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eiyin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国际银行业战略性并购对我国金融业的挑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26日10:52:01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国际银行业战略性并购对我国金融业的挑战》
农村金融研究 2000年第1期 银坛瞭望
杨辉
一、对并购浪潮的重新审视
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并购浪潮,笔者认为,世纪之交的这场并购浪
潮不仅是银行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一种战术安排,更
是为了在下世纪抢占国际金融市场而作出的一种战略安排。
首先,这场并购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
发展迅速,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赖度明显升高,国际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也
大大提高。全球90%的金融业市场将获得开放,其中包括20万亿美元的银行资本,20万亿美元
的银行存款,2万亿美元的保险金,10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场资本,10万亿美元的上市债券。全
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一方面使国际银行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
扩大业务范围,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
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和重组。这种外在环境的变化使银行的并购不仅是为了
追求规模经济和盈利水平,更是为了重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银行通过并购原有的
竞争对手,强强联合,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业务和服务的扩张,取得产业垄断地位和领
导地位。
其次,这场并购与以往不同,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在这次并购高潮中,强强联合,超大规模巨
型银行间的并购现象普遍,交易额十分巨大,经济影响和发展势头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以
美国为例,美国1998年4月一周内发生的三起巨型并购行动,影响空前。第二,这场并购涉及
的领域非常广泛,行业内(指金融业内部的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并购和行业间
并购同时发展。而且,许多国家为了加速调整步伐,对原有法律作出修正,当有些并购活动与
法律相抵触时,会迫使当局作出某些让步。第三,这场并购浪潮充分体现了银行业全球化、
国际化、无国界化发展的趋势。 最后,通过对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分析,可以把这次并购大致
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进攻型战略并购,二是防御型战略并购。进攻型战略并购主要是指那些
经营状况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国际大银行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并购组建世界
性超大银行,以达到其发动全球领域的“抢滩”行动,维护其世界银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或竞
争优势的目的。这类银行主要以美国和欧洲银行为主。防御型战略并购则是指那些经营业
绩较差,不良债权较多,潜在金融风险较为严重的大型银行,通过并购来化解不良债权,调整
内部结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达到维持生存和发展目的的一种战略性行为。这主要以
日韩银行业并购为主。
二、战略性并购对中国金融业的新挑战
首先,把中国的金融业放到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看,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是比较脆弱的
,金融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潜在风险较为严重。因此在全
球性竞争的环境下,我们目前还是处于一种战略防御的地位。当前的任务还是进一步深化金
融体制改革,增强银行“内功”,然后才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第一,我们应进一步深化银行改革,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实现经营方式转变,由技术性经营方式代替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国有银行应进行机
构重组,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裁减职员,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银行技术投入,加速电子化
、网络化进程,缩小与国际大银行的技术差距和经营水平差距。
2、银行应对不良债权采取新措施,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呆帐准备计提的方法来冲销存量坏帐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通过提高经营水平优化资产运用,提高资产收益率减少增量坏帐,这
应是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根本性措施。
3、扩大业务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比例。
4、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21世纪银行业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银行经营人
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它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我们应抓紧时间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国际竞
争能力的银行管理人员,积极从高校选拔优秀的金融人才,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
第二,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新型股份制银行建设,逐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中小股份制银行可以
通过互相并购重组或收购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方式扩大规模,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普遍具有机制灵活、经营行为规范、效益好的优点,但同
时也存在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不利因素,还很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竞争,更
不用说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因此,只有通过并购重组地方性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合作社、信
托投资公司和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才可以迅速扩张规模,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竞争力。
其次,国有银行之间是否也应模仿美国做法进行合并呢?银行并购能否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取决于银行的业务种类、经营方式、服务对象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只有差异性大,互补性
强,合并的经营效益才明显。目前我国四大商业银行其业务经营、对象都是基本趋同的,合
并只会带来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产生规模不经济,因此不具有并购的经济需要。而且
,笔者认为,国有四大银行目前无论是从资产总量还是就业人数,在世界排名都是靠前的(如
按资产额排序,1997年中国工商银行排第3位,中国银行排24位),这说明他们缺乏的并不是规
模,而是效率。应强调的是银行应加强“内功修炼”,而非盲目扩大规模。
最后,我们应制定银行长期发展战略,在适当时间放松分业经营管制,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
过度。我国目前实行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四业分营和管理的模式,这主要是
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考虑,在现阶段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这种管理模式只是金
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过渡性模式选择,而银行业走向融合是必然的。随着中国银行业管理
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和中央银行监管能力的增强,在条
件成熟时,我们应放松或解除银行、保险等分业经营限制,实现混业经营,逐渐扩大银行的业
务范围,实现银行的全能化。这也是适应将来国际银行业竞争的需要。因此,政府部门和金
融管理部门应根据银行发展水平不断规范、完善现行管理模式,必要时对原有模式作出修改
,制定银行业长期发展战略,促进银行业发展。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邮编:100081
--
()~~~() ()~~~()
( ~o~ ) ( ~o~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3.4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