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机器猫),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14日10:25:4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工商业都市的增加与富裕,对所属农村的改良与开发,有所贡献,其贡献的途
径有三。
一;为农村的原生产物提供一个巨大而便易的市场,从而鼓励了农村的开发与
进一步的改进。受到这利益的,不仅仅是都市所在的农村。凡与都市通商的农村,
都多少受其实惠。它们为此等农村的原生产物或制造品,提供了市场,结果就鼓励
了其产业和产业的改进。当然,靠近都市的农村,所得实惠,自必最大。其原生产
物的运输,所费既较省,所以,与较远农村的产物比较,商人们即使付给生产者较
高的买价,但对于消费者,取价却仍可一样低廉。
二,都市居民所获的财富,常用以购买待售的土地,其中很大一部分往往是向
未开垦的土地。商人们都渴望变成乡绅。而且,在他们变成了乡绅的时候,他们往
往最能改良土地。商人与乡绅不同。乡绅是一向奢侈惯了的,他只会花钱,从来不
会想到赚钱。商人却常用钱来经营有利事业,他用一个钱,就希望在这一个钱回来
的时候,带回一些利润。他们这种不同的习惯,必然会影响他们在一切事业上的性
情和脾气。商人往往是勇敢的事业家,乡绅往往是胆怯的事业家。就商人说,如果
他觉得投下大资本来改良土地,有希望按照费用的比例增大它的价值,他就毫不迟
疑地马上去做。但乡绅很少有资本,即使有些资本,也很少敢如此来使用。如果他
真的着手进行改良,所用以改良的,亦往往不是资本,而是每年收入的剩余。设你
幸而住在四周农村多未开垦的商业都市中,你当能看到商人在这方面的活动,比乡
绅是活跃得多啊。此外,商人由经商而养成的爱秩序、节省、谨慎等各种习惯,也
使他更适合于进行土地上的任何改良,不愁不成功,不愁不获利。
三,农村居民一向处在与其邻人的战争和对其上司的依附状态中。但工商业的
发达,却逐渐使他们有秩序,有好政府,有个人的安全和自由。这一种效果,是最
重要的,但却不为世人所注意。据我所知,曾注意此点的作家,迄今只有休谟先生
。
在既无国外贸易又无精制造业的农村,一个大地主,对维持耕作者所剩余的大
部分土地生产物,既无物可以交换,就无所谓地把它花费于乡村式的款客。这剩余
部分,如足够养活一百人,他即用以养活一百人,如足够养活一千人,他即用以养
活一千人。舍此以外,实无其他用途。所以,他的周围常有成群的婢仆和门客。他
们依赖他的给养,既无任何等价物品为报酬,就服从他,象兵士服从国王一样。在
欧洲工商业尚未扩张以前,大人物和大富翁,上自王公,下至小领主,其待客的阔
绰,都超过我们今日所能想象的。例如,威斯敏斯特大厅,为威廉·鲁弗斯的饭厅
,然而常有人满之患。托马斯·伯克特常以清洁的草秣,铺于厅的地上,使坐不到
座位的坐地就食的武土文人,不致染污他们崭新的衣裳。据说,瓦维克大公每日在
各庄园所款待的宾客,达三万人;此或言过其实,但数目必很大,否则不会被夸大
到如此程度。我们知道,不多几年前,苏格兰高地一带,仍盛行近似这种规模的款
客,而在工商业很不发达的民族,这种风气,似乎也很普遍。波科克博士说:“我
曾见一阿拉伯酋长,在他售卖牲畜的市中,当街宴请一切行人,即普通乞丐,亦在
被邀之列。”
佃耕者依赖大领主,无异于他的婢仆。他们即使不是贱奴,也是可随意退租的
佃农。他们所纳的地租,无论就任何方面说,也不能与土地所提供的生活资料等价
。数年前在苏格兰高地一带,足维待一家生活的土地,普通所纳地租,仅为一克郎
、半克郎、一羊、一小羊而已。有些地方,现在依然如此;而且现在该处的货币,
与他处比较,也并不能购买更多的商品。其实,在一个大庄园所产的剩余产物必须
在本庄园内消费的农村,为地主便利打算,与其在家中消费这全部剩余,不如在离
家不远的地方消费其一部分,如果消费它的人们,是象门客家仆一样,听从自己号
令的话。这样,他可省去许多麻烦,伴侣不至过多,家庭不至过大。仅付比免役租
