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mouse), 信区: Environment
标  题: 全球变暖:21世纪最危险的挑战(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07日15:23:31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人民网  2001年4月27日 10:02
    1999酷热难耐的北京,只比常年偏高1·5℃;而科学家预言,本世纪地球平
均温度甚至有可能上升5·8℃!
    两个月前,美国的《科学》杂志公布了一项令人不安的研究结果:乞力马扎罗的雪
很可能将在未来的20年内完全融化。《科学》杂志引用了作家海明威的一段著名描述
“像整个世界一样广阔无垠,在阳光下显得那样挺拔、雄伟,且白得令人难以置信,这
就是乞力马扎罗的方形山巅”,然后颇为伤感地告诉人们, “这些由海明威所描绘的令
人难忘的景色在未来的20年中很可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从20世纪初期开始至今,
这座非洲的最高峰上已经融化了80%以上的冰雪。”
    最近,还有一件事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美国总统布什拒绝执行1997年在日
本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也就是说,拒绝履行所分摊的削减7%的温室气体的承诺。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对这一做法进行了强烈的谴责。英国的《卫报》甚至将其与塔利班
的毁佛事件相提并论。
    这两件事其实都与一个问题有关,那就是越来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需要指
出的是,全球变暖绝不只是与乞力马扎罗、喜马拉雅或阿尔卑斯的雪有关 ————少几
道文人心目中的风景,少几处“窗含西岭雪”,对于为生计所苦、为利欲所累的芸芸众
生是不会产生多大妨碍的。
    联合国和国际气象组织下属的一个权威性委员会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已经为全球变暖开展了长达11年的研究工作。根据不久前IPCC发表的第三个报
告,在21世纪,全球变暖将比20世纪要严重得多,其升温速度很可能是过去1万年
里从未有过的。这足以引发更频繁的洪灾和旱灾、大规模的疾病流行以及数以百万计的
“环境难民”,发展中国家也将因此蒙受更大的损失。
    许多有识之士,包括美国前总统卡特、英国前环境大臣米彻、有“当代爱因斯坦”
之称的霍金等都认为,气候变化是今后100年里人类所面临的最危险和最可怕的挑战
。最近的一次民意测验则表明,有3/4的美国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问题。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总统布什在“枪毙”《京都议定书》时,除了认为该协
议对美国不公外,还找了另一条理由,即目前科学界对全球变暖的认识并不充分。这到
底是怎么回事?
    更重要的是,当全球的温度果真如IPCC所预计的那样升高那么多,这对于旱涝
灾害频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我国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陆日宇(以下简称“陆 ”)博
士。全球变暖:螺丝正在拧紧
    记者:全球变暖是一个老问题了,然而最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由于美国在京
都协议上开倒车,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电视上的一些过激镜头看,从一
些国家的强烈反应看,全球变暖似乎已经变得相当严重,全世界的气候正在朝灾难性的
方向发展,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陆:应该说在今年2月,也就是IPCC公布第三个报告的时候,全球变暖就应该
引起高度的关注————这个问题待会儿再谈。全球变暖是怎么回事,有多严重,要回
答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应看看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全世界的气候都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
    全球表面温度自19世纪后半叶上升了0·6℃,而IPCC在1995年底的报
告中认为上升了0·45℃左右,也就是说,最近5年的高温导致了大约0·15℃的
进一步升温。这是一个很大的幅度。在过去的1000年中,20世纪是温度上升幅度
最大的一个世纪。在90年代初,科学家发现80年代是20世纪最热的10年,而现
在科学家又发现,90年代是20世纪最热的10年。
    记者:去年,中科院的一支科考队考察了青藏高原的一个地区,发现那里的冰川退
缩得厉害。这也与全球变暖有关吗?
