联 (ITU) 递交了中国提出的 3G 标准 ( 后命名为 TD-SCDMA) 。当时,国际电联内
部正为确定 3G 标准而争吵不休。代表美国利益的 CDMA2000 和代表欧洲利益的 WCDMA 水
火不容,谁也没有想到中国方面突然提出自己的 3G 标准来,都感到很莫名其妙。”
1998 年 6 月底,中国 3G 标准文档正式提交上去后,立即就遭到了国外厂商的封杀
。
1998-1999 年两年间,封杀 TD-SCDMA 的行为达到高潮。美国的一个标准化组织秘密
联系欧日,相互达成协定,企图在当年 10 月 29 日召开的审定 3G 世界标准的赫尔辛基
会议上,提案废除 TD-SCDMA 。日本的理由甚至很无厘头: TDD 标准根本没有必要。
周寰只能求助于中国政府的支持。他向信息产业部领导汇报, " 欧洲与美国 2 亿人
能支持一个标准,日本 1 亿多人还能搞个 PDC (日本的电信标准),中国有 13 亿人,
为什么不能支持一个标准?他建议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应该采取强硬的措施,即使赫尔辛基
会议把 TD-SCDMA 否决了,中国政府也要支持这一标准。 "
据李世鹤介绍,信息产业部考虑再三,通过邮电科技委召集了各方面的专家,对 TD-
SCDMA 进行了技术层面上的重新评估。最终,邮电科技委的建议被信息产业部呈报给吴基
传部长——“ 如果国外势力阻挠使中国标准不被采用,中国也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来支持自
己的标准,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自己的国家开发并运营TD-SCDMA !”
在得到这个结论之后,信息产业部即致函各外企驻中国机构,提醒他们对 TD-SCDMA
封杀可能造成的后果。由于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原来坚决反对这个标准的人态度一下子
就变了——谁也不愿意失去中国市场。
1999 年,国际电联大会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李世鹤、周寰当时也在欧洲访问。 CD
MA2000 阵营与 WCDMA 阵营相互想要“吃掉”对方的想法,最终给了 TD-SCDMA 生存的空
间。
据介绍,当时的中国通信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尽管在技术方面处于落后的局面,
但巨大的市场还是让中国在国际电联颇具影响力。美国方面和欧洲方面都“拉拢”中国站
在自己一边,希望将对方的标准否决掉。两大阵营拉锯的结果是,实力最弱的 TD-SCDMA
反而没有多少人反对。
最终, 2000 年 5 月,在土耳其召开的国际电联全会上,经投票表决,由中国大唐集
团提出的 TDD 模式的 TD-CDMA 系统,被采纳为国际 3G 标准,与欧洲提出的 WCDMA 和美
国提出的 CDMA2000 同列三大标准之一。 2001 年 3 月 16 日 被国际无线标准组织 3GP
P (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国际性组织)正式接纳,标志着 TD-SCDMA 技术已经真正
得到世界各大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认可。
TD-SCDMA 后发而先至?
事实上,自 TD-SCDMA 被列为 3G 三大标准之一以来,关于 TD-SCDMA 与中国 3G 发
展关系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歇。“目前有一种论调,说是中国不上 3G 是在等待 TD-SCDM
A 的成熟,其实我倒是觉得是在等待运营商的‘成熟’。”一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通信
新闻》采访时表示。
这位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电信市场的格局履新不久,各方势力仍处于磨合阶段,缓发
3G 牌照正是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运营商的利益。“运营商一旦上了 3G ,有三个问题他
们是无法回避的:一是没有商业运营模式;二是没有赢利模式;三是多长时间收回投资。
而这些问题运营商并没有完全考虑成熟。更为重要的是, 3G 事关重大,谨慎不可避免。
”
TD-SCDMA 正是中国通信产业借 3G 翻身的重要砝码。 TD-SCDMA 说到底就是一个产业
化的问题,产业的物化,就是指一组芯片的成熟,包括基站、终端的芯片等等。
李世鹤认为,目前 TD-SCDMA 正在不断提速。在芯片方面,大唐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完全具备完成芯片开发工作的实力。大唐一直是 SIM 卡和 UIM 卡的主要供应商,主要
为移动运营商提供 SIM 卡和 UIM 卡芯片,同时也为固定运营商提供 IC 电话卡芯片。
TD-SCDMA 要成功的话,运营商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电信运营商采用什么标准
是它们自己决定的吗 ? 不,是政府。连日本、欧洲运营商采用哪种标准,也是政府决定的
。通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不是简单的市场经济。运营商要做什么系统,用什么技术
,都是政府决定的。” 李世鹤说。
对于为什么国内的运营商并不是很看好他们,李 世鹤 说,中国的运营商总认为,外
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李世鹤一再强调,我们大唐是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我们只是向国家
贡献技术,没有其他的想法。
TD-SCDMA 的民族利益
作为 TD-SCDMA 国际标准的提出者和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唐自 TD-SCDMA 诞生
起便与其结下不解之缘。从标准提出到核心技术检验,从产品开发到网络试验,从以国内
企业为主导的产业联盟的成立到 TD-SCDMA 真正国际合作化格局的实现, TD-SCDMA 在中
国的移动通信领域一直不懈地探索着一条发展中国家高科技战略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路。
2002 年 10 月 30 日 ,大唐电信、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国电子
、中国普天等 8 家中国通信企业发起的 TD-SCDMA 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目前已有
21 企业。
TD-SCDMA 作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为扭转中国移动通信制造
业长期以来的被动局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但几年来 TD-SCDMA 的产业化进程却不尽人意,与其他两大标准相比, TD-SCDMA 可
算是步履维艰。据介绍, TD-SCDMA 不仅开发时间短,大唐电信更是孤立难支。世界各大
厂商,甚至国内的华为、中兴等都在 WCDMA 、 CDMA2000 上投入了巨资研发,而对 TD-S
CDMA 的投入则几乎为零。到 2002 年 8 月,投入 TD-SCDMA 研发的资金总额仅有 10 亿
人民币,研发人员估计 500 余人;参与 WCDMA 研发的企业则多达 27 家,资金投入达数
百亿美元,其中仅爱立信就达 30 - 50 亿美元,此外还有诺基亚、 NEC 、 NTTDoCoMo
(日本最大的无线通讯运营商)等公司,其年销售额累计起来几乎相当于中国全年的 GDP
,更有 5 万名专门从事系统产品研发的人员。在 CDMA2000 的阵营中,也聚集了高通、
朗讯、摩托罗拉、北电等公司,其技术积累及资金实力之雄厚并不逊于 WCDMA 。
TD-SCDMA 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告诉《中国通信新闻》,因为没有自己提出的标准,
中国移动通信业在第一、二代上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中国的模拟机大概发展了 600 万用
户,当时从基站、交换机到手机都是买来的,一部手机能卖到 5-6 万元,至少 2500 亿元
流进了国外公司的腰包。
在第二代上面,中国于 1992 年着手研究 GSM ,到 1999 年形成产品,已经和欧洲相
差了 8 年。当时,尽管中国开发出了 GSM 设备,但是国产 GSM 设备的出现,无法改变当
时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中国民族通信制造业期望能在程控交换领域取得的奇迹并没
