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思考的方法(中)(by 张五常)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24日13:17:0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三、不要将预感抹杀了

逻辑是推理的规格;但若步步以逻辑为先,非逻辑不行,思考就会受到压制。
不依逻辑的推理当然是矛盾丛生,不知所谓;但非经逻辑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
法,往往把预感( Hunch )抹煞了,以致甚么也想不到。逻辑学——尤其是
数学逻辑——是一门湛深的学问,但若以逻辑先入为主,就会弄巧反拙。
在念书时我拜读过爱因斯坦与逻辑学高手朴柏( K . Popp9r )辩论的书
信。他们争论的是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在这辩论中,我以为朴柏是胜了一筹;
但在科学上的贡献,他却是藉藉无名的。

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 Idea )或见解的根源。科学方
法论是用以证实理论的存在,但它本身对解释现象毫无用处。那些坚持非以正
确方法推断出来的思想是犯了规,不能被科学接受的观点,只不过是某些难有
大贡献的人的自我安慰。这种人我遇过了不少。他们都胸有实学,思想快捷—
—缺少了的就是想象力。

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覆以逻辑证实,是最
有效的思考方法。只要得到的理论或见解是合乎逻辑及方法论的规格,是怎样
想出来的无关重要。那些主张"演绎法"( Deductive Method )或"归纳
法"( Inductive Method )的纷争,不宜尽听。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或牛
顿午夜做梦),万有引力的理论就悟了出来。又有谁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
正确。

有一些独具卓见的学者,其逻辑推理的能力实在是平平无奇;他们的重要科学
贡献是经后人修改而成的。英国早期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T.Malthus ),推
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学生!近代获诺贝尔奖的海耶克及舒尔兹
( T. Schultz ),推理也没有过人之处。这可见思想见解( Idea )是首要,
逻辑次之。

得到了一个稍有创见的预感,就不要因为未有逻辑的支持而放弃。在我所认识
的学者中,善用预感的要首推高斯( R.H.Coase )。无论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
特出的意见,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
个假定的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有人提议大地主的农产品售价会是专利权的市价,缺
乏市场竞争,对社会是有浪费的,我冲口而出:"怎么会呢?假若全世界可以
种麦的地都属我所有,我就一定要将地分开租给不同的农民耕种;麦收成后农
民就会在市场上竞争发售,.那么麦价是竞争下的市价。"高斯在旁就立刻对
我说:"你好像是对了。"三天之后,我再遇高斯时,他又说:"你好像是对
了。"我问他我对了甚么?他说?quot;麦的市价。"几个月后,在闲谈中,高斯
旧事重提:"我认为在麦的价格上你是对了的。"对一个不是自己的预感而日
夕反覆推断,确是名家风范,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另一个已故的高手朋友,名叫嘉素( R. Kessel ),是行内知名的预感奇才。
在 1974 年(他死前一年)我有幸跟他相聚几个月,能欣赏到他的不知从何而
来的预感。嘉素有一条座右铭:"无论一个预感是怎样的不成理,它总要比一
点意见也没有为佳。"他又强调:"若无半点见解在手,那你就甚么辩驳也赢
不了。"

预感是每个重要发现都缺少不了的——从那里来没有一定的规格,有时究竟是
甚么也不大清楚。在思考上,预感是一条路的开端——可走多远,到那里去,
难以预先知道——但是非试走一下不可的。走这路时逻辑就在路上画上界线,
将可行及不可行的分开。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较为清楚。好的预感的特
征,就是路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清楚,到后来就豁然贯通。"没出息"的预
感的特征正相反。

不要以为我强调预感的重要,是有贬低逻辑及科学方法论之意。我曾经是加纳
( R.Carnap )的学生,怎会轻视这些学问?我要指出的是逻辑是用以辅助预
感的发展,用错了是可将预感抹煞了的。

四、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问题,是一定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的,换言之,同样的
问题,可用不同的预感来试图分析。在这方面,我认识的高手都如出一辙——
他们既不轻易放弃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途径,也不墨守成规,尽可能用多个不同
的角度来推想。转换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顿开茅塞( Mental Block )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是
每个人都常有的。浅而重要的发现,往往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
不到!但若将思想的角度稍为转变一下,可能今茅塞顿开。想不到的答案,大
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而是因为所用的角度是难以看到浅的一面。重要的例
子不胜枚举。

一间工厂为了生产,对邻近的物业造成污染而有所损害。历久以来,经济学者
都建议政府用几种办法去压制工厂的生产,从而减少邻近物业的损失。这个老
问题到了高斯的手上,他就将角度倒转了:"压制工厂生产,就等于邻近的业
主对工厂有所损害,究竟要被压制的应是那一方?"高斯定律是由此而出的。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近十多年来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的"财务投资学"
( Corporate Finance )。这门学问其中的一个创始人沙尔波( W.Sharpe )
的成名之作,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首次在原理上断定了资产的市价。虽然这
原理是有着明显的缺点,但对一个在当时是高手云集而不可解决的重要问题, 
稍可成理的答案已足令其驰名遐迩。沙尔波的"破案"出发点,就是将一条当
时众所周知的曲线倒转了来划。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答案

从一个角度看来是对的答案,换一个角度却可能是错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个
暂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决
这个暂定的答案,我们就可对答案增加信心。当然,可靠的答案还是要经过逻
辑及事实的考验的。

第二、角度有远近之分 在思考的过程中,细节与大要是互补短长的,无论细
节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难的见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尽弃。但在大
要上是对了的思想,细节的补充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是错了细节也往往无
伤大雅。在这方面的思考困难,就是若完全不顾细节,我们会很难知道大要。
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细节,准确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脑袋就戴上了放大镜,重视细节——这是一般的习惯。善于思考
的人会久不久将问题尽量推远以作整体性的考虑。


--
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oooO  Oooo.
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倾听我幸福和快乐的心.   (   )  (   )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                                 \ (    ) /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日,                                 \_)  (_/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次.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