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西方经济学百年回首(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26日07:52:48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文/郑秉文 

  美国教授斯蒂格利茨1993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被认为引发了新凯恩斯主义的
第四次“综合”浪潮。 

  在此之前,西方经济学界曾出现过3本广为流行并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
济学教科书。第一本是1848年穆勒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该书一反传统,在
基本上维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同时,还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
度大胆地提出了“改善”的政策主张。第二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教科书是马
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作为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兼收并蓄,折
衷调和,吸收了各派庸俗理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对20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经济学
的各个流派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经济学原理》在其有生之年出了8版,跨度
30年。进入20世纪以来,在斯蒂格利茨之前,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曾经
历了三次重大修改:第一次是修正传统的垄断例外论的“张伯伦”革命,第二次是
为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经济奠定理论基础的“凯恩斯革命”,第三次是20世纪中叶的
萨缪尔森。萨氏试图将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即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
折衷揉合在一起,创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成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在
战后的40年里始终居于正统地位。于是,作为新古典综合派或称后凯恩斯主义的标
志,萨氏撰写的教科书《经济学》就成为代替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第三个里程
碑。半个世纪以来,该书广为流行,空前畅销,被译为数十个国家的文字,已出了
第15版。 

  1993年被誉为“经济学革命领袖”的斯蒂格利茨出版了被认为是第四个里程碑
的教科书《经济学》,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该书迅速在世界300多所学院和大
学被采用和广泛认可,其中文译本在1997年出版后的3年里就销售了12万册,被我
国出版界和学界视为一大奇迹。斯蒂格利茨为20世纪末的西方经济学发展作出了如
下的努力与开拓: 

  正如斯氏的自白,“经济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宏观经济行为必须与其背后的微
观经济学原理联系在一起;只有一套经济学原理,而不是两套。但是,在现有的教
科书中,这种观点根本就没有得到体现”。斯氏在承认萨缪尔森成功地将二者融合
起来的前提下,试图超过萨氏的努力,将宏观经济学的表述置于扎实的微观经济学
之上。此为其一。 

  斯氏一改后凯恩斯主义固守新古典的“完美”,将许多诸如信息问题、激励问
题、道德问题、逆向选择问题等等许多不在新古典经济学视野之内的近二三十年来
经济学的新成果和新发展纳入其研究领域,使之更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此为其二
。 

  其三,可能由于斯氏的最大贡献是对财政的研究,或许因为他是研究公共部门
经济学的顶尖经济学家,他始终十分注重政府干预经济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市场
的“常态”是信息的不完善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性,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等“市
场失灵” 现象界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市场失灵现象的根源在于没有人对市场负
责,没有人干预市场;至于如何干预,斯氏针对“科斯定理”提出了“非分散化基
本定理”,并将“科斯定理”称之为“科斯谬见”,认为“科斯定理”及其“自愿
解决”或称“协商解决”将克服不了“搭便车”问题,高昂的交易费用将导致无效
率;恰恰相反,要依靠政府的依法调控,否则就不能实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 

  最后,还需指出的是,斯氏对中国改革道路的取向和改革成就始终给予很高的
赞誉、评价和支持,认为中国不搞国营企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而且还在其《经济学》第二版中专设一章谈中国改革,为中国的“第二步改革”
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看法。对IMF和美国财政部“唆使和诱导”俄罗斯进行“休克疗
法”的行为从而导致“俄罗斯经济持续坍塌”的后果表示出了对前者的极大愤慨和
对后者的无比惋惜;认为“休克疗法”事实上是“太多的休克和太少的疗法”,其
结果是,“迅猛的私有化只是让一小部分寡头集团获得了对国家资产的控制,...
...产出下降了一半......贫困率激增到50%”。(《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oooO  Oooo.
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倾听我幸福和快乐的心.    (   )  (   )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                                  \ (    ) /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日,                                  \_)  (_/
只要走过,那样的一次.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