有再现。中国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总投入已经达到几千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
被外商赚走。直到 2000 年,国产的手机、基站、移动交换机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 5% 、
4% 和 9% 。
杨骅表示,如果在 3G 的竞争上,中国民族通信业不在标准上超前,第一、二代付出
的代价的历史就会重现。
自从 TD-SCDMA 标准提出以来,大唐不断进行技术改革。目前 TD-SCDMA 已能实现大
面积覆盖,单基站通信距离达到了 16 公里 ,超过了 WCDMA ;速度也达到了每小时 125
公里 。今天的大唐已经可以宣布: TD-SCDMA 不仅可以实现单独组网,而且可以实现全
境覆盖。
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究竟采用哪个标准,决
定了上万亿元资金的流向。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后,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已
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的通讯标准,中国基本上在国际上没有发言权。第三代通讯标准
TD-SCDMA 出现,标志着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优势话语。
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从国务院到国家计委、科技部、财政部以及 6 大运营商、国家开发
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银国际等,都明确支持 TD-SCDMA 的开发。
不管是高通的 CDMA 还是欧洲的 GSM ,都是在政府强有力支持下才有了今天。单纯依
靠企业力量实施标准战略是不现实的,它需要一种更强有力的支持。
大唐的 TD-SCDMA 是在中国政府和中国各家运营商共同支持下搞出的一个标准,但如
果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在国际巨头的打压之下 TD-SCDMA 必死无疑。关键是,中国政府对
TD-SCDMA 的倾斜使 TD-SCDMA 获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外电称,中国政府已敦促国内产业
界采取行动支持中国自己的电信业标准。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并且也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市场,是全
球业界巨头的增长希望所在。对于爱立信、朗讯、北电等公司来讲,中国对于 TD-SCDMA
的支持让他们必须重新思考中国的 3G 市场布局。
中国 3G 征程,正在展开亮丽的画卷。
TD-SCDMA 决定中国 3G 未来
一直悬在 3G 头上的问号仍然没有得到解答:日前在京闭幕的“ 3G 在中国 2005 全
球峰会”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坦白道,“我没有带来大家最想知道的内容”。但
他笑着说 , “我们不说不等于我们没做,只是时机未到。中国发展 3G 的条件已经具备,
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 , 适时提出相关决策。”
中国在等待什么时机 ? 或许 TD-SCDMA 可以给出答案。
“经过一系列测试和综合论证,TD-SCDMA完全具备大规模独立组网的能力。”这一官
方结论在如此正式的政府活动中公开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TD-SCDMA一定会在中国得到一
张独立的3G牌照。从而,也让一些国际厂商所希望的与W-CDMA混合组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了。
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MTnet办公室主任魏贵明在3G蜂会上代表电信研究院做的报
告表示,这个测试结论是在专家组会议上经过认真讨论所形成的一个试验结论。首先,系
统已经支持了规范所要求的全部的功能和业务,设备已经比较稳定。终端方面实现了大部
分的功能和业务,终端的性能和部分功能将在完善后进行比较大规模的应用测试。终端与
系统之间实现了基本电信业务的互操作以及不同品牌终端之间的互通。
与以往几届不同 , 这次3G全球峰会更像是 TD-SCDMA 技术的全面路演活动―――无论
政府、协会、厂商和产业联盟,都在以最强的声音反复强调一个事实:最近半年到一年来
, TD-SCDMA 技术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已初步具备投入商用的条件。
据 TD-SCDMA 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介绍,该技术从系统设备到终端、芯片都取得了明
显的进展。经过网络测试 , 已经充分验证系统不存在技术风险,完全可以支持大规模的独
立制造。下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开展网络应用和业务应用的试验与验证,在一个贴近真实
环境的网络中进行各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业务的验证,为最终商用奠定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奚国华对发展 3G 产业的看法就更加意味深长。他说,中国对发展
和引进 3G 技术的掌握能力是领先的。发展 3G 技术,不仅要考虑技术本身 , 更要考虑应
用,发展 3G 要靠技术和市场的双驱动。
电信研究院一位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 3 种技术中, TD-SCDMA 虽然起步晚
, 但在中国市场上,没有 TD-SCDMA 的存在,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在 TD-SCD
MA 技术真正成熟之前,让 WCDMA 和 CDMA2000 率先在中国市场上发展,并率先占领市场
,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杨骅透露, TD-SCDMA 联盟中的一家企业 , 已经在欧洲签订了第一个 TD-SCDMA 商用
试验合同。虽然与已经发出 138 张有效牌照、用户达到 3000 万的 WCDMA 技术相比, T
D-SCDMA 在运营方面尚无建树 , 但杨骅认为,该技术一定会在未来的中国市场上得到长足
发展,初步估计将会占中国 3G 市场的三分之一;国际市场方面 , 由于在 TDD 领域只有
TD-SCDMA 进行了大规模产业化运作 , 因此预计也将有较好发展。
大唐电信董事长周寰认为, TD-SCDMA 实现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由技术跟进到技术创
新的彻底变革,有望使我国移动运营业彻底摆脱对国外技术和产品路径的依赖。在第一代
模拟移动通信时期,至少 2500 亿元收入流进国外公司腰包,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阶段,
我国庞大的 GSM 设备市场仅获取了 5% 的微薄份额,近 5000 亿元财富流向国外公司。而
TD-SCDMA 的出现,将有望在 3G 时代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
接受采访的专家近乎一致地认为, TD-SCDMA 系统是一种有着独特技术优势的 3G 系
统 , 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动态信道分配、上行同步等关键技术,使其在网络规划
和业务支持等方面与其他 3G 标准相比 , 具有明显的差异。仔细分析这次差异,一般认为
这将给运营商带来更多的运营优势。同时,由于 TD-SCDMA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将使运营
商在未来业务开发与业务发展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从而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表示,无论哪种标准,业务、技术和盈利模式都是影
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中国而言,在今后发展 3G 的过程中 , 必须认识到产业链的重
大意义,发挥产业链的巨大作用。
无疑, TD-SCDMA 在中国 3G 时代扮演的角色,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移动通信
产业的真正复兴。