    陆:他们考察的是普若岗日冰原,普若岗日的1号冰舌在最近20年里退缩了50
米,平均每年2·5米,而在1999年9月到2000年9月的1年里,退缩的幅度
却高达5米。科学家认为,全球的平均气候变化信号在青藏高原会被放大,这当然说明
气候在变暖。
    几乎每个月科学家都能发现气候变暖的新证据。乞力马扎罗的雪已经融化了82%
,祁连山的雪帽子也在缩小,再过30来年,欧洲人很可能就看不到阿尔卑斯山的皑皑
白雪了。夜间最低温度的持续上升,导致中纬度许多地区无霜期的延长,极端低温的出
现频次减少。阿拉斯加永冻土的温度在过去的1个世纪中上升了2至4℃,我国北方的
冻土面积也在减少。
    记者:最近这些年给人的印象是,灾害好像越来越多了。联合国把20世纪的最后
10年定为减灾的10年,有人开玩笑地说,越减灾越多。
    陆: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当时的天气灾害和气候灾害比以前增多
了,但没想到随之而来的90年代这些灾害发生的频率更高了。我们现在还记忆犹新的
有1991年江淮大水,1998年长江大水,1994年高温少雨,1997、19
99和2000年北方大旱。
    1998年夏季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与洪涝灾害相比,干旱引起的
灾害其实更为严重,造成的损失往往也是洪涝的好几倍,只是因为干旱造成的灾害拖的
时间比较长,不像洪涝和暴雨那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仅我国如此,在世界其他地方也都有类似的灾害增多现象。于是,在科学界形成
了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90年代灾害的增多与全球变暖有关。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
可以预见,在21世纪我们将面临多得多的天气和气候灾害。
不确定性:布什的救命稻草
    记者:京都协议的核心内容是,要求38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削减温室气体的
排放量。科学家相信,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缘故。
美国是全世界的头号排放大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全世界总量的1/4,因此美国的
态度是举足轻重的。布什政府在拒绝履行京都协议时,却提出了这样的理由,科学界对
全球变暖的认识并不充分,或者说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全球影响还
存在着争议。
    陆:的确仍然有人不相信气候在变暖,不相信气候变暖是由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不
相信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但他们的人数在一天天减少。目前科学界对正在变暖的事实
持怀疑态度的人只是极少数。
    记者:也就是说,当布什在强调某些科学上的理由时,他的这种做法——— —国外
有些媒体对此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就等于是在捞救命稻草。但话又说回来,科学
问题毕竟不能用投票的方式来表决哪种观念是正确的,哪种观点是错误的。爱因斯坦似
乎就曾说过这样的话:要证明我是错的,只要一个人就够了,而无须一百个人。
    陆:但还有另一种说法,好像也是一位物理学家的观点,他说:一种学说之所以战
胜另一种学说,不是因为前者在事实和逻辑上战胜了后者,而是因为年轻人只接受前一
种学说,坚持后一种学说的人一个个地老了,于是逐渐退出了学术舞台。人们的观念往
往是很难改变的。物理学尚且这样,比物理学具有更多不确定性的气候科学就更是这样
了。气候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
    记者:既然具有不确定性,那“等等看”也是有道理的。
    陆: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一项原则,对于严重的或不可逆转的
破坏性威胁,缺乏完全的科学确定性不能作为延迟的理由,因为越早采取措施,危险就
越低,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最近5年来,科学家减少了在全球变暖这个问题上存在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证
据表明气候在变暖,表明变暖是人为造成的,表明未来的变化是灾难性的。现在需要的
是行动,而不是争吵和观望。犹豫和迟疑会使人类失去机会,因为不利的因素正在成倍
成倍(以指数形式)增长,正在变得异乎寻常地强大。气候变化有着巨大的惯性,要扭
转它比让一艘超级油轮调头不知要难上多少倍。所以说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政府完全暴
露了自私自利的面孔。 
--


 
                 ----   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真的!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parkle.hit.edu.cn]
※ 修改:·ersy 於 05月07日15:35:17 修改本文·[FROM: sparkl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79毫秒