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ngcx (灌水无罪),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第六章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7月08日15:41:5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第六章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
当前,我国农村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逐步加重,生态恶化不断加剧。造成这
一状况的根源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常规农业所施用的
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这两个问题能否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环境质量能否得到根
本改善,甚至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必须把农村环境保护摆上重
要的议事日程,认真抓紧抓好。


第一节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
乡镇企业是在70年代末开始发展壮大起来的,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
路。进入90年代后,乡镇企业经济总量增长迅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
济和农村经济中的一大重要支柱。


一、乡镇企业发展方兴未艾

70年代末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由当初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今天的燎原之势。199
7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000亿元;完成增加值1.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
4;出口商品交货值7000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8%;上缴国家税金1420亿元,占全国税
收的25%。

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目前,乡镇企业的增加值占整个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在沿海
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占2/3以上。乡镇企业集体资产占整个农村集体资产的80%左右,有力地
巩固和壮大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二是帮助农民实现了小康。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还
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扶贫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治本措施,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方,
农民收入增长就快,负担就相对较轻,贫困人口就较少。

三是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199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39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1%。
“八五期间乡镇企业新安置劳动力3500万人,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为农业适度规
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

四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业投入,提供了大量农用生产资料,
实行农产品加工增值,以工补农建农带农,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的发展。“八五”期间,乡
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和农村各项事业建设的资金达1000多亿元。

五是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目
前乡镇企业的许多产品,特另“是日用消费品,已占全国相当大的比重,为繁荣我国的城
乡市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六是推进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1997年乡镇工业增加值1.25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
5%。城乡工业相互依托,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开辟了中国特色工业化的新路子,加快了
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二、乡镇企业污染现状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这一方面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
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
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对农村环境的冲击日甚一
日,乡镇企业已是我国环境总体质量日益恶化的一个重要根源。

据1997年公布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显示,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三废”
排放量达到了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至1/3,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
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小造纸对农村水域的污染,小水泥对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
,小煤矿、小矿山对农村耕地的污染已经十分突出,可以说,这三类企业是农村环境恶化
的主要元凶。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乡镇工业污染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量大面广。在工业废水方面,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9.1亿吨,占当年
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1%。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611.3万吨,占全国工业化学需
氧量排放总量的44.3%;氰化物排放量438.3吨,占14.9%;挥发酚排放量11958.5吨,占65.
4%;石油类排放量10003.9吨,占13.5%;悬浮物排放量749.5万吨,占47.9%;重金属(铅
、汞、铬、铜)排放量1321.4吨,占42.4%;砷排放量1875.3吨,占63.3%。

在工业废气方面,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41.1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
化硫排放总量的23.9%;烟尘排放量849.5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50.3%;工业粉尘排
放量1325.3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67.5%。

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固
体废物产生总量的37.3%;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8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
放总量的88.7%。

二是增长迅速。同1989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121%,化
学需氧量增加了246%;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23%,烟尘排放量增加了56%,工业粉尘排放
量增加了18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39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了552%。

三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业污染占很大比重。乡镇工业中的造纸、纺织、煤炭采选、金
属矿物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等6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3.1
%,其中造纸业占总量的44.9%。乡镇工业中的造纸、饮料、食品加工、纺织、化工等5个行
业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85.3%。其中,造纸业占总量的67.3%。

乡镇工业中的水泥、砖瓦、陶瓷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放二氧化硫220.3万吨,占全国乡镇
工业排放总量的49.9%;排放烟尘547.0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64.4%;排放工业
粉尘1017.5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76.8%。

乡镇工业煤炭采选业和矿业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75.0%。其中
,煤炭采选业38.4%;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36.5%。乡镇工业煤炭采
选业和矿业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83.5%。

四是中西部乡镇工业技术水平低,污染水平高。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由于起点低,起步晚
,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不如东部地区,因此,污染水平也比东部地区明显要高。据调查
,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的产值仅为乡镇工业总产值的22.4%,但污染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却占
到60.3%。


三、乡镇企业环境治理

为了推动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
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从近期的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结果来看,小造纸、小化
工、小印染、小冶炼、小电镀、土焦、土硫磺等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这些企业产值所占
比重不大,但却是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控制住这些企业污染的发展,就在很大程度上
控制住了乡镇企业的污染。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
行业和产品,抑制重污染的行业和产品的发展。这要作为有效控制乡镇工业污染,提高其
经济效益,保障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第二,加强区域规划和合理布局。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是降低企业效益、扩大污染危害的
重要原因。因此,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合理
布局和适当集中。有计划地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对企业污染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治理相结
合的措施,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居民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旅
游区、名胜古迹周围建立有污染的企业。

第三,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要引导乡镇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推行集约化经
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对于新建企业,
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工艺,减少每个生产环节的污染物排放,对污染实行全过程控
制。对于老企业,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以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
的排放。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污染处理技术,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实行综合利用,化害
为利,变废为宝,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督管理。首先要根据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实
行分区域管理,对东、中、西部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对东部地区
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应与城市企业同样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
收费、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等制度措施,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环境标准;对中部地区,重
点控制产业结构,限制重污染行业的发展,认真抓好工业的合理布局;对西部地区,重点
引导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注意采用适用技术,特别注意避免对水源的污染。其次,根据
各地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县、乡(镇)政府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和县、乡(镇)的环境综
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切实把农村生态保护和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纳入各县、乡(镇)政府
的工作日程。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健全乡镇一级的环境
保护机构和管理制度,为乡镇一级的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上保障。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7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