最后的测试
如今,不仅是中国,全球通信业都在屏住呼吸,期待着测试结果的公布。这份关乎 T
D-SCDMA 未来命运的报告,不知能否成为政府和 TD-SCDMA 阵营的一颗“定心丸”。
据信产部电信研究院魏贵明透露,目前关于 TD-SCDMA 的下一步安排已经出炉,接下
来的测试将主要集中在终端上。
魏贵明表示,此次终端测试结束后,将会在 12 月进行大规模端到端的应用测试,会
有 1000 多部各种终端品牌参与此次测试,这也是 TD-SCDMA 试验性商用网络的最后一次
测试。日前,信产部高层针对 TD-SCDMA 的进展情况曾表态:“ TD-SCDMA 在近 6 个月内
已有突破性进展,牌照的发放已基本成熟。”
一位信产部官员也表示,“目前系统设备通过测试情况很好,但终端与芯片还存在一
些问题,这也是接下来需主要解决的问题”。据相关终端厂商表示,现在的时间很紧张,
很多工作都是并行推进。
据了解,在试验性商用网络建成之前, TD-SCDMA 的芯片与终端厂商均将进行最后的
实验测试。各厂商最新的预测: 3G 牌照将会在明年第二季度发放,此后运营商将会有 6
至 9 个月的网络部署时间。
鼎桥科技的 CEO 杨薏浩表示, TD-SCDMA 从技术上适合单独组网,没有必要与 WCDM
A 混网,但从国家电信资源有效利用及运营商之间整合考虑,有可能会将 TD-SCDMA 与 G
SM 网进行融合。
2004 年 12 月至 2005 年 2 月, TD-SCDMA 已经完成室内实验,外场测试也在 200
4 年 4 月初举行。测试由信息产业部出面组织, 6 家运营商、 4 家设备提供商、 15 家
终端厂商参与了测试。测试在北京和上海同时进行,北京参与的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网
通、铁通,系统设备由大唐、普天和鼎桥通信提供。而联通、中国电信、卫通在上海建设
了实验网络,系统设备全部由中兴提供。
6 月底, TD-SCDMA 第二阶段的外场测试已结束,这份业界期待已久的技术鉴定书很
有可能成为 TD-SCDMA 走向商用的临界点。随着政府对 TD-SCDMA 在 3G 市场肯定会占有
一席之地的态度越发明朗,人们对于 TD-SCDMA 的关注焦点也从技术是否成熟逐渐转向了
更为实际的层面。
决胜 3G 前夜
TD-SCDMA全面提速 国际厂商纷纷联姻
今年 5 月 19 日,爱立信同中兴通讯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 TD-SCDMA 标准。爱
立信 CEO 思文凯 表示,同中兴通讯成立合资公司有助于爱立信削减支出,并增进同中国
本土运营商之间的联系。
他同时称, 3G 服务的推出将带动网络设备订单的增加。 UOB Kayhian 投资公司分析
师哈沃 - 陈 (Hover Chen) 表示,中国电信设备厂商生产的产品在价格上比爱立信和诺基
亚的产品低 20% 到 30% 。他说:“由于同本土运营商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兴通讯在中
国市场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在发展中市场,运营商往往对产品的价格非常敏感,这是
中兴通讯和华为在这些市场大获成功的主要原因。”
西门子和华为也对其 TD-SCDMA 合资公司鼎桥进行重要人事调整,由原上海西门子移
动通信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薏?担任鼎桥 CEO ,原 CEO 孟乐改任总裁。
据业内人士透露,此番调整与 3G 牌照发放有关系,可能先行发放,独立组网。未
雨绸缪,西门子决定起用在销售方面擅长的杨薏浩任鼎桥新掌门人。
鼎桥日前在 TD-SCDMA 系统厂商中首家宣布将于今年三季度推度出全套 TD-SCDMA 无
线网络设备商用产品。
西门子通信集团相关人士表示,杨薏浩就任鼎桥公司 CEO 是该公司应对 TD-SCDMA 当
前市场发展需要的组织调整,希望以其多年的高级管理经验,及在市场与销售方面的经验
,为鼎桥公司实现市场成功增加胜算。
朗讯(中国)副总裁何其锐也表示,朗讯在 HSDPA 领域或者 WCDMA 领域里, HSDPA
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在 WCDMA 跟 HSDPA 两者共存,联合支持话音。 TD ― SCDMA
也经过一年多的产业化的实验加速,也一一成熟。 WCDMA 大家以前从终端也有一些疑问,
但是现在也发展很迅速。 CDMA2000 技术严谨,能够提供很高的话音容量。
阿尔卡特今年也宣布入股大唐电信,全力支持TD-SCDMA的开发,从而在未来的TD-SCDMA
市场也能分得一份蛋糕。
冲刺 3G 研发开路
虽然现在谈“ 3G 在中国”还有些虚幻,还在为牌照而奔走,但大家似乎都心知肚明
, 3G 距离中国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据了解,中国一些大运营商目前已经开始了在省一级建设W-CDMA实验网,几乎涵盖了
全国所有省份。与其说是实验网,但所有的主要设备已经就绪。有专家开玩笑的说,如果
中国政府今天宣布发放3G牌照,中国某些运营商第二天就可以推出3G商用服务。
3G争夺战在中国已经提前打响了。如何争取更多的实验网,如何能够通过3G的契机赢
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各路制造商在中国已经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一位不愿具名业内人士对《中国通信新闻》表示:“研发是国际厂商试图打开新的区
域市场的敲门砖。无论真正的投入,还是一种姿态,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加大投资而影响
当地政府,从而利用政府的影响力去争取当地运营商。”
他说:“不可否认,投资研发还有另一层考虑,那就是走‘政府路线’,为下一步3G
战略铺好路,搭好桥。而对当地政府也是好事,通信巨头对当地现在的投资也意味着将来
更大的投资。也算是‘双赢’。”
据《中国通信新闻》了解,今年6月爱立信宣布在四川成都设立一家从事移动应用开发
的研发中心, 8 月 18 日 ,阿尔卡特宣布在成都设立一个新的研发中心,目标是进一步
开拓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仅仅过了一周左右,诺基亚也宣布,在中国内地的第二家 3G 研
发中心将正式落户成都。而到了9月,西门子也宣布将在成都设立移动应用创新中心。
同时,杭州,南京等大城市也成为国际通信巨头通过研发而争夺3G地区市场的主战场
。
爱立信大中华区市场与战略规划副总经理卢勇告诉《中国通信新闻》,在过去 5 年中
,爱立信在中国研发领域的投入以每年超过 30% 的幅度高速增长, 2005 年的增长幅度将
超过 50% 。爱立信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在中国建设几个生产基地,更重要的是使爱立信具
备新产品的研发能力,通过研发本地化和产品本地化,带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出口。
摩托罗拉一直对在华的研发投资非常重视,就在不久前的“ 2005 中国企业 500 强发
布暨高层论坛主题论坛”上,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高瑞彬表示,摩托罗拉在中国已拥有 1
6 个研发中心。鉴于中国良好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市场支持,摩托罗拉希望继续扩大其在
华研发中心的规模,将它做成全球化的研发基地。
朗讯(中国)副总裁 在接受《中国通信新闻》采访时说,今年 4 月,朗讯向其南京
3G 研发中心增资 8000 万美元,至此朗讯南京 3G 研发中心总投入已经达到了 2 亿美元
。目前朗讯在中国形成了北京、青岛和南京 3 个 3G 研发中心的布局,超过 1000 人的队
伍在致力于 3G 的研发工作。
西门子市场部有关人士告诉《中国通信新闻》,最近也成立了杭州西门子软件开发中
心,为中国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 3G 解决方案。此前西门子已经在南京、北京和上海建立
了多个软件开发中心。
2005 年初, NEC 宣布在北京组建 NEC 通讯中国 3G 移动终端研发中心,目的是全力
拓展在中国即将启动的 3G 服务,同时为其全球 3G 终端发展搭建一个坚实的研发平台。
业内人士向《中国通信新闻》表示,这一系列企业行动几乎都是瞄准中国 3G 市场,
旨在于利用中国本土成本较低的技术人才优势抢占中国巨大的通信市场,尤其是即将启动
的 3G 市场。中国 3G 都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只不过战斗尚未打响,参战各方就已经在幕
后剑拔弩张了。另据调查,投资研发中心的国际通信巨头正在不断提升中国研发中心在其
全球研发战略体系中的层级,越来越多的国际通信巨头把原来只在发达国家进行的尖端产
品核心技术开发与基础研究工作逐步转移到中国,同时应用型技术的研究地域对象也不再
限于中国市场,而是面向亚太乃至全球。
3G 还有多少障碍要跨越?
