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ainy (段誉),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的最高范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0日12:02:2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董志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否应成为中国经济学的目标?这一直有争议。西北大学的何炼成
教授就曾呼吁过应该进军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少活跃在经济学学术界的青年一代也
常常流露出这种想法。当然也有持相反观点的,比如胡鞍钢博士。每一年诺奖颁布
,国内就会对这个问题探讨一番,所以算不上是什么新问题了。
不可否认,经济学诺奖并不概括经济学的全貌,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学的
发展进程以及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要说不给它以充分关注是不可能的,因为它
在世界上的影响如此广泛而且深远。
但我不是盲目推崇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我把它当作“经济学最高范本”的时候,我
的真实愿望是希望通过对诺奖的关注,把中国经济学推向国际化——正如中国经济
也正处于国际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诺奖得主及其学术成就可以在很多方面
给我们以借鉴。这些方面可以包括观察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看待问题的
视角、研究问题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手段等等。
所以,我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正精神在于:为经济学研究在方法上、手段上、
符合现实上提供了最有价值的范本,并且激励人们不断创新,深化人们对经济学和
经济系统本身的认识。我那“最高范本”的评价是不过分的。
很多年来中国经济学一直被认为是缺乏科学理论支持的,因此青年一代学者正广泛
吸收国外的经济理论来补充理论营养。在国门开放之前,中国经济学一直致力于论
证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涌现了一批以“马克思主义”
为理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家。但与其说那是关于经济的科学理论,不如说是关
于经济的哲学思考。抽象的哲学往返论证代替了实证分析,对政策的诠释代替了理
论研究。直到现在,我们仍可明显感受到中国经济学存在两大阵营:一是沿袭传统
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一是融合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也有一些人试
图中西合壁,但效果并不理想。
这注定中国经济学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两套完全不同研究方法和价值理论的根
本冲突使中国经济学家之间曾有过激烈的相互攻击。现在大家已经心平气和——多
多少少也缘于经济学的巨大包容性,经济学家对自由选择认识更深刻,也就更能容
忍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研究经济学。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感到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足,越来
越多的中国经济现实不能从经济学著作中找到答案。这种情况迫使中国经济学者关
注和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近两年大量出版经济译著和外文原著,就是这个潮流的
暗示。也有一个我很尊敬的老经济学家,他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但为了更好
地解释中国经济改革,他不断向科斯、道格拉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靠拢。
他是吴敬琏。
从一开始就有人提醒,西方经济学不是灵丹妙药。它在西方的成功不一定昭示移植
到中国也会成功。这是中国经济学界一代宗师陈岱荪的教诲。是的,西方经济学理
论是西方经济发展规律的总结和精炼。西方和中国有着不同的经济运行的制度背景
和其他相异元素。因此,中国需要自己的经济学(及理论)。
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我看来,作为经济系统,无论在东方或西方,肯
定会有共同的东西。在一个国际化的进程中,经济学将会构筑一个开放的平台,它
可以考察社会主义,也可以考察资本主义,可以解释各国的经济活动。在这个平台
上,中国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才会有各自的理论。至少,我这么认为。
经济学诺奖将越来越注重这些共同的东西,这是经济和经济学国际化进程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并不能因为意识形态和政治建筑上的差异去否认经济学诺奖,它是全
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是不少杰出的经济学大师对人类的贡献。中国学者应该加入
为此努力的行列中。
许多国外学者看好本世纪的中国经济学,因为中国经济的现实为中国经济学发放异
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惟其如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经济学诺奖的真正精神,推动中
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unny.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