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ner (安儿),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新千年纪:垃圾能否消灭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Dec 16 17:35:21 1999), 转信

新千年纪:垃圾能否消灭
----------------------------------------------------------------------------
----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16日 11:45 长江日报
  有了回收利用和现代冶金术的帮忙,我们将顺利进入一个没有垃圾的世界。
  尽管美国也提倡勤俭节约,但这对2.76亿美国人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实在值得怀疑。
1997年,美国人产出了1 950亿公斤垃圾,这些还仅仅是无害的公共固体垃圾。每年美国
工业都要将11亿公斤令人恶心的东西--铅化合物、铬、氨和有机溶剂吐出、输送和倾倒
入空气、水和土地。这些有毒废弃物相当于要装满400个奥运会游泳池。
  “如果我们不约束自己,大自然就会约束我们”。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加里-李
斯说,他已在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前沿战斗多年。
  李斯指出,在大自然中,没有垃圾这个概念。生态系统中的某一部分死亡或者被丢
弃的东西将成为另一部分的营养品。李斯认为,人类可向大自然学习这种无垃圾运作方
式,但这不仅需要新的科学技术,更需要人类采取全新的思维方式。
  今天,我们在丹麦卡伦堡可以看到一个不再挥霍无度的未来的缩影。这个小城里有
一座“生态--工业园”,它显示着仅凭回收利用和资源共享我们就可以获得多么巨大的
回报。在园内,电力公司、制药厂、墙板厂,还有一座炼油厂共同生产并使用蒸汽、汽
油和冷却水。多余的热能可以为周围的住宅和农业温室供暖。一家公司的废品正好是别
人的原料。比如电力公司可把从它的烟囱里面刮出的二氧化硫卖给墙板厂,因为二氧化
硫是制造墙板的好原料。目前类似的“生态工业园”已在全世界10多个地方开始兴建。

  生物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将垃圾变废为宝的新工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充分利用
新兴的基因技术,把现在的废品变成可用之物。基因工程可以将各式各样的农业废弃物
转换为工业原料。
  在消费市场上,回收业已经培养出一支“现代炼丹”大军。他们用回收来的塑料瓶
做夹克,把旧轮胎变成文件箱,就连啤酒瓶盖也可以成为神气的皮带。美国每年有25%的
垃圾已得到回收利用。
  很多过去我们认为代表着舒适生活的事物其实消耗了大量资源,比如每家都拥有3辆
汽车曾一度风靡全美,而今天这种做法已退出时尚辞典。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势必减少
大量光盘。虽然“无纸办公”迄今为止还无法实现,至少我们还有机会用电脑来减少用
纸,从而挽救无数参天大树。
  有人将这样的发展前景曰为“非物质化”。随着非物质化在人类社会渐次展开,我
们不得不丢弃的东西将越来越少。人类社会将越来越多地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互联网上
的信息交换,我们将确立一种新的观念:某个人的无用之物也许就是另一个人的宝藏,
这种观念应得到全人类的认同。 松子


--
待放的玫瑰,往往比大开的那支珍贵,只为附送盼望。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