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eiyin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26日10:49:2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
第3期(总第196期)2000年3月财经问题研究
辛 柳(东北财经大学投资与工程管理系, 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这就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体制走
出传统的政府干预行为,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业的效率。本文从金融抑制的危害、
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危害出发,论述我国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渐进的自由化
过程。
关键词: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
收稿日期:1999 06 11 作者简介:辛柳(1963-),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讲师。
中图分类号:F830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176X(2000)03 0053 03
一、金融抑制及其危害
1 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的。作为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的对立面,其理论
核心是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如何影响该市场运作的
。把实际货币余额和物质资本的关系视作是互补的,即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将导致投资和总
产出的增加。低的或负的实际存、贷款利率使实际货币余额很低。为了使政策对货币体系
的实际规模有实质性的影响,私人部门对实际存、贷款利率的反应必须是敏感的。
在金融抑制下,因为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储蓄很低。由于银行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
利率。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吸引那些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
要么得不到贷款,要么借助于信贷配给,而银行只能选择安全项目,从而使风险降低。对于生
产企业来说,很难得到银行信贷,只好求助于非正式或场外市场,这样非正式的信贷市场就会
产生。
2 金融抑制对我国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源。如果金融市场受到不适当的人为干预,各种类型的资金价
格被扭曲,企业无法根据自身发展要求调整其资本结构达到最佳状态。企业融资能力受到损
害,从而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金融抑制是从资金供给、资金价格、资金流动等方
面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
首先,政府对利率的管制未影响居民储蓄,是以抑制资本市场为代价的。如果高通货膨胀导
致了负利率,就会迫使居民在负利率下增加储蓄。在金融抑制下居民储蓄对利率变动缺乏弹
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存款利率水平有8年为负值,实际贷款水平也有7年为负值。但
同期居民储蓄一直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这是由于政府在抑制信贷市场的同时,还抑制了
资本市场,由于投资渠道少,居民不得不选择储蓄。这导致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极大地增
加了银行和企业的破产风险。
其次,政府限制利率,对不同类型的资金需求者实行价格歧视,导致了市场分割,由此产生出
一块租金市场,租金的存在构成资金的漏损。另外,信贷市场抑制还导致了银行业兼顾利润
最大化和政治利益最大化双重目标。如向国有企业优惠贷款,由于现在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低
,导致银行坏帐损失巨大,这部分坏帐损失也构成信贷市场的资金漏损。这样大量的资金流
向直接非生产性活动,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最后,信贷市场上的价格管制和市场分割与政府限定证券价格,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发育。从
狭义上理解,资本市场特指股票市场,是企业从事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如果政府过多考虑
政治利益,那么直接或间接管理就将转化为金融抑制,从而扭曲市场机制,最终伤害企业融资
能力。我国资本市场的抑制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一方面,股权结构影响
到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来源,并把国有股的份额
看作是控制企业的唯一手段,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畸型股权结构。国有股不流通,不能改进企
业绩效,直接损害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股票定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及证
券市场上的资金流向。我国的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是在证监会的行政干预下进行的。由于
证监会直接管制一级市场上的市盈率水平,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严重的低定价发行行为,这
种低定价水平增加了企业直接融资成本。同时发行额度实行计划管理,两级审批制也增加了
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额度分配要考虑到各地方经济发展情况,顾及地区平衡等非经济因素
。结果,企业为争额度,常常会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包装、公关,从而增加了发行费用。
可见,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呆滞的经济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和对金融业发展
的需求,制约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的对策很明了,进行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
融体制改革,以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二、金融自由化及其危害
1 金融自由化
所谓金融自由化,是指8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放松金融管制后出现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充
分经营、公平竞争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利率、汇率
的限制,同时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让金融商品的价格发挥市场调
节作用。(2)业务自由化。即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交叉业务,公平竞争。(3)市场自由化。即放
松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完善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和技术。(4)资本流动自由
化。即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
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金融信息更具有公开性,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更为有
效的价格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产品间、银行间的资金流动障碍,从而使资源配置更接
近最优化。因此,金融自由化改革对增进发展中国家现有金融市场效率,深化金融体制以满
足现实经济高效运行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
金融自由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稍有不慎就会冲击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加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衰退。1997年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