多一点的地租,而占有能维持一家生活的土地的可随意退租的佃农,其从属于领主
,无异于婢仆、家奴。他们须绝对服从领主的命令。这种领主,在佃农家里养佃农
,与在自己家里养婢仆、家奴,无甚区别。婢仆和佃农的食粮都来自领主的恩施。
恩惠是否继续则取决于领主的高兴。
在这情况下,大领主对于其佃农和家奴,必然有一种驾驭的权威。这种权威,
便是一切古代贵族权力的基础。他们在平时,是境内居民的裁判者,在战时,是境
内居民的统领者。他们有统率境内居民以抗不法者的权力,所只在境内成了治安的
维持人,法律的执行者。没有任何其他人拥有这样的权力,国王也没有这权力。国
王在古代,不过是领土内最大的领主,其他领主,只为共同防御共同敌人,才给他
一定程度的尊敬。如果国王要依靠自己的权力,强制某大领主领地内人民偿还小小
的债务,那里居民都守望相助,恐怕国王所要花的力量,几乎将等于消灭一个内战
所花的力量。因此,他不得不将大部分农村的司法权,交给能执行法律的人,不得
不把统辖民军的权力,交给能统辖民军的人。
说这种地方性裁判权起源于封建法律,实是一个错误。不仅最高的民事刑事裁
判权,在欧洲尚不知有所谓封建法律以前数百年,即已掌握在大土地领有者手中。
而且一切募兵权、铸币权、制定地方行政法规权,也已在这时候掌握在大领主手中
了。英格兰被征服前的萨克逊各领主所掌握的统治权与裁判权,并不下于被征服后
诺尔曼各领主所掌握的统治权与裁判权。但我们不可设想,直到被征服以后,封建
法律才成为英格兰习惯法。在法兰西,领主统治仅、裁判权的发生先于封建法律的
发生,尤为不容置疑的事实。这种种权力,无疑会随着上述各种财产制度与风习而
产生。且不讲古代英法两王国吧,我们就在晚得多的时代也可找到充分的证据,证
明这种种结果必随这种种原因而发生。不到三十年前,苏格兰洛赫巴地方,有个叫
做克默伦的绅士,不是贵族领主,甚至不是一个大佃农,不过是亚盖尔公爵的一个
家臣罢了。他既没有获得正式的委任状,又不是治安推事,却对其民众执行最高的
刑事裁判权。据说,他的审判裁判,虽无司法仪式,却很公正。也许在当时当地的
情形下,他为维持公共治安计,不得不出面承揽这权力。这位绅土,每年得租不过
五百镑,1745年率领八百人参加了斯托亚的起义。
封建法律的推行其目的决不是想扩大封建领主的权力,倒可只看作是想把他们
的权力缩小。自国王以下,直到最下级的领主,都由封建法律妥为制定等阶,各有
各的职守和义务。在领主未成年时,该领主所有的土地的地租归其直接上司领受,
土地管理权亦归其直接上司掌握。结果,各大领主未成年时,他们土地的地租和对
土地的管理权也都归于国王。国王对于这种未成年的领主,尽保护教育的责任,并
以监护人的资格,为之婚娶,不过选择的对象,要身分相称。但是,这种法律,虽
本意要加强国王的权力,削弱大领主的权力,但仍不能使乡村居民得有安宁的秩序
官良好的政府,因为它不能彻底改变纷乱状态所由而起的财产制度与风习。政府的
权力仍过小,贵族的权力仍过大,而贵族权力过大,正是政府权力过小的原因。封
建等阶制度虽然确立了,国王仍不能制服大领主。大领主,依然横暴如故。他们相
互间依然不断地任意作战,甚至常常对国王作战。广大的乡野仍呈一片强取豪夺和
骚乱的景色。
然而,封建法制凭一切强制力量所办不到的事,却由国外商业和制造业潜移默
化,逐渐实现。国外商业与制造业的兴起,渐使大领主得以其土地的全部剩余产物
与他物交换。由此而得的物品,于是无须与佃农和家奴共享,而完全由自己消费。
完全为自己不为他人,这似乎是一切时代为主子者所遵守的可鄙格言。所以他们一
发现了由自己来消费所收地租的全部价值的方法之后,他们就不愿再和别人共同享
受这价值。他们就宁愿把足以维持一千人一年生活的粮食或其价格,用来换取一对
金钢石纽扣或共他同样无用而无意义的东西,随而也把这粮食所能给他们带来的权
威一并舍弃了。但金钢石纽扣是由他自己独享、无人与他共享的。至于以前的花费
方法,他至少要与一千人共享。这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要作出取舍的决定,有赖于
明智的判断。于是,为了满足最幼稚最可鄙的虚荣心,他们终于完全舍弃了上述权
威。
