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ngcx (灌水无罪),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第五章工业与城市环境保护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7月08日15:41:0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第五章工业与城市环境保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动力。环境保护的重点也是针对
各工业行业和城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企业多数都是粗放型经营,能耗
、物耗高,经济效益低,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随着我国经
济的进一步高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在获得更大经济
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改善人类居住条件
将成为必然趋势。


第一节清洁生产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通常是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和环境的
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最早是1989
年由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的。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包括常规能
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二是清洁的生产过
程,包括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产出无毒、无害的中间的产品;减小生产过程
的各种危险性困素;少废、无废的工艺和高效的设备;物料的再循环;简便、可靠的操作
和控制;完善的管理等。三是清洁的产品,包括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
;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
;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易处置易降解等。

实施清洁生产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工业生产的标志。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发达国家对污染
和环境恶化的反应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忽视环境保护,对环境损害置若罔闻;第
二阶段,稀释或扩散污染物,使污染的影响不至于构成危害;第三阶段,试图控制污染物
和废物的排放,即末端治理或污染控制;第四阶段,实施清洁生产,在生产的源头控制污
染物的产生和在生产全过程进行污染预防。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将环境保护推向了新的历
史高度,是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一种理想模式。

我国早在80年代就取得了一些通过技术改造把“三废”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
但还没有明确形成完整的“清洁生产”概念,更没有把清洁生产作为优先的环境保护战略
。从我国目前工业生产的特点看,实施清洁生产战略尤为迫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我
国工业生产有这样一些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整体工业水平长期停留在粗放型经营阶段,“结构型”污染将会
长期存在。 2.技术水平低,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的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


3.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仍未改变,8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特别是有不少企业建在
居民区、文教区、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地区,加重了工业污染的危害。

4.工业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低下,物料流失现象大量存在,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污
染。

5.中小型企业众多,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大部分乡镇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简陋、操
作管理水平低下。

要保持我国工业持续、高速的发展态势,摒弃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走技
术进步、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二、清洁生产的方法

工业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步骤未进行:

1.筹划与组织

筹划与组织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准备与策划阶段,关系到清洁生产工作的实施效果。一
个必要条件是必须得到企业最高决策层的坚强支持和积极参与。由于清洁生产关系到企业
的全部生产过程和管理部门,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帮助和支持。如果没有最高决策层
的直接领导,将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筹划和组织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组建清洁生产审计队伍。清洁生产的核心
内容是对企业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清洁生产审计,组建一个有高层行政领导、高级技术人员
和有关管理人员参加的审计小组是第一步。二是制定工作计划。审计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
规范和程序,制定一个有工作内容、目标责任和进度安排、预期效果的计划是必要的。三
是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动员,并开展必要的研讨、咨询,使全体员工理解并接受清
洁生产的概念和方法,克服一些思想观念、日常管理以及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障碍。四是
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包括后勤保障及必要的分析测试和计量设备、装置。

2.预评估

预评估是清洁生产审计的初始阶段,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主要任务是调查工艺
中最明显的废物和废物流失点;耗能和耗水最多的环节和数量;原料的输入和产出;物料
管理状况;生产量、成品率、损失率;管线、仪表、设备的维护与清洗。在此基础上确定
审计重点。同时对已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实施明显的简单易行的废物削减方案。

3.评估

评估工作是对业已确定的审计重点的原材料、产品、生产技术、生产管理以及废物进行评
估,寻找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和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间题,分析造成
物料和能量流失、废物排放量过多的生产环节及其产生原因。通过对审计重点的物料与能
量衡算,建立物料平衡,是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评估工作的同时也将实施一些已经发
现的简便易行的削减废物方案。

4.备选方案的产生和筛选

本阶段的任务是根据评估阶段的结果,制定审计重点的污染控制备选方案,并对其进行初
步筛选,确定出多个备选方案。对不需要投入或少量投入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应立即实施


5.可行性分析

对筛选出来的备选方案进行技术评估、环境评估后,再进行经济评估。并分析对比各方案
的可行性,推荐可供实施的方案。

6.方案实施

对确定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付诸实施。制定详尽的实施时间表,克服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障
碍,并及时评价方案的效果。评价的内容同样包括技术、环境和经济三个方面。

7.持续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永无止境的,企业不可能通过一个审计过程,就解决了所
有的问题。为了达到更高的清洁生产水平,需要继续实施清洁生产审计。这样的工作过程
可以不间断地持续下去。同时对于一些已被实践证明确有成效的管理措施和生产、操作方
式应作为规章制度定下来,坚持下去。对于一些需要较高投入和较长时间才能实施完成的
方案要创造条件,制定分步骤的实施计划,尽快予以实施。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开发预
防污染的新技术,不断对企业职工进行清洁生产的培训和教育。


