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我国风云卫星破解长江暴雨之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5日21:15:1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新华网消息  据北京青年报6月21日报道(记者樊宏伟)
    为破解暴雨生成之谜,我国将在近期和明年六七月份开展长江中下游暴雨野外科学
试验,作为我国历史上国家投入最大和科技监测手段最先进的野外科学试验,风云系列
卫星也将投入使用。对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他们正全力以赴准备
该项计划,届时风云卫星将发挥其优势承担主要天基工作。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国内7大江河流域进行监测,一直是他们平
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像三峡库区、长江流域、江淮流域等就是今年监测的重点,而且
每年的夏季热带风暴、强对流系统,以及洪涝现象发生后对水库、湖泊等地面水体的变
化也在监测之列,因此,本次对长江中下游暴雨野外科学试验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对在试验中风云系列卫星的主要任务,有关人士表示,试验的成功完成需要天基(
卫星等)和地基(雷达等)两方面的密切配合,届时风云卫星将发挥其宏观监测、频次
高、分析范围大、客观精确等优势,而且由卫星数据分析计算得出的卫星导风、估计降
水等产品也对该项试验有很大帮助。
  目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正在对风云系列卫星投入试验进行准备,以便其在最佳状
态下在今年汛期开展实验。届时风云系列卫星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间断性监测,“
该项试验将促进我国气象卫星监测水平的提高及目前工作的开展”。
  据担任本次试验领导小组组长的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介绍,目前我国对暴雨的预
报准确率还不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对1公里到100公里范围内中尺度暴雨系统的三维结
构详细资料,因此计划利用该次试验获取中尺度暴雨系统的三维结构资料,形成含有中
尺度暴雨三维结构气象信息的气象数据库,并继而研制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数值预报模式。
  据悉,该项试验将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10多家国内科研院所和
日本气候变化研究所、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共同完成。届时,日本科学家将在苏
州布设3部多普勒天气雷达与我国4部国产的多普勒雷达在长江中下游构成双多普勒雷达
或三多普勒雷达观测系统,并利用卫星、无人驾驶遥测飞机、闪电定位系统等形成地面
、高空和太空的综合观测系统。  
                             
--


 
                 ----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真的!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parkl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