在无国外贸易又无精制造业的国家,每年有一万镑收入的人,除了以这一万镑
养活一千家人家使其俯首听命以外,也许就没有其他的消费方法。但在现在的欧洲
,每年有一万镑收入的人,不必直接养活二十人,不必直接使唤无使唤价值的仆役
十多人,却可消费其全部收入。事实上,他通常也是这样做。他间接维持的人,也
许和往昔消费方法所雇用的一样多或是更多。他以全部收入所换得的宝物量,也许
很少,但为采集制造这宝物而被雇用的工人,却必然很多。这种宝物的昂贵价格,
大都由于这些工人的工资及其直接雇主的利润所造成。他直接支付宝物的价格,即
间接支付这一切工资与利润,从而间接维持了这些工人及其雇主的生活。不过,他
对于他们各人的贡献,却只是他们全年生活费的极小部分。他们各人每年的生活费
,来自他一个人的,少数占全部的十分之一,许多占全部的百分之一,有些则尚不
及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他虽然对维持他们全体的生活有所贡献,但他们全体的生
活,都不一定要他维持,所以,对于他,他们就多少是独立自主的了。
在大地主以地租维持佃农和门客的生活时,他们是各自维持各自的佃农和门客
的生活。但在他们以地租维持商人工匠时,他们全体所能养活的人数也许和往昔一
样多,而且由于乡村式的款客方法难免浪费,现在所能养的,也许比往昔还多。但
是,分开计算,他们每个人对这较大人数中每个人的生活费所贡献的往往极微。每
个商人或工匠的生活费,都不是得自一个顾客,而是得自千百个不同的顾客。他在
某程度上,虽要仰给于他们中每一个人,但不绝对仰赖他们中任何一个人。
大地主的个人消费,就在这情况下逐渐增大起来。因此,他所养活的门客,就
非逐渐减少以至全部打发掉不可。由于同一理由,不必要的佃农,亦非逐渐打发不
可。农田加大了,而地主不顾对裁减佃农的怨言,却仍把佃农人数减少到按照当时
不甚完善的耕作和改良情况耕作所需要有的最少人数。由于尽数打发了不必要的寄
食者,由于逼着佃农缴出农田所能提供的全部价值,地主所得的剩余,或者说剩余
的价格,逐渐增大了。这个较大的剩余,商人和制造业者又给他提供方法,使能由
他自己来消费,象前此消费其余部分一样。个人消费增大这个因素,又驱使地主们
渴望所得地租,能超过现在改良状态下土地所能提供的数额。但这样土地就要进一
步改良,佃农就要增加费用,如果租佃期限不够长,不足以使他收回这增加的费用
及其利润,他决不会同意地主加租的要求。他定要延长租期。地主们爱好浮华,要
扩大用度,终于承认佃农的条件。这就是长期租地权的起因。
可随意退租的佃农,耕作土地,给付十足的代价,他并非完全隶属于地主。他
们彼此所得的金钱上的利益,是相互的,是平等的。可随意退租的佃农,不会牺牲
生命与财产来为地主服务,而在租期延长后,他就简直是独立自主的了。除了按照
租约或习惯法,地主不要想他作一点其他事情。
佃农既已独立,门客又已打发掉,大领主就不能再干涉法律的正常的执行,不
能再扰乱地方的治安了。他们那与生俱存的权利已经卖掉,然而,出卖的目的,不
是象伊骚那样为了饥饿,为了必需,却仅仅为了耳目玩好,仅仅为了为儿童所玩乐
而非成人所应追求的宝石钻戒。因此,他们就象城市中的殷实市民或商人一样平庸
了。于是,在城市,在乡村,都设立了正常的政府。没有谁能扰乱都市的政治,也
没有谁能扰乱乡村的政治了。
下述一事,或与本题无关,但不妨在此一提。即以大宗地产,由父传子,子传
孙,传至许多世代的世家,在商业国,是极罕见的。反之,在商业不盛的国家,如
威尔斯,如苏格兰高地,则极普通。阿拉伯历史,充满着贵族的世系;有一位鞑靼
可汗,著了一部历史,曾经译成几种欧洲文字,其中,就全是关于贵族的世系。这
可证明,古世家在这些国家是极普通的。在富人收入只能用于养活尽量多的人的国
家里,富人的用度很少过分,他的仁爱心似乎难得热烈得使他企图养活超过他所能
养活的人数。但在收入的最大部分归个人消费时,他的用度就往往极无限制;因为
他的个人虚荣心,是无限制的、永远满足不了的。所以,在商业国,即使有极严厉
的法规取缔挥霍浪费,长期富裕的家庭仍属罕见。但在商业不盛的国家,即使没有
