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个人效率漫谈(十四):百灵鸟与猫头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27日16:14:29 星期二), 转信
“在效率高的时候做重要的事”是众所周知原则,似乎不必过多地赘述。但究竟有
多少人能否做到(至少是部分做到)呢?
请仔细回忆一下,您每天一上班首先做些什么?以下是我收集到的一些答案:
-开机上网游览,收发邮件(一个小时之内完不了事);
-抽烟、泡茶、与同事寒喧、看报纸(不知道会有多长时间才回过神来);
-处理昨天剩下的工作(这还算是“事业型”的);
-吃早餐或上厕所(别大惊小怪,有人还会带张报纸去“综合利用”。)
……
凡此等等,都是在日常大量真实发生的情况。
据我的观察,大多数人在其高峰中做的都不是最重要的事项。他们依着自己的习惯
、兴趣信马由缰,“挨”到了必须进行重要的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时,往往个人的精
力已过了峰值时段,脑子已处迟钝得几乎不能思考的状态了。
据医学研究,在一天的不同时段中,每个人的精神和体力状态都会有所变化变化。
就平均情况而言,大约是在9:00-10:00达到高峰;其后慢慢下降,至16:00左右降
至谷底;晚饭后,又稍有回升。但具体到个人,又差异万千。
实际生活中,有相当部分人的效率变化是呈极端曲线的。这就是所谓的百灵鸟(早
型)与猫头鹰(晚型)。
百灵鸟,喜于清晨歌唱,整个上午精神百倍,头脑清楚,效率极高;天一黑眼就会
打架,但不论睡得多晚,清晨4:00-5:00就又睡不着了。
对于猫头鹰(北方俗称“夜猫子”)来说,早上9:00以前起床是最令其不快的事情
,甚至整个上午者晕乎乎的……下午就好多了……天一黑精神就来了,可以一直干
个大半宿。
小时候在那时程式化的影视和文学中常见到“群众们”对当时两位领导充满崇敬的
叹语:“首长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那两位令人敬畏的领导是典型的夜猫子,他们白天一半以上
的时间在睡觉!
撇开那时片面的神化宣传不谈,仅从个人效率角度来看,这两位领导做得是十分出
色的。也惟其如此,他们才有可能日理万机,使当时百孔千疮濒临亡国灭种的中国
重新焕发出生机。
由此可见,了解自己的效率类型并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确实可以起到明显提高效率
的作用。
其实还远不止如此!
如果你进而还能够了解与你工作有关的他人的效率类型,一定会使你的工作事半功
倍――你可以选择同事(合作者)头脑清醒的时段与他(她)们讨论重要问题或避
免在这一时段用琐事打扰他(她)们;如果你是老板,还可以选择使用弹性工作制
,使你的员工的效率高峰是在班上度过;你甚至可以盛情邀请远道而来的“早型”
的谈判对手频频参加晚上的活动,以扰乱他的生活节律,使他无可奈何地在白天的
谈判中被你主导,从而提高谈判“效率”。(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他们会利用一
切机会了解对手的一切资料,包括血型气质及各种偏好。)
剩下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某人的效率类型?
对于自己来说,如果你的经验不足以让你肯定地知道自己的效率曲线变化,那么使
用评估表是一个易行的办法。
可以象第一节中《时间使用调查表》那样做一个表格,选择一个“标准周”每天分
小时主观评估一次自己的效率状态,十分制或百分制随个人爱好或只用“√”、“
-”及“╳”亦可。
更麻烦(也许更准确)的办法是,使用体温计,因为在正常体温范围内,效率的高
低与体温是成正比的。
了解他人的主要方法是询问与观察。
询问很好理解,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您喜欢早起还是经常熬夜?
有时,不便询问(询问也不见得绝对准确),就还要助以观察。
就一般而言,百灵鸟的极端类型还被连带称作“冬天早晨型”,即怕热不怕冷。这
类人往往反应敏捷、谈锋很健,活跃,思维方式抽象而随机,喜欢一步得出结论,
而不顾其过程是否严密,缺点是做事易虎头蛇尾。他们属于外表看上去比较聪明的
那种,也容易热心参与各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猫头鹰的极端类型是“夏天夜晚型”,怕冷喜热,以内向型居多,思维方式具体而
有序,喜欢冗长而缜密的推理过程,得出结论较慢。按部就班,较少新意。
龙生九子,其性各异。
绝大部分人不会象上述那么极端。比如有可能出现“冬天夜晚型”或“夏天早晨型
”,思维方式也可是是“具体而随机”或“抽象而有序”不一而足(比如前述中的
两位领导人就是这类混合型态的)。
而正是这些因素相互牵制、此消彼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的个体。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