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ender (fender),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合集]问个低级的问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20日12:20:4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
catdog (评论员) 于 2003年09月19日09:09:13 星期五 说道:
囫囵吞枣的看经济学书,有些问题搞不明白!专业的给解答一下。
正看到乘数原理,想到这个问题。
高校收费应该怎么看呀?
可以看成政府多征收教育税并把这些税都用于教育产业么?
如果这样的话,提高税收相当于公民可支配财产降低,因此GDP均衡
点会下降。但是同时政府增加了等于税收的教育投入,相当于政府购
买,这样会提高GDP均衡位置。这样看是不是教育收费对于扩大内需
不会有明显的作用呀!而且好像影响是负面的呀!
是不是这样的看法太业余了?
────────────────────────────────────────
fender (fender) 于 概念问题从来不低级,至关重要。
从原理上讲不能。
最明显的差异当然是统计口径上的了,高校的收费不会被统计成政府财政收入。其次,税
收是强制性的,高校收费不具有这种强制性,至少还可以选择念不念高校(因为什么原因
不读高校是另一个问题)。另外,缴税可以看作是人民对政府的一种支持,高校收费则不
如此。
如果把花钱读高校看作是自愿的,读高校就是一个交易,交易的对象是教育,教育是要算
到gdp里的。因此不能说高校收费降低了人民的可支配财产,要不然电费、电话费、水费都
可以如此对比。把教育理解为一种产品以及投资,应该可以解决你的疑问吧。
你所说的“提高税收相当于公民可支配财产降低,因此GDP均衡点会下降”是税收和财政支
出的挤出效应了。我们从产品的角度看经济,gdp的实际意义在于社会生产了多少产品,价
格在这里的作用在于统一单位,易于比较。政府收税实际上就是获得了对社会产品、资源
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是竞争性的,即有你没我,有政府就没有私人,政府支配了资源,
就把私人给挤掉了。乘数效应一般都要把挤出效应给先刨掉的,所以最后的净乘数都不是
很大,印象当中教材对美国计算大概是1上下吧,记不清了。
你这个问题引出另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如果人民在消费政府的产品没有选择的余地,gd
p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功能就大打折扣了。不管怎样,gdp都只是一个统计口径,虽然有用
,误差是免不了的。我在8月28日发的《我所理解的gdp原理》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
catdog (评论员) 于 2003年09月19日10:53:18 星期五 说道:
如果高等教育是可以选择的东西倒使之简单的看作一种商品的涨价
就行了,不过中国的情况好像不同,最近新闻报道又因为交不起学费
父亲自杀的。教育部的头头声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学费上不了学。高
等教育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就是出人头地,跟中举人差不多,更何况在
存在户口歧视的国家里,接受高等教育就等于变成高等人。似乎用经
济学很难解释这个东西,高校高收费乱收费也是看中了公民不管收多
少钱他们都会上大学这一点。既然买方是实际上没有选择权的,不是
跟征税是一样的了么?在中国国情似乎上大学不能看成卖粮食,交电
费。中国人可以勒紧裤腰带,不过可是不能少了上大学。
还有你好象忘了储蓄了!公民的边际储蓄率决定乘数的大小,教科书
上举例是按1/3来的,因此乘数是3。
────────────────────────────────────────
fender (fender) 于 那就增加选择,允许私立学校进入好了。公立学校由税收支持,选择也多了。这个问题经
济学完全可以解释,只不过提出不药方,或者提出来以中国的现状也采纳不了。注意了,
没有免费的午餐,国家拿钱搞教育,学校就要听国家的,而不是看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课
。就像那个马克思课和邓小平课,把我当傻子教,居然还是学位课。
要是把接受教育是为增加未来收入的手段,那就把花在教育上的钱看作投资,同样也不是
纳税。中国人看重这个,那是社会问题,不是经济学的学理出了问题。
────────────────────────────────────────
catdog (评论员) 于 2003年09月19日14:21:30 星期五 说道:
教育这个问题涉及的是社会公平,不能简单的用免费午餐解释吧?