法规取缔,亦多长富之家。象鞑靼和阿拉伯那样的游牧民族,财产不易消费,取缔
浪费的法规,亦无设立的可能。
对于公众幸福,这真是一种极重要的革命,但完成这种革命的,却是两个全然
不顾公众幸福的阶级。满足最幼稚的虚荣心,是大领主的唯一动机。至于商人工匠
,虽不象那样可笑,但他们也只为一己的利益行事。他们所求的,只是到一个可赚
钱的地方去赚一个钱。大领主的痴愚,商人工匠的勤劳,终于把这次革命逐渐完成
了,但他们对于这次革命,却既不了解,亦未预见。
因此,在欧洲大部分地方,城市工商业是农村改良与开发的原因,而不是它的
结果。
但是,这种发展,既与自然趋势相反,当然是迟缓和不确定的。试一比较以工
商业为国富基础的欧洲各国的缓慢进步,与以农业为国富基础的我国北美殖民地的
急速的进步吧。欧洲大部分地方的居民数目,在将近五百年中,未增加一倍。我国
北美殖民地有些地方,却是二十年或二十五年就增加了一倍。在欧洲,长男承继法
和各种永久所有权,使大地产不能分割,因而使小地主不能增加。我们知道,小地
主对其有限士地十分熟悉,爱护备至。他不但喜欢开发它,而且喜欢改良它。他在
各种耕作者中要算是最勤勉、最聪明、最常成功的了。加之,长男承继法和永久所
有权,又使许多土地不能出卖,常使购买土地的资本多于待售的土地,从而使土地
常以独占价格出售。土地所得的地租,常不足以支付买价的利息,至于修补费,及
其他各种意外费用,更不用说。所以,购买土地,在欧洲,是小资本利润最少的用
途。固然有些不再经营工商业了的人,为图安全起见,亦有时愿把小资本用来购买
土地。还有些从别个来源取得收入的专门职业家,亦常因要保储蓄的安全,喜投资
购买土地。但是,一个青年,如果不愿从事工商业,而用二三千镑资本购买一小块
土地来开发,固然也可希望生活愉快,不依靠人,但要希图成为大富翁、大名人,
就绝不可能了。如果他把资本用于别的用途,他就可望发大财或享大名,和别人一
样。而且,这样的青年人,虽不希望成为地主,但大都不愿为农民。这样,任人购
买的土地既少,土地的卖价又高,结果,使许多原来可能用于改良土地开发土地的
资本都不投到这方面来。反之,在北美洲,则有五六十镑的资本,便足够用来开办
一个农场。那里,未开垦土地的购买与开发,既为最大资本最有利的用途,亦为最
小资本最有利的用途。在那样的地方,这既是最直接的致富方法,也是最直接的成
名方法。那里的土地,几乎可全无代价取得,即使须出代价,亦比其自然生产物的
价值少得多。这种事在欧洲是绝不可能的;在土地早已成为私有财产的任何国家都
是不会有的。可是,当一个大家庭的家主死时,所遗土地财产若能平均分配于各个
儿女,则所遗地产,大都有出售的日子。待售的土地就会增加,土地就不能再以独
占价格出售。土地的自由地租,这样将渐足抵付买地地价的利息;以小额资本购买
土地,亦将和其他用途同样有利。
英格兰,因土壤天然肥沃,因海岸线与全国面积相比甚长,又因有许多可以通
航的河流流贯其间,使内陆各地,能有水运之便,所以,与欧洲任何大国比较,都
一样宜于国外通商,一样宜于经营远地销售的制造业,一样宜于上述情况所能引起
的种种改良。此外,自伊丽莎白即位以来,英国立法,都特别注意工商业的利益;
事实上,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即荷兰亦不例外,其法律一般地说,能这样有利于此
种产业。所以,英国工商业就在这整个时期内不断地向前发展起来。无疑,农村的
开发与改良,亦不断地在进步;但其进步,似较迟缓,不如工商业的迅速。大部分
土地,也许在伊丽莎白时代以前就耕种了,可是还有很大部分,仍全未耕种,至于
已耕种的土地,其耕作状况,大部分亦未尽满人意。不过,英格兰的法律,不仅由
保护商业而间接鼓励农业,且有若干对农业直接加以奖励。除歉收年度外,谷物输
出,不仅自由,且有奖金。在收获一般的年度,外谷输入,又有等于禁止输入的关
税。除了来自爱尔兰的以外,活牲畜的输入一向是禁止的,而且准许从爱尔兰输入
亦是不久以前的事。所以,在两种最重要的土地生产物即面包与家畜肉上,土地耕
作者实享有一种独占,他人无从染指。这种奖励,虽象我后面指出的那样到底全是
幻想,但由此至少可以推知英国立法当局,实有赞助农业的美意。而最重要的是英
