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199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芒德尔经济思想介绍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4日16:30:3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1999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3日宣布,将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哥伦比亚大
学加拿大籍教授罗伯特- 芒德尔,以表彰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
”以及对“最佳货币区域”所进行的分析。

  芒德尔的研究解答了关于货币与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国际资本市场的融合、内外
部平衡等问题。他认为货币与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取决于有关国家是否实行固定汇率
,或是否允许其货币自由浮动,或有关国家是否有自己的货币。他在几十年前的研
究已成为今天我们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并构成了国际宏观经济学教材的
核心部分。下面,我们具体介绍芒德尔的主要学术成就。

  1、芒德尔--弗莱明模型(开放条件下宏观稳定政策的理论)

  芒德尔在一篇开拓性的文章(Mundell,R.A.(1963)“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d and Flexible Exchan ge 
Rates Canadian Journa lo fEconomics 29:475—485)中阐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
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这篇文章的分析是简炼的,但其结论是深远和有影响
力的。芒德尔将外贸和资本流动引进封闭条件下的IS-LM模型(最初是由1972年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建立的),分析得出稳定政策的效果是与国际资本的
流动程度紧密相联的。而且,他论证了汇率制度的重要性,即在浮动汇率下,货币
政策效果明显,财政政策软弱无力,而在固定汇率下,结果与此相反。芒德尔--弗
莱明模型的结论也可以概括为: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一国无法实行
独立的货币政策,或者说单独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无效的。

  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的政策涵义十分明确: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
,由于利率和汇率保持相对稳定,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即通过利率变动影响投资
,进而影响产出水平的机制,其功能自然会遭到比较严重的削弱,从而货币政策无
效;同样道理,利率稳定即可以基本消除财政政策引起的挤出效应,从而实现财政
政策的最佳效果。因此,当一国面临的外部冲击,主要是国际金融和货币因素的冲
击时,则固定汇率制应该是较为理想的汇率制度。毕竟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资本
套利活动可以自发化解货币因素的外部冲击,并且使财政政策纠正经济失衡的效果
达到最优。

  虽然芒德尔--弗莱明模型作为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关汇率安排的指导思想,
曾经在二战结束至本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爆发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促进了世界
汇率体系的稳定,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金融和货币条件,不过
我们应该看到,芒德尔--弗莱明模型政策主张的应用,仍然存在严格的限制条件,
这是该模型的内在不足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该模型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1)芒德尔--弗莱明模型只分析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缺乏对浮动汇
率下的开放经济平衡的研究。(2)芒德尔--德明模型假定价格水平不变,可见该
模型从方法论上讲,属于短期分析范畴。短期分析的主要弱点在于仅仅考虑国际收
支调节和内部平衡实现的政策效应,忽略了自动调节机制(如价格水平变动)对国
际收支和内部平均的影响。(3)芒德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假定与现实世
界差距较大,该模型忽略了交易成本、预期等因素对汇率决定和国际收支的重要影
响,因而削弱了模型的理论解释能力。后来许多学者从以上三个方面发展了芒德尔
--弗莱明模型。

  2、最佳货币区域

  芒德尔早在六十年代初就提出了在当时被视为“激进的”“最佳货币区域”分
析理论。他分析了在一定区域内取消货币主权而使用统一货币的利与弊,进而对实
行统一货币表示肯定。目前,研究人员正是根据他的理论来分析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及欧元的利与弊。

  芒德尔的文章(Mundell,R.A.(1961).“A Theory of Optimum Cu 
rrency Area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657-665)简要阐述了共同货币
的优势,如降低了贸易中货币结算的交易成本,消除了相关价格的不确定性;同时
他也详细分析了共同货币的劣势,最大的不足在于;当需求的改变或遇到其他不对
称冲击要求某一特定地区的实际工资下降时,很难保持充分就业。芒德尔强调了劳
动力高度流动性的重要性,只有劳动力高度流动性;才能弥补以上不足。

  芒德尔将最优货币区定义成这样一系列地区:当其中一个地区面对不对称冲击
时,劳动力迁移的偏好足以确保充分就业。其他学者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其理
论,加入了其他标准,像资本流动、地区专业和共同的税收交易体系。可以说芒德
尔最初提出的问题引起了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的研究兴趣。

  实际上,芒德尔观点中的关键因素是一国各地区之间或各国之间的要素流动程
度。如果要素流动性很低,那么汇率不应是固定的,可能意味着中止现存的货币同
盟。为说明这一点,假设在一个大国中,需求由A地区生产的商品转向B地区生产的
商品。于是,A地区出现超额供给,B地区出现超额需求。如果劳动力具有高度流动
性,那么劳动力会从A地区移往B 地区;失业不会成为问题。但是,如果要素缺乏
地理上的流动性,则需要这两个地区间出现实际汇率的变动。

  为消除A地区超额供给和B地区出现超额需求,如果价格是柔性的,这可通过A
地区价格水平下降和B地区价格水平上升来完成。但是,如果价格是非柔性的(可
能产生于该国工资谈判、长期合同或难对付的通货膨胀预期),那么非均衡将持续
下去。人们不应等待衰退来降低A地区的价格水平,而应当中止货币同盟,让两个
地区之间的名义汇率下降。

  该分析的长处是指出了考虑加入货币同盟的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劳动力在国
际间缺乏流动性、粘性的工资—价格和放弃汇率工具等因素可能使一国出现A地区
那样的长期失业。

  芒德尔几十年前考虑的这个问题与我们今天高度相关。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
发展,由于资本的流动性提高,暂时固定却可调整的汇率制度已变得更加脆弱。芒
德尔文章讨论的货币联盟或浮动汇率制度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一国必择其一
。芒德尔的分析更是与欧洲货币联盟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已采用他的最佳货币区域
理论分析欧洲货币联盟的优势和劣势。

  3、货币动态变化的理论研究及其他贡献

  芒德尔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芒德尔--弗莱明模型的短期分析上。在他的几篇有
重要意义的文章中,货币的动态变化是其研究的核心主题,他强调了商品和资本市
场调整速度的不同。后来,芒德尔的这个观点被多恩布什用以分析调节汇率过程中
出现的暂时超调现象。

  战后,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研究均是根据静态的模型,强调实际经济因素和外
贸的变化。芒德尔建立了动态的模型来分析持续较长时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如何
产生并消失的。当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私人部门持有货币的变化,经济也将作
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固定汇率下,当资本流动不畅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将降低利率
和提高国内需求,随后国际收支赤字将引起资本外流,降低需求,直至国际收支再
次平衡。这个方法也就是现在被许多研究人员采用的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方法。这
种方法被看作开放条件下分析稳定政策长期方法的开始。

  芒德尔的动态分析可以被看作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分水岭。他根据存量和流量出
清的不同,以及当经济趋向长期均衡时对存量和流量的相互作用的分析,引进了意
义深远的动态分析方法。

  芒德尔对宏观经济理论还作出了其他贡献。他发现高通货膨胀将导致投资者降
低现金,有利于提高实际资本的形成,因此,即使预期通货膨胀也可能对实际经济
有影响--这被称作芒德尔--托宾效应。芒德尔还对国际贸易理论作出了贡献。他拓
展了赫克希尔--俄林--萨谬尔森模型的结论。他认为即使存在贸易障碍,国际间劳
动和资本的流动最终也会使各国商品之间的价格均等化。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