北欧一些国家从婴儿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我那本经济学上说根据漏桶
原理,在经济学上是不可取的,但是涉及社会公平问题,不能用经
济学解释。教育收费也涉及到一个社会公平问题呀,教育不应该是
有钱人的专利。
可到底教育收费对经济增长是有好处还是没好处呀?你还没回答我
呢!
────────────────────────────────────────
fender (fender) 于 好吧,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啊,可别又把公平扯进来,公平的事经济学说不清。从我的判断
上,高校收费对经济增长是有好处的,但不充分,因为没有数据,只能从个人判断角度讲
了。
如果不对高校收费,高校的运转就要完全靠财政,财政则靠税收,买单的是老百姓,点菜
的是政府。在中国这种体制下,收上来的税更有可能按照官僚的意志往基础建设等等方面
流,高等教育的提供就有可能不足,这是数量上的。另外,我感觉从教育质量上讲,直接
由居民缴费的高校可能比由政府支持的高校要更好,这个质量不太好衡量,直接从gdp里看
不出来,但从我的经验上讲确实如此。我本科念的金融,不用交学费,啥都没学到,就这
点经济学还是毕业以后自学的。按照国家的规定,我们必须拿工学学位,因此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制图等等共八门不沾边的课都要必修,最核心的投资学却一直没有开。现在交
学费了,学校就要考虑继续一直糊弄下去会不会有一天收不上钱来,教学质量就会改善。
现在金融专业虽然还差点,但比我们那时候还是强多了。
定个调子,高校收费和扩招是同时进行的,这是扩招政策的两个主要内容,得放到一块谈
。我觉得政府不会蠢到既不扩招又提高学费,真有这么蠢的政府,什么理论就都不好使了
,等着闹革命吧。不管高校收费+扩招公不公平,扩招以后大部分学校都招满了,而且我估
计没有一个学生是让人拿枪逼着来上学的。
先从理论上讲,对高等教育的支出要么算消费,要么算投资(我倾向算投资),反正是总
需求增加(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高校扩招,原来被压制的对教育的需
求实现了,内需就上去了,刺激经济。
现实的角度。IT行业对用人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但是IT行业的工资率却没有上升,这是
扩招的结果,增加了人才供给(权且称作人才吧)。没有数据表明高校扩招使社会就业人
口的素质上升或下降了多少,但是我想这个影响应该是正的,不管怎么说,大学生还是比
高中生素质要高一些。人口素质的提升对长期经济增长也是有利的。
在我看来,高校收费不是不公平的表现,而是既实行了高校收费却又缺乏对来自低收入家
庭孩子的补助系统是不公平的根源。国外念书也都花钱,但是有奖学金、可以很容易的贷
款,所以中国的这帮“穷人”才能到国外念书。
────────────────────────────────────────
catdog (评论员) 于 2003年09月19日17:28:33 星期五 说道:
这么说单看学费提高,不考虑其他量变化,提高学费是刺激经济的了。
不过老萨的那本书上开头就是切忌的三条里就有不能人为其他量不变。
如果高学费导致收入预期减少,消费降低,储蓄增加。这不是会产生
相反的效应了么?还有,微观经济学那段总说节约可以扩大生产,有
好处,还说亚洲国家是靠节约飞速发展经济的。如果这样,是不是高
收费的效果还要打折扣了?太复杂!总想不明白!看来外行就是不行,
还得麻烦你给解答!