格兰法律对于国内农民曾竭尽所能使其安定独立而受人尊敬。所以,在长男承继法
尚未消灭,什一税继续征收,与法律精神相反的永久所有权有时仍然有效的国家中
,英格兰总算是最鼓励农业的国家了。但英格兰农业的情况,仍是如此。设使农业
除了由于商业进步而间接得到鼓励以外,没得到法律的直接鼓励,政府袖手旁观,
听任农民的处境停留于与欧洲其他各国相同的状态,那末,农业将呈现何种情况呢
。伊丽莎白即位迄今已二百余年了。这悠长的期间,是人类繁荣阶段通常所能持续
的最久期间。
在英格兰成为大商业国以前大约一百年,法兰西的对外贸易很可观。照当时人
的设想,似在查理第八远征那不勒斯以前,法国的航海业就已很可观。但就全体说
,法兰西土地的耕作与改良,逊于英格兰。法国法律从未给予农业以直接的奖励。
西班牙与葡萄牙对欧洲其他各国的国外贸易,虽多由外国船舶装运,但很可观
。西班牙葡萄牙对他们殖民地的国外贸易,由本国船装运,这贸易因殖民地富饶广
大,尤为巨大。然而,如此巨大的国外贸易,并不曾在这两国内引起任何重大的适
于远地销售的制造业,甚至,这两国的土地亦尚有大部分未曾开垦。就国外贸易说
,在欧洲各大国中,除意大利外,葡萄牙历史最久。
由于国外贸易及适于远地销售的制造业而使全国土地全部得到开发与改良的国
家,在欧洲,似乎只有一个意大利。据古西亚迪尼说,在查理第八侵入以前,意大
利不但最平坦最肥沃的农村已经耕种,而且最多山最荒芜的地区也同样已经耕种。
这个国家所处的相当有利的地位,以及在这个国家里存在的大量独立小邦,对于上
述土地的全面开垦或不无贡献。然而,这位贤明的近代历史家虽这样说,但那时意
大利的土地垦作,不及今日的英格兰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无论哪一个国家,通过工商业而获得的资本,除非其某一部分已在土地
耕作与改良事业上得到保障和实现,总是极不确定的财产。说商人不一定是某一特
定国家的公民,这句话真是不错。究竟在何处营业的问题,在他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他们对甲国成到一种厌恶,那怕顶微小,亦可使他把资本从甲国迁到乙国。
跟着资本的迁移,资本所维持的产业,亦必移动。在资本尚未散在地面上,成为建
筑物,成为土地永久改良物以前,那资本决不能说属于某一国。据说汗萨同盟大部
分都市都拥有大财富,这财富如今到哪里去了呀,除了在十三世纪、十四世纪模糊
的历史中外,厦是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甚至它们中某些城市究竟坐落在什么地方
,其中有些的拉丁文名称究竟属于欧洲的哪些都市,也不易确定。但是,十五世纪
末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所遭的灾祸,虽然使伦巴迪亚和托斯卡纳所属各城市的工商业
大为衰落,但这些地方,至今仍为欧洲人口密度最大、土地耕作最良的地方。弗兰
德在内战后又受西班牙的统治,这些虽然延去了安特卫普·根特、布鲁哲斯的大商
业,但弗兰德至今仍为欧洲财富最多、人口最稠密耕作最进步的地方。战争与政治
上的一般变革,可以容易地使以商业为唯一来源的富源趋于耗竭。通过比较可靠的
农业改良而产生的富源就比较持久得多,除了由于敌对蛮族的侵凌而引起的持续一
二百年之久的比较激烈的大变动,如罗马帝国崩溃前后西欧的大变动外,其他事件
都破坏不了。
--
在长长的一生里, .oooO Oooo.
为什么, ( ) ( )
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 \ ( ) /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_) (_/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0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