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经理制度(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05日08:28:23 星期四), 转信


------------------------------------------------------------------------
--------



2、谁敢雇佣经理? 

以上我们谈到,股东作为公司所有权方,称为委托人,把公司的经营管理委托给经
营者或叫经理,称为代理人,必然形成一种契约关系,而且这种契约关系是一种“
真实的契约关系”,不是一种形象说法。 

张维迎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关于与经营者二者关系的定义: 

定义1:成员i是成员j的“委托人”,i不得不为j的行动的不确定性后果承担全部
或部分的责任,相应地,j便叫“代理人”。委托人是为代理人行动的不确定后果
负责,而不是为代理人的行动本身负责。 

定义2:在不受监督约束的条件下的工作努力,称作“为自我利益的工作努力”;
由监督导致的工作努力,称作“被监督的工作努力”。(1)在给定的委托权安排
下,如果为自我利益的工作努力大于被监督的工作努力,我们说,监督是不具约束
力的;否则,是有约束力的。(2)成员i花费在监督成员j上的努力,称作“监督
努力”。它不直接对企业的收益有贡献,但影响j的工作努力。(3)“监督技术”
定义为:从i的监督努力到j的被监督的工作努力的映射,表现为手段选择。 

这两个定义非常精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权方作为股东、投资人(个人投资
人或机构投资人)将充当委托人的角色;而经理人(经理人个体或经理人小组、管
理集团)则充当代理人的角色。 

定义1中,规定了“委托人”要为“代理人行动的不确定后果”负责,而不是为“
代理人的行动本身”负责。 

问题就出来了:对于代理人的“经理的经营行动”,股东既不负责,也就不能干涉
。而委托人要为一种被委托出去的“经营行动后果”而受益并同时承担风险,代理
人则要求得到自己经营劳动的报酬——固定的与非固定的契约支付。然而,(1)
这种必须做到但看上去并不平等的交易,怎么来达成呢?换句话说,谁敢去雇佣经
理呢?还有,(2)作为代理人的经理要为自己的行动本身负什么责任呢? 

以上引出的这两个问题,在理论上可以得到论证,但在实践中和在现有的法律法规
中难以找到答案,也就是找不到确切的法律性的约束和规定。也正是现代企业制度
推行之难,国有企业难以走出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
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oooO  Oooo.
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倾听我幸福和快乐的心.   (   )  (   )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                                 \ (    ) /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日,                                 \_)  (_/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次.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