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德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阅读人脑思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r  7 16:27:17 2007), 转信

http://image2.sina.com.cn/IT/d/2007-03-07/U1235P2T1D1404390F13DT20070307072254.j
pg

    测试者接受核磁共振仪扫描



据有关媒体3月6日报道,在德国柏林的一所实验室里,帮助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志愿者们
不知不觉地陷入一台圆型核磁共振成像机器的掌控之中,并且会在机器的指挥下执行一
些简单的任务,例如,决定应该加还是应该减,或者给出两个键选择判断应该按哪一个
。当时,他们根本不知道隔壁房间的科学家们正在通过脑波打描来阅读他们的想法,以
在他们将思想实践之前判断清其意图。

  “阅读”想法 首次实现

  过去,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在志愿者的具体动作出现之前判断出有关物理运动的用意
何在,但是,柏林伯恩斯坦研究中心进行计算机神经系统研究的科学家们发出声明称,
他们现在,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能够根据高级别的精神活动判断出人们的意图,在这个
实验中,是进行加或者减的判断。

  虽然这种大脑阅读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却很有潜力,最终可能被广泛的用在航空
安检的审问当中。但这一技术的出现也给一些伦理学家敲响了警钟,他们担心有一天大
脑阅读术将被权威部门、市场商人或者各种老板们滥用。坦娜·施泰纳巴赫今年21岁,
就读于德国的莱比锡大学,他参与了这项实验工作,虽然发现过程有些怪异,但还没有
过多的想到民法特权等问题。

  未来预测 更加准确

  这项研究开始于2005年7月,由于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迄今为止,仅有21人参加过
测验,准确率达71%,仅仅比随机选择(50%的概率)高出20个百分点。这项研究由马克斯
·普朗克学院的人类认知和脑科学部门负责,该学院位于柏林西南150公里(90英里)的地
方,在那里,现在聚焦着科学界强烈的兴趣。托德·伯瑞维博士是非研究组成员,他说
:“海恩斯的实验找出了人的思想完美无缺的理论,我们原来假定在阅读思想时遇到的
障碍已经不攻自破。”

  其中一个实验项目,要求参与者决定对两个数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屏幕上给出这
两个数之前的短暂几秒钟里,计算机可以捕获参与者的脑波图并预测其决定——一种形
式的型代表着加,另一种则是减。

  海恩斯的研究团队首先研究大脑皮层中哪部分对辨别能力特别敏感,当题目放在参
与者面前时,他们通过脑扫描发现额叶前部皮层区最为活跃。然后他们研究哪种类型的
大脑活动与不同的判断有关。海恩斯说:“如果知道寻找哪种思维信号,理论上讲,将
来我们就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到人思维的细枝末节。当然,阅读思维仍是一个十分复杂
的过程,科学家要想用此法侦察出一些秘密决策也会很难。海恩斯的研究集中在二选一
的问题上,而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选择题可能是成千上万中选出一个。”

  利弊兼具 引发争议

  尽管如此,自从研究能够鉴别出大脑中哪块区域负责判断思维以后,伦理学家就开
始高度紧张起来。汉克·格瑞里博士是斯坦福大学法律和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他
说:“这些技术首次给了我们窥探别人想法与感觉的可能,而受害者却没有任何能力阻
止这一侵权行为。”他说:“将来思维保密这一概念将被完完全全地修改。”

  一些自由意志主义者们也对思维阅读技术表示出关心,他们认为在疑犯供出罪状之
前,权威部门采用这一技术对嫌疑人进行窥探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就像2002年科幻电影
《少数派报告》中那样:在电影中,英国已经建立了国家DNA数据库,并允许权威机构强
行对有暴力倾向的人进行追踪。此外,政府也有权将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人关起来。

  尽管存在恐惧,但海恩斯相信他的研究还是会有很多良性的实际应用。例如,他说
,运用思维阅读技术可以研发这样一台机器,通过反馈大脑信息,帮助瘫痪病人切换电
视频道、上网以及操作许多小型的机器设备。就目前来看,海恩斯多年的研究离实际应
用已经不远了,可能用不了几年就能面市。海恩斯说:“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找到
大脑中控制判断的特殊区域,并能理解一部分脑语言,但要制造一台破译大脑密码的机
器并不简单,我们还需加倍努力才行。”(杨孝文)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