终端瓶颈
据《中国通信新闻》了解, TD-SCDMA 的瓶颈已经从产业链的上游逐渐转移到了越发
接近用户的下游。两三年前, TD-SCDMA 的难点是系统芯片,一年前终端芯片是最大的制
约因素,而在上游各环节逐步突破之后,终端瓶颈开始凸现。
半年来,芯片技术进展明显。 TD-SCDMA 终端芯片方案提供商 T 3G 发布的支持 384
Kbps 数据传输的双模终端商用芯片组已基本能够满足 3G 数据应用的速率,可以和另外两
种标准终端芯片的第二代相媲美。凯明通信也发布了一套预商用的 TD-SCDMA 芯片解决方
案。芯片不再构成瓶颈。
现在,人们把更多质疑的目光转向了终端。在 4 月底的峰会上,展出了将近 20 款
TD-SCDMA 手机,而在第一阶段测试的时候,仅仅有大唐一款手机。从数量上看,推进的速
度并不慢,但是距离成熟商用仍然有很大差距。
TD-SCDMA 的测试牵连着 3G 在政府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利益权衡。此中,技术渐次向商
用层面提升,而牌照的问题不到最后一刻,仍是悬念。利益各方都需要等待黎明的到来
终端瓶颈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时间上的压力。鼎桥 CEO 孟乐在谈到终端的差距时反复强
调:“终端的成熟需要时间。 WCDMA 在商用之后,终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直到近两年才
逐渐走向成熟。 TD-SCDMA 同样需要一个这样的过程。”
牌照悬念
“中国的 3G 牌照什么时候发?发几张?怎么发?现在还没有结论。一旦确定下来以
后,我一定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日前在北京举办的“ 3G 在中国 2005 全球峰会”上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对中国何时开展 3G 业务的问题仍然没有作出准确的回答。但
是,他补充说,“我们不说,并不等于我们没做工作,实际上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发
展 3G 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提出决策建议。”
奚国华表示:“对于 3G 发展,中国政府一直采取理性务实的态度,积极稳妥地加以
推进,我们组织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厂商最多的 3G 网络技术实验,对 WCDMA 、 CD
MA2000 ,以及 TD ― SCDMA 这三种国际主流标准,进行了全面测试。我们认为对于新技
术、新业务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技术本身,更要考虑业务应用,注重市场培育,将技术的
先进性与实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掌握有关 3G 技术成熟度的第一手资料。我可以自豪地
说,现在中国政府对于 3G 技术演进的掌握,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相比,应该说是比
较全面的。”
杨骅认为,中国的3G标准应在政府支持的有利条件下,聚集更多企业打造全球化3
G产业链,从而巩固中国标准在国际3G市场上的地位。准确的定位、适时发放3G牌照
,让中国标准把握时机完善技术是中国标准成败的关键。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TD-SCDMA的开发和产业化,并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提出的
,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标准,是惟一事实上的TDD的国际标准。国际电
联为TDD模式在全球分配了专用频段,意味着TD-SCDMA的应用将可能是全球性
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司马德秀司长不仅阐明了中国政府支持T
D-SCDMA的决心,同时也表明了TD-SCDMA作为一种技术标准所具有的世界
领先性。可见,采用中国标准不能仅仅局限于自主标准,更应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同样,发展3G也应重视市场的国际化,并在全球化3G产业链中找到位置。这样,国内
的3G运营商在国际上可以通行无阻,国外的运营商也可以从容入驻。
卢勇表示:“牌照发放早有早的利弊,晚有晚的利弊。”
李世鹤也说:“什么时候发牌照,发几张,那是政府的事。”
不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市场与产业室主任史炜认为,争
吵 3G 牌照的发放时间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应该讨论的是, 3G 牌照如果今天就发放,它
的作用能不能发挥出来,如果稍后发放,那么是不是会使一些投资商错过最佳的投资时机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什么时候推 3G ,而是什么时候能够把 3G 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建立
起来,比如说它的数据源。大家拿着 3G 手机不能只是玩游戏、彩铃。因为客观地讲, 3
G 牌照的发放不存在早晚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国家现在的管制政策,是否适用于新技术
的推出。
3G牌照应适时发放,TD-SCDMA应定位国际3G市场,在市场中提升中国标
准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毕竟,TD-SCDMA是国家的一张牌,定位准确与否已是中国
标准成败的关键。中国标准的市场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TD-SCDMA作为国际标准
,应该定位国际市场,并在全球化3G产业链中占据主导位置。
史炜指出,欧洲的公司和美国公司的最根本不同在欧洲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存度更强
。爱立信、诺基亚的市场主要还是在海外,如果丢弃了中国市场,就意味着丢弃了全球市
场。但高通丢掉了中国市场还有欧洲市场。另外,由于现在三个制式标准之间是交叉的,
所以说对于高通的技术,你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除非中国说我不发展 3G 了,中国就
真的不发展 3G 了,那么可能高通就让步了,但是这种让步等于是大家都牺牲了。
事实上,中国的 3G 进程扭结在 3G 市场的利益分配上,中国运营商的利益、中国制
造商的利益、国际制造商的利益、上市公司的股东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以及中国信息产
业长期发展的利益都是应该尊重、应该考虑的利益。在如此众多的利益之下,中国 3G 何
时上路的问题,不再是一时的意气,更不是单纯的学术讨论能解决的。
业内人士指出,围绕中国 3G 的牌照问题、标准问题,归根到底是市场的利益分配问
题。这些利益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一时难以解开的结。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所渴望的
移动通信牌照问题、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业务竞争、中国企业与世界巨头的利益分配问
题种种纷扰将 3G 挡在身后。在这些问题的映衬之下,或许, 3G 发展本身已经不是最关
键的了。协调、平衡中国运营商、制造商以及国际企业的利益的工作难度远超 3G 决策本
身。
对于中国 3G 标准 TD-SCDMA ,史炜评价还不足以跟其他两个 3G 标准抗衡,尽管它
可能在个别环节上有 3G 牌照的发放要面对的,主要是知识产权问题即自主知识产权的商
用化的问题、各个国有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另外,从国资委角度考虑的是国
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 3G 所能承受的。
不可否认,作为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TD-SCDMA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和风险。处在全球3G市场的“风口浪尖”,如果标准定位不够准确,在3G市场的举措
也将“一着错,满盘输”,因此定位准确与否已成为中国标准成败的关键。
国际化荆棘满涂
史炜强调,现在运营商和设备商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知识产权。中国电
信运营商在海外市场的国际化战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跟国外的设备商捆绑,然后占领
第三国市场;另一种就是跟非国有设备商捆绑在一起。事实上现在是运营商必须要捆绑设
备商才能走出去,而电信设备商不需要捆绑运营商就直接可以走出去。优势,但在整体的
商业操作模式上还是一个空白。 WCDMA 在欧洲, CDMA2000 在韩国、日本商用,但 TD-S
CDMA 没有任何的商用经验,所以对市场前景目前无法下结论。
史炜认为,信息产业部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推动中国电信业国际化发展,这个部
门由政府官员、技术专家、经济学家组成。
国际化战略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使然,中国标准的市场机会也绝对不仅仅在于中国市场
。国际电联为TDD模式在全球分配了专用频段,这为中国标准走向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
客观条件。以国际化为战略主导,尽早投入国际3G市场,发挥技术优势争取成为主流标
准,从而在全球3G产业链中占据主导位置是中国TD-SCDMA标准必须首先明确的
市场定位。
相比于另外两种 3G 标准, TD-SCDMA 目前最为弱势的地方就在于还未能进入商业运
营。国外在 3G 运营策略上的失误曾经给予了 TD-SCDMA 以喘息并壮大的良机,但自 200
4 年开始,世界范围内的 3G 运营开始回暖,并于 2005 年表现出了强劲的反弹之势。在
此情形之下, TD-SCDMA 如何才能在未来的战略要地 -- 海外市场跑马圈地,已经成为 T
D-SCDMA 阵营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问题。
TD-SCDMA 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认为,一般来讲,跨国公司不仅会面向中国市场,还
有拓展海外市场的条件,这对 TD-SCDMA 将来的国际化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很多国家都为 TDD 预留了频率资源。韩国有 50MHz 非配给 TDD 模式,日本也为 TD
D 模式分配了 15MHz 的带宽,欧洲已有 15 个国家发放了近 60 张 TDD 牌照。
这些情形也给业界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TD-SCDMA 一旦成功商用,各个国家都可
以采用此技术。此外, TD-SCDMA 采用的先进技术所带来的高频谱利用率,使运营商可以
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多种类的语音与数据服务,这无疑为
TD-SCDMA 提供了很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虽然,由于全球通信业的萧条以及其余两大 3G 标准的完善,使得全球 3G 应用比人
们的预期晚了好几年,这也为 TD-SCDMA 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毕竟它晚了很
长时间。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 TD-SCDMA 虽然进展很快,但我们也看到它还有很多需
要完善的内容,曹淑敏就指出:“到目前为止,芯片、终端以及测试都是 TD-SCDMA 的薄
弱环节。”尤其是测试仪表,据悉一些主流的测试厂商还处于观望态度,基本没有与 TD-
SCDMA 相配套的设备。
很多人认为, TD-SCDMA 应该会而且也必须在 2006 年实现商用,因为这已经是 TD-
SCDMA 成功所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时间了。然而,要想真正实现成熟的商用化,并最终走向
国际, TD-SCDMA 仍任重而道远。
NEC (中国)总裁卢雷访谈:
记者:总裁先生怎样看待即将来临的 3G 时代?在您心目中, 3G 世界是什么样子?