PS是不是因为我说得太业余了没法回答呀!还有好多问题呢,以后还
要请教。
────────────────────────────────────────
fender (fender) 于 问题涉及面太广,有点招架不住。这一段比较忙,可能明天起就不能上网了。有更多问题
先放在这里,大家一块讨论——不过也不知道能不能有人来这,这“大家”可从何说起呢
,哎。
1、要想直到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对另一变量产生什么影响,就要先排除干扰项,假设其他变
量不变,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实际结果和理论预期的不一样再找原因。但是一开始就
把所有变量都拿进来,肯定一锅粥,什么结果都得不到。
萨缪尔森说的“不能认为其他变量不变”应该不是对上述观点的否定。打个比方,比如做
化学实验,为得出可靠结果试管应该保持干净,这是排除其他变量干扰了,分析时可以认
为其他要素不变。但是不能在试管不干净的时候假定它是干净的,这应该是萨缪尔森的意
思吧。
2、居民储蓄和经济学讲的储蓄还是应该区分一下。经济学强调从产品看,从居民储蓄的角
度理解容易把产品的含义给忽略了。经济学讲的储蓄是指整个社会产出没有被消费掉的部
分,这是从国民收入那边讲的,即,收入=消费+储蓄。比如说一年生产的钢材,被用到生
活中的是消费部分,比如拿去做小汽车和该洋房享受了,没有用来享受的部分就是储蓄了
。如果这部分储蓄没有完全用于再生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术语了),也就是说剩
下来的钢材没全用到生产中去,烂掉了一些,这时候经济就有麻烦。亦即储蓄大于投资,
或者说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储蓄大了小了都不好。太大,大到超过投资,生产出去的东西卖不掉,工厂的资金回不来
,工厂就要裁人,失业率就上去了。太小,一年生产的东西都被吃喝玩乐了,用于投资的
就少了,没有扩大生产,经济就只能在原地踏步。
(上面是昨天写的,可能与下面的有重复,自己辨别一下吧,让我重头再来实在没有哪个
精力和时间了。)
3、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和短期。
所谓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主要是指对经济增长的研究,经济增长一般用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来衡量。在古典模型中,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有两个:人力L和资本K。人力后来被赋予
了更多的内容,教育就是其中之一。资本分成两块,一块是资本余量,是上期留下未损耗
掉的;一块是增量,用于补充上期的折旧和扩大投入,这块增量来自于储蓄。如果人们降
低当前消费,把更多的产品用到投资上去,就会在将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经济就增长了
。因此适当的储蓄率是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的,这就是说为什么有人会把亚洲的经济增长
归功于储蓄吧。。不知道萨缪尔森的书里有没有这个模型,但是这个道理一定应该有的。
用古典模型来解释经济增长后来遇到了一个困难,就是刨去人口和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还有一部分增长无法被解释,索洛把所有无法解释的放到一块,建立个变量叫“索
洛余量”。对索洛余量的解释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前沿,还有些经济学家企图超
越古典模型,这些人名气都大得很。
短期则研究经济波动,主要工具就是总需求和总供给了。说起来就太多了,而且估计你已
经看过,不多说。
长期和短期不过是两个研究角度,不可追问哪一个更真实,因为没个角度都忽略了一些变
量。
4、高校收费面面观,呵呵。
从长期的角度看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很明白,是对人力投资的增加。为了应对高校收费而进
行储蓄,中国人的这种价值观我觉得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比如说如果攒了一大笔钱不去
供孩子念书,反倒用来买台车或者自己出去旅游等等其他享受,这对经济的长期贡献要小
得多。
短期看,高校学费刺激了总需求。老百姓把存的钱拿出来供孩子念书,学校拿了钱大搞基
建,基建最刺激经济了。这种刺激不是因为收费,决定力量应该在扩招,多盖了许多楼还
是因为人多了。这种论调让我不太舒服,但是确实是真的,你可以看到现在工大食堂、公
寓比从前多雇了多少人,这确实是对经济的贡献。我的不舒服是因为高校收的费应该在教
育科研设施上多花一些,而不是过多在基建上,这是中国机制问题,让人头疼。
这里我假设通过收学费和通过财政办学都是由老百姓承担,这比较好理解,因为狭义的看
经济中的产品,没有一种是在政府的机关大楼中生产出来的。(之所以是狭义的,是因为
我把公正、安全暂时不算产品,至少和大多数经济中的产品不一样。)因此不管高校收不
收费,最终的支付者是老百姓,不同的是受益者和具体的支付者变了,这就涉及到公平问
题了。对贫困生,学校不是没办法,那么漂亮的行政楼都盖了,连盖带装修怎么也要几千
万吧,说没办法谁信呢。高校的浪费如果能有效的控制下来,高校收费也未必就能阻碍公
平的实现。
高校收费这一政策的出台在我看来肯定有财政的因素,国家财政是吃紧的,高校这部分要
甩掉一些,所以要收费。这费一收就意味着国家对高校的控制再也不能像从前那么严了,
这个我是欢迎的。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