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富甲一方的徽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4日07:16:3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没有成片的耕地,即使有,“也非善耕
作之地也”,粮食产量普遍较底,因此,这里素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
庄园”之称。人们的生存条件非常差。又因地处在崇山峻岭之中,每当战乱,难民
纷纷逃来此地,以避战祸,人口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供应的矛盾,生存条
件更加恶劣。地少人多的矛盾给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粮食严重不足,
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史料称:徽州一年所产的粮食,只能养活全境10%的人口,
百姓为粮食所迫,外出谋生的人竟有十之八九。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
万山丛中盛产竹木,所产杉木,质地坚硬,可为栋梁之才;竹子满山遍野皆是;茶
可称一绝,尤其是祁门茶和松萝茶;陶土也是徽州的一大财富,瓷都景德镇的制陶
原料白土,就产于徽州;手工业更具特色,文房四宝闻明全国。纸:“自首至尾,
匀薄如一”;毛笔倍受人们喜爱;墨:“坚如玉,纹如犀”;砚:因石取势,雕琢
成颇具艺术价值的图案,至今盛名于世;漆器:被当时人称为“绝古未有”的珍品。
异常丰富的土特产品向徽州人展现了一条现实的出路,走出大山,以商代耕。
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的。
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经商的道路,但这里的水陆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
杭”丰富的物产加上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
在长长的一生里, .oooO Oooo.
为什么, ( ) ( )
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 \ ( ) /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_) (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