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oye (重整旗鼓∷再现江湖§不再风光),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的六大影响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Nov 2 14:06:27 2000), 转信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UV-B
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那么臭氧层破坏对地球有那些影
响呢,有关专家认为有以下六方面的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紫外线UV-B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一般将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按照波长
的大小分为三个区,波长在315—400nm(1nm=10负九次方m)之间的紫外光称为UV-A区,
该区的紫外线是地表生物所必需的,它可促进人体的固醇类转化成维生素D;波长为200-280
nm的紫外光部分称为UV-C区,其不会到达地表造成不良影响;波长为280-315nm的紫外光
称为
UV-B区,这一波段的紫外辐射是可能到达地表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最大危害的部分。
紫外线UV-B对人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实验证
明,
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眼晶休,如引起白内障用民球晶体变形等。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
1%,
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力0.6%—0.8%,如果不对紫外线的增加采取措施,从现在到2
075年,UV-B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大约1800万例白内障病例的发生。
紫外线UV-B段的增加会损害皮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导致皮肤癌。研究资料表明:平
流层中臭氧每减少1%,皮肤癌就会增加2%。
人体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紫外线UV-B中会导致细胞内的DNA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
机能
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大量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尤其是包括麻
疹、
水痘、疮疹等病毒性疾病,疟疾等通过皮肤传染的寄生虫病,肺结核和麻疯病等细菌感染
以及真菌感染疾病等。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在已经研究过的植物品种中,超过50%的植物存在有来自UV-B的负影响,如土豆、番
茄、甜菜等的质量将会下降。
植物的生理和进化过程都受到UV-B辐射的影响,对森林和草地,可能会改变物种的组
成,
进而影响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并对植物的竞争平衡、食草动物、植物致病菌
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都有着潜在影响。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海洋浮游植物通常是高纬度地区的密度较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密度要低10到100
倍。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紫外线UV-B强度过高的现象,其影响着浮游植物的定向分布
和移动,因而减少这些生物的存活率。
如果平流层臭氧减少25%,浮游生物的初级生产力将下降10%,这将导致水面附近的生
物(鱼类、贝类等)减少35%。研究人员还发现阳光中的UV-B辐射对鱼、虾、蟹、两栖动物
和其它动物的早期发育阶段都有危害作用,最严重的影响是繁殖力下降和幼体发育不全。
对生物化学循环的影响
阳光紫外线的增加会影响陆地和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而改变地球——大气这
一巨系统中一些重要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
对陆生生态系统,增加的紫外线会改变植物的生成和分解,进而改变大气中重要气体
的吸收和释放。植物的初级生产力随着UV-B辐射的增加而减少。
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紫外线UV-对水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氮循环和硫循环也有显著的
影响。
uv-B对水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于UV-B对初级生产力的抑制。
由于南极臭氧洞的发生导致全球UV-B辐射增加后,水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受到损
害,
同时还会抑制海洋表层浮游细菌的生长。UV-B增加对水中的氮循环也有影响,它们不仅抑制
硝化细菌的作用,而且可直接光降解像硝酸盐这样的简单无机物种。UV-B对海洋中硫循环的
影响可能会改变氧硫化碳(COS)和二甲基硫(DMS)的海一气释放,这两种气体可分别在
平流层和对流层中被降解为硫酸盐气溶胶。 对材料的影响
因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阳光紫外辐射的增加会加速建筑、喷涂、包装及电线电缆等所用
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和老化变质,这一破坏作用估计全球每年将造成数十亿美
元的损失。
研究结果已证实UV-B辐射对材料的变色和机械完整性的损失有直接的影响。而在聚合
物的组成中增加光稳定剂的用量可能缓解上述影响。
对对流层大气组成及空气质量的影响 一般认为平流层臭氧的减少的一个直接结果
是使到达低层大气的UV-B辐射增加。由于UV
-B的辐射量,这一变化将导致对流层的大气化学更加活跃。 首先,在污染地区,UV-
B的增加会促进对流层臭氧和其它相关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H2O2)
等的生成,使得一些的城市地区臭氧超标率大大增加。而与这些氧化剂的直接接触会对人
体健康。陆生植物和室外材料等产生各种不良影响。
其次,对流层中一些控制着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的重要微量气体的光解速率将提高,导
致大气中重要自由基浓度的增加,这意味着整个大气氧化能力的增强。
第三、对流层反应活性的增加还会导致颗粒物生成的变化,例如云的凝结核,由来自
人为源和天然源的硫(如氧硫化碳和二甲基硫)的氧化和凝聚形成。
《科学时报》1999-8-2 第四版
--
唐僧:悟空你也真调皮呀!我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乱扔东西是不对的。哎呀
我话没说完你怎么把棍子扔掉了?月光宝盒是宝物,乱扔它会污染环境,砸
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
...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dii.nju.edu.cn.[FROM: 202.119.61.249]
※ 修改:.huoye 於 Nov 2 14:04:3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4.2]
--
※ 转寄:.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02.118.224.2]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uoye.bbs@bbs.nju.ed]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