三、国际上推进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推进清洁生产最活跃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国会1990年8月通过了“污染预防法”,19
91年2月美国国家环保局发布了“污染预防战略”。污染预防战略的核心是鼓励工业界的志
愿行为,将污染预防的重点放在控制和削减有毒有害的物质上。如美国国防部分布在全世
界的重大设施超过1000个,并拥有500万军人和文职人员,是有害废物的重大污染源之一。
国防部积极参加了污染预防活动。该部门不仅在本身拥有的设施开展清洁生产,并且通过
其巨大权威鼓励有关私人供货厂商采用污染预防措施。美国能源部、邮政局以及各州对清
洁生产都极为重视。以立法为例,1985年以前只有一个州有一条含有污染预防内容的法律
,到1991年,州法律中有污染预防内容的达50多条。

德国、荷兰、丹麦也是推进清洁生产的先驱国家。德国在取代和回收有机溶剂和有害化学
品方面进行了许多工作,对物品回收作了很严的规定。荷兰在利用税法条款推进清洁生产
技术开发和利用方面做得比较成功。采用革新性的污染预防或污染控制技术的企业,其投
资可按1年折旧(投资的折旧期通常为10年)。

国际推进清洁生产活动,概括起来说有这样一些特点:

1.把推行清洁生产和推广国际标准组织ISO14000的环境管理制度(EMS)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

2.通过自愿协议推动清洁生产。自愿协议是政府和工业部门之间通过谈判达成的契约,要
求工业部门自己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契约规定的污染物削减目标。

3.政府通过优先采购,对清洁生产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4.把中小型企业作为宣传和推广清洁生产的主要对象。

5.依赖经济政策推进清洁生产。

6.要求社会各部门广泛参与清洁生产。

7.在高等教育中增加清洁生产课程。

8.科技支持是发达国家推进清洁生产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中国推进清洁生产的战略与行动

自7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污染防治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70年代提出的“预防为主,防
治结合”的工作原则,更多是希望通过宣传教育,对工业污染要防患于未然,全社会开始
重视工业污染问题。80年代围绕贯彻落实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在全社会推行强化环境管理
的方针,在工业界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点源治理,使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我国的环境管理也已深入人心。90年代以来,进一步强化环保执法成为主旋律,在工业
界大力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特别是在大的流域
或区域范围内对污染严重的企业推行“关、停、禁、改、转”的工作方针。

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强促进了清洁生产的推广。我国从9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推行清洁生产,
这项工作的推进与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主要包括世界银行资助的
技术资助项目(B-4),联合国环境署资助的工业环境管理项目(NIEM),以及一些发达
国家支持帮助的一些项目。

世界银行资助的支援项目开始于1992年,旨在使清洁生产的概念、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广为
传播。迄今为止,中国已有不少省、市、自治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陕西、辽宁、甘
肃、黑龙江、云南、贵州、广西等,先后开展了清洁生产培训和试点工作。更重要的是通
过这些活动,中国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许多工业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如化工、轻工、
石化、船舶、铁路、医药、机电等,都认识到清洁生产对各行业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减
少污染、解决环境保护与工业增长的矛盾的重要意义,因而也都积极致力于清洁生产试点
示范工作。

联合国环境署资助的工业环境管理网(NIEM)项目,多年来致力于造纸业的环境管理工作
,中国是该项目的积极参与者。自1994年开始,中国在联合国环境署的帮助支持丁,在全
国造纸行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先后在全国包括淮河流域选择了15家企业进行试点示范。
目前这项工作已在淮河、海河流域进行大力推广,对促进中国治理一些污染严重的重点流
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支持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这些有益的支持和帮助对我国不
同行业和地区推进清洁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几年来的试点、示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始认识到清洁生产的重要性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概念的推广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这些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方面的障碍,很多地方和企业在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只有一个目
标,那就是使企业达标排放。为达到这一目标,只看到一种方法,那就是未端治理。总认
为清洁生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污染问题,因而总是敬而远之。二是政策方面的障碍
,特别是缺少经济鼓励或激励政策和将清洁生产与现有环境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环
境政策。三是技术方面的障碍。虽然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成立了清洁生产中心,培养了
一批清洁生产专家,但专家的数量还是极为有限,特别是各地方缺少实施清洁生产战略所
必需的专业人才。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地方专业人员的培训应提上重要日
程。

目前,中国有关部门正针对目前在推行清洁生产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实施清洁生
产的规划和计划,并且在政策制定、资金准备、技术培训等方面积极支持清洁生产战略的
实施。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7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9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