卢雷: 作为通信领域的从业人员,我们对于 3G 时代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在 3G 世
界里人们将获得更多美妙的体验。随着 3G 时代的来临,移动通信的未来将朝着多媒体、
无处不在的特性和国际化三个方向发展。 3G 终端产品不仅具备视频、拍照等各种强大功
能,消费者还能充分享受到由运营商提供的各类增值服务、甚至 3G 手机还可以作为电子
钱包、条码解读器来使用,而随着国际化的网络融合与发展,世界的距离将进一步的拉近
,人们的沟通与生活方式都将为此改变。
记者:您怎样看待 TD-SCDMA ?它对中国市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TD-SCDMA 是中国 3G 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 TD-SCDMA 的发展将会加强中
国与国际间合作,共同促进移动多媒体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这对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将
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卢雷: 作为主要的设备供应商和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市场战略上,贵公司如何实
现战略转型?
综合 3G 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通过网络融合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这是符合市场发
展需求的。目前,中国的运营商正在力求规建高效的网络,专注业务开发与用户的开发,
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 NEC 公司的战略转型目标是建立在更好的配合中国运营
商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希望依托 NEC 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丰富的 3G 网络运维经验,在
保障运营商网络运行的高性能和高质量的基础上 ,协助运营商 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提升企业赢利能力、 降低运营费用。
记者:我了解 3G 宣照的下发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比如说技术的成熟程度,市场的
培育程度等等,您认为贵公司这些条件具备举得怎么样呢 ? ?
卢雷: NEC 是全球第一家投入到 3G 研发的企业,具有深厚的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积累;因此就技术角度而言, NEC 的 3G 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了。 同时, NEC 与全球知名
的 3G 运营商有长期的深入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网络规划与建设上, NEC 可
以将这些成功经验带给中国的运营商,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加快缩短市场培育的周期。目
前, NEC 与国内运营商保持着紧密的全方位合作,积极参与了 WCDMA 移动终端的标准制
定,成为最早介入这一体系并着手培育 3G 市场的厂商之一。 我们相信,凭借多年的积累
及在产业的领先性,以及 NEC 在 3G 产品及解决方案上所具备了先进的理念,我们非常有
信心做好中国 3G 市场。
记者:对中国而言,提供经济高效的 3G 服务的能力将是至关重要的。贵公司在这方
面如何获得竞争优势?
卢雷: 3G 服务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实现经济高效的 3G 服
务涉及到技术、经验、人力、以及服务模式等多个方面。
在国际市场成功的经验使 NEC 能够为运营商提供更多的网络规划与建设的策略,以及
先进的技术及高效服务;经验优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 3G 市场而言是极具价值的,也将帮
助 NEC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同时, NEC 综合分析了各运营商的客观需求,在服务模式上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NE
C 在全球率先推出了 3G 网络运维外包服务,迎合了当前电信运营商的最迫切的需求,力
求 减轻运营商的负担,让运营商更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发展用
户、开展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 2004 年 12 月, NEC 在中国香港成立 NEC 通讯(香
港)有限公司,为和记电讯香港提供移动通讯网络运维外包服务, 目前公司运作的非常良
好,也表明了 NEC 的 3G 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记者:为应对市场竞争,贵公司在 3G 科研方面进程如何?
卢雷: NEC 希望为中国 3G 市场提供最强大的技术保障,因此,我们在科研方面倾注
了巨大的精力。在 3G 系统方面, NEC 从中国政府提出 3G 构想以来就 一直在积极参与
政府组织的各项设备及终端测试,在产品互联互通测试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政
府部门、合作伙伴及行业的认可。 2004 年 12 月, NEC 第一批在中国制造的无线基站正
式下线,实现了基站产品的本地化生产,这为未来中国 3G 市场的本地化供货提供了保障
;在终端方面, NEC 与国内运营商保持着紧密的合作,积极参与了 WCDMA 移动终端标准
定制。在 2005 年初, NEC 在中国建立了 3G 终端研发中心,全面致力于国际先进技术与
中国具体应用相结合,以保障 NEC 在终端研发上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TD-SCDMA发展轨迹
2000年5月,大唐集团代表中国政府提交的TD-SCDMA技术,被国际电联批准为第三代移
动通信国际标准,这是百年来中国电信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2001年3月,TD-SCDMA标准被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接纳。
2002年3月,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2年5月,TD-SCDMA通过MTnet第一阶段测试。
2002年10月30日,TD-SCDMA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大唐、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
、中兴、中电、中国普天等8家知名通信企业成为首批成员。
2005年7月,TD-SCDMA首次实现多媒体业务功能,同时,TD-SCDMA相关测试工作全面收
尾,鼎桥、大唐等厂商相继推出商用产品,TD-SCDMA进入预商用阶段。
3G成功运营的七大要素
酝酿已久的中国3G商用服务即将进入最后准备阶段,随着3G牌照发放时间的临近,中
国的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成功运营,使3G技术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对于这一问
题,已开通3G业务的国际电信运营商所走过的道路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目前,3G业务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而3G业务的成败对移动电信运营商的业绩表现,
及其未来的发展前途关系重大。大多数国际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或正在积极准备推出3G业
务,其中日本和韩国的移动运营商走在最前面,而大部分欧洲主要运营商也已推出3G业务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乃至整个电信行业中的各个参与者都在密切关注着一些
核心问题,诸如“将发放多少张3G牌照?”“TD-SCDMA的前景究竟如何?”“到2007年,
中国3G市场的规模有多大?”“哪些客户可能是早期的3G使用者?”“3G的全面推广需要
什么程度的网络覆盖率?”“在3G时代,哪些是提高MOU(用户每月通话分钟数)和ARPU的
制胜应用?”“3G的投资最终将得到怎样的回报?”等等。深入地看,政策和技术标准层
面的问题对于每个运营商都是很大的考验,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各类不确定因素,并形成
相应的应对方案;而另一方面,网络建设、终端、应用、资费等运营层面的问题,则可借
鉴国际案例。同时,无论宏观环境如何变化,运营商都可采取一些制胜的策略。
麦肯锡对已广泛开展3G业务的日本、韩国以及部分欧洲市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基于
国际市场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成功运营3G业务的七大关键要素。3G业务的价值创造首先
