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ics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ngwei (风清杨), 信区: Electronics
标  题: PCB设计中的走线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10日21:24:3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  印制线路板的走线:

1.  印制导线的布设应尽可能的短,在高频回路中更应如此;印制导线的拐弯应成圆角,
而直角或尖角在高频电路和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会影响电气性能;当两面板布线时,两
面的导线宜相互垂直、斜交、或弯曲走线,避免相互平行,以减小寄生耦合;作为电路
的输入及输出用的印制导线应尽量避免相邻平行,以免发生回授,在这些导线之间最好
加接地线。

2.  印制导线的宽度:导线宽度应以能满足电气性能要求而又便于生产为宜,它的最小值
以承受的电流大小而定,但最小不宜小于0.2mm,在高密度、高精度的印制线路中,导线
宽度和间距一般可取0.3mm;导线宽度在大电流情况下还要考虑其温升,单面板实验表明
,当铜箔厚度为50μm、导线宽度1~1.5mm、通过电流2A时,温升很小,因此,一般选用
1~1.5mm宽度导线就可能满足设计要求而不致引起温升;印制导线的公共地线应尽可能
地粗,可能的话,使用大于2~3mm的线条,这点在带有微处理器的电路中尤为重要,因
为当地线过细时,由于流过的电流的变化,地电位变动,微处理器定时信号的电平不稳
,会使噪声容限劣化;在DIP封装的IC脚间走线,可应用10-10与12-12原则,即当两脚
间通过2根线时,焊盘直径可设为50mil、线宽与线距都为10mil,当两脚间只通过1根线
时,焊盘直径可设为64mil、线宽与线距都为12mil。

3.  印制导线的间距:相邻导线间距必须能满足电气安全要求,而且为了便于操作和生产
,间距也应尽量宽些。最小间距至少要能适合承受的电压。这个电压一般包括工作电压
、附加波动电压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峰值电压。如果有关技术条件允许导线之间存在某
种程度的金属残粒,则其间距就会减小。因此设计者在考虑电压时应把这种因素考虑进
去。在布线密度较低时,信号线的间距可适当地加大,对高、低电平悬殊的信号线应尽
可能地短且加大间距。

4.  印制导线的屏蔽与接地:印制导线的公共地线,应尽量布置在印制线路板的边缘部分
。在印制线路板上应尽可能多地保留铜箔做地线,这样得到的屏蔽效果,比一长条地线
要好,传输线特性和屏蔽作用将得到改善,另外起到了减小分布电容的作用。印制导线
的公共地线最好形成环路或网状,这是因为当在同一块板上有许多集成电路,特别是有
耗电多的元件时,由于图形上的限制产生了接地电位差,从而引起噪声容限的降低,当
做成回路时,接地电位差减小。另外,接地和电源的图形尽可能要与数据的流动方向平
行,这是抑制噪声能力增强的秘诀;多层印制线路板可采取其中若干层作屏蔽层,电源
层、地线层均可视为屏蔽层,一般地线层和电源层设计在多层印制线路板的内层,信号
线设计在内层和外层。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19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