风暴,就是由金融自由化引发的。这次风暴给正在推行或将要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提供了
许多经验教训。 自1989年以来,泰国进行了一系列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体制改革。
(1)取消利率管理制,实行利率的自由市场定价。(2)放宽对商业银行的限制,准许商业银行
扩充其业务范围,使商业银行逐步由分业制向全能制转换。(3)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
场的发展,为企业筹资开辟新的渠道。(4)放宽外汇管制,解除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允许
外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国内有限度地开展业务。
在推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泰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其中财务证券公司就90多
家,所占资产为泰国金融资产总额的1/4。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存款,或向国外借款
,或向居民发行短期票据。当汇率风险和流动风险积累过高就会爆发金融危机。在拓宽商业
银行的业务范围时,中央银行没有加强有效的金融监管,致使大量的资金盲目地介入房地产
和证券市场,资产质量迅速恶化,金融机构呆帐剧增,形成高额不良资产,进而引发挤兑风潮
,导致一批银行破产。在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过程中,中央银行没有加强对外资的合
理引导,致使近几年外资的流入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失控的地步。泰国1992年外债为
200亿美元,到危机爆发前增加到9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而且外资中的1/4属于
短期国际游资。这些短期游资都是以套汇为目的的,对一些国家的货币实行“投机性攻击”
,一旦得手,便能谋取暴利,给流入国和流出国的外汇和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结果,1997年7月泰国不得不取消了泰铢与美元联系,容许泰铢自由浮动。这使泰铢一落千丈
,与美元的汇率损失约为50%的价值。泰国货币崩溃后,随之而来的是马来西亚、印尼、菲律
宾等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及股市狂泻,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损
失。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债务负担加重,企业不堪负重;货币危机导致金融业陷
入困境;资本大量外流;失业增加;政局不稳。
东南亚经济危机给予我们的教训:一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不可放松
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二是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制度前提缺少的情况下,企
图以市场的力量推动金融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实行金融自由化必须有适当
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基础,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三、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对策
我国金融改革经历了20年,这20年来我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行业面貌从根本上得
到改观。在党的十五大以后,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金融体制开始向更加深入方面展开。随
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全球流动加快。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所要求的金融体系过程,同时也就是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并溶入这个体系的过程。所以
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统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很脆弱,竞争力不强。如果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必然会使
国内经济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甚至发生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
不当发生金融危机,退回的损失不会比金融抑制对经济阻碍造成的损失小。所以,我国金融
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应与市场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应同步进行。自
由化过程如果超过市场的承受力,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必须进行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如
果采取拖延政策,不但不能避免或推迟金融风险,反而会导致新的市场扭曲。同时,如果金融
市场改革不同步,对有的金融机构放松管制,而对有的金融机构仍进行严格管制,就会扭曲各
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地位。金融当局只有通过高效地执行适当金融自由化策略,才能保证金融
市场的发展。
第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与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相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规范化
与自由化并举。如果金融自由化步伐超出了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导致金融危机。
只有加快改革金融体制,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促进专业化银行的商业
化改造才能更好地推进金融自由化。真正做到金融市场发展与规范并举,当改革取消了对金
融市场的行政干预时,市场约束力和功力机制要取而代之。
第三,国内金融自由化必须在金融约束之后,外部自由化必须在外贸自由化和国内金融自由
化之后,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是渐进的过程,从金融抑制到金融自由化必须经历金融约束的
过程,金融约束指的是一组金融政策,如对存款利率加以控制,对进入加以限制和对来自资本
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等。它突出了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金融约束随着金融改革
的深入可适当减轻,直到过渡到金融自由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可逐步开放
资本市场,在开放的同时应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和间接的资本控制,消除资本注入的消极影响
,提高短期资本进入成本,减少短期资本涌入,避免资本大进大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这样才
符合渐进式的改革思路。因此,部分地控制资本自由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我国金融自由化
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1] 淡儒勇 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J] 金融研究,1998,(12) [2] 米勒 论今日
东南亚金融危机[J] 金融研究,1998,(2) [3] 王伟东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
控制[J] 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 [4] 黄达 中国的金融改革及其前景[J] 宏观经济
研究,1998,(12) [5] 赵海宽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及其方向[J] 宏观经济研究,199
9,(2)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44]
--
※ 修改:·feiying 於 03月26日10:50:36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43.4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