需聚焦于客户(而非技术)这第一要素,同时,紧密围绕客户这一要素,运营商需有效地
将网络、终端、应用、资费、渠道和品牌等其他六大要素贯穿于一体,这七大要素形成了
3G端到端的价值定位。
3G成功运营的要素之一:网络
由于网络建设投资巨大,同时又是推出应用以及保证客户高品质体验的基础,因此布
网的整体规划对于运营商取得3G获利至关重要。初步调查表明,四分之三的国内移动通信
用户认为网络覆盖非常重要,因此运营商应在3G业务推出前保证3G网络达到令客户满意的
地域覆盖。
日本的DoCoMo、KDDI以及中国联通的CDMA早期发展时的案例显示,在“单模网络”环
境下,为保证客户最基本的语音通话要求,90%以上的室外覆盖是成功推出服务的必要条
件。对中国市场而言,覆盖约330个国内大城市将是成功推出全网服务的前提条件。
在双模网络和终端环境下,3G网络覆盖率将取决于运营商在客户和应用上的策略。假
如客户的主要需求仍在语音以及对带宽要求不高的应用为主,那就不需要过分追求3G本身
的高覆盖率(真正需要“高速移动”支持的场合未必很多),而更需要确保3G和2.5G网络
之间的无缝衔接。假如客户选择3G主要看重一些“高速移动”的旗舰业务,如随时随地的
视频下载等,那么在重点市场内的全网覆盖将十分重要(如华东和沿海省份、大城市和主
要交通干线沿线等)。无论如何,3G的早期用户必须感觉到与其使用2.5G时同等的实际“
网络覆盖”与“网络质量”,尽管这样的覆盖可以通过3G和2.5G的无缝衔接来实现。用户
注重的是使用时的实际感受,而非技术标准本身。
运营商还应了解客户感知的网络质量内涵并以此指导网络建设。网络质量是影响客户
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对国内移动通信用户的初步调查表明,“网络稳定性”是用户最为关
注的因素,甚至略高于对“网络覆盖”的关注,更是远远超出对“计费准确”、“资费套
餐”、“服务”、“品牌”、“终端设计”、“终端稳定性”、“新的应用”等诸多因素
的关注程度。而在网络稳定性的具体内涵上,室外信号的稳定性最为重要,其次则是办公
室内信号的稳定性,而用户对电梯内信号的稳定性期望值不高。了解了客户对网络质量具
体内涵的期望值,运营商就可以有的放矢,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重要的地方。
3G成功运营的要素之二:终端
在终端上,DoCoMo的早期经验显示,客户不会因为一些“高端功能”而放弃对终端的
外观、重量、待机时间等基本功能要素的要求。同样,在欧洲,诸多运营商所遇到的早期
推广问题,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与2.5G相当的终端的缺乏。
经过几年的努力,终端的问题目前已基本得到解决。各主要运营商所公布的2005年3G
终端(WCDMA和GSM双模)已可与2.5G在各主要功能要素上媲美,相信在国内运营商正式推
出商用时,终端将不再成为一个瓶颈。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为国内外所关注的TD-
SCDMA技术在终端商用化方面仍有差距,为保证试商用阶段的顺利进行,芯片组、测试设备
等厂商乃至运营商方面仍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突破。
在终端供应的问题基本解决后,价格便成为运营商所关注的重点。对欧洲终端市场的
分析均表明,存在一个250~300欧元的“终端门槛价格区间”,在此价格区间以上只有追
求新鲜的早期使用者购买(小于市场总量的10%),在此价格区间以下大众市场才真正启
动。因此,欧洲运营商提高了对3G终端的补贴力度使3G终端价格降至大众市场的门槛,拉
动了大众市场的消费。
对于中国市场的分析显示,对于客户来说,这一“门槛价格区间”在2500~3000元人
民币,而同时,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将购买手机作为一次性消费,因此对价格的敏感度相
对较低,更多消费者希望运营商对资费进行补贴。基于以上因素,同时考虑到在中国3G从
牌照发放到商用全面推出将有1年左右的时间,相信3G终端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因此对中
国的电信运营商来说,进行大规模手机补贴的必要性和压力将小于国外运营商。
此外,国际运营商在3G时代大幅加强了与终端制造商的合作,并以各种方式介入终端
产业链,从而保证3G终端的功能和时尚性更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终端的功能和时尚
性对3G业务的启动至关重要,前文已提到终端的功能直接影响到DoCoMo的3G业务的增长速
度。而中国消费者对终端新功能(特别是易于展示的新功能)的追求甚至高于欧洲等地的
消费者,因此需要确保3G终端在保留2G与2.5G终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提供更多、更时尚的
新功能。为此,中国运营商可借鉴国外运营商的经验,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介入终端的产
业链,可能的方式包括独家定制部分终端、统一UI(用户界面接口),与终端制造商合作
进行营销,直接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采购,在内部建立研发机构,积极进行供应链管
理等等。
3G成功运营的要素之三:应用
在3G推出后,无论是走得较早的日韩,还是起步较缓的欧美,语音仍然是运营商收入
的主要部分。虽然一些数据业务开始呈现了好的势头,如日韩市场上的手机游戏、欧洲市
场上的体育比赛内容等,但真正的杀手级应用仍然没有出现。
目前中国市场上,数据业务的起点更低。语音所占比例尤其大,达到近90%,而数据
业务中SMS(短信)的比例也达到80%,对客户的初步调研显示,大部分客户认为在3G到来
后,彩信会是主要的应用。不过彩信在中国是否能够成为杀手级应用还难有定论。DoCoMo
的经验显示,成功的应用很难通过市场调研事先进行准确预测。举例来说,i-mode曾预测
“金融服务”、“城市指南”会是最受欢迎的两类应用,但实际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使
用率高居榜首的是预测中并不被特别看好的“娱乐”类应用。因此,运营商要避免“押错
宝”,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百花齐放,优胜劣汰”的良性体系,由市场对应用作出选择
。i-mode之所以能够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创新应用以牢牢吸引客户,正是得益于这种“百花
齐放,优胜劣汰”的做法,包括向所有SP提供平等、公开和自由的机会开展内容方面的竞
争,不过多干预内容,推出订阅模式而不是由DoCoMo购买内容,从而刺激SP为增加订户持
续改进产品,围绕最“酷”的应用开展营销,为关键SP提供附加价值等等。
基于目前国内移动运营商在移动数据内容业上所占的绝对主导地位,在一段时间内,
有必要参照国际运营商的做法,以一种“有容乃大”的风度来推动整个移动内容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运营商也不得不回避一个正在逐渐呈现的趋势:以运营商门户为主导形式的
移动内容将可能在3G时代逐渐被公开的互联网形式所取代。以DoCoMo的用户为例,互联
网内容所占整体内容的比例已从2.5G的46%上升至3G的60%。随着带宽和速度的提升,互
联网的内容将更易获取,运营商门户网站作用的逐渐减弱将继续。面对这样的挑战,运营
商在中长期应考虑如何更清晰地为移动客户提供具有黏性的价值定位,如“安全、私密、
无毒、查访便捷”等,同时密切关注未来发展趋势如“固定与移动融合”以便及时采取有
效对策。
3G成功运营的要素之四:客户
纵观国际运营商,3G带来了三种不同的客户策略:新兴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夺
取新增客户;主导运营商向一些细分客户群,特别是集团客户提供定制方案;主导运营商
向大众市场提供现有数据业务在速度和种类上的升级。
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显示,主导运营商成功地采用第三种策略可取得较大的3G业务普及
率和APRU的增长。以韩国的SKT为例,至2004年底,其3G用户数已近650万,普及率达35%
,而总体终端销售量中60%为3G终端。日本NTTDoCoMo公司的经营统计数据表明,其3G用户
在语音和数据业务的APRU上均高于2.5G用户,其中数据业务APRU几乎达到2.5G的两倍而
且仍在不断增长。
在3G时代如果主导运营商无法有效树立起“引领时代潮流、创新”的形象,则可能失
去客户的忠诚。日本沃达丰的案例为这一论点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尽管沃达丰是一个实
力强大的跨国电信运营商,但由于未能推出有竞争力的3G产品,其在日本的增量市场份额
近几年来大幅下降,2005年初首次出现市场份额的负增长,不仅新增客户完全被3G业务领
先的NTTDoCoMo和KDDIAU两家运营商所瓜分,而且其原有客户也纷纷转网至DoCoMo和AU。
在3G业务的导入期,抓准最有可能成为第一批使用者的客户可帮助运营商快速提高3G
普及率。DoCoMo的客户统计数据显示,3G的客户群比起2.5G更为年轻、更为男性化,50%
以上的3G客户年龄不足30岁而且男性客户占到60%以上。
3G成功运营的要素之五:资费
运营商成功的关键包括根据对3G业务的定位制订3G资费战略,通过低价促销刺激客户
尝试新数据应用,以及在对数据应用定价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运营商应根据对3G业务的定位制订3G资费战略。国外运营商在3G资费战略上可
分为两大阵营:传统运营商阵营将3G视为“旧游戏上增加了新功能”,相应地,其3G资费
沿用原有的2.5G与2G的资费架构,仅对费率进行重新设定或调整,沃达丰是这一阵营的典
