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onebird (lonebird),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介绍点博弈论知识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Nov 26 21:22:22 2004)

囚徒困境与仁者无敌
肖知兴 
----大智若愚,大德若缺,大赢若输。仁者无敌,战胜的是人类与生俱来最为凶险的敌人
——自身的贪婪。 
----写这篇文章之前,与一个久经商场的朋友闲聊。他感慨在商场上必须见血封喉,不可
动丝毫恻隐之心,否则一定会“死得很难看”。我说其实商场上的大智慧还是中国人的一
句老话,仁者无敌。朋友不解。我说这并不是向你灌输“不鼓不成列”的宋襄公式“蠢猪
式的仁义”。仁者无敌其实也是西方博弈论、战略学研究的结果。说来话长,我们先从博
弈论上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简称PD)说起。 
…(对囚徒困境的分析文字,此处删去)
----基于个人理性的正确选择降低了大家的福利。道理很简单。重要的是能够举一反三。
其实,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囚徒困境:幼儿园小朋友互相分享玩具(给他玩,不给他玩)
;情窦初开的男女互相表白爱情(表白,不表白);公共走廊卫生的维持(不扔垃圾,扔垃圾
);老板与下属的关系(信任,不信任);商场上,生意伙伴的非正式合同,或君子协定(不
违约,违约);竞争对手打价格战(不降价,降价);国家间的对抗(和平,战争),等等。
虽然括号内前者都是大家想要达到的目标,自私(理性选择)的结果却是大家不得不接受后
者。小朋友仍在自己玩自己的玩具,虽然慢慢有点厌烦;韶华已逝的男女偶然发现当年对
方暗恋的都是自己,徒呼奈何;你扔垃圾我也扔垃圾的结果是公共走廊难以找到下足之地
;怕下属营私而事必躬亲的老板丧失了业务机会;怕对方违约的商人自己也没有做成买卖
;怕竞争对手降价后独占市场的商家们竞相杀价,把一个又一个行业做烂;怕吃亏的国家
之间也是永远战火绵连。可谓“你我谁不是囚徒,天下何处无困境!” 
----当然,家人、熟人、朋友间,因为爱、友情、伦理道德、社会规范(如面子)的存在,
很多囚徒困境往往可以被克服。在这些情境里,人们并不完全是理性的经济人。但公司里
,商场上,还有国家之间,要解决囚徒困境就没那么容易了。本文开头朋友慨叹的商场残
酷,相当于在囚徒困境的选择中,不可单方面选有利于双方的选择 (如上例中的信任、不
违约、不降价)。 否则,你拿的结果是四种结果中最差的一种,赔了夫人又折兵。 
----既然如此,仁者无敌又从何说起?妙门在于,上述囚徒困境说的都是一次性博弈(One
 short game),一锤子买卖。如果是多次博弈,人们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囚徒困境就有
可能破解。道理很简单。火车站边卖的东西质量差,餐馆没法吃,因为顾客多是一次性的
过路人;小区里小店质量、服务可能不错,因为他们靠的是回头客。店主都是为自己的利
益考虑,但结果对大家都有利,所谓开明的自利(Enlightened selfishness)。连续的合作
有可能成为重复的囚徒困境的均衡解,这也是博弈论上著名的“大众定理”(Folk Theore
m)的含义。 
----但合作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肮脏不堪的公共宿舍走廊有的是。哪些走廊能把卫生一
直保持下去呢? 博弈论的研究表明,要想使合作成为多次博弈的均衡解,博弈的一方(最
好是实力更强的一方)必须主动通过可信的承诺(Credible commitment) ,向另一方表示
合作的善意,努力把这个善意表达清楚,并传达出去。如果该困境同时涉及多个对手,则
要在博弈对手中形成声誉,并用心地维护这个声誉。公共宿舍的居住者中必须出现一个带
头人,以身作则,率先起来打扫卫生,形成人人维护公共卫生的风尚。但带这个头,说起
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做生意双方基于信任,君子协定,握手成交,既节约时间又省下请律师的钱,大家都
知道合算,然而多少书生意气的人却为这“君子”二字赔得吐血。但如果是重复博弈,在
实力强的一方作出可信的承诺的情况下,双方却有可能形成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
学术上广泛讨论的虚拟企业、网络企业,就是这种企业间基于互信而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
例子,如著名的“丰田生产方式”。 
----再举一个公司内部管理的例子。大家都说求才容易留才难,到处是铁打的公司流水的
雇员。老板们总是大声疾呼他们如何地求才若渴。问问该公司内部的人,或者从该公司离
开的人,你得到的往往却是一个叶公好龙的印象:薪水待遇不比同行业高;舍不得花钱做
培训;工作上没有信任,不能让人放手去干;说好的分成计划、奖励计划、持股计划,转
眼成了云烟。没有任何可信的承诺,凭什么让人为你卖命?这里“可信的承诺”是一个很
牵强的翻译,“Credible commitment”并不是什么空口诺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合作
之难,难在无人愿意作出这第一步的有风险的付出,难在一个“仁”字。 
----1984年Robert Axelrod出版了一本薄薄200来页的《合作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20多年来畅销不衰,几乎成了西方战略学者、管理学者们的必读书之一…

“一报还一报”战略(Tit for tat),他不仅善良,不首先背叛对方,而且宽容,对方背叛
一次他只惩罚对方一次。更为发人深省的是,每次博弈,他的得分都不比对方高(最多与对
方一样高)。他的成功不是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之上。他
没有赢取任一场战斗,却赢得了整场战争。大智若愚,大德若缺,大赢若输。“仁者无敌
”不是说他战胜所有的敌人,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敌人,或者说,他战胜的是人类与生俱来
最为凶险的敌人:自身的贪婪。 
----研究产权制度和西方经济史的朋友们大多清楚,1688年英国限制国王收税权和其他权
力的光荣革命,对西方世界的兴起意义重大。所谓“捆住国王的手”,对产权的普遍保障
,作为一种可信的承诺,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以及西方世界兴起的制度渊源。吴思在《潜
规则》一书中描绘的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则是一个反面的典型。暴力集团对农民阶层,
以及封建后期新兴的工商阶层横征暴敛的结果是,财富的生产者们都丧失了生产的动力。
你不仁,我不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吧!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成了轮盘赌,
每三五百年再赌一把,在轮回中走向堕落。两千多年前用一生写就一个“仁”字的孔夫子
,念及于此,也该“独怆然而泪下”了吧。 
----(本文作者系法国枫丹白露欧洲商学院(INSEAD)管理学博士) 

--
孤独是因为并不感到孤独,因为有你们,我的朋友,与我同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8.9.121.4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