型代表;新兴运营商阵营则将3G视为一场“新游戏”,并相应地推出创新的3G资费体系,
英国的“3”推出了全新的3G语音和数据捆绑定价体系,是这一阵营的典型代表。
其次,运营商应通过低价促销刺激客户尝试新数据应用。在国外市场对消费者的调查
显示,低廉、透明的资费是用户尝试各种新的数据应用的最关键的购买因素,远远超过其
对新应用的质量、速度、使用便利性和服务等其他因素的关注程度。因此,低价促销是提
高新应用渗透率最为有效的杠杆。
第三,运营商在对数据应用定价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数据应用定价时,运营商
需对一系列问题作出决策,比如,是对流量和内容单独定价或是对二者综合定价,对流量
定价是采用包月制或是根据使用分钟数或数据包进行收费,对内容定价时如何平衡免费、
订阅和计件三种形式内容的组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如何进行捆绑定价,等等。而要对上
述一系列问题作出最佳决策必须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计费方式的简单与透明程度、内容的
来源(自行开发、购买后转售、内容提供商直销)、收入的分配方式(与内容提供商分享
流量收入或是运营商独享)等等。
3G成功运营的要素之六:渠道
相对于渠道,日、韩及欧洲的经验显示,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继承和发扬在2.5G时代
即已开始的渠道多元化工作。国外市场的数据表明,从2.5G到3G,渠道结构并未发生根本
变化,因此,运营商仍应一如既往地维护原有渠道。由于3G的终端和数据应用的功能更加
复杂、多样,因此,新的终端和应用可能需要更多的客户演示以及售后服务,而这些服务
均离不开渠道的有力支持。
另外,由于很多3G的早期使用者同样是互联网的经常使用者,对于网上消费非常熟悉
和偏爱,因此运营商已积极探索更高效低廉的网上直销渠道。例如,德国运营商O2建立了
集营销、服务和销售功能于一体的网上渠道,网上直销飞速增长,并已成为O2的第一大渠
道。
3G成功运营的要素之七:品牌
与渠道的情况相似,3G的品牌战略同样需要充分考虑对于运营商已有的品牌资源进行
充分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在前文中已提到,国外运营商对3G业务的价值定位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传统运营商采取的“旧游戏上增加了新功能”的定位;另一类是新兴运营商采取
的“新游戏”的定位。相应地,前者采用延续性的品牌战略,即尽量沿用2.5G的品牌以及
资费架构;而后者则采用了创新的品牌战略,即创立全新的、独特的3G品牌以及全新的资
费架构。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DoCoMo采用了创新的品牌战略,推出了FOMA的品牌(其主要原因
在于3G网络是单模运行,在初期质量难以保障,因此DoCoMo需建立新品牌以避免对原有品
牌的冲击),但建立一个成功的品牌难度较高,DoCoMo从新品牌中获得的收益有限。与此
相比,采用了延续性品牌战略的AU虽然比DoCoMo晚推出3G业务,却更成功地获取了客户,
并在客户心目中成功地建立了创新的形象。
对于中国客户的初步调查显示,80%以上的客户对于3G完全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在这
种情况下,对于运营商来说,围绕3G这样一个技术概念来建造全新品牌可能会带来与客户
沟通的一些困难。因此,运营商需更多考虑如何利用已有品牌向客户传递体验升级、沟通
无限等新的品牌内涵。
巴西和印度:新牌照体验
巴西和印度都是近年来电信市场发展非常迅猛的国家,在电信牌照制度改革方面,他
们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
国际电信联盟ITU2001年曾将巴西作为有效管制的案例来研究,2002年曾将印度作为促
进电信市场竞争的案例来研究,这也从一个侧面肯定了巴西和印度电信管制的发展。
尽管巴西对电信进行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历史不长,但它赢得了有效电信改革的声誉
。自从1998年巴西对电信业进行私有化和引入竞争改革后,电信市场得到了快速增长。
巴西的牌照(即许可证)制度是用一系列的服务门类来对电信提供某种服务授权,其中
最主要的三种是固定电话通信(包括PSTN)、无线通信和收费电视。此外,巴西在电信自由
化的初期,还有其他15种服务,主要是增值服务业务。
在2001年,巴西的电信管制机构ANATEL将这种分离的服务统一成一个单一服务类别来
授权,简称为SCM,通过SCM牌照来授权提供一系列多媒体通信的服务。
ANATEL设计SCM的目的,就是顺应不断增加的电信服务融合的需要,去适应在电信市场
全球化条件下出现的新技术。SCM涵盖了那些通过固定电话网络传输的音频、视频、数据、
语音和其他声音、图像、文本以及相关信号。
而巴西未来的目标正是建立一个单一的、技术中立的牌照,拥有了这类牌照,将能够
提供所有类型的服务,它独立于传输形式和占用的频谱,即我们所说的“全服务牌照”。
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印度,步子似乎迈得更大些。印度电信管理局TRAI的高级官员Ra
iendra Singh曾向我们介绍过印度从各类分离的牌照向Unified Licence(我们译为联合牌
照,指服务业务类别的联合,如果能够经营所有的服务,即全服务牌照)制度转变的经过。
印度从1992年就开始了电信服务业对私有企业开放的进程,1994年将固话和移 动服务
对私人资本开放,1999年颁布了新的国家电信法(简称为NTP’99)来促进电信产业的发展,
并逐步放开市场在所有电信领域引入竞争,比如在固定电话、国内长途和国际长途方面引
入无限制竞争。
然而,1998年,随着固定网的运营商推出了与“小灵通”类似的有限移 动服务"WLL"
,他们就跨越了移 动网和固定网之间的界限,进入了移 动的服务领域。曾经付出高额移
动牌照的移 动运营商便将他们告上了法庭。从那时起,印度电信管理局就做出决定,即
牌照制度以及一些监管政策不应该妨碍电信技术的发展。
于是,印度电信管理局考虑向全服务牌照迈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趋向发放一个全服务的牌照,考虑到技术发展、客户需求
、电信服务提供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优化使用,这些因素正激励着它们朝发放全
服务牌照的方向发展。全服务牌照提高了在单业务牌照下的服务范围,从而消除了强加于
技术应用的人为政策障碍。
1999年,印度电信管理局TRAI开始讨论这个议题,并且把它放入到新的国家电信政策
当中。他们制定了一个提案,但是这个提案引起了一些争议,没有在议会得到通过。鉴于
这种情况,印度电信管理局决定,作为第一步,先在印度执行Unified Licence联合牌照制
度。
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借鉴了很多国际经验,比如欧盟在2002年7月开始执行Unified
Licence牌照制度,同时,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马来西亚,也都率先执
行了Unified Licence牌照制度。
印度想实施Unified Licence牌照制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
发展,去鼓励新的应用和服务的自由增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如果能够开发
或者采用一种技术来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的话,那么作为监管部门,不应该加以任何的限制
和阻碍。
欧洲3G商用趋向理性 市场需求应避开三大陷阱
欧洲两年多的3G商用经历,积累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从2003年年初和黄率先推出3G服务开始,3G在欧洲已经走过了两年多的历程,其中不
乏有一些弯路,但也积累了不少值得吸收借鉴的经验教训。
政府参与管制
在3G管制问题上,欧洲在利用发放3G牌照引入新运营商,并且采用了网络共享与站址
共用的政策,解决了站址资源的供应可能出现问题,降低了运营商经营成本。
虽然欧洲在3G管制上有值得借鉴的方面,但其教训仍是深刻的,而且其产生的负面影
响,在目前欧洲3G已经初步启动的过程中体现得越发明显。
另外,高昂的3G牌照费用也使运营商在网络建设与投资上显得捉襟见肘,过分依赖原
2G网络实现话音全覆盖是这个问题的集中体现,在所有3G运营商的计划中都没有实现WCDM
A网络全覆盖的时间表。在网络起步阶段,对3G网络进行孤岛式建设并利用原2G网络实现全
覆盖的策略,无论从节约投资还是加快业务提供看都是合理的。但按照移动通信的基本规
律来看,如果长时间内一个网络仍处于孤岛状态,那这个网络的竞争力与生存周期将大打
折扣。
至今为止,全球WCDMA产业已经在双模方案上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不仅提高了技术演进
难度,延误了商用进度,而且效果仍不理想。如果未来欧洲的3G运营商在WCDMA网络发展上
仍过于依赖双模方案,其最终结果可能是3G服务将变成拥有高速移动数据接入能力,但业
务使用范围小而且话音达不到2G水平的产品,而这点正是目前欧洲3G用户的普遍业务体验
。
运营商对3G发展前景与定位的分歧
由于欧洲3G商用整体启动的时间一再推迟,建网压力、市场需求的不明朗性、对技术
成熟度的判断分歧等都使欧洲3G牌照持有者对3G的发展价值、生存周期、市场定位等的认
识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来自市场竞争的驱动也使运营商的决策矛盾重重。3G出现后所引起
的异质竞争加剧,将成为摆在欧洲电信管制部门面前的新课题。
当然,整体上欧洲的3G运营商对WCDMA的认识与定位都已经理性化,2000年的3G泡沫难
以重新出现。
技术成熟度是关键问题
不同厂商网络之间、网络与手机之间的互操作(IOT)问题,以及手机基本性能是目前欧
洲3G商用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除了自身发展成熟需要过程的内在规律外,3GPP缺乏对能力实现方式的具体定义,是
WCDMA商用中互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从目前的欧洲3G商用结果看,网络与手机之间呈现出一定的阵营化,这是手机与网络
的配合程度成为手机选择主要因素的结果。另外,在网络与手机之间的IOT问题仍有待解决
的情况下,不同设备厂商的网络要实现良好互通所需要的过程将更长一些。
相对于IOT问题,手机基本性能也不容乐观。语音业务质量没有明显突破,电源质量令
人担忧,手机价格和服务价格过于昂贵,名目繁多的多媒体和数据业务实为鸡肋,其他技
术细节有待完善。
需注意三点问题
3G市场需求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心和讨论,如何把3G的市场需求转化成实在的
市场驱动力,成为发展3G面临的重要问题。
语音业务需求仍将是3G启动初期的市场立足点
根据第三方权威机构对欧、日、韩市场的测算,2005年话音仍占话费收入的60%至76%
。因此,除了关注多媒体应用,移动运营商仍然需要大力开发以语音为主的产品套餐满足
用户的主要需求。同时,价格的因素往往是决定性的,这是服务消费品的本质,3G也不例
外。和记电讯在欧洲各国采用高价策略时,用户增长缓慢。后来价格上高中低多头并进,
用户数即迅速上升。
保证网络的充分覆盖
在覆盖问题上,市场新进入者具有较大的资金局限。但是为了实现网络充分的覆盖,
应当放开思路,实现与现有GSM运营商结盟实现2G/3G漫游,或与其他3G运营商达成全国漫
游或一定程度的网络共享。
终端仍然是3G的主要问题
3G与2.5G相比只是网络带宽更宽,业务没有太大的变化。2.5G的业务大部分可以移植
到3G。3G的优势业务是视讯业务,如果用3G提供语音业务是错误的。
可以有更多的终端厂家参与3G的终端研究生产,让3G的终端从功能、性能、业务支持
能力方面跟3G技术系统发展方面同步。因为不同的制式实现同一种业务方式是不同的,这
需要把业务实现的标准、业务互通的标准统一,制定统一的规范或者标准,使得业务的发
展和业务的漫游变得更加简单。漫游结算也必须制定一整套开放的业务规范和一些运营规
则,才能使业务走出独家运营商,最终推动3G商用网在全球范围内大范围、成功地铺开。
评论:中国需要3G 警惕TD泡沫
胡乐明
当前正是中国3G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有关我国电信监管改革的探讨也在进行,我们
应该好好研究和总结3G泡沫中欧洲电信管制的教训,研究美国电信管制的经验,探索政府
的电信管制在3G产业发展中的正确定位,建立起正确有效的电信监管体系和机制,使我国
的通信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3G的产生正好处于全球通信产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因此3G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技
术更迭,而同时也成为产业变革和重新洗牌的机会。这就导致3G产业的发展与太多的因素
有关,不仅有技术的因素,同时还有业务、市场、竞争、管制等方面的直接影响,更与历
史、政治、经济等因素以及种种复杂的利益冲突有关,其产业链的牵动影响到广泛的相关
产业和领域,加上标准、专利等等问题,使3G的产业发展涉及错综复杂、而且又相互影响
的多种因素。因此,如果缺乏深入、全面的研究,对3G的认识就极易陷入肤浅和片面,导
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这树木不见那树木,最终导致认识上
和行动上的错误。
中国TD-SCDMA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可说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似乎中国3G产
业发展的所有一切都停了下来,只等待着TD-SCDMA的商用化和产业化成功。必须注意的是
,目前“TD-SCDMA热”中的炒作、夸大和浮躁情绪,以及巨大而集中的风险,很有当初欧
洲3G泡沫的典型特征。在总结3G泡沫教训的同时,我们同样应该在TD-SCDMA的产业发展中
坚持冷静、客观、理性,避免重蹈3G泡沫的覆辙。
欧洲的3G泡沫有其必然性。然而在3G上,中国与欧洲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完全
不同的产业发展环境,完全不同的业务市场状况,完全不同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具有发
展3G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实际上,3G恰恰是中国的机遇,不论是对中国的电信运营业、制
造业和相关产业,还是对于中国的信息化发展都是如此。特别是在西方陷入低潮的时候而
中国却独有这种发展机会,更是中国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只是将3G泡沫的结论简单化地
套用于中国,一味采取消极的策略,就会错过历史的机遇。。
3G的游戏规则
“没有绝对自由,只有游戏规则。”当欧美的政府们绞尽心思与中国讨价还价,限制
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时,他们本土的进口商与经销商们却与政府分庭抗礼,要求不要对中国
产品加以限制,遵守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规定。虽然贸易谈判从来不会有最后的结果,但
是它让中国在全球贸易的自由梦想中有了一丝清醒。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五年,
蓦然四顾,我们惊奇的发现,自己是国际自由贸易的唯一倡导者。感叹之余,那些规则和
标准的制定者们却悄然关起了他们的大门,然而受到伤害的却是我们。
在全球电信领域,自由贸易从来就是束之高阁的论语说教。技术标准的引入使电信业
可以堂而皇之的冠之以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使市场垄断大行其道,游戏规则就是在独立标准
框架内的自由,而对于新的外来的标准与技术则予以挤压和排斥。
GSM标准在欧洲发起并发展壮大,CDMA在北美市场的统治地位,无疑都折射出自由竞争
的无奈。地区和国家利益,乃至于大型跨国企业的意志,于有形与无形间筑起了保护主义
的墙垒。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当GSM和CDMA在各自领地水火不相容的时候,中国市场的雍容大度接纳了他们,给予了
各自充分的发展空间。因为中国市场,GSM成长为全球最具统治力的移动通信标准;因为中
国市场,CDMA才真正走向新生。
标准至上已成为通信领域打拼的焦点,同样的模式也正在移植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的版图争夺之中。在中国含蓄地保留对本土TD-SCDMA标准的支持之时,欧盟却毫不留情的
把本已划分给TDD的频率又原封不动的划拨给了FDD的W-CDMA标准。
“当我们终于拼死杀到国际市场,准备积极投身于下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却发现
战争已行将结束。”在第三代通信全球之争中,中国企业惆怅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无论是
W-CDMA还是CDMA2000,其核心的技术与专利还是被二代通信市场的既得利益者所掌控,中
国企业还是要跟随别人的标准去开发,去拼价格,得到的可能只是别人的零头。
不难看出,3G的游戏规则还是二代市场模式的延续,决不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而是更
强化了标准至上,地区利益为先的商业驱动。作为冠以中国标准的TD-SCDMA,从它问世之
始就已经处于其他两个标准的强压之下,是让它死于襟袄之中,还是给它提供坚决的支持
,决定权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因为我们手中有可以使其成长的市场。
纵观全球跨国企业,无一不是在本国及本地区取得市场主导权,然后再向全球扩张。
然而坐拥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我们自己的制造企业却要远赴非洲、拉美、俄罗斯去谋生
。这样的尴尬不应该再延续下去。在尚未展开的中国3G市场,我们有理由为自己的标准TD
-SCDMA在我们自己的市场上给予充分的成长空间,至少与其他两个标准同样的商用机会。
毋庸讳言,通信产业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好,最能与国际领先市场相媲美的行业,这得
益于开放的市场政策和极具战略眼光的技术官僚的宏观把握。在即将到来的3G市场,我们
也同样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我们的通信研究机构会审时度势,战略性地制定
出发展规划。因为我们拥有具备国际技术水准的本土通信标准,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
本土企业。
摘自:中国通信